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白马啸西风 - 小说《白马啸西风》读后感——朔风瀚野心痴在,莺柳江南匪意存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金庸小说中的生离死别(四)
  《白马啸西风》
  朔风瀚野心痴在,莺柳江南匪意存
  李文秀和她的爱情并不惊心动魄,她的父母是“江南侠盗”白马李三和“金银小剑三娘子”上官虹,与金老其他女主角任盈盈黄蓉的老爹比起来,实在不算什么惊天动地的人物;她自己也未见得如何艳丽过人,边疆风沙淘洗之下,只怕虽是原产江南的闺女,皮肤也不能好到哪去;她的心上人,更不是什么年轻英俊武功高强的武林盟主、帮派掌门,只是当地牧民家连武功都不会的傻小子苏普;他们俩没参加过什么英雄大会,没侦破过大坏人颠覆武林的阴谋,共同经历的最惊险情节是幼时小苏普为她捕杀一只狼。
  然而惟因普通,这故事格外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小时候门口邻居家小哥哥,常领着自己扑蜻蜓、折纸飞机,在夏日的午后一人一口吃“花脸”雪糕,浓荫之下小女孩仰望小哥哥的雪白衬衣,一心一意地依赖欢喜。但是后来逐渐都忙了,上了中学了,上大学去了外地了,只能每年假期时候见上几面,都拘束客气了。每次见他日渐舒展俊朗的眉眼,胸口急促的心跳只有自己知道。终于一年跟母亲去他家拜年时,见他身边多了个俏生生的外地姑娘,他微笑着介绍说这是他女朋友,跟他一个学校的,打算明年毕业就结婚。黯然回到家里,翻出抽屉深处十几年前他给折的纸飞机,才发现那个白衬衣的小哥哥一直在心底里,不曾抛却。

  ——这种桥段,是《萌芽》、《花溪》、《青年文摘》雷打不动、万年不改的煽情故事题材。但也说明:几乎每个女孩心底都有个儿时的小哥哥。
  李文秀的小哥哥苏普长大了,爱上了族中的美貌姑娘阿曼,那一日李文秀遇上他二人在计老人的帐篷躲避风雪,她为了跟他说话,妆扮成陌生男子,也去坐在他们身边烤火。然而呆在一对情侣身边当“第三个人”的滋味,实在不是好受的——因为那两人会让你觉得自己练成了隐身术或者透明大法。
  而被自己暗恋的人当作空气,就更加凄凉。
  接下来,金老这样写:“天色渐渐黑了,李文秀坐得远了些。”天色黯淡下来,李文秀心中的希望也一般地灰暗下来了。“苏普和阿曼手握着手,轻轻说着一些……甜蜜无比的情话,火光忽斜忽亮,照着两人的脸。”屋外风雪连天,屋中春意如海,这是欢喜温馨的一幕;然而:“李文秀坐在火光的圈子之外”。不看成双,只看孤单,那本不该出现、自己却一定要出现的“第三者”,令这貌似温馨一幕在知情的读者眼中,分外悲凉。
  ——热闹都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最后一幕的离别,不是李文秀与苏普两人的离别。那种无语凝噎的离别需要两情相悦,倒也有些凄清的甜蜜,可怜李文秀连尝尝那样滋味的福气都没有,千般心思,万种柔情,都只能像高昌古国的宝库一样深深的深深的藏起来。

  她作别的是她终生无望的恋情。
  陪在她身边的,只有一匹衰老的白马。她来时一人一马,去时仍一人一马。她终于还是个孤伶人。
  忙时用闲笔,是高超的小说写法。在这最后一节中,金老居然还写了一大段好心的哈萨克人们为了给李文秀配婚,向族中长老请教《古兰经》的对话。经过长老的教导,“大家心中明白了,都说:‘穆圣的指示,那是再也不会错的。’”
  此际金老方笔锋一转,写下那淡淡的却包含着深切悲哀的一句:“可是……包罗万象的《古兰经》上也没有答案:如果你深深爱着的人,却深深的爱上了别人,有什么法子?”
