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飞狐外传 - 金庸《飞狐外传》读后感——来,我们拯救世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路上晃荡,见到两个六七岁的小孩。大点儿那个举着一根树棍,威风凛凛地喝道:“消灭它们!”后面的小跟屁虫应声道:“拯救世界!”……于是两位盖世豪杰挥舞着武器越过我,向空气中的恶势力冲杀过去了。SOCOOL。
  从克塞到奥特曼,从阿童木到变形金刚,每个孩子大概都相信过他们或它们的存在。这是孩子们对成|人世界道德准则的最初理解。正邪、善恶、好坏,世事就是以这样清楚明白的方式呈现在他们眼前。而自己,显然是属于正义阵营,肩负着拯救者的使命。《功夫》里的老乞丐,捏一本秘籍,说着维护世界和平,简直就是我童年白日梦里的场景。
  做个好人——超人、擎天柱或者佐罗那样的好人——我是这么想的,并且在心中拟出种种场景。比如说大家在操场排队的时候,幻想身旁的教学楼突然倒塌,然后我飞身而出,用绝世武功将它恢复原状。这样的场景基本上都是救助弱者,从没有惩罚恶人。正如电影中的坏人,倘若亲眼见他们死去,也会觉得可惜甚至流泪。生活平顺的人往往不能理解“恨”这种情感,直到现在,似乎也没有恨过谁。
  那时候我的偶像是表姨,清瘦、声音温软的青春女子。并不美貌,但舒服、耐看。使双剑,舞起来灵动夭矫,让人想到古剑器行。那两把剑就挂在她的房间里,我知道,不过从没有进去摆弄过。只有不懂江湖规矩的小毛孩才会拿人家宝剑当玩具,而我,自然是成熟稳重、前途远大的少侠,所以决不把对它们的垂涎表现为行动。

  数年后看飞狐外传,不自觉便将程灵素演绎成了她的模样。班上几个同学没看过,于是自习课就成了我的说书场,在学校听得不过瘾,一帮人追到家中继续开讲。说到舍身那一节,听的讲的,一起流泪。那时候很怨怪胡斐,连带着不喜欢袁姑娘,觉得她造作不爽快,这印象一直留到如今。
  但是拯救世界的想法还在,尽管已隐隐感觉到,这世上也有武功和智计解决不了的事。上初中之后,因为被老师排斥成了边缘人,便和那些自称江湖道的朋友混着。——以我当时的年龄,别人大约就是当做好玩,在我,却觉得和拯救世界的梦想又近了一步。那时候已经长了些见识,发现维护世界和平这工程浩大,一个人是做不来的,必须要一帮志同道合的人。于是开始结交,先是两个,后来扩大到四个伙伴,彼此约定患难相助,休戚与共。这组织有个名字,叫天道盟。很久以后,我把这名字写进了一篇故事里。
  这样的盟约当然不会长久,上了高中,有两人考到别的学校,剩下的我和另一人也分拆在两个班级,组织便理所当然地散了。到现在,他们的名字仍然是我密码提示问题,现实中的人却再也不曾见面。

  也就是那一年,表姨出嫁了。接新娘的时候我们都跟去,躲在她房里充当为难新郎的差事。在她床头放着两个瓷摆设,一只猫,一只鹿,用一根红绸带精心地绑在一起。过后才想明白——她平生最爱猫,猫是她,而那男人姓陆。敬酒的时候我带着一群表弟妹过去,她特意干了,然后说,我知道你的祝福最真心。那晚她穿红外套,淡淡地擦着胭脂,脸红红的真漂亮。
  而后就发生了在《张阿姨》中写到的那件事,一个在我家住过的女人自杀了。过程在那文章里已经详细说过,但并没有确切描述那时的心情。得知消息那晚我独自冲出房门,站在黑漆漆的桥上放声大哭。并不仅仅为她,也为自己:我不是超人,不是佐罗,不是我梦想的任何一个拯救世界的英雄,只是个对世事无能为力的笨蛋,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能,什么也做不到。完全地、彻底地,无能为力。
  关于世界和平的梦想到此终结。有时候想,长大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大人们总不肯明白地告诉孩子成|人世界的游戏规则,他们所教给的那些,明明谎言居多,却要孩子自己学着分辨,简直就是故意为难。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相信的世界,我们梦想的世界——这三个世界同时存在着,让人无所适从。没有拯救者,也没有等待拯救的人,甚至不知道要消灭哪一个,我们的对手总是模糊不清。

