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王小波《红拂夜奔》 - 王小波《红拂夜奔》书评——虬髯公的性压抑及其他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1.虬髯公的性压抑
  虬髯公在树林里看见红拂和李卫公(李靖)做**爱,便浑身发起抖来。王二认为虬髯公这样做不值当,那是因为他低估了虬髯公在那一刻的嫉妒。
  要理解虬髯公那一刻的嫉妒,就得知道他此前经历了怎样的煎熬。
  在撞见红拂和李卫公做***爱之前,对虬髯公来说,红拂就是他的天使,他的女神,他的超级偶像。如果虬髯公借用亨伯特•亨伯特的表达方式,那他就会默念:红拂,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红——拂:嘴唇微张,分两步,声音从唇间轻轻吐出来。红。拂。
  在杨府的时候,虬髯公每天默默注视着红拂飘然而过的身影,嗅着红拂身上散发的处女气息,把红拂散落在地的头发捡起来缠在自己的腰间,闭眼遐想红拂长发之下赤裸的肉体……他每天嘴里嚼着麻鞋,心里却一刻不停地想着红拂。但是,虬髯公对红拂的一切爱意只停留在意婬阶段而没有更深入的行动。红拂在他眼里是那么的圣洁,圣洁到了他不敢触碰的地步。他愿意一直保持一种暗恋的姿态,虽然他无时无刻不受着欲望的煎熬。对性压抑状态下的虬髯公来说,生活的唯一乐趣,就是能够看见红佛。
  虬髯公的这种作法,代表了男性在青涩时代里最常有的感情状态:假想的依赖。少年时代的男子,总会有一个暗恋对象,那暗恋对象是他心中最圣洁的女性,他甚至以想到和她做***爱为耻——虽然也许他正处在性压抑的状态。他在心里依赖着她。一旦有一天,他的这个最圣洁的偶像在他面前坍塌,他将受到对他来说最为沉重的打击。不过,也许,这一刻,他开始长大了,开始面对这个世界的丑陋。
  虬髯公便是如此。
  当虬髯公的迷梦破碎之后,他开始变态了。他痛恨睡在一起而不做***爱的男女。晚上,他仗剑而行,在屋檐下偷窥,如果碰见哪一对男女睡在一起而不做***爱,便会闯进去将这对男女拦腰劈断。以至于后来的洛阳城里,女的不得不把男的抱在身上睡觉。
  用情太深的人,最后要么成为变态,要么死去。因为,“深情即是一桩悲剧,只得以死来句读”。虬髯公没有选择死亡,所以他成为了一个变态。

  作为男人,这一生,会遇到许多女人,这些女人会用行动告诉你爱情的真谛。有的女人告诉你,爱情只是交易;有的女人告诉你,爱情即是欺骗;而更多的女人告诉你,爱情,只不过是一泡散发着臭气的狗屎。
  虽然不知道虬髯公从红拂那里知道了爱情的真谛究竟是什么,但无论如何,他后半生过得随心所欲。
  虬髯公后来当了领导(国王),身边的女人不计其数,但看清了世俗真相的他,心中已经没了爱,只有性。所以,那时候的虬髯公不再以真面目示人,他变成各种形状,来去无踪影,只要从一个女人身上飘过去,那个女人就会怀孕。而当他的女人(后妃)都死掉了的时候,他就开始和孙媳妇扒灰。
  这是变态以后的虬髯公的做法,而变态以后其他男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做法,比如某国的领导们,在变态以后,会强||奸幼女,只不过因为他们是领导,所以“强||奸幼女”变成了“嫖宿幼女”。
  虬髯公的性压抑不是悲剧,但他深爱的女人躺在了他最看不起的男人身下,才是他最大的悲剧。这种悲剧,是所有男人共同的悲剧。作为男人,有一天,你偶然发现,你暗恋已久的女人,竟然在你最看不起的男人身下快乐地呻吟,你不浑身发抖,那你就是个艾斯豪(asshole)。
  不过,只要细心一些,就会发现,其实我们一直都生活在悲剧里。这种悲剧的源头,即是无趣。
