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鲁迅《呐喊》 - 《狂人日记》读后感——从礼教到利教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现在鲁迅先生完全不用担心了,一点儿“仁义道德的劣根性*“都没了,大家都忙着”熙熙攘攘为利来往“,四千年的履历不算什么,六十年的惊天动地才算厉害,整个成了中空之国,再无华夏影踪。
  推翻了旧专/制,迎来了新集/权,人民渴望被奴役的本性*丝毫没变,许多人都记得当年皇帝驾崩时举国上下的悲痛,远远胜过唐山地震的国殇。鲁迅 先生推崇一夫一妻,这非常好,现在的社会的确实行了,不过古代鲜少有人敢犯宠妾灭妻的大罪,现在因为妾没名分就没有这项罪名了,小二小三们飞扬跋扈。平等 的基础建立在健康的意识形态和公平的社会机制上,摧毁一种意识形态,你势必构建一个更好更高级的意识形态,文人在其中担当着重要角色*,所以就有着不可推卸 的责任,只有良知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最重要是对大众有着悲欢一体的悲悯与仁爱,而不仅仅是批判讥讽冷眼睥睨!有最高的【仁义道德】者才堪当构建意识形 态的重任,才能导引人性*趋向于善。批判专/制救民于苦难固然是好的初衷,但连带仁义道德也掀翻,等于扼死了国魂,把鱼从干涸的沙滩上救走,却将它扔进了沸 水里,这是拯救吗?
  没有良好的医术,就不能随便给人治病,没有能治病的良药,也治不了病。知道了病人的症结,却开错了药,这病人吃了之后就变成了鲁迅先生书中的一伙狂人开始吃人了。
  现在这帮人正吃得津津有味,还打着有良知的鲁迅的旗号。
  奴性*的敌人是尊严和人格,唤起人的尊严感和使人自觉维护自身人格,这只有信仰的力量才能做到。现在人们对自由的渴望并不大,或者即使渴望也不 知道如何获得。诚如尼撒的格里高利所言:”他们的行为类似于某些仆人,虽然渴望自由,却不是使自己摆脱奴役状态,而只是更换主人。然而,只要某种形式的支 配以强制力控制着他们,尽管他们并不是受制于同样的主人,却无一例外全都是奴隶。“
  人们的精神是贫瘠之地,从礼教到利教的急转,其实是意识形态的更加堕落,也是一群庸医、狂医、愚医导致的后果。再者文人趋利,引领了不良风气,庸俗化平民化不是亲民反倒是害民,中国已经没有文人,当说实话的文人会被驱逐捉拿,换国籍。
  儒家、道家等等这些传统文化中有着许多精华,喂养了人们几千年,尽管有糟粕有缺陷,但弃留陈旧腐朽,合理吸收其精华仍然营养丰富,这是国魂, 这是华夏,没有任何人可以彻底毁灭一个民族的灵魂,这本身不是病根,病根是仁义道德的丧失和无法有效产生效力和影响力,或者说无机会,无平台,无合理的平 等机制维护其生长。
  现在八零后一代人里有很多是有着独立思考判断能力的人,他们有的人自由意识已经很成熟,有完整的人格和强烈的自尊感,他们是很有希望的一群人。所以不必完全悲观气馁,未来仍值得期待。
  最重要的是,人民反正是需要信仰的,不信礼教就信利教,总之必须给予他们信仰的自由,而且必须复兴传统文化来进行道德约束,约束正是为了自由能更好地实现,现在没有自由,也没有信仰,除了利益和追求物质,这个国家还有什么?
