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安德的游戏 - 第八章 野鼠战队 6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又做了一次,安德想,为了拯救自己,我又再次伤害了别人。为什么他们不放过我,这样我就不用伤害他们了。
  又有另外三个家伙冲向了他,这次他们行动一致。同样的,在他们伤害到他之前,他们得先抓住他。安德快速地变换着位置,让两个家伙抓住了他的双脚,他的手腾出来对付着第三个家伙。
  很明显,他们上钩了。安德抓住了第三个家伙的肩膀,急剧地将他向上拖起,然后用头盔猛地一下撞向他的脸部。又是一声惨叫和一片血花。那两个抓着他的脚的家伙正绞动着手臂,试图将他的身体扭曲。安德将那个被撞伤鼻子的家伙扔向了他们中的一个,这两个家伙立刻撞在了一起。安德的一只脚空了出来。这下安德又轻易地用被抓住的那只脚为支撑,狠狠地一脚击中了那个还抓住他的脚的家伙的裆部,然后推开了他向着大门的方向飘去。由于弹出去的力量不够,他的速度并不快,但没有关系,现在没有人在追着他。
  他和他的队友们在门口会合了。他们抓住了他,将他拉上了门口。他们开心地笑着,轻轻地拍着他,“你真棒!”他们叫道,“厉害!万岁!”
  “今天的练习到此结束,”安德说。
  “他们明天又会再来的,”沉说。
  “如果他们不穿上战斗服和我们打,”安德说,“他们讨不了好处,我们会象今天一样痛击他们。如果他们穿上战斗服,我们也可以冰冻住他们。”
  “而且,”阿莱说,“教官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安德想起了米克跟他说的话,他很怀疑阿莱的说法。
  “喂,安德!”当安德他们离开战斗室时,有个高年级学员朝他喊道,“你什么都不是!混蛋!你什么都不是!“
  “我的前任指挥官马利德,”安德说,“我想他不喜欢我。”
  那个晚上安德用电脑检索了最新通告,在医疗通告里提到了四个学员,一个肋骨淤伤,一个睾丸淤肿,一个耳朵软组织撕裂,还有一个是鼻梁折断,牙齿松脱。而他们的受伤原因全部都一样,写着:在零重力下发生意外碰撞”
  如果教官默许了出现在医疗通告里的解释,那么很明显,他们并不打算对在战斗室里发生的那场卑鄙的小冲突而惩罚任何人。他们怎能放任自流?难道他们不关心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事吗?
  因为这次比平时早了回宿舍,安德从电脑里登录上了那个梦幻游戏。他没有玩这个游戏已经很久了,当他进去时,它没有从他上次退出时的位置开始,而是让他从巨人的尸体旁开始。在这个时候,那具巨人的尸体已经难以辨认了,除非你离开一段距离并仔细地观察才能认出来。尸体已经腐烂,融入了山丘,野草和长藤盘绕在它上面。只有巨人的头部还能看到,它是一块白骨,就象在阴沉干枯的山顶上露出的石灰岩。
  安德并不想再次和那群人面狼身的孩子对打,但令他惊奇地是,他们不在那里了。或许只要杀掉了他们一次,他们永远不会再出现了。这给他带来了一点点伤感。
  他顺着上次的路线下到了地底,穿过了隧道,来到了那个风景优美的悬崖边的架子上。他再次地从上面跳了下去,一片白云又托住了他,将他带到了城堡塔楼上的房间里。

  那条地毯又再拆解开来,变成一条毒蛇,这次安德没有犹豫,他一脚将蛇头踩在了脚下,用力地碾着它。它在下面拼命的扭动,翻滚着身躯,他又加多了几分力,将它狠狠地踩进了石头地板里。最后,它静止不动了。安德将它捡起,甩动着它,直到它重新变回地毯,但它上面的图案已经不见了。他仍然提着它,开始寻找离开房间的方法。
  他找到了一面镜子。在镜子里他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是彼得的脸,有鲜血从他的下巴往下滴着,他的嘴角露出了一截蛇尾。
  安德大叫一声,推开了电脑。有几个在宿舍里的队友赶忙走了过来,他向他们道歉,告诉他们说没有发生什么事,于是他们走开了。他再次看着他的电脑,他扮演的角色还在那里,盯着镜子在看。他试着捡起了一些家具,去打破镜子,但那些家具却不能移动。那面镜子也不能从墙上取下来。最后,安德将那条毒蛇扔向它,镜子碎裂了,在它后面的墙上出现了一个洞。数十条细小的毒蛇从洞口里飞快地爬了出来,拼命地咬住了安德扮演的角色。他疯狂地在身上撕扯着那些毒蛇,然后倒了下来,死在了那堆毒蛇里。
  电脑屏幕黑了起来,一行字在上面显示着:“再玩一次?”