  王二在《红拂夜奔》的结尾说: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件事能让我相信我是对的,就是人生来有趣,过去有趣,渴望有趣,内心有趣却假装无趣。也没有一件事情能证明我是错的,让我相信人生来无趣,过去的无趣现在也无趣,不喜欢有趣的事而且表里如一。
  无趣是生活的敌人,但我们却常常被迫和敌人勾肩搭背。长此以往,我们不成为变态,那简直说不过去。
  2.李卫公的逃跑计划
  作为虬髯公的情敌和最鄙视的人,李卫公却比虬髯公要聪明的多。
  虽然李卫公年轻时有过太多的幻想,但他却一直生活在一种现实感里,也可以说,他把幻想变成了现实。各种怪异的发明,证明费尔马定理,逃出洛阳城,和红拂做十爱……这每一种行为,都源自幻想,行于现实。

  李卫公是他那个时代里最聪明的人,但是,这最聪明的人却变成了卡夫卡笔下K先生式的人物。他一直在逃离,却从没成功过。他的困境犹如K的城堡,不同的是,K是要进入城堡而不得,李卫公却是要逃离城堡而不得。
  年轻时,李卫公带着红拂,从一座城堡里逃了出去,年老的时候,他发现,他生活在另一座城堡里。而荒诞的是,后一个城堡,是他一手设计的。这也许就是“作茧自缚”。
  《红拂夜奔》的开头,李卫公当时还不是大唐朝的李卫公,而是大隋朝的通缉犯。他踩着高跷在洛阳城的大街上飞奔,让我们想起了卡尔维诺笔下的“树上的男爵”。李卫公飞奔的结果是害死了一批又一批的公差,以至于洛阳城的公差闹起事来,遭到了朝廷的镇压。由此可知,镇压国民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简直多不胜数。因为,有些国家的军队是用来保护国民的,而有些国家的军队却是用来镇压国民的。
  正因为李卫公是他那个时代最聪明的人,所以他发现了活下去的方法,那就是装傻。在这个危险的世界上,要想保全自我,装傻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可是,很多人没能理解这个方法,以至于在诸如“引蛇出洞”式的“阳谋”中栽尽了跟头。
  李卫公晚年一直想逃出长安城,却一直没有成功,于是,他开始装傻装病。但是,他的死,却暴露了他。
  李卫公死于和红拂的做十爱,他是直撅撅地死去的。一个傻子,一个病人,是不应该是这么死去的,“应该先软掉再死的”。
  王二说,李卫公的死说明“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装傻方面一刻也不可以放松,一直装到自己已经死掉了,还不能掉以轻心。最好是在死后还能继续装傻。”
  由此可知,在中国,要想活得好,就得做个演技派。在中国,最成功的人,一定是个全能影帝。

  3.红拂的私奔理由
  李卫公死后,红拂也不想活了,想自杀。但是,大唐朝制度严明,自杀也得纳入计划,她得跑衙门、写申请、办手续、等指标。
  大唐朝的一切都是有指标的,比如交通事故死亡指标、矿难死亡指标、群体事件死亡指标,等等。大唐朝的人就算没死,也已经被计算在各种指标中了,所以他们过得很没安全感。
  红拂最初是被“领导上”安排来监视李卫公的,但她却爱上了他,私奔了。
  (有必要说明一下,《红拂夜奔》最初写的是“头头们”,后来被要求改成了“领导上”,这也反映了某些人一种复杂的心态。从字面看,“头头们”好像是形容土匪,而“领导上”是形容官府。)
  李卫公和红拂逃走以后,街坊四邻就遭了殃。
  为什么?有个词叫“连坐”,即一人犯罪,与犯罪者有某种关系的人也会受牵连而入罪。(在某著名网站,一两个人发帖违反了网站的规则,整个小组也会被禁言甚至解散,看来,连坐制度是发扬光大了啊!)
