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ABC谋杀案 - 第二十七章唐克斯特谋杀案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由于是跟随着波洛进来,只听到克罗姆警督的只字片语。
  他和警察局长看起来有点着急,两人闷闷不乐。
  安德森上校向我们点头致意。
  “很高兴你们来了,波洛先生。”他很有礼貌地说——我想,他猜想我们听到了克罗姆的话,“你瞧,我们又遭殃了。”
  “又一起ABC谋杀案?”
  “是的,该死的,胆子很大。那家伙是倾斜着身子从死者的背后刺进去的。”
  “这一次是刺死的?”
  “是的。与他的方式稍有不同,不是吗?打击头部,勒喉咙,现在是用刀。多才多艺的恶魔——什么?如果你想看的话,这里有法医的细节报告。”
  他把一张纸递给波洛。“那个死者的两腿中间的地面上有那本ABC。”他补充道。
  “死者的身份查明了吗?”波洛问。
  “是的。ABC这回可出了个差错,如果那对我们来说有任何满足感的话。死者名叫厄斯菲尔德(Earsfield)——乔治·厄斯菲尔德,职业是理发师。”
  “真奇怪。”波洛评说道。
  “可能是跳过了一个字母。”上校提醒道。
  我的朋友怀疑地摇摇头。
  “我们可以叫下一位证人进来吗?”克罗姆问道,“他可是急着回家。”
  “可以,可以,让我们继续吧。”
  一位中年男子被带了进来,他长得出奇地像是《爱丽斯漫游仙境》中的青蛙步兵。他极度兴奋,声音显得激动而刺耳。
  “这是我所知道的最令人震惊的经历,”他尖声叫道,“先生,我的心脏很虚弱——相当虚弱,这件事可能要了我的命。”
  “请问你的姓名?”警督说。
  “唐斯(Downes)。罗杰·伊曼纽尔·唐斯。”
  “你的职业?”
  “我是海菲尔德男校的校长。”
  “现在,唐斯先生,请你用自己的话语告诉我们所发生的一切。”
  “先生们,我可以简单地告诉你们。影片结束时,我从座位上站起来。我左边的位置是空的,可那位置边上的座位上坐着一个男子,显然是睡着了。因为他的双腿伸向面前,我无法通过。我请他让我过去,他一点反应都没有。我于是就碰了碰他的肩膀,想把他弄醒。他的身子又往下滑落了一点,我开始意识到他要么神志不清,要么得了重病。我便大声叫道:‘这位先生病了。请叫保安来。’保安来了。当我把手从那人肩上拿回来时,我发现手上又湿又红……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先生们,这种惊吓太可怕了!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这些年来,我一直饱受心脏衰弱的痛苦。”

  安德森上校用一种相当奇怪的表情看着唐斯先生。
  “你可以认为自己是个幸运的人,唐斯先生。”
  “是的,先生。我毫不犹豫地这样认为。”
  “你不太明白我的意思,唐斯先生。你是说,你们中间隔着两个座位?”
  “事实上,起先我是坐在那个被谋杀的人旁边的座位上——然后我挪了个位子,以便坐在一个空座位后面。”
  “你与死者的身高和体形差不多,不是吗?而且你同他一样,脖子上围着羊毛围巾?”
  “我没有注意到——”唐斯先生开始拘谨生硬起来。
  “让我告诉你,”安德森上校说,“你幸运在什么地方?当凶手跟着你进去时,他弄错了。他认错了后背。如果那把刀子不是冲你来的,唐斯先生,我敢吃了这顶帽子!”
  虽然唐斯先生的心脏经历了先前的考验,可这次他是无法承受了。他跌落在椅子上,透不过气来,脸色发紫。
  “水,”他说道,“水……”
  一杯水递给了他,他喝完之后,脸色恢复了常态。
  “我?”他说,“为什么是我?”
  “看来是这样。”克罗姆说,“事实上,这是唯一的解释。”
  “你的意思是说,这个男人——这个——这个魔鬼的化身,这个嗜血的疯子一直在跟踪我,并伺机下手?”
  “我想是这样的。”
  “可是以上帝的名义,为什么会是我呢?”学校校长义愤填膺地说。
  克罗姆则故意反驳道:“为什么不是呢?”接着又说,“我看盼望一个疯子的所作所为是有理由的,并没什么好处。”
  “上帝保佑我,”唐斯先生说道,因抽泣而低不成声。
  他站起身来,看上去突然间变得苍老和虚弱。
  “先生们,如果没什么更多的问题的话,我想我该回家了。我感觉有点不太舒服。”
  “好的,唐斯先生。我派一名警察陪你——只为确保你一切平安。”
  “哦,不,不,谢谢。不用了。”
  “可能这样也好。”安德森上校态度暴躁地说。
  他的眼睛朝一旁斜视,向警督询问一个微妙的问题。后者则同样微妙地点了下头。
  唐斯先生摇摇晃晃地走了出去。
  “他同样没有察觉到,”安德森上校说,“他们有好几个人吧?”
