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贾平凹《废都》 - 废都——第81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众人都涌进房去,医生护士也跑来了,他们默默地看着这一切,护土开始拔钟唯贤鼻子里的吸管,把床单的两边抬起来往一块绾结,绾了一个大大的结。两个护 士就推了一辆平板车进来,将裹了白床单的钟唯贤抬上了车。护士说:“谁是家属?”没人回答。护士又问了一下:“谁是家属?”牛月清木木地靠在墙上,突然 说:“啊,什么事?”护士说:“这床单就属于他的了,你去住院部那儿交五元钱吧。”平板车就往楼外推,车轮子不好,歪歪斜斜的。吱儿吱儿响。庄之蝶回过头 来,阳光激射的楼道口,平板车推出来,像是炉膛里拉出来的钢锭,或者是神话中的水晶宫里运出的一车水晶,那白床单的这头一颗圆圆的东西,在平板车推下三级 低低的台阶时,一下子滚到车板那边,一下子又滚到车板这边,似布袋里装着的西瓜。
  钟唯贤的后事安排完全由文化厅操办,庄之蝶他们毕竟是外单位人,只是由周敏传递消息,注视着哪一处安排不妥,方去向厅里建议。钟唯贤的老婆领着那个痴傻的 儿子,去医院的太平间揭了床单看了一下。于太平间外的土场子上烧了一刀麻纸,又让儿子摔了装着面条和纸灰的孝子盆,就开始与厅里领导谈判,“要求组织上补 助五千元,、要求招其儿子参加工作。谈判进行了三天三夜,谈判的结果如何,庄之蝶沿有去理,周敏也不过问。而李洪文却告诉了那老婆说钟唯贤临死前把一个枕 匣交给庄之蝶了,这老女人就来追问庄之蝶要枕匣。庄之煤只好当了她的面打开枕匣,却把那一沓沓信拿在手里,说:“你看看,这都是编辑部业务来信,老钟让我 替他们作处理的,没一分钱呀!”老女人说:“公家的信这么稀罕地放在枕匣里,人却死呀还不忘处理公家的事?他那心里就没有我娘儿,他那钱都花到哪儿去了? 一个子儿也不留下?!”便把信让庄之蝶拿去,抱走了空枕匣。庄之蝶一连几天不再闪面,当听说悼词写好后,他来文化厅找着领导,要了悼词逐句逐字地修改。领 导劝他不要感情用事,庄之蝶说,那我就召集上百名文化界的人让大家讨论讨论吧。并起草了讣告,派周敏去报社发消息。报社的回覆是报是par_ty报,凡发 讣告的只能是有一定级别的领导干部。庄之蝶又连夜写了一篇悼念短文,以散文的形式在第三版的副刊上发表了。当天,来文化厅送花圈的不下百人。文化厅领导同 意了庄立煤修改后的悼词,并安排两天后上午去火葬场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庄之蝶一个晚上在拟写会场两边的挽联,拟好就害头痛,痛得要炸裂一般。孟云房、赵京 五、苟大海、周敏都来看他,他说:“遗体告别那日,能通知到的都通知让去,人越多越好。你让我好好睡睡,我是没休息好。这里拟了一副挽联,也不讲究平仄对 仗了,你们看看意思表达出来没有?修改好了,扯十多丈白纱,无论如何找到龚靖元,让他用墨直接写上去。先在文化厅大院挂上一天,再挂到会场去!”众人看那 挽联,竟是一幅长联:
  莫叹福浅,泥污莲方艳,树有包皮容鸟知暖,冬梅红已绽。
  别笑命短,夜残萤才乱,月无芒角星避暗,秋蝉声渐软。
  孟云房、赵京五、周敏分头去了。牛月清就去街上买黑纱,准备给这帮与钟唯贤关系好的朋友每人一个,参加告别仪式时戴。等回来。庄之蝶并没有睡着,唐宛 儿就坐在床边,柳月在厨房里烧姜汤。她一进门,唐宛儿低头把眼泪擦了,说:“师母,你也歇着,可别都把身子搞坏了。这次没有这帮朋友,钟主编不知后事怎么 个草草就处理了的,瞧他那老婆,人死了哭了两声,倒还只是诉她的委屈,这算是什么夫妻!”牛月清说:“这你哪里知道,他们关系一直不好的。”唐宛儿说: “像她那个样儿,鬼和她好哩!”就不自觉伸了手将庄之蝶身下的被角往里掖了掖。牛月清看见了,眼睛瓷了一下,走过去把掖好的被角却拉开,重新压实;唐宛儿 立即意识自己那个了,身子不自然起来,从床沿上挪身到床边的椅子上,说:“我在潼关看过死了人唱孝歌的,那孝歌说:‘人活在世上有什么好,说一声死了就死 了,亲戚朋友都不知道。’我当时倒不大体会到那悲凉。钟主编一死,我却一想到那孝歌就流眼泪。”牛月清说:“钟主编死时朋友们不是都在吗?”唐宛儿说: “那算什么朋友的,他有他心上的人的。”牛月清说:“心上人,心上什么人?”庄之蝶说:“宛儿说的是安徽宿州的女同学。”牛月清说“宛儿,你也知道这 事?”庄之蝶说:“是我说给她的。”牛月清瞪了庄之蝶一眼,说:“这事你千叮咛万叮咛不让我给人说,你却全说出去了?!宛儿,钟主编那枕匣里人都以为是 钱,其实全是你庄老师以女同学的名义写给他的情书!这事可得保密,说出去了,一是对钟主编不好,二是对你庄老师也不好。”唐宛儿说:“人都死了,说了怕什 么?真象公开,外人只能感叹钟主编和庄老师的人好,做的是真正爱情的事!”牛月清说:“要说起来,咱只能是理解钟主编。真地抖搂出去,社会上就能有几个像 咱一样理解了他?他毕竟是有家室的人,说爱情,两个人过了一辈子了,都有那个痴傻儿子的,怎她能说没爱情?”唐宛儿说:哪是两码事哩!晚上我睡在床上想, 钟主编说他可怜也可怜,说不可怜也不可怜的。一头的白发,满心的红花,人活得也够潇洒了。只可惜那个情人是个虚的……”牛月清说:“是个实的,她还能敢 来?”唐宛儿说:“怎么不敢来?要是我,知道钟主编那份感情,我来抱了他的尸首好好哭一场的!”牛月清说:“你?谁能和你比?!”说罢了,又觉不妥,说: “我见不得说情人长情人短的,情人还不是娼妇、妓女?宛儿,这样的话不要再说,你给我说了还罢了,给外人说了不知又惹什么是非?!柳月!姜汤还没烧好 吗?”唐宛儿被抢白了一番,脸面没处搁去,站起来说:“我去厨房看看。”就到厨房去。牛月清看着庄之蝶说:“那枕匣里的信你怎么处理呀?同老钟一块火化了 吧!”