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最长的一梦 - 第三卷 过去时现在时 265 新的台阶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三天以后,江之寒就要离开中州。去体验一个全新的地方和全新的生活。曾几何时,大学生活是一个多么梦幻的未来。现在的江之寒虽然对它的期望值不再那么高,但几分期待总是有的。
  让江之寒高兴的是,在他离开之前,终于看到新项目的正式启动。
  暑假过了不到一半的时候,江之寒就找到温校长(现在正式的头衔还是温代校长,但去掉那个代字应该就是这几个月的时间了),向他展示了一个庞大的开计划。
  从某种角度说,江之寒和他的敌人,前任宁校长有着一样的看法。中州七中位于市区最繁华的地域,离市中心商业中心不到十分钟车程,离市委市政府也不到十分钟路程。这些年来,七中在中州市区和近郊的重点中学中一直只能算二流,最多不过是准一流,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不符。
  中州市区和近郊的重点有很多种说法,曾经有人称五大重点,这些年最流行的是说“七大重点”,包括一中,师大附中,实验中学,育才中学。北山一中,八中,和七中。在这七所重点中,一中,师大附中,和育才中学通常被认为是第一档次的,而七中不仅在第二档,还通常被认为和八中一起是敬佩末座的。
  在这个高考挂帅的年代,大学升学率,重点大学升学率,国内顶尖大学录取人数,和文理科状元通常是衡量一个学校水准的在主要标准。这几年数学物理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影响力渐大,竞赛获奖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参考衡量标准。无论是哪种标准,七中都稳定的排在五到八名,一直被其它的几个学校压得抬不起头来。
  宁校长以前谈起这个问题,一针见血的指出,为什么我们落后于一中那几个学校,因为我们没有顶尖的老师,也没有顶尖的学生。而长而久之,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或者是良性循环)。学校的升学率越高,声誉越高,初中考高中的中考中,最顶尖的学生就更多的涌向那些学校,他们的录取线就更高,总体来说收的学生平均基础就更好,三年下来,很可能升学率就会更高。
  要改变这个趋势。宁校长提出的观点就是,七中需要最顶尖的老师。顶尖的老师可以把差不多的原料做出更好的菜。在他的观点基础上,江之寒加了一点:我们需要最顶尖的学生。如果有了更好的原材料,再加上更好的厨师,做出更好的菜的机会就会大大的增加。
  怎么从其它的顶尖学校手上去抢这两样最稀缺的资源:顶尖教师和尖子学生?江之寒提出的建议很简单:钱。
  就一个字,钱。
  要把最好的老师从其它学校挖过来,七中唯一能拿出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就是更高的报酬,而经济刺激是最现实的也应该最有效的。现在的制度并不禁止老师的跳槽,江之寒没有提太多具体的建议,因为在这方面温校长显然是真正的专家,他知道哪里有可能挖到最好的老师。

  用同样的办法,江之寒建议学校可以引诱中考的顶尖学生选择七中,采取的形式可以是不同种类不同名称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很多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家庭经济环境一般或者较差,一定数额的奖助学金对他们会极大的吸引他们。从教学环境来说,七中比其它顶尖学校也许差点,但差距并不是那么明显。
  这两件事情,理论上都可以提高学校的升学率,但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学校用什么来平衡这个支出呢?江之寒提出一个配套的商业开计划来支持。
  江之寒告诉温校长,他看一些美国的资料。受到一些启。在美国,有两套中学教育系统,私立中学和公立中学。平均来说,私立中学的教学水平更高,因为无论是硬件投入还是软件的教师学生比例都远较公立中学优越。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美国人没有财力送孩子进私立学校,只能选择学费低很多的公立学校。美国的公立学校水平参差不齐,最后导致了一个商业现象:好的公立学校附近的房屋比一个区域同等条件的其它房屋要贵很多,比例可以从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一百。
  分析起来,个中缘由并不难理解。美国的小学和中学入学并不以成绩高低录取的,而是划分地域录取的。住在某一个地区,就有资格去分配给这个地区的学校。很多家庭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花大钱送孩子去私校,又害怕他们得不到好的教育,所以都垂青于好的公校。久而久之,在市场的力量驱使下,校区质量成了决定房地产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是最重要的因素。
  江之寒分析说,在国内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不容忽视。第一,中国人一向讲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所以在教育的投入比例上比西方国家应该不会低。第二,温校长提到过,义务制教育已经开始施行,以后可能会进一步的深化。到时候,一个可能的趋势就是小学甚至初中的入学都采取地区就近入学的标准。
  如果是那样的话,学校周边的地产房产的附加商业价值会非常高,而现在大多数人现在并没有意识到。七中有一个相对大面积的校园,校园四周还有一些山坡荒地之类的。
  江之寒提出一个全面的学校商业开计划,先是尽可能的向外扩张校园的覆盖面积,然后是在校园内进行房产开。开出来的房产。一部分作为教师的集资住房福利房,另一部分作为商业房向外销售。如果以上的分析是正确的,这部分商业房应该可是卖出很好的价钱,因为它有重点学校的附加值在里面。
  当学校的名声进一步提升以后,江之寒认为学校可以开办所谓的高价班,对离中考分数线差一点但查的不多的学生收取“助学费”。譬如说,差5分交5ooo元赞助费,差1o分交1万元,差15分交2万元。当然,太差的学生也不能要。这一批高价学生相对的素质可能会差一点,但在好老师的调教下,应该也不会太影响最后的升学率。现在学校也收极少数的关系学生,但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而且多数是掌权者写条子塞进来的。