  “是的,先生。赖斯警督已进行了安排,那所房子将受到监视。”
  “你认为,”波洛说,“如果ABC发现他搞错了,他可能会再次下手?”

  安德森点点头。
  “这只是种可能,”他说,“ABC看来是个有计划的家伙。如果实情并未按照他的程序发展的话,他会感到不舒服的。”
  波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真希望我们能知道那家伙长得什么模样。”安德森上校急躁地说,“我们还是茫然无知。”
  “也许会有的。”波洛说。
  “你是这样认为吗?是的,是有可能。该死的,难道每个人头上都没长眼睛吗?”
  “得有点耐心。”波洛说。
  “你看上去非常有信心,波洛先生。有什么原因使你如此乐观?”
  “是的,安德森上校。到目前为止,那个凶手还没有犯错误。他肯定马上就会犯错误。”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们就要继续努力。”警察局长哼着鼻子,可他的话被打断了。
  “先生,黑天鹅旅店的鲍尔先生与一位年轻女士来了。他认为他有些线索可以帮助我们。”
  “带他进来吧。带他们进来吧。我们挺需要有帮助的东西的。”
  黑天鹅旅店的鲍尔先生是个庞大的人,思维缓慢,行动很重。他散发出一股浓浓的啤酒味。同他一起的是一位丰满的年轻女士,眼睛圆圆的,很显然正处在高度兴奋之中。
  “希望我没有打搅你们或是浪费你们的宝贵时间。”鲍尔先生嘶哑有迟缓地说,“可这位女工,玛丽断定有些事情要告诉你们,你们应该知道。”
  玛丽心不在焉地咯笑。
  “嘿,我的姑娘,是什么事?”安德森说,“你叫什么名字?”
  “玛丽,玛丽·斯特劳德,先生。”
  “好吧,玛丽,请说出来吧。”
  玛丽的一双圆圆的眼睛朝向她的雇主。
  “他的任务就是给男士的房间供应热水。”鲍尔先生替她解围道,“我们那里大概住着六个男士,有些人是为赛马而来,有些则是做生意的。”
  “噢,噢,”安德森有点不耐烦了。
  “接着说吧,小姑娘。”鲍尔说,“告诉我们你的故事。别害怕。”
  玛丽屏住呼吸,在紧张而又困难的呻吟中开始了她的叙述。
  “我敲了门,可没有人答应,否则的话,只有当屋内的先生说‘进来’,我才会进去。由于他说了点什么,我便进屋去,他正好在洗手。”
  她停顿下来,深深地呼吸。
  “请继续吧,我的姑娘。”安德森说。
  玛丽的眼睛斜向她的雇主,看到他缓慢的点头后,仿佛受到了鼓励,又接着说了起来。

  “‘先生,您的热水。’我说,‘我敲了门。’可他说‘哦,我已用冷水洗了。’他这样说,我自然会看一下水盆。哦,天哪,水全都红了!”
  “红了?”安德森尖声叫道。
  鲍尔插话道:
  “她告诉我说,那个男的脱掉上衣,拎着袖口,袖子全湿了。嘿。对吧,小姑娘?”
  “是的,先生,确实如此。”
  她接着说:“他的脸看起来很奇怪,非常奇怪,这令我大吃一惊。”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安德森尖声问。
  “大概是五点一刻,我想同我能想起的时间挺接近。”
  “那是在三个多小时以前。”安德森厉声说,“你为何不立即来?”
  “我们并没有马上听到那消息。”鲍尔说,“直到有消息传来,说是又发生了一起谋杀案。玛丽便尖叫起来,因为面盆里可能是血。当我问她是怎么回事时,她便告诉了我。我不太相信,就上楼去看。房间里已空无一人,我便向人询问,院子里的一个司机说他见过有个男人鬼鬼祟祟地溜走。根据他的描述,就是那个人。所以我便对太太说,最好让玛丽去警察局,她不赞同这个意见,玛丽也不愿意,于是我说我陪她一起来。”
  克罗姆警督递给他一张纸。
  “请描述一下那个男人长得什么模样,”他说,“尽可能地快点,不能再浪费时间了。”
  “他中等身材,”玛丽说,“有点驼背,戴眼镜。”
  “他穿什么衣服?”
