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沉从文《边城》 - 《边城》在线阅读【第二十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夜间果然落了大雨,夹以吓人的雷声。电光从屋脊上掠过时,接着就是訇的一 个炸电。翠翠在暗中抖着。祖父也醒了,知道她害怕,且担心她着凉,还起身来把 一条布单搭到她身上去。祖父说:
  “翠翠,不要怕!”
  翠翠说:“我不怕!”说了还想说:“爷爷你在这里我不怕!”訇的一个大雷, 接着是一种超越雨声而上的洪大闷重倾圮声。两人都以为一定是溪岸悬崖崩塌了, 担心到那只渡船会压在崖石下面去了。
  祖孙两人便默默的躺在床上听雨声雷声。
  但无论如何大雨,过不久,翠翠却依然睡着了。醒来时天已亮了,雨不知在何 时业已止息,只听到溪两岸山沟里注水入溪的声音。翠翠爬起身来,看看祖父还似 乎睡得很好,开了门走出去。门前已成为一个水沟,一股水便从塔后哗哗的流来, 从前面悬崖直堕而下。并且各处都是那么一种临时的水道。屋旁菜园地已为山水冲 乱了,菜秧皆掩在粗砂泥里了。再走过前面去看看溪里,才知道溪中也涨了大水, 已漫过了码头,水脚快到茶缸边了。下到码头去的那条路,正同一条小河一样,哗 哗的泄着黄泥水。过渡的那一条横溪牵定的缆绳,也被水淹没了,泊在崖下的渡船, 已不见了。
  翠翠看看屋前悬崖并不崩坍,故当时还不注意渡船的失去。但再过一阵,她上 下搜索不到这东西,无意中回头一看,屋后白塔已不见了。一惊非同小可,赶忙向 屋后跑去,才知道白塔业已坍倒,大堆砖石极凌乱的摊在那儿。翠翠吓慌得不知所 措,只锐声叫她的祖父。祖父不起身,也不答应,就赶回家里去,到得祖父床边摇 了祖父许久,祖父还不作声。原来这个老年人在雷雨将息时已死去了。

  翠翠于是大哭起来。
  过一阵,有从茶峒过川东跑差事的人,到了溪边,隔溪喊过渡,翠翠正在灶边 一面哭着一面烧水预备为死去的祖父抹澡。
  那人以为老船夫一家还不醒,急于过河,喊叫不应,就抛掷小石头过溪,打到 屋顶上。翠翠鼻涕眼泪成一片的走出来,跑到溪边高崖前站定。
  “喂,不早了!把船划过来!”
  “船跑了!”
  “你爷爷做什么事情去了呢?他管船,有责任!”
  “他管船,管五十年的船——他死了啊!”
  翠翠一面向隔溪人说着一面大哭起来。那人知道老船夫死了,得进城去报信, 就说:
  “真死了吗?不要哭吧,我回去通知他们,要他们弄条船带东西来!”
  那人回到茶峒城边时,一见熟人就报告这件事,不多久,全茶峒城里外都知道 这个消息了。河街上船总顺顺,派人找了一只空船,带了副白木匣子,即刻向碧溪 岨撑去。城中杨马兵却同一个老军人,赶到碧溪岨去,砍了几十根大毛竹,用葛藤 编作筏子,作为来往过渡的临时渡船。筏子编好后,撑了那个东西,到翠翠家中那 一边岸下,留老兵守竹筏来往渡人,自己跑到翠翠家去看那个死者,眼泪湿莹莹的, 摸了一会躺在床上硬僵僵的老友,又赶忙着做些应做的事情。到后帮忙的人来了, 从大河船上运来棺木也来了,住在城中的老道士,还带了许多法器,一件旧麻布道 袍,并提了一只大公鸡,来尽义务办理念经起水诸事,也从筏上渡过来了。家中人 出出进进,翠翠只坐在灶边矮凳上呜呜的哭着。
