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王小波《红拂夜奔》 - 王小波《红拂夜奔》读后感——我不理解,我看不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很久以前,我就打心底里愿意给王小波牵马坠镫了。
  中国人表达热爱的方式总是很贫乏,那就是崇拜,崇拜,再崇拜。这属于王小波的批判范围,所以我即使面对他的遗像,也不敢上前就拜。这种痛苦,和他的痛苦正是两种极端。
  我从知道这本书起,就没指望他能把它写成严肃的历史小说。直到看完,才知道自己想象力的贫乏,这根本就不叫作历史小说。整篇都是大寓言,两个时空的倒错和交融,人的尴尬和无解。以前从没发现小波的绝望,这里却发现了——太多的惨痛只能轻飘飘地调侃,人要强忍着绝望活着。头顶的灰发变成白发,白发又落光,自由这种东西还是一声叹息。
  这本书名字是艳丽的,内容是五颜六色的,气息是灰暗无望的。稍懂事的人看完了以后,连笑都笑不出来,虽然里面的笑料并不少。如果我们生活的时代和那个大唐朝一样,我们还能笑得出来么?
  我们天生就是盗贼,告密者,菜人——领导上根本就没出现过,可是我们永远战战兢兢。我们的骨头永远是酥软的,我们的膝盖永远准备着跪下,我们的手永远准备着抱头。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还有对这个体验不刻骨铭心的么?
  虬髯公大概就是大学党***委书记或文**8革时期的军***代表一类的人物吧。他不理解杨府这么好,红拂为什么还要跑,这让他觉得痛苦。他无力穿透到这层痛苦的外面去,因为他已经被这个体制吸进了整个身体,他的心脏被砌进了砖墙,只剩下脑袋还在外头挂着,吹吹风,看看景。当他彻底体制化的一天,连头也被吞没,他觉得看的已经够了,再清新的景致也不如永恒的黑夜好看。
  偏偏这个时候整个墙塌掉,他只好跑到扶桑去了。
  如果说虬髯公在扶桑的作为让我读了恶心的话,红拂上吊的情节则让我心里发堵。
  我很久心里没发过堵了。还有什么比美和自由的毁灭更让人触目惊心的?而且,她本来应该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地方好好的活着。只要这个制度还有一丝一毫的人性的话。即使她最后去当了娼妓,也好过被这个制度活活绞死——不,应该是晾死。
  我不得不承认我看得莫明其妙。有些我是懂得的,比如自杀会影响到别人的情绪,是对他们的苟活的辛辣讽刺,所以他们会让你死得不痛快,死得百爪挠心。上个吊还得给刽子手贡献雪花银,这是说的当年五分钱子弹费吧?但有的我不懂,寡妇申请殉节还得排队?这影射的是什么?也许本不该如此穿凿附会。
  自始至终,那个神秘的"领导上"也没出现过.唐太宗一个人代表不了,在杨素的石头花园时代,领导上就存在,而且一直存在,永远存在。因为总在阴影里让人看不分明,所以越来越成为一种放大的恐惧,谁都喜欢偷偷摸摸地谈论,但谁也没见过——于是统治得到了稳固。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自己给吓出心脏病来的。
  而且如果你的身心过于健康,没有心脏病,反而会感到无比自责——这是对领导上的藐视,对群众的挑衅。所以必须像红拂去贵妇俱乐部一样,把自己打扮成诚惶诚恐未老先衰状,才能符合组织需要,被无处不在的眼睛放过。
  仿佛只有老弱病残是这个国度理所当然的主人。
  但这是骗傻子和小人物的。毛***泽(((东说卑贱者最聪明,但是他们的聪明也带着与生俱来的卑贱。
  领导上会放过大部分心悦诚服状的老弱病残,但也要培养另一群人来接班,那就是虬髯公这样儿的。他们得精力充沛到烦死人,并表现出一种六亲不认的老黄牛的神气,才能入围。这种米诺司式怪物怎么生出来的,真令人费解。
  但是除了未曾露面的领导上,还有洛阳时代的李靖们,没有几个人是真正自由的。或者说,没有几个真的“人”。人是政治化的人,着了魔似的,争先恐后把灵魂交付出去,换来轻蔑和侮辱。多么精明的国人,在这件事上却完全忘记了计算。
  人人都在害人,人人都在被害。这就是这个制度最神奇的地方。
  几千年来,一直没有什么长进。
  马龙白兰度在《现代启示录》的最后喊出“horror!horror!”那种极其绝望的恐惧,对一个垂死的人很合适。可是对于一个民族呢?
