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秘密 - 第3章 财富的秘密(4)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假设你想获得一个职位--公司总经理。现在,想象一下,你看到自己坐在总经理办公室的高级旋转座椅上--就像你现在舒舒服服地坐在自己的沙发里一样看到办公室的门上写着你的大名;看到你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处理一些作为一个总经理要处理的事务。让这个场景深深地刻进你的意识里。看到它!相信这是真的!你的"头脑精灵"会为你找到实现这个愿望的途径。成功的想象的基础是:
  看到那个栩栩如生的场景,然后完全设身处地。闭上双眼,在脑中绘制清楚的图像,让它们看起来就跟在现实生活中一模一样。在短暂的白日梦--有目的的白日梦中,排除一切杂念,把意识完全集中到一点,聚精会神,一直到这一个想象完成。
  你想要一辆汽车?还是一辆房子?一个工厂?这些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实现。它们在本质上都决定于你的头脑,仅需要你首先在脑中把它们一砖一瓦地建造起来,把每个细节都建好,然后你的"头脑精灵"就会指导你如何在现实世界中将它们依样建造出。
  "我们现在所用的最重要的陆地运输系统--铁路,就是来源于头脑的想象,"C·W·张伯伦在《实用心理学之特殊意识》一书中说,"这件事情让普通人觉得遥不可及。可是实际上,这种成就,还有那些完美的精神图像,都是由无数微小的工作堆积而成的,每件小事都恰到好处地发挥了作用,才能建立起一件伟大的功绩。
  "一座摩天大楼是由一块块砖垒起来的,砌每块砖都是一件虽简单但必须要做好的工作,砌完一块,才能把下一块砖放上去。"
  做任何工作和学习都是同样的道理。用詹姆士教授的话说:"就像我们喝酒喝得太多就会变成永远的醉汉一样我们在道德上变成一个圣人,在科学和实践领域变成权威和专家,都是通过无数次的行动和无数个小时的工作来实现的。希望所有的青年都不要对于受教育的结果太心急,不管他现在处在何种水平。如果他在每个工作日都能够踏踏实实认真工作,那就根本不用去担心什么结果。他一定会在某个美妙的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在同龄人中已经不是普通的人物,甚至不管走到哪儿他都是出类拔萃、鹤立鸡群……年轻人应该早早明白这个道理。若是忽视这一点,所导致的灰心和懦弱会比任何原因都严重,尤其是在需要辛勤耕耘的行业。"
  如果说你的能力有什么局限的话,那么这惟一的局限也是你强加上去的。"宇宙智慧"能够提供给你的点子像沙滩上的沙子一样难以数计。利用它们,尽情利用它们,把它们当作上天的赠予而尽管大胆地使用。杰西·B·瑞汀郝斯有一首小诗,很好地描述了大多数人在我们自己身上所加的局限,我把它引用在这里:
  "我为了一便士与生活讨价还价,生活并不会多给我一分钱,
  尽管如此,我还是在夜晚数着我那贫乏可怜的储藏,并向上天乞求。
  生活只是一个雇主;你要求什么,他给予什么。
  一旦你定下了固定的酬劳,那你只能忍受着相应的工作,
  像仆人一样工作,忙碌而无所作为。
  终于我沮丧地发现,原来不管我向生活要多高的报酬
  生活都会将它实现,只是我最初要求太少。"
  上帝的圣殿
  这个时代的弊端在于人类总趋向于将头脑的力量看得太局限,意识不到头脑愿意随时随地提供帮助。圣保罗说:"你们知道你们是永生天主的圣殿吗?"不--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就算知道,也只是像切罗基族(北美易洛魁人的一支)人中未保存下来的印第安家庭一样。在他们的土地上发现了石油,然后金钱源源不断地涌入,他们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有些人劝说他们盖起一座大房子,装修得美丽豪华。这座房子建好之后成为了当地的标志性建筑。但是这些印第安人,虽然对他们的大房子引以为荣,却继续住在他们的又旧又丑陋的小屋里!我们大多数人也是这样!也许我们知道我们是"上帝的圣殿",也因此而感到无上荣耀,但却从未真正居住在这座圣殿里,从未强调过我们对周围事物和环境的主权。我们从来没有用自己的力量来做对自己有益的事。
或许您还会喜欢: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保尔,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他因痛恨神父平时瞧不起他,因为他是穷人的孩子,时常不公平的对待他,就往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欺压穷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人生是一场修行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第1章前言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行。正如圣人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就是说,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行。我们在成长与学习的过程当中,必定会遭遇到种种风霜雨露的淬炼。 [点击阅读]
人类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前言汉斯及威廉:当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的那位引导我爱上书籍和图画的舅舅,答应带我做一次永难忘怀的探险——他要我跟他一起上到鹿特丹老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顶上去。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教堂司事拿着一把足以与圣彼得的钥匙相媲美的大钥匙,给我俩打开了那扇通往塔楼的神秘大门。“等你们下楼出来时”他说,“拉拉铃就行啦。 [点击阅读]
十年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楔子十年等待的尽头是什么?有些人,是拥抱真爱;有些人,是云淡风轻,尽付笑谈中。而他——守着一段早已死去、埋入黄土的情感,过不去,也醒不来,直到——那道深镂脑海的倩影,再次出现眼前。她身边那个人,早已不是他,午夜梦回,他却还记得她说爱他时的姿态、音韵、神情。蓦然回首,一身寂寥。 [点击阅读]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2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大漠谣2
作者:佚名
章节:8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绑架-1黑沉沉的天空沉默地笼罩着大地,空旷的古道上只有得得的马蹄声在回荡。我坐在马车篷顶呆呆凝视着东边,那座雄宏的长安城已离我越来越远。不知道多久后,东边泛出了朝霞,虽只是几抹,却绚烂无比,天地顿时因它们而生色。慢慢地,半边天都密布了云霞,如火一般喷涌燃烧着。一轮滚圆的红日从火海中冉冉升起,不一会就把笼罩着整个天地的黑暗驱除一空。天下只怕再没有比日出更灿烂壮美的景色。 [点击阅读]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3 人气:2
摘要: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幸运儿》。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歌剧《乌鸦》,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歌剧《司普洛峨的神》,《黑白混血儿》,《摩尔人的女儿》,《幸福之花》,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梨树上的鸟儿》,《小基尔斯滕》, [点击阅读]
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2
摘要:少有人走的路作者:(美)派克著或许在我们这一代,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少有人走的路》这样,给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仅在北美,其销售量就超过七百万册;被翻译成二十三种以上的语言;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上,它停驻了近二十年的时间。这是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毫无疑问,本书创造了空前的销售记录,而且,至今长盛不衰。 [点击阅读]
我把一切告诉你
作者:佚名
章节:33 人气:2
摘要:第一篇:徒手打市场,两年成百万新贵一、撞进报社1994年开春,北京城。我从化工大学即将毕业,满怀希望冲进人才市场,放眼一望,嚯,茫茫然,学子们挤满了招聘现场,却发现满场只招化工专业一人!班里还有百八十人嗷嗷待哺呢,咱专业学问和心气都拼不过他们,得,赶紧转行吧。主意拿定,我踏上了曲折的应聘之路。虽然专业差,没经验等客观条件让咱屡战屡败,但我不胆怯,依旧猛打猛冲。碰巧,一家市场类报社招编辑。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