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昂梯菲尔奇遇记 - 第二部 第七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七章从达喀尔,到卢安戈港途中的种种议论和遭遇
  特雷哥曼从未想到过有一天,同朱埃勒散步会在戈雷埃诺共和国的古老首都达喀尔的码头。可是,这一天却到来了,他们正在观赏用两道花岗岩引桥加固的码头。此时,像形影不离的勃-奥马尔和萨伍克一样,昂梯菲尔师傅和银行家赞布哥,正向法国航海办事处走去。
  一天时间足以游览全城。这里没有什么引人入胜的东西——一座较为漂亮的花园,一所教堂作了驻军的营房,一处叫做贝尔埃尔的高地,当局把得了黄热病的居民安顿在上面的一所建筑内。戈雷是这里的首府,达喀尔是主要都市,如果我们的旅行家在此逗留几天的话,时间会显得太长。
  总之,困难面前不气馁,这是吉尔达-特雷哥曼和朱埃勒常说的一句话。在启程前,他们在洒满阳光的大街上闲逛,或漫步在码头上。街道颇为整洁,由在严密监视下的犯人负责打扫。
  实际上,较为引起他们兴趣的还是那些船只——有由法国波尔多开往里约热内卢的航船,有皇家邮轮,1862年是这样称谓的。当时达喀尔没有后来那么大的规模,该市当时只有9千居民。尽管塞内加尔贸易额已达2500万法郎,其中2000万是法国的贸易额。自从港口修建工程开始后,人口有增长的趋势。
  达喀尔大街小巷都是些土著黑人。他好注格冷漠,神经质,脑壳宽厚,长着鬈曲短平的羊毛头发。他们对塞内加尔的炽热阳光有着非凡的抵抗能力。至于驳船长特雷哥曼,则必须把他宽大的花格手帕放在头上.当阳伞使用。
  “上帝呀!天可真热!”他叫道,“我生来就不能在热带生存!”
  “这算不了什么,”朱埃勒答道。“特雷哥曼先生,等我们到了几内亚湾的深处,离赤道只有几公里的地方……”
  “我肯定会融化的,”驳船长说,“回到家乡时,只剩下皮和骨头了!”再说,他一边擦着脸上的汗水,一边微笑着,继续说道:“不是吗?回到家只剩下皮包骨头了。”
  “唉!特雷哥曼先生,您已经消瘦了。”青年船长提醒他。
  “您觉得我瘦了?——没啥!成为骨架前,我还有油水可刮!依我看,特别是在人吃人的地方探险,人还是瘦点好。譬如说在几内亚湾沿岸,真的有吃人肉的人吗?……”
  “但愿已经绝迹了!”朱埃勒回答。
  “唉,小伙子,尽可能别让我们肥胖的身躯引起野人的食欲。再说,在2号小岛之后,谁敢说不会去寻找3号小岛呢!……一旦到了自家人彼此残食的地方……”
  “比如,在太平洋群岛上或在澳大利亚等,特雷哥曼先生!”
  “是呀!那里住的是古猿人!”