  “一件黑色上装,头戴翘边帽,看上去很破旧。”
  她只能讲这么多了。
  克罗姆警督并没有过分坚持。过了一会儿,电话线路忙了起来,可是警督和警察局长谁也没有过分乐观。
  克罗姆推断,那个被人看到从院子里跑出去的男子并没有带包或是箱子。
  “还有机会。”他说。
  两个人被派去黑天鹅旅店。
  鲍尔先生满怀着自豪和骄傲,玛丽则有点泪流满面,陪同他们回去。
  大约十分钟后,警官回来。
  “先生,我把登记本带来,”他说,“这里有他的签名。”
  我们挤过去看,字迹很小,很难辨认。
  “签名是ABCase——或是Cash?”局长说道。
  “行李怎么样?”安德森问。
  “有一只大箱子,里面装满了小纸盒。”
  “纸盒?里面是什么东西?”
  “长统袜,先生。丝质长统袜。”
  克罗姆转向波洛。
  “祝贺你,”他说道,“你的预感很正确。”
或许您还会喜欢:
隔墙有眼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1六点钟过了。一小时前去专务董事办公室的会计科科长还没有回来。专务董事兼营业部主任有单独的办公室,和会计科分开。天空分外清澄。从窗外射进来的光线已很薄弱,暮色苍茫。室内灯光幽暗。十来个科员没精打采,桌上虽然摊开着贴本,却无所事事。五点钟下班时间一过,其他科只剩下两三个人影,唯有这会计科像座孤岛似地亮着灯,人人满脸倦容。 [点击阅读]
青年近卫军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亚·法捷耶夫(1901年12月24日——1956年5月13日)全名亚历山德罗维奇·法捷耶夫。他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传亚·法捷耶夫统的继承者,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精神鼓舞下写成的;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是为建设新生活而斗争的英勇战士。 [点击阅读]
青春咖啡馆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那家咖啡馆有两道门,她总是从最窄的那扇门进出,那扇门人称黑暗之门。咖啡厅很小,她总是在小厅最里端的同一张桌子旁落座。初来乍到的那段时光,她从不跟任何人搭讪,日子一长,她认识了孔岱咖啡馆里的那些常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跟我们年纪相仿,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都在十九到二十五岁之间。有时候,她会坐到他们中间去,但大部分时间里,她还是喜欢坐她自己的那个专座,也就是说坐最里端的那个位子。她来咖啡馆的时间也不固定。 [点击阅读]
静静的顿河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评论重读《静静的顿河》,那些久违了的又陌生又熟悉的人物,以及他们痛苦的思想和命运,又一次激起了我内心的热情。顿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所哺育的哥萨克民族通过战争,在痛苦和流血之后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肖洛霍夫把拥护苏维埃、迈向社会主义称为伟大的人类真理,并把它作为作品的主题之一。肖洛霍夫对顿河无比热爱,书中经常出现作者对顿河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赞颂。顿河草原上散发出的青草和泥土的浓烈味道,让读者过目不忘。 [点击阅读]
飘(乱世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生平简介1900年11月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舒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时时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 [点击阅读]
马丁伊登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那人用弹簧锁钥匙开门走了进去,后面跟着一个年轻人。年轻人笨拙地脱下了便帽。他穿一身粗布衣服,带着海洋的咸味。来到这宽阔的大汀他显然感到拘束,连帽子也不知道怎么处置。正想塞进外衣口袋,那人却接了过去。接得自然,一声不响,那笨拙的青年心里不禁感激,“他明白我,”他心想,“他会帮我到底的。 [点击阅读]
马克吐温作品集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1868年在纽约采访州长竞选的素材写成的一篇政治讽刺小说。作者以夸张的漫画式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中竞选的种种秽事丑闻,揭露了竞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篇小说以独立党候选人“我”的自白与大量的新闻、匿名信等引文的对照构成完整的故事,用犀利、夸张、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腐败政治的愤怒谴责。 [点击阅读]
马普尔小姐探案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马普尔小姐的故事——我亲爱的,我想我没告诉过你们——你,雷蒙德,还有你,琼——有关几年前发生的一桩奇特的小案子。不管怎样,我不想让人们觉得我很自负——当然了,我也知道和你们年轻人比起来我根本算不上聪明——雷蒙德会写那些关于令人讨厌的男男女女们的非常现代的书——琼会画那些出众的图画,上面全是一些四四方方的人,身上有的地方非常奇怪地凸了出来——你们都很聪明,我亲爱的,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
魔戒第三部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在首部曲《魔戒远征队》中,记述了灰袍甘道夫发现哈比人佛罗多所拥有的戒指,其实正是至尊魔戒,统御所有权能之戒的魔戒之王。因此,佛罗多和伙伴们从夏尔一路被魔多的黑骑士追杀,最后,在伊利雅德的游侠亚拉冈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克服万难,逃到了瑞文戴尔的爱隆居所。爱隆在该处慎重地举行了一场会议,决定将魔戒摧毁,佛罗多也被指派为魔戒持有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