  没有法子。不仅《古兰经》上没有答案,就算是数百年之后科技再如何发达,阿波罗造访嫦娥、杨利伟漫游太空,就算是再过数百年人类再怎样能在这星球上为所欲为,甚至挪山岳为平地、填沧海为沧田,这件事,也只能是无可奈何。无可奈何——除非人类全体决定:不再产生“爱”这样东西。
  ——然而,真舍得不去爱么?纵爱情中有九分的苦涩,终还是有一分的甘甜。

  “白马带着她一步步的回到中原。白马老了,只能慢慢的走,但终是能回到中原的。”
  ——白马为什么走得慢?因为已老去的白马,载不动这许多愁。而鞍上人心中,也暗暗希望马儿走慢一些,再走慢一些。只因每多走一步,就离她的爱人远一点。然而她终于是离他越来越远,去到万里之外的中原。
  天长地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其实就算她在他身边咫尺之距,他依然是遥远的。不知,不爱,即是天涯。
  “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汉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傥潇洒的少年……”
  ——以乐景写哀,倍见其哀。多么迷人的景色,多么美好的少年,在她眼中也只是枉然。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欢”。
  大约三年前,我以为即将与老薛永别,于是为他写了一阕离别的曲子,似乎亦可做为李文秀的离别曲。节选如下:
  ……似这般敲窗冷雨潇湘夜,怎忍听高楼人唱雨霖铃。恨只恨,香君闲了桃花扇,杜柳不遇牡丹亭……帘卷不尽西风,人道不尽飘零。早是我远渡河津,你留下空庭,此一去重见无因凭。算别后徘徊立遍苍苔径,你可也辗转中宵对月明?……
或许您还会喜欢:
《新月传奇》
作者:古龙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夜,春夜,江南的春雨密如离愁。春仍早,夜色却已很深了,远在异乡的离人也许还在残更中怀念着这千条万缕永远剪不断的雨丝,城里的人都已梦入了异乡,只有一条泥泞满途的窄巷里,居然还有一盏昏灯未灭。一盏已经被烟火熏黄了的风灯,挑在一个简陋的竹棚下,照亮了一个小小的面摊,几张歪斜的桌椅和两个愁苦的人。这么样一个凄凉的雨夜,这么样一条幽僻的小巷,还有谁会来照顾他们的生意?卖面的夫妇两个人脸上的皱纹更深了。 [点击阅读]
大旗英雄传
作者:古龙
章节:47 人气:2
摘要:——我为何改写《铁血大旗》一人都是会变的,随着环境和年龄而改变,不但情绪、思想、情感会变,甚至连容貌、形态、身材都会变。作家也是人,作家也会变,作家写出来的作品当然更会变。每一位作家在他漫长艰苦的写作过程中,都会在几段时期中有显著的改变。在这段过程中,早期的作品通常都比较富于幻想和冲劲,等到他思虑渐渐缜密成熟,下笔渐渐小心慎重时,他早期那股幻想和冲动也许已渐渐消失了。 [点击阅读]
彩环曲
作者:古龙
章节:12 人气:2
摘要:浓云如墨,蛰雷鸣然。暴雨前的狂风,吹得漫山遍野的草木,簌簌作响,虽不是盛夏,但这沂山山麓的郊野,此刻却有如晚秋般萧索。一声霹雳打下,倾盆大雨立刻滂沱而落,豆大的雨点,击在林木上,但闻遍野俱是雷鸣鼓击之声,雷光再次一闪,一群健马,冒雨奔来,暴雨落下虽才片刻,但马上的骑士,却已衣履尽湿了。当头驰来的两骑,在这种暴雨下,马上的骑士,仍然端坐如山,胯下的马,也是关内并不多见的良驹,四蹄翻飞处,其疾如箭。 [点击阅读]
武林外史