  可敬的驳船长本想说“原始人”,倘若他能选出这个词的话。因为,在那些地方,人吃人纯粹是为了解馋。
  但是,想到昂梯菲尔师傅还会一意孤行,对亿化财富的强烈欲望会把他带到那些遥远的水域,这是不能同意的。即使他被关进疯人院,他的侄子和他的朋友也不会跟他跑了,甚至将阻止这次远征。
  当吉尔达-特雷哥曼和朱埃勒回到饭店时,又见到了昂梯菲尔师傅和银行家。
  法国代理人对他的同胞给予了热情的接待。然而,当同胞问道在达喀尔是否有开往卢安戈港的船只时,得到的回答却令人十分丧气。这条航线,最多每月有一次去达喀尔的定期邮轮,在塞拉勒窝内和大巴萨姆之间,每周倒有一次航班。可是从那儿到卢安戈的航程还相当远。在达喀尔要乘定期邮轮,至少也得8天以后再见了。这样一来,就得在此呆上一周。这需要多么大的耐心呢?皮埃尔能有这般耐心吗?他的牙齿现在每天要嚼碎一个小石子。好在,非洲海岸的沙滩上不缺小石子,他随时都可以找到更新的。

  说实话,在达喀尔待上一周,实在太长了。到白城东流去的小河两岸逛逛,去码头上散散步,又何须用得上一整天的时间呢!只有那些具有哲理思维的人才有这种耐心。但是,这一行人中除了吉尔达-特雷哥曼在这方面有特殊天赋外,其他人员既不耐心也不是哲学家,他们都在给把自己选作继承人的卡米尔克总督祝福,但又埋怨他不该把遗产埋得如此遥远。到阿曼湾已经够远了,现在又得奔向几内亚湾!那位埃及人不能在地中海、在波罗的海和黑海、北海,大西洋的海面上,在欧洲海域选一个称心如意的地方,找一个隐蔽的小岛吗?难道就找不到更合适的小岛作他的保险箱吗?总督大人未免太谨慎了!既然,生米已煮成熟饭,也只好如此了,除非放弃这次考察……能放弃吗?……是昂梯菲尔师傅,还是银行家赞布哥,甚至向被萨伍克牵着鼻子走的公证人勃-奥马尔,倘若您提出这样的建议,他们会热情回敬您的。
  还有,这些人物彼此越来越疏远了,他们分成三伙:一伙是朱埃勒和特雷哥曼;一伙是昂梯菲尔和赞布哥;另一伙是奥马尔和萨伍克。他们只是吃饭时见面,分开住,散步时彼此回避,从不商量要事。老是二重唱,似乎永远也不能表演六重唱,——即使同时登台,也只能是一场不搭调的演出。
  众所周知,由朱埃勒和特雷哥曼组成的第一组的话题是:旅行不定期的延长,两位未婚男女相离越来越远,担心经过千辛万苦之后,其结果还可能是个谜;昂梯菲尔师傅那与日俱增的过度兴奋和快要失去理智的精神状态等等。驳船长和朱埃勒忧心忡忡,但又得忍耐着,奉陪到底,免得触犯了他。
  关于第二组,昂梯菲尔和赞布哥,这两位未来的妹丈和妻兄,一位住在宁静的外省,过着无所嗜好,安定的日子,恪守退休海员所特有的哲理,如今却被金钱勾起的欲望所折磨,被涉及到亿万财富的婚姻搞得眼花缭乱,晕头转向。另一位已相当富有,但一心想富上加富,发一笔大财,哪怕历尽千辛万苦,也在所不惜!
  “在这么个小地方得待8天,”昂梯菲尔师傅一再重复着,“谁知道那艘该死的邮轮会不会晚到!”
  “还有,”银行家说道,“厄运或许把我们带到卢安戈,可能从那儿到马永巴①海湾还有50多海里呢!”
  ①加篷的港口。
  “这段路程真叫我担心。”怒不可遏的圣马洛人喊叫起来。
  “确实叫人担心。”赞布哥附和着。
  “好吧!……晚到一些时候……见鬼!……船停之前,总不能抛锚!先去卢安戈,然后走着瞧!”
  “是否要求船长在马永巴停一下……这会使邮轮离开原来的航道吗?”
  “这不符合航海规则,我想他不会同意的。”
  “不错,是绕点路,我们可给他一笔补偿费……”银行家想出了这个主意。
  “试试看吧,赞布哥,您脑子里想的总不是我所关切的东西!主要是卢安戈,从那儿总有办法去马永巴,车到山前必有路!如果没办法离开达喀尔,我们还可以沿海岸走嘛!”
  “步行嘛!”
  “步行。”
  皮埃尔说得多轻松!沿途有种种危险,障碍和不可逾越的困难咧!在利比利亚,象牙海岸,加纳,达荷美和大巴萨姆①的土地上步行800里!不行!就是搭邮轮也得碰上好运气,才能避开风险啊!踏上这条征途的人没有一个能活着回来!再说,塔莉丝玛-赞布哥小姐正在马耳他等待着他那勇敢的未婚夫呢!

  ①今尼日利亚,喀麦隆等国。
  尽管8天之内没有邮轮,他们也只好耐心等待。在达喀尔熬过的这段时光,对他们说来,真是度日如年呀!