庄之蝶说:“女的写给老钟的是六封,老钟写给女的是十四封,一共二十封,每封都差不多五至八千字。我想将来好好写一个长序,一块交哪家出版社印一册 书的。”牛月清说:“明明是你写的,倒口口声声那女的,你造个假的也自己都认假成真了!你要出版,少不得社会有流言蜚语,景雪荫的风波还不是教训?这会我 也不与你说。老钟一死,你也是悲伤得糊涂了!”庄之蝶说:“你懂什么?”不耐烦起来。牛月清说:“我不懂,我什么都不懂,我也害怕你倒懂得太过分了!”唐 宛儿端了姜汤过来,听见两人言语不柔和,就在卧室门口咳嗽一声,听着他们都不言语了,才走进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悟空传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今何在,出生年月,一九七八年六月。被《中国图书商报》誉为内地网络文学第一人,主要作品《悟空传》《若星汉天空》《九州:羽传说》。做过网站管理、游戏策划、影视编剧。现为自己与朋友联合设计的大型虚拟幻想世界《九州》的小说出版、网站运行及游戏改编而努力中。今何在。 [点击阅读]
无水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大风来时,河阳城一派肃穆。还不到下午五点,大街上早已人去巷空。学生们下午就没敢上学,全都躲在家里。机关单位这天放假,但日历上这天并不是法定节假日。就连一向生意兴隆,车间日夜不停转的河化集团,这一天也出奇的静了下来。乱石河滩西边,十丈长的明长城废墟上,两只老鹰惊魂不定地乱叫。它们叫了整整一天,嗓子都破了,嘶哑的叫声凄厉地划破河滩上面那一片死亡的气息,破碎在河阳城上空。 [点击阅读]
杀人蚁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1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学的自然课老师无论如何没想到她给学生留的一项家庭作业改变了世界。这个改变首先涉及到地球上的很多官员。上至一品国家元首,下至最小的芝麻官儿。成千上万的人不明不白地丧失生命。恐惧袭击人类。2自然课杨老师在下课前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后天上自然课时,每位同学用玻璃瓶带5只蚂蚁来。杨老师要用这些蚂蚁给同学们上一堂生动的自然课。到了下次上自然课的时间。 [点击阅读]
李家庄的变迁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李家庄有座龙王庙,看庙的叫"老宋"。老宋原来也有名字,可是因为他的年纪老,谁也不提他的名字;又因为他的地位低,谁也不加什么称呼,不论白胡老汉,不论才会说话的小孩,大家一致都叫他"老宋"。抗战以前的八九年,这龙王庙也办祭祀,也算村公所;修德堂东家李如珍也是村长也是社首,因此老宋也有两份差--是村警也是庙管。庙里挂着一口钟,老宋最喜欢听见钟响。 [点击阅读]
棋王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2 盛开的师傅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上个日记本写到:我们师徒五个历尽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磨万难、千妖百怪、千娇百媚,终于来到了西天佛祖处,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当我们这群罗汉果还没来得及变成开心果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我们回去的路上,观音老母掐指一算,说我们还没有达到九九八十一难的指标,还差一难。 [点击阅读]
牛棚杂忆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
王小波《寻找无双》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建元年间,王仙客到长安城里找无双,据他自己说,无双是这副模样: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穿着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裤管的半短裤,手脚都被太阳晒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头上梳了两把小刷子,脚下蹬了一双塌拉板,走到哪里都是哗啦啦的响。就这个样子而言,可以说是莫辨男女。所以别人也不知道他来找谁。王仙客只好羞羞答答地补充说,那个无双虽然是个假小子样,但是小屁十股撅得很高,一望就知是个女孩子。 [点击阅读]
王小波《红拂夜奔》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这本书里将要谈到的是有趣,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我能记住自己读过的每一本有趣的书,而无趣的书则连书名都不会记得。但是不仅是我,大家都快要忘记有趣是什么了。我以为有趣像一个历史阶段,正在被超越。照我的理解,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在他卓越的著作《单向度的人》里,也表达过相同的看法。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