  安德退出了游戏,关上了电脑。
  第二天,有几个指挥官亲自过来或派人过来找安德,他们告诉他不用担心,他们认为他的那些额外练习是个好主意,他应该继续进行。他们保证不会再有人来干扰他,他们还派了几个高年级学员来参加他的训练,“他们几个和昨晚袭击你的混蛋一样大。那些混蛋不敢再来打扰你的。”

  那天晚上来参加训练的不再是二十多人,而是四十五人,比一支战队的人数还多。不知是因为有这些高年级学员参加他们的训练,还是因为前天晚上已经吃尽了苦头,那些家伙没有再来挑战他们。
  安德没有再去玩梦幻游戏,但他常常梦到它。他不断的想着他的所作所为,杀死毒蛇,将它碾进地里;撕裂那个男孩的耳朵;痛殴史蒂森;打断伯纳德的胳膊;然后他梦到他抓着敌人的尸体站起来,发现彼得的脸正从镜子里向外看着他。这个游戏对他太了解了,它里面都是丑恶的谎言,我不是彼得,我的心中没有残暴。
  最让他害怕的是,他是一个杀人魔鬼,只比彼得好一点。而教官看中的正是他的这个特性。他们需要一个杀人魔鬼与虫族战斗,他们需要一能将敌人打得粉身碎骨,让他们的鲜血溅满太空每个角落的人。
  好吧,我就是你们要找的人。是你们让我来到了人间,我就是你们想要那个该死的杂种,。我就是你们的工具,但你们最需要我的地方而我却最痛恨,当那些小毒蛇在游戏里杀死我时,我不但没有反抗,而且感到高兴。这和你们所想的有什么不同吗?
或许您还会喜欢:
我是猫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夏目漱石,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代表作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 [点击阅读]
我的名字叫红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0
摘要: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尽管我已经死了很久,心脏也早已停止了跳动,但除了那个卑鄙的凶手之外没人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而他,那个混蛋,则听了听我是否还有呼吸,摸了摸我的脉搏以确信他是否已把我干掉,之后又朝我的肚子踹了一脚,把我扛到井边,搬起我的身子扔了下去。往下落时,我先前被他用石头砸烂了的脑袋摔裂开来;我的脸、我的额头和脸颊全都挤烂没了;我全身的骨头都散架了,满嘴都是鲜血。 [点击阅读]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序幕那是萨瓦纳的一个凉爽春夜,我的母亲走在石子路上,木屐像马蹄似的敲得鹅卵石哒哒响。她穿过一片盛开的杜鹃,再穿过铁兰掩映下的小橡树丛,来到一片绿色空地,边上有一个咖啡馆。我父亲在铁桌旁的一张凳子上坐着,桌上摊了两个棋盘,父亲出了一个车,仰头瞥见了我母亲,手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兵,棋子倒在桌面,滑下来,滚到一旁的走道上去了。母亲弯下身子,捡起棋子交还给他。 [点击阅读]
战争与和平
作者:佚名
章节:361 人气:0
摘要:“啊,公爵,热那亚和卢加现在是波拿巴家族的领地,不过,我得事先对您说,如果您不对我说我们这里处于战争状态,如果您还敢袒护这个基督的敌人(我确乎相信,他是一个基督的敌人)的种种卑劣行径和他一手造成的灾祸,那么我就不再管您了。您就不再是我的朋友,您就不再是,如您所说的,我的忠实的奴隶。啊,您好,您好。我看我正在吓唬您了,请坐,讲给我听。 [点击阅读]
户隐传说杀人事件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没有想到拉动门栓时竟然发出惊人的响声,令男子吓了一大跳,好在风声掩去了这一声响,没有惊动房间里的人。从太阳落山的时候起就起风了。风儿摇动着树林里粗壮的树枝。整座山峦开始呼啸,呼啸声掠过屋子的屋顶。已经到了11月的月底,天空却刮起了在这季节里不可能出现的南风。据村子里的老人说,现在这个时候刮这样的风,不是一个好兆头。但愿这不是出事的征兆。对男子来说,就是靠着这风声,才使他在拉动门栓时没有被人发现。 [点击阅读]
手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脉冲”事件发生于十月一日下午东部标准时间三点零三分。这个名称显然不当,但在事情发生后的十小时内,大多数能够指出这个错误的科学家们要么死亡要么疯癫。无论如何,名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那天下午三点,一位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正意气风发地在波士顿的波伊斯顿大街上往东走。他名叫克雷顿·里德尔,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步伐也特别矫健。他左手提着一个艺术家的画夹,关上再拉上拉链就成了一个旅行箱。 [点击阅读]
拇指一竖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贝瑞福夫妇对坐在早餐桌前,他们和普通的夫妇没什么不同,这时候,全英格兰至少有好几百对像他们这样上了年纪的夫妻正在吃早餐,这一天,也是个很普通的日子——一星期七天之中,至少有五个这样的日子。天空阴沉沉的,看起来像是会下雨,不过谁也没把握。 [点击阅读]
拉贝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胡绳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拉贝日记》。 [点击阅读]
挪威的森林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编者语我们为什么选择村上春树?不是因为他连获日本文艺界的奖项: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高居日本畅销书榜首:更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掀起年轻一代的抢购热潮,突破四百万部的销量!那么,为什么?答案是: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思想的特异空间,而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断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们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 [点击阅读]
推销员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前言阿瑟·米勒,美国剧作家,1915年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时装商人,他在哈莱姆上小学,布鲁克林上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工作了两年,后来进入密执根大学,大学期间开始戏剧创作,写了4部剧本,并两次获奖。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作是《鸿运高照的人》(1944),成名作是1947年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作品获当年度的纽约剧评界奖。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