  萨伍克和奥马尔这一对谈的则是另一个话题。倒不是姆哈德的儿子不急于找到小岛,不急于把卡米尔克的财富抢到手。不!绝非如此!他也在搜肠刮肚,想叫两位继承人一无所获,把全部金钱塞进他个人的腰包,致使奥马尔也感到惶恐已极。他早就密谋收买一伙歹徒,准备从苏哈尔返回马斯喀特时下毒手。这回,他试图用同样的手段,从马永巴回卢安戈时,实现这个阴谋。成功的希望还是很大的。在这些土人中,那些从事非法活动的公务员中,会找到一些亡命之徒。只要出一笔钱,他们甚至肯去卖命,参与他的罪恶计划。
  怯懦的勃-奥马尔被这个阴谋吓破了胆,也许是出于谨慎,至少是怕这桩罪恶的勾当牵连了自己——这一切叫他心神不定。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提出了一些看法。他首先十分肯定地说,昂梯菲尔及其同伴非等闲之辈。他特别指出,只能出大价钱,雇佣一些无赖之徒。不过,这些人,早晚会说出去,谋杀案会传遍全国。在非洲这偏僻、野蛮的疆土上,探险家被杀害,这秘密是包不住的……很明显,只有上述的理由或许还能阻止萨伍克这种人付诸行动。
  实际上,他的决心丝毫未动摇……这种事他见多了,自己也曾干过!……他向勃-奥马尔瞥了一眼,公证人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萨伍克说:
  “我只知道有一个混蛋会背叛我!”
  “是谁,大人?”
  “是你,勃-奥马尔!”
  “我?”
  “是的,你得小心点,我有办法叫人保持沉默!”
  勃-奥马尔全身发抖,低下头。从马永巴到卢安戈的路上又多一具死尸,萨伍克连眉头都不会皱一下的。这一点他心里一清二楚。
  5月12日晨,等待已久的邮轮终于驶进了达喀尔港口。一些旅客在此下了船。这是一艘葡萄牙航船,叫“辛特拉”号,专门向热带非洲葡萄牙殖民地安哥拉的圣保罗运载货物及旅客。明早天一亮,它就要启航,所以我们的旅行家赶忙去订座位。船的航速平均每小时9~10海里。整个航程要一周时间。这期间,勃-奥马尔又得忍受晕船的痛苦了。
  第二天,天气晴朗,“辛特拉”号迎着陆地上吹来的清风驶出港口。昂梯菲尔师傅和银行家满意地舒了一口长气,他们的肺脏恐怕有一星期不活动了。这是踏上2号小岛并从它的脏腑中掏出财宝之前的最后一程了。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它的反定理,他们越接近小岛,吸引力就越大。“辛特拉”号的机桨每转动一次,这段距离就缩短一点……
  唉!对朱埃勒来讲,正相反,此距离越增加,他就越远离法国,远离他一筹莫展的未婚妻居住的家园——布列塔尼。他一到达喀尔就给她写了一封信,可怜的少女很快就会知道他的未婚夫要奔赴离她更远的地方去……他说不准何时可以归来!