  到了中午,船总顺顺也来了,还跟着一个人扛了一口袋米,一坛酒,一腿猪肉。 见了翠翠就说:

  “翠翠,爷爷死了我知道了,老年人是必需死的,不要发愁,一切有我!”各 方面看看,就回去了。
  到了下午入了殓,一些帮忙的回的回家去了,晚上便只剩下了那老道士、杨马 兵同顺顺家派来的两个年青长年。黄昏以前老道士用红绿纸剪了一些花朵,用黄泥 作了一些烛台。天断黑后,棺木前小桌上点起黄|色*九品蜡,燃了香,棺木周围也点 了小蜡烛,老道士披上那件蓝麻布道服,开始了丧事中绕棺仪式。老道士在前拿着 小小纸幡引路,孝子第二,马兵殿后,绕着那寂寞棺木慢慢转着圈子。两个长年则 站在灶边空处,胡乱的打着锣钹。老道士一面闭了眼睛走去,一面且唱且哼,安慰 亡灵。提到关于亡魂所到西方极乐世界花香四季时,老马兵就把木盘里的纸花,向 棺木上高高撒去,象征西方极乐世界情形。
  到了半夜,事情办完了,放过爆竹,蜡烛也快熄灭了,翠翠泪眼婆娑的,赶忙 又到灶边去烧火,为帮忙的人办宵夜。吃了宵夜,老道士歪到死人床上睡着了。剩 下几个人还得照规矩在棺木前守灵,老马兵为大家唱丧堂歌,用个空的量米木升子, 当作小鼓,把手剥剥剥的一面敲着一面唱下去——唱“王祥卧冰”的事情,唱“黄 香扇枕”的事情。
  翠翠哭了一整天,同时也忙了一整天,到这时已倦极,把头靠在棺前眯着了。 两长年同马兵吃了宵夜,喝过两杯酒,精神还虎虎的,便轮流把丧堂歌唱下去。但 只一会儿,翠翠又醒了,仿佛梦到什么,惊醒后明白祖父已死,于是又幽幽的哭起 来。
  “翠翠,翠翠,不要哭啦,人死了哭不回来的!”
  秃头陈四四接着就说了一个做新嫁娘的人哭泣的笑话,话语中夹杂了三五个粗 野字眼儿,因此引起两个长年咕咕的笑了许久。黄狗在屋外吠着,翠翠开了大门, 到外面去站了一下,耳听到各处是虫声,天上月色*极好,大星子嵌进透蓝天空里, 非常沉静温柔。翠翠想:

  “这是真事吗?爷爷当真死了吗?”
  老马兵原来跟在她的后边,因为他知道女孩子心门儿窄,说不定一炉火闷在灰 里,痕迹不露,见祖父去了,自己一切无望,跳崖悬梁,想跟着祖父一块儿去,也 说不定!故随时小心监视到翠翠。
  老马兵见翠翠痴痴的站着,时间过了许久还不回头,就打着咳叫翠翠说:
  “翠翠,露水落了,不冷么?”
  “不冷。”
  “天气好得很!”
  “呀……”一颗大流星使翠翠轻轻的喊了一声。
  接着南方又是一颗流星划空而下。对溪有猫头鹰叫。
  “翠翠,”老马兵业已同翠翠并排一块块儿站定了,很温和的说,“你进屋里 睡去吧,不要胡思乱想!”
  翠翠默默的回到祖父棺木前面,坐在地上又呜咽起来。守在屋中两个长年已睡 着了。
  杨马兵便幽幽的说道:“不要哭了!不要哭了!你爷爷也难过咧,眼睛哭胀喉 咙哭嘶有什么好处。听我说,爷爷的心事我全都知道,一切有我。我会把一切安排 得好好的,对得起你爷爷。我会安排,什么事都会。我要一个爷爷欢喜你也欢喜的 人来接收这渡船!不能如我们的意,我老虽老,还能拿镰刀同他们拼命。翠翠,你 放心,一切有我!……”
  远处不知什么地方鸡叫了,老道士在那边床上糊糊涂涂的自言自语:“天亮了 吗?早咧!”