  *********************
  “两人一路北行,途中再没遇上何等异事,袁紫衣也没再现身,但在胡斐和程灵素心中,何时何刻均有个袁紫衣在。两人都绝口不提她的名字,但口里越是回避,心中越是不自禁的要想到她。有时,盼望快些和她相见;有时,却又盼望跟她越迟相见越好。到北京的路程本来很远,两人又是迟迟而行,长途跋涉,风霜交侵,程灵素显得更加憔悴了。进城门时胡斐向程灵素望了一眼,隐隐约约间似乎看到一滴泪珠落在地上的尘土之中,只是她将头偏着,没能见到她的容色。”
  ——书中胡斐与程灵素并辔进京的一段,难得的朝夕相处时光,却因胡斐另有所爱,变得有些悲伤。不知为何,一直对尘土上那一滴泪珠记忆深刻,从懵懂无知的年少时记到现在。
  表姨前年离了婚,一个人独居在美国。异国他乡,想必不会有舞剑的兴致;那两柄剑早已不知下落了吧。
或许您还会喜欢:
《新月传奇》
作者:古龙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夜,春夜,江南的春雨密如离愁。春仍早,夜色却已很深了,远在异乡的离人也许还在残更中怀念着这千条万缕永远剪不断的雨丝,城里的人都已梦入了异乡,只有一条泥泞满途的窄巷里,居然还有一盏昏灯未灭。一盏已经被烟火熏黄了的风灯,挑在一个简陋的竹棚下,照亮了一个小小的面摊,几张歪斜的桌椅和两个愁苦的人。这么样一个凄凉的雨夜,这么样一条幽僻的小巷,还有谁会来照顾他们的生意?卖面的夫妇两个人脸上的皱纹更深了。 [点击阅读]
大旗英雄传
作者:古龙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我为何改写《铁血大旗》一人都是会变的,随着环境和年龄而改变,不但情绪、思想、情感会变,甚至连容貌、形态、身材都会变。作家也是人,作家也会变,作家写出来的作品当然更会变。每一位作家在他漫长艰苦的写作过程中,都会在几段时期中有显著的改变。在这段过程中,早期的作品通常都比较富于幻想和冲劲,等到他思虑渐渐缜密成熟,下笔渐渐小心慎重时,他早期那股幻想和冲动也许已渐渐消失了。 [点击阅读]
彩环曲
作者:古龙
章节:12 人气:2
摘要:浓云如墨,蛰雷鸣然。暴雨前的狂风,吹得漫山遍野的草木,簌簌作响,虽不是盛夏,但这沂山山麓的郊野,此刻却有如晚秋般萧索。一声霹雳打下,倾盆大雨立刻滂沱而落,豆大的雨点,击在林木上,但闻遍野俱是雷鸣鼓击之声,雷光再次一闪,一群健马,冒雨奔来,暴雨落下虽才片刻,但马上的骑士,却已衣履尽湿了。当头驰来的两骑,在这种暴雨下,马上的骑士,仍然端坐如山,胯下的马,也是关内并不多见的良驹,四蹄翻飞处,其疾如箭。 [点击阅读]
武林外史
作者:古龙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怒雪威寒,天地肃杀,千里内一片银白,几无杂色。开封城外,漫天雪花中,两骑前后奔来。当先一匹马上之人,身穿敝裘,双手都缩在衣袖中,将马缰系在辔头上。马虽极是神骏,人却十分落泊,头戴一顶破旧的貂皮风帽,风压着眼帘,瞧不清他的面目。 [点击阅读]
财神与短刀
作者:古龙
章节:5 人气:2
摘要:相关链接:“大追击”杂志上刊登的古龙遗著《财神与短刀》:http://www.gulongbbs.com/kaogu/buyi/7485.htm(一)财神在我们这些故事发生的时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在这个非常特殊的时代里,有一个非常特殊的阶层。在这个特殊的阶层里,有一些非常特殊的人。这个时代,这个阶层,这些人,便造成了我们这个武侠世界,这个世界中,有一个“财神”。 [点击阅读]
《幽灵山庄》
作者:古龙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光泽柔润古铜镇纸下,垫着十二张白纸卡,形式高雅的八仙桌旁坐着七个人。七个名动天下,誉满江湖的人。古松居士、木道人、苦瓜和尚、唐二先生、潇湘剑客、司空摘星、花满楼。这七个人的身分都很奇特,来历更不同,其中有僧道、有隐士、有独行侠盗、有大内高手,有浪迹天涯的名门子弟、也有游戏风尘的武林前辈。他们相聚在这里,只因为他们有一点相同之处。他们都是陆小凤的朋友。 [点击阅读]
《蝙蝠传奇》
作者:古龙
章节:23 人气:2
摘要:武林七大剑派,唯有华山的掌门人是女子,华山自“南阳”徐淑真接掌华山以来,门户便为女子所掌持。此后山门下人材虽渐凋落,但却绝无败类,因为这些女掌门人都谨奉着徐淑真的遗训,择徒极严,宁缺毋滥。华山派最盛时门下弟子曾多达七百余人,但传至饮雨大师时,弟子只有七个了,饮雨大师择徒之严,自此天下皆知。 [点击阅读]
七杀手
作者:古龙
章节:8 人气:2
摘要:(一)杜七的手放在桌上,却被一顶马连坡大草帽盖住。是左手。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要用帽子盖住自己的手。×××杜七当然不止一只手,他的右手里拿着块硬馍,他的身子就和这块硬馍一样,又干、又冷、又硬!这里是酒楼,天香楼。桌上有菜,也有酒。可是他却动也没有动,连茶水都没有喝,只是在慢慢地啃着这块他自己带来的硬馍。杜七是个很谨慎的人,他不愿别人发现他被毒死在酒楼上。 [点击阅读]
剑客行
作者:古龙
章节:60 人气:2
摘要:这条路笔直地伸到这里来,又形成一个弯曲,弯曲的地方是一片长得颇为浓密的树林子路,路就从这树林子里穿出去。虽然已近黄昏,但六月骄阳的余威仍在,热得叫人难耐。一丝风声也没有,穹苍就像是一块宝石,湛蓝的没有丝毫杂色,阳光从西边射下来,照在路上,照在树梢,却照不进树林子。路上,本没有什么行人,但此刻远处突地尘头大起,奔雷似地驰来几匹健马,到了这树林子前面一打盘旋,竟然全都停住了。 [点击阅读]
剑毒梅香
作者:古龙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梅占春先,凌寒早放,与松竹为三友,傲冰雪而独艳。时当早春,昆明城外,五华山里,雪深梅开,浑苔缀玉,霏雪霭霭,虽仍严飙如故,但梅香沁心,令人心脾神骨皆清。后山深处,直壁连云,皑皑白雪之上,缀以老梅多本,皆似百年之物,虬枝如铁,暗香浮影,真不知天地间何来此仙境。暮色四合,朦胧中景物更见胜绝,忽地梅阴深处,长长传来一声叹息,缓缓踱出一位儒服方巾的文士,亦不知从何处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