  我抬头看见遍地夕阳,但世上已无王小波。
或许您还会喜欢:
穆斯林的葬礼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冰心在给《穆斯林的葬礼》写国际版的序言时,她说在读这本书之前,几乎对穆斯林一无所知。看过之后,我深深赞同这点,我缺乏对其他民族和宗教的了解,哪怕是最基本的了解都没有。当然,穆斯林和回族仅仅是小说的故事背景,要想真正理解民族和宗教,还是要看一些专门的书。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个北京玉器家族两代人的故事,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点击阅读]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研究生痞子蔡一直渴望能拥有一份真诚的爱情,但事与愿违,他与女孩的交往屡屡失败,令他颇不自信。一次偶然的机会,痞子蔡在BBS上的留言引起了女孩轻舞飞扬的注意,她给痞子蔡发来的E-mail中称痞子蔡是个有趣的人。痞子蔡大大感到意外,他开始好奇地关注起轻舞飞扬,并逐渐被她的聪慧所吸引。此时,阿泰却奉劝痞子蔡对网络恋情切勿沉溺过深,因为虚幻的网络不会让情感永恒持久。 [点击阅读]
红顶商人胡雪岩
作者:佚名
章节:83 人气:2
摘要:在清朝咸丰七年,英商麦加利银行设分行于上海以前,全国金融事业,为两个集团所掌握,商业上的术语称为“帮”,北方是山西帮,南方地宁绍帮,所业虽同,其名则异,大致前者称为“票号”,后者称是“钱庄”。山西帮又分为祁、太,平三帮,祁县、太谷、平遥,而始创票号者,为平遥人雷履泰。他最初受雇于同县李姓,在天津主持一定颜料铺,招牌叫做“日升昌”,其时大约在乾隆末年。 [点击阅读]
莫言《檀香刑》
作者:莫言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一那天早晨,俺公爹赵甲做梦也想不到再过七天他就要死在俺的手里;死得胜过一条忠于职守的老狗。俺也想不到,一个女流之辈俺竟然能够手持利刃杀了自己的公爹。俺更想不到,这个半年前仿佛从天而降的公爹,竟然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俺公爹头戴着红缨子瓜皮小帽、穿着长袍马褂、手捻着佛珠在院子里晃来晃去时,八成似一个告老还乡的员外郎,九成似一个子孙满堂的老太爷。 [点击阅读]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许地山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又毕业于燕大宗教学院。1923~19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哲学、民俗学等。 [点击阅读]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雾茫茫一在冬季里,偏僻的葫芦坝上的庄稼人,当黎明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一天的日子就开始了先是坝子上这儿那儿黑黝黝的竹林里,响起一阵吱吱嘎嘎的开门的声音,一个一个小青年跑出门来。他们肩上挂着书包,手里提着饭袋;有的女孩子一边走还一边梳头,男娃子大声打着饱嗝。他们轻快地走着,很快就在柳溪河上小桥那儿聚齐了。 [点击阅读]
采桑子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主要人物简介金载源:有清廷授予的镇国将军头衔,曾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生有七子七女,20世纪50年代初期逝世于北京。大福晋:瓜尔佳氏,清廷责任内阁大巨裕成之女。生有长子舜铻、五子舜锫,长女舜锦、三女舜钰。二夫人:张氏,安徽桐城人,康熙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后裔。生有二子舜镈、三子舜錤、四子舜镗、六子舜针、七子舜铨,二女舜镅、四女舜镡。三夫人:陈氏,北京市人,贫民出身。 [点击阅读]
鲁西西传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居住着老鼠六兄弟。老鼠六兄弟的生活过得还不错,可近来他们很苦恼。这是因为有一天鼠三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本画报,上面几乎都是骂老鼠的内容。有一页上写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还画着一只狼狈逃窜的老鼠。还有一页上画着一群老鼠在粮仓偷吃粮食的情景。旁边写着:警惕老鼠盗窃粮食。老鼠六兄弟边看边皱眉头。鼠大说:“咱们不能背着这么个坏名声过日子!”老鼠兄弟们一致同意。 [点击阅读]
麻辣女兵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汤小米,你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祝福你,而是要质问你,你准备如何开启你的成人礼?是继续街舞跑酷混日子?准备这么混到什么时候呢?对啊,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日子总是很好混,可是你终于十八岁了,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吧?总要有些什么不一样吧?再过十年,不,哪怕只是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你,如果和现在的我毫无差别,你对得起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吗?汤小米,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