  有面目狰狞的新新狂人,有批批呆滞麻木的愚人,有群群唯利是图的小人,就是缺乏良知未泯的正人君子,狂人、愚人、小人经过引导都可以改变,都能变成正人君子。
  能让人们改变的只有信仰,这个信仰不会是礼教,也不会是利教。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作者:莫言
章节:6 人气:2
摘要: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象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 [点击阅读]
跟谁较劲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2
摘要:活着究竟为了什么?家人、爱情、理想、报仇、还债、真相、过好日子、繁衍后代、证明什么、轰轰烈烈地死去……这些都是后天赋予人不同的价值观而让他们去这么想的。活着本身可以什么都不为了,因为当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在活着了。活着是件被动的事儿。人不是为了什么,才活着的,而是发现自己活着,才去想是不是得为点儿什么活着。 [点击阅读]
邵燕祥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心在乌云上面"1979年,在百色,遇到一场突来的暴风雨,使我得到一句诗:"我的心在乌云上面",后来我把它写进《地平线》。这是一句普通的诗,却来自乘飞机的经验。航行在一定高度以上,俯望是一片铅灰的云层,阴沉着,甚或翻滚着,明知它向下面的世界倾注着大雨,而舷窗外是几乎伸手可触、又什么都触摸不到的蓝天,完完整整的,没有涯际的,纤尘不染,碧空如洗,凝重而空茫,那么均匀地充满透明的阳光。 [点击阅读]
韩寒《三重门》
作者:韩寒
章节:22 人气:2
摘要:林雨翔所在的镇是个小镇。小镇一共一个学校,那学校好比独生子女。小镇政府生造的一些教育机构奖项全给了它,那学校门口“先进单位”的牌子都挂不下了,恨不得用奖状铺地。镇上的老少都为这学校自豪。那学校也争过一次气,前几届不知怎么地培养出两个理科尖子,获了全国的数学竞赛季亚军。 [点击阅读]
鲁西西传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居住着老鼠六兄弟。老鼠六兄弟的生活过得还不错,可近来他们很苦恼。这是因为有一天鼠三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本画报,上面几乎都是骂老鼠的内容。有一页上写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还画着一只狼狈逃窜的老鼠。还有一页上画着一群老鼠在粮仓偷吃粮食的情景。旁边写着:警惕老鼠盗窃粮食。老鼠六兄弟边看边皱眉头。鼠大说:“咱们不能背着这么个坏名声过日子!”老鼠兄弟们一致同意。 [点击阅读]
麻辣女兵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汤小米,你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祝福你,而是要质问你,你准备如何开启你的成人礼?是继续街舞跑酷混日子?准备这么混到什么时候呢?对啊,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日子总是很好混,可是你终于十八岁了,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吧?总要有些什么不一样吧?再过十年,不,哪怕只是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你,如果和现在的我毫无差别,你对得起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吗?汤小米, [点击阅读]
309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皮皮鲁和鲁西西的家原先住在一栋老式楼房里。连他们的爸爸妈妈也说不清这栋楼房是哪个年代建造的。楼房的墙壁很厚,非常坚固,而且冬暖夏凉。一天下午,皮皮鲁和鲁西西放学以后在家里做作业。鲁西西写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儿冷,她打开壁柜的门,钻进去找毛衣。鲁西西家的壁柜很大,可以站进去好几个人。鲁西西和皮皮鲁小时候经常在里边捉迷藏。 [点击阅读]
三毛《哭泣的骆驼》
作者:三毛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尘缘——重新的父亲节(代序)二度从奈及利亚风尘仆仆的独自飞回加纳利群岛,邮局通知有两大麻袋邮件等着。第一日着人顺便送了一袋来,第二袋是自己过了一日才去扛回来的。小镇邮局说,他们是为我一个人开行服务的。说的人有理,听的人心花怒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大批邻居小儿们,代拆小山也似的邮件,代价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中国邮票,拆好的丢给跪在一边的我。 [点击阅读]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上海最近的天气变化得很厉害,昨天我还穿着短袖的白色T恤,今天我就又裹起黑色的长风衣了。我骑着单车穿行在人迹稀少的上大校园里,上大里面90%的学生都是上海人,一到放假的时候走得人去楼空,每次我在周末的时候都会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适合拍鬼片的地方了。今天在下雨,雨从头顶上笼罩下来,不是很大,却让人觉得伤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