  遭了殃的四邻街坊,肯定往李卫公和红拂身上泼了许多脏水,尤其是红拂,作为一个妇道人家不守妇道,却和男人私奔,这简直不成体统。他们一定以为红拂风流成性,饥渴如狼。
  事实不是这样。红拂和李卫公私奔,不仅不是因为性,而且她对性生活的态度始终不积极,觉得“这件事一点都不好玩。”
  那她为什么和李卫公私奔呢?用红拂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从杨府里出来找卫公,本来是想找点有意思的事干干,谁知一见了面他就用那个肉十棍子扎我——这件事有什么意思呀?
  因此,红佛私奔的理由只是追求“有意思”,即有趣。
  让人无奈的是,红拂后半生的生活简直无趣死了,不仅每天要装上假乳防房假屁十股去贵妇联(乙)上班,还必须接受皇上的委派,去监视李卫公——虽然她拒绝了。
  这说明,作为中国人,追求有趣的成本是很大的。花一生的时间去追求有趣,结果得到的,也许是更大的无趣。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余震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2006年1月6日多伦多圣麦克医院沃尔佛医生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看见秘书凯西的眉毛挑了一挑。“急诊外科转过来的,等你有一会儿了。”凯西朝一号诊疗室努了努嘴。沃尔佛医生挂牌行医已经将近二十年了。在还没有出现一个叫亨利?沃尔佛的心理医生的时候,早已存在着一个叫凯西?史密斯的医务秘书了。凯西在医院里已经工作了三十三年,可谓阅人无数。 [点击阅读]
你在高原
作者:佚名
章节:427 人气:2
摘要:《你在高原》包皮罗万象、精彩纷呈,是一部足踏大地之书,一部行走之书,一部“时代的伟大记录”。各种人物和传奇、各种隐秘的艺术与生命的密码悉数囊括其中。它的辽阔旷远与缜密精致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它的强大的思想的力量和令人尊敬的“疯狂的激情”,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力。 [点击阅读]
冬天里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第一节沉沉的大雾,似乎永远也不会消散地弥漫着,笼罩在石湖上空。迷迷蒙蒙,混混沌沌,任什么都看不出来,若不是咿咿呀呀的桨声,船头逆浪的水声,和远处湖村稀疏的、不甚响亮的鞭炮声,真会以为是一个死去的世界。那劈脸而来的浓雾,有时凝聚成团,有时飘洒如雨,有时稠得使人感到窒息难受,有时丝丝缕缕地游动着,似乎松散开了,眼前留出一点可以回旋的空际。但是,未容喘息工夫,顷刻间,更浓更密的雾团又将人紧紧裹住。 [点击阅读]
凉州往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风儿一阵紧过一阵,猎猎风声卷起的,不只是峡谷的惊叫,还有一颗少女的心。水英英幸福得要死了,她还从没跟家远哥这么亲近过这么幸福过呢。五糊爷带上拾粮上路的时候,还是一脑子的雾水。两天前他被青石岭牧场主水二爷召去,原以为是说丫头拾草的事,没想,水二爷只字未提拾草,倒是怪惊惊说,我想让拾粮到院里来。让拾粮去院里?这个老东西,总是做些莫名其妙的事。 [点击阅读]
出梁庄记
作者:佚名
章节:77 人气:2
摘要:阎连科: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李敬泽:《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点击阅读]
包氏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2
摘要:一天气还那么冷。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可是听说那些洋学堂就要开学了。这就是说,包国维在家里年也不过地就得去上学!公馆里许多人都不相信这回事。可是胡大把油腻腻的菜刀往砧板上一丢,拿围身布揩了揩手——伸个中指,其余四个指头凌空地扒了几扒:“哄你们的是这个。你们不信问老包:是他告诉我的。他还说恐怕钱不够用,要问我借钱哩。”大家把它当做一回事似地去到老包房里。 [点击阅读]
哲理小品文(中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2
摘要:○席慕蓉一电话里,T告诉我,他为了一件忍无可忍的事,终于发脾气骂了人。我问他,发了脾气以后,会后悔吗?他说:“我要学着不后悔。就好像在摔了一个茶杯之后又百般设法要再粘起来的那种后悔,我不要。”我静静聆听着朋友低沉的声音,心里忽然有种怅惘的感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