  然而,萨伍克首先想了解一下“辛特拉”号的乘客中是否有在卢安戈下船的。想去这遥远的地方发财的冒险家们往往都是丧尽天良,又不知内疚的家伙,他们当中有的人,或许会成为他的同谋。结果大失所望,他本应在卢安戈搜罗无赖之徒。不幸,他不会讲葡萄牙语,奥马尔也一宿不通。他的处境相当困难。谈这种事很棘手,语言要绝对过硬。还有,昂梯菲尔、赞布哥、吉尔达以及朱埃勒只是在他们之间彼此交谈,船上的人没人懂法语。

  应该承认,也只有勃-奥马尔的法语讲得让人感到吃惊,又让人感到满意。此次旅行,他声称没有什么不舒服,从前遭受的巨大痛苦,这次乘“辛特拉”总算全幸免了。因为,“辛特拉”凭借陆上吹来的清风,始终保持离岸2~3海里的距离航行,海面显得十分平静,似乎感觉不到有什么波浪的冲击,自然航行就一帆风顺了。
  当邮轮越过几内亚湾顶端的帕尔马斯角时,仍然是好天气。通常情况下,风总是顺着海湾移动。因此,来到海岸像在大洋上一样,亦未受到大风的袭击。不过向卢安戈方向行进时,“辛特拉”号看不见大陆的高地。无论是加纳、达荷美的大地,还是海拔3960米,矗立在费尔南多波岛①的后边和几内亚上边界线上面的喀麦隆山峰,都从未看到。
  ①在赤道几内亚。
  5月19日下午,吉尔达-特雷哥曼心情十分激动。朱埃勒告诉他就要穿过赤道线了。“可爱的阿美丽”号的前船长是第一次,无疑也是最后一次,进入南半球。对他这个航行在朗斯河上的老水手来说,真是了不起的一次探险呀!因此,为祝贺这次航行,像其它乘客一样,他把一块银元送给了“辛特拉”号的水手。
  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辛特拉”号已经进入马永巴海湾所在的纬度带,距离港口100海里左右。如果邮轮船长同意向那个方向驶去,并在卢安戈管辖的这个海港抛锚的话,昂梯菲尔和他的同伴会避开多少危险,减少多少疲劳啊!在那儿停泊一下,他们就少走一段艰难的路程。
  在叔叔的鼓动下,朱埃勒试图让“辛特拉”号船长明白他们的意图。这位葡萄牙人能懂得几个法文字母?不过,就我们所知,朱埃勒英语讲得十分流利,在和马斯喀特那位“翻译官”打交道时,他就曾大显身手了。又哪有海员不熟悉英语的呢?于是,他向船长讲了希望在马永巴停泊的想法。绕这段路大概需要多花48小时……耽误的时间,额外的开销——燃料,海员的伙食,船舶的耗费等都照价补偿。
  船长会采纳朱埃勒的建议吗?无疑,会同意的,尤其是这个建议的提出是有根据的,看看几内亚湾的海图就知道了。海员之间谈话,一开口彼此就心领神会了。实际上,再简单不过了,航道只须往东偏一点,就把这半打旅客送到马永巴港;何况,他们还肯出一笔好价钱。
  然而,船长还是拒绝了。他是卢安戈港口的雇佣人员,是航海规章的奴隶,他只能把船开往卢安戈。从卢安戈再驶向安哥拉的圣保罗,这绝对不能——即使用黄金买下他的船,他也不会奔赴别处。船长的答复,朱埃勒如实地转达给了他叔叔。
  昂梯菲尔师傅听后大发雷霆,连吐脏话,大骂船长一通,也无济于事。如果吉尔达-特雷哥曼和朱埃勒不劝解,他很可能一气之下钻进舱底不出来了。
  这就是为什么第三天,也就是5月21日的夜里,“辛特拉”号最终还是在环绕卢安戈港的长长的沙滩前抛了锚,用小船送走了6位旅客。9小时后,船又继续向葡属殖民地的首府圣保罗驶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城市与狗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凯恩说:“有人扮演英雄,因为他是怯懦的。有人扮演圣徒,因为他是凶恶的。有人扮演杀人犯,因为他有强烈的害人欲望。人们之所以欺骗,是因为生来便是说谎的。”——让保尔·萨特一“四!”“美洲豹”说道。在摇曳不定的灯光下,几个人的脸色都缓和下来。一盏电灯,灯泡上较为干净的部分洒下光芒,照射着这个房间。除去波菲里奥?卡瓦之外,对其他的人来说,危险已经过去。两个骰子已经停住不动,上面露出“三”和“幺”。 [点击阅读]
复仇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1东京中野区哲学堂附近。七月二十八日,晚上九点一过,街上已没有行人了。仁科草介知道,自己身后有两个人越走越近,他们用醉醺醺的、含混不清的奇怪腔调喋喋不休地交谈着。“我醉了?总不犯法吧。呃……是吗?”其中一人声音含糊地说着,不知是对同伴,还是对仁科。仁科不由得苦笑了,看来这是个喝醉了酒脾气就不大好的家伙。两人步伐杂乱地从仁科身边擦过,霎时,仁科感到左肋下一阵剧痛,两支手同时被人按住。 [点击阅读]
夜城2·天使战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圣犹大教堂是夜城唯一的教堂,我只有在生意需要的时候才会去。这间教堂距离到处都有敬神场所的上帝之街很远,独自耸立在一个极为安静的角落里,远离夜城一切华丽亮眼的霓虹。这是间不打广告的教堂,一间毫不在意路过的人们愿不愿意进入的教堂。它只是默默地待在原地,以防任何不时之需。圣犹大教堂以迷途圣人之名而建,是一幢非常非常古老的建筑,甚至可能比基督教本身还要古老。 [点击阅读]