作者:古龙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怒雪威寒,天地肃杀,千里内一片银白,几无杂色。开封城外,漫天雪花中,两骑前后奔来。当先一匹马上之人,身穿敝裘,双手都缩在衣袖中,将马缰系在辔头上。马虽极是神骏,人却十分落泊,头戴一顶破旧的貂皮风帽,风压着眼帘,瞧不清他的面目。 [点击阅读]
财神与短刀
作者:古龙
章节:5 人气:2
摘要:相关链接:“大追击”杂志上刊登的古龙遗著《财神与短刀》:http://www.gulongbbs.com/kaogu/buyi/7485.htm(一)财神在我们这些故事发生的时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在这个非常特殊的时代里,有一个非常特殊的阶层。在这个特殊的阶层里,有一些非常特殊的人。这个时代,这个阶层,这些人,便造成了我们这个武侠世界,这个世界中,有一个“财神”。 [点击阅读]
《幽灵山庄》
作者:古龙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光泽柔润古铜镇纸下,垫着十二张白纸卡,形式高雅的八仙桌旁坐着七个人。七个名动天下,誉满江湖的人。古松居士、木道人、苦瓜和尚、唐二先生、潇湘剑客、司空摘星、花满楼。这七个人的身分都很奇特,来历更不同,其中有僧道、有隐士、有独行侠盗、有大内高手,有浪迹天涯的名门子弟、也有游戏风尘的武林前辈。他们相聚在这里,只因为他们有一点相同之处。他们都是陆小凤的朋友。 [点击阅读]
《蝙蝠传奇》
作者:古龙
章节:23 人气:2
摘要:武林七大剑派,唯有华山的掌门人是女子,华山自“南阳”徐淑真接掌华山以来,门户便为女子所掌持。此后山门下人材虽渐凋落,但却绝无败类,因为这些女掌门人都谨奉着徐淑真的遗训,择徒极严,宁缺毋滥。华山派最盛时门下弟子曾多达七百余人,但传至饮雨大师时,弟子只有七个了,饮雨大师择徒之严,自此天下皆知。 [点击阅读]
七杀手
作者:古龙
章节:8 人气:2
摘要:(一)杜七的手放在桌上,却被一顶马连坡大草帽盖住。是左手。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要用帽子盖住自己的手。×××杜七当然不止一只手,他的右手里拿着块硬馍,他的身子就和这块硬馍一样,又干、又冷、又硬!这里是酒楼,天香楼。桌上有菜,也有酒。可是他却动也没有动,连茶水都没有喝,只是在慢慢地啃着这块他自己带来的硬馍。杜七是个很谨慎的人,他不愿别人发现他被毒死在酒楼上。 [点击阅读]
剑客行
作者:古龙
章节:60 人气:2
摘要:这条路笔直地伸到这里来,又形成一个弯曲,弯曲的地方是一片长得颇为浓密的树林子路,路就从这树林子里穿出去。虽然已近黄昏,但六月骄阳的余威仍在,热得叫人难耐。一丝风声也没有,穹苍就像是一块宝石,湛蓝的没有丝毫杂色,阳光从西边射下来,照在路上,照在树梢,却照不进树林子。路上,本没有什么行人,但此刻远处突地尘头大起,奔雷似地驰来几匹健马,到了这树林子前面一打盘旋,竟然全都停住了。 [点击阅读]
剑毒梅香
作者:古龙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梅占春先,凌寒早放,与松竹为三友,傲冰雪而独艳。时当早春,昆明城外,五华山里,雪深梅开,浑苔缀玉,霏雪霭霭,虽仍严飙如故,但梅香沁心,令人心脾神骨皆清。后山深处,直壁连云,皑皑白雪之上,缀以老梅多本,皆似百年之物,虬枝如铁,暗香浮影,真不知天地间何来此仙境。暮色四合,朦胧中景物更见胜绝,忽地梅阴深处,长长传来一声叹息,缓缓踱出一位儒服方巾的文士,亦不知从何处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