或许您还会喜欢:
血色浪漫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在钟跃民的记忆深处,1968年的那个冬天发生的事情显得格外清晰,那年冬天他差点儿卷入一场杀人案中,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1968年是个闹哄哄的年头,钟跃民记忆中的背景是红色的,当时北京的大街小巷都用红油漆覆盖起来,上面写满了毛主席语录,映入眼帘的是红旗、红色的语录本、红袖章……总之,红色成了当时的主色调,连每个人的内心里都充满了红色的希望。 [点击阅读]
铁梨花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关于《铁梨花》《铁梨花》是严歌苓改编自她的父亲——同样是著名作家的萧马老先生的作品,讲述的是在军阀混战动荡岁月里,一个出生在晋陕交界盗墓贼家的女儿铁梨花,从一个普通人家女儿、到军阀家的姨太太、再到誓死离家出走甘当单身妈妈的心路历程,演绎了一部爱恨情仇交织的女性传奇史诗。 [点击阅读]
芙蓉锦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2
摘要:001婚礼中的插曲1林静站在巨大的落地镜前,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突然觉得有些陌生,不禁伸手抚触自己的脸庞。高挽着的头发,披着轻柔的婚纱,精致的妆容,有着一种妖冶的美,雪白的项颈装饰这耀眼的钻石项链,圆润的耳垂搭配着同一系列的耳环,巴黎空运过来的婚纱,镂空的设计衬托着她那姣好的身材,带着点妖娆。这是她吗?林静不禁在心底问自己。是的,是她,今天是她结婚的日子,而她就是新娘。 [点击阅读]
少年天子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少年天子》描写了大清进关后第一个皇帝顺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与皇贵妃乌云珠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描写了围绕着汉化改革所产生的一系列矛盾斗争。皇太极去世后,6岁的顺治继位成为大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为了摆脱满族游牧民族落后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质,顺治潜心钻研汉族的文化来丰富自己,巩固大清江山。 [点击阅读]
村子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祝永达在村口那棵松树下碰见马秀萍是很偶然的事情,当时,他不可能产生这样的念头:有朝一日娶马秀萍为妻,从此甜甜美美地活人过日子。那是!”979年早春二月的一个晌午。走在田地里的祝永达觉得明媚的春天仿佛是从他脚底下生长出来的,解冻了的土地酥软而仁慈,从枯萎的色泽中挣脱出来的麦苗儿扑面而来。远远近近的村庄里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鸡鸣狗吠声和空气中逸散出的各种细微的声音在表示大地苏醒了活跃了。 [点击阅读]
繁花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繁花》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 [点击阅读]
老农民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打春一百,拿镰割麦。老天爷真怪,1948年的春脖子特别长,立春都快三个月了,紧靠黄河北岸的麦香村,村头的老槐树早已经满头翠绿,可地里的麦子才甩齐穗儿,还没有灌满浆。青黄不接啊,庄户人一个个黄皮寡瘦。可是,肚子里即使没有干货,也挡不住有人�〖堋R淮笤纾�雾气还没有散尽,外号“牛三鞭”的牛占山和外号“老驴子”的杨连地就来到黄河滩上较起劲儿来。 [点击阅读]
余华《第七天》
作者:余华
章节:44 人气:2
摘要:varcpro_id='u179742';varcpro_id='u179742';【1】浓雾弥漫之时,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虚混沌的城市里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殡仪馆,这是它现在的名字,它过去的名字叫火葬场。我得到一个通知,让我早晨九点之前赶到殡仪馆,我的火化时间预约在九点半。昨夜响了一宵倒塌的声音,轰然声连接着轰然声,仿佛一幢一幢房屋疲惫不堪之后躺下了。 [点击阅读]
夜幕下的哈尔滨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清明过去,谷雨快到了。可是哈尔滨的夜晚,还是凉风扑面,寒气袭人。已经抽出嫩芽的柳枝在北风中摇曳着。真让人担心,那经过严冬酷寒,朔风吹打,挣扎而出的嫩绿小叶,会再被这塞外风吹刮得枯萎回去。一九三四年哈尔滨的春天,好像也被日本占领者卡住了一样,竟来得这样迟缓。夜越来越深了,热闹的哈尔滨站前,南来北往的人流早已断了线,通往道里、道外、南岗、马家沟的电车也没有几个乘客了。 [点击阅读]
江南三部曲
作者:佚名
章节:141 人气:2
摘要:父亲从楼上下来了。他手里提着一只白藤箱,胳膊上挂着枣木手杖,顺着阁楼的石阶,一步步走到院中。正是麦收时分,庭院闲寂。寒食时插在门上的杨柳和松枝,已经被太阳晒得干瘪。石山边的一簇西府海棠,也已花败叶茂,落地的残花久未洒扫,被风吹得满地都是。秀米手里捏着一条衬裤,本想偷偷拿到后院来晒,一时撞见父亲,不知如何是好。她已经是第二次看见衬裤上的血迹了,一个人伏在井边搓洗了半天。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