夜城外传·影子瀑布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世界上存在着一座梦想前去等待死亡的城镇。一个恶梦得以结束,希望终得安歇的所在。所有故事找到结局,所有冒险迎向终点,所有迷失的灵魂都能迈入最后归宿的地方。从古至今,世界上一直存在着许多这样的地方,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黑暗角落。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的发展、魔法的消逝,大部分的奇景都已不复见,而这类隐藏的角落也随之凋零。 [点击阅读]
大象的证词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奥利弗夫人照着镜子。她自信地瞄了一眼壁炉架上的时钟,她知道它已经慢了二十分钟。然后她继续摆弄着自己的头发。奥利弗夫人坦率地承认,令她烦恼的是经常要改变发型。她差不多已把每种样式都试过了。她先梳了一个庄重的,把头发从四面向上卷得又松又高;接着又梳了一种迎风式的,把发绺往后梳,修饰得看上去很有学者风度,至少她希望如此。她已经试了绷紧的整齐的卷发,也试过一种很有艺术味道的凌乱的发型。 [点击阅读]
失去的胜利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2
摘要:前言1945年我曾经讯问过许多德国将领,他们一致的意见都是认为曼施坦因元帅已经被证明为他们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他们都希望他能出任陆军总司令。非常明显,他对于作战的可能性具有一种超人的敏感,对于作战的指导也同样精通,此外比起任何其他非装甲兵种出身的指挥官,他对于机械化部队的潜力,又都有较大的了解。总括言之,他具有军事天才。在战争的最初阶段中,他以一个参谋军官的身份,在幕后发挥出来一种伟大的影响。 [点击阅读]
将军的女儿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这个座位有人吗?”我向独自坐在酒吧休息室里的那位年轻而有魅力的女士问道。她正在看报,抬头看了我一眼,但没有回答。我在她对面坐了下来,把我的啤酒放在两人之间的桌子上。她又看起报来,并慢慢喝着波旁威士忌①和可口可乐混合的饮料。我又问她:“你经常来这儿吗?”①这是原产于美国肯塔基州波旁的一种主要用玉米酿制的威士忌酒。“走开。”“你的暗号是什么?”“别捣乱。”“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你。”“没有。 [点击阅读]
小城风云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基思-兰德里在前线服役二十五年之后踏上了归途,他驾驶着他的萨伯900型轿车①,从宾夕法尼亚大街转入宪法大街一直往西,沿着草地广场②朝弗吉尼亚方向行驶,开过了波托马克河上的罗斯福大桥。他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瞥见了林肯纪念堂,向它挥了挥手,然后顺着66号国道继续往西开,离开了首都华盛顿。 [点击阅读]
小逻辑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为了适应我的哲学讲演的听众对一种教本的需要起见,我愿意让这个对于哲学全部轮廓的提纲,比我原来所预计的更早一些出版问世。本书因限于纲要的性质,不仅未能依照理念的内容予以详尽发挥,而且又特别紧缩了关于理念的系统推演的发挥。而系统的推演必定包皮含有我们在别的科学里所了解的证明,而且这种证明是一个够得上称为科学的哲学所必不可缺少的。 [点击阅读]
少女的港湾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这是在盛大的入学典礼结束后不久的某一天。学生们从四面八方的走廊上涌向钟声响彻的校园里。奔跑着嬉戏作乐的声音;在樱花树下的长凳上阅读某本小书的人;玩着捉迷藏游戏的快活人群;漫无目的地并肩散步的人们。新入校的一年级学生们热热闹闹地从下面的运动场走了上来。看样子是刚上完了体操课,她们全都脱掉了外衣,小脸蛋儿红通通的。高年级学生们俨然一副遴选美丽花朵的眼神,埋伏在树木的浓荫下,或是走廊的转弯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