  总的来说,在江之寒这个计划中,核心的创收手段就是卖房子和开办收费的高价班。他总结说,如果这个循环可以启动,最后很可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学校升学率提升,名声更大,教师待遇大幅度提高,吸引更多的顶级老师,然后就能有更多的创收。再进一步改善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而学校的名声越大,条件越好,反过来又会推动校园房产的价格,和高价班的收取费用。
  而在这个改造计划的初始,学校需要启动基金来开始这个循环,而且通常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来看到显著的成效。由谁来提供这个启动资金呢?需要一个公司的介入和合作,而江之寒很显然愿意担当那个合作者的角色。
  这个计划成型以后,最困扰江之寒的还是资金问题。房地产开所需要的资金比他以前涉足的生意又不在一个层次上,他主要的资金还集中在股市里,暂时还没有撤出的意愿。
  初见冯家老二的时候,江之寒就有意愿拉他进来。后来。随着股市的表现良好,加上顾望山似乎和冯老二很投契的样子,江之寒就提交了一份正式的商业计划给他,邀请他加入。
  冯家老二总是说自己还在上大学,并不想正式涉足商业领域。但江之寒的直觉是对的,他虽然看起来什么都不在乎,对赚钱的事情兴趣其实相当的大。冯家老二给江之寒的回复相当的快,快的让他吃惊。冯老二说他这次入股的是他名下的家族基金,是得到他父亲许可的。说的直白点,就是那家伙随便拿了点自己帐户的零用钱出来玩,这些对于江之寒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江之寒最初向温校长和黄阿姨提出这个开计划的时候,是非正式的在他们家里,温凝萃也没事在旁边听着。温校长一开始就被这个计划深深的吸引了,虽然有些细节需要商榷,但他的意向和雄心毫不掩饰的显出来。
  毕竟,在自己手里把七中提升成中州数一数二的名牌,对他来说是一个大的不能再大的诱惑。
  倒是出来的时候,温凝萃质疑了他的计划。温凝萃简单的总结说,这不是让富人孩子上学穷人孩子上不了学吗?江之寒倒是佩服起她的敏锐,他说穷人的孩子只能凭自己努力考个好学校,但富人的孩子既可以凭努力,也可以凭一点点钱财。温凝萃讽刺的问,所以你在制造不平等。江之寒并不否认,他分辨说不平等本来就在那里,他可没有能力制造。有时候,说不定明码标价还是一个相对好的选择。
  今天上午是合作意向书签字的日子。代表江之寒这方面的是调过来主持这个项目的程宜兰和冯一眉,肖邯均代替程宜兰,开始全面的主持的文翰的总体工作。代表冯家老二出面的是一个姓钟的经理,一个秃头的四十岁左右矮小香港人,在合资注册的新公司中,江之寒方面以少量资金,技术,人员,和不动产入股,占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罗家老二以资金入股占百分之六十五的股份。公司总经理暂时由程宜兰担任,席财务官由香港方面指派。

  钟经理。程宜兰,冯一眉,和学校方面的领导上午在学校办公楼举行一个简单而隆重的签字仪式,江之寒就没有去凑热闹了。他坐在温凝萃家里,和她聊着天。十一点半的时候,江之寒看看表,到楼下去接了今天到学校有事的林墨,带着她去温凝萃家。
  接林墨之前,温凝萃就曾问起过她。
  温凝萃说:“你这个暑假经常和那个初三的林墨在一起?”
  江之寒道:“我才认识你的时候就知道,你是f逼的。”
  温凝萃说:“我可没跟踪你,不过很多人都知道哦。我认识她,还是倪裳在路上遇到时介绍我认识的,很可爱的小姑娘。”
  江之寒说:“我走了,替我关照一下。”
  温凝萃嗔道:“我现在不管你的事了,你这个人最小气。不过……人家开学才高一呢,十五岁的小姑娘,你……你这个色狼!”
  江之寒很委屈的说:“你怎么这么不纯洁呀,我们就像哥哥妹妹一样。”
  温凝萃讽刺道:“哥哥妹妹!呵呵,你有几个好妹妹?”
  江之寒笑道:“现在有两个,你愿意的话,可以当第三个。”被温凝萃扔了支笔在身上。
  江之寒把林墨正式介绍给温凝萃,对林墨说:“以后有什么事,可以去找你温姐姐。她爸爸是我们七中的老大,什么都归他管,所以被老师冤枉了呀被同学欺负了呀,找她准没错。”
  江之寒又拿出个手机,说:“这是留给你的。”特别吩咐林墨说:“还记得我给你的肖叔叔和楼叔叔的手机号吧,记得有什么紧急的事给他们打电话,而且你有急事也好联络你父母还有温姐姐他们。”
  林墨嘟嘴说:“我要手机来干什么呀?而且,……能有什么紧急的事呢?”
  江之寒说:“比如,上学路上遇到坏人了呀什么的。”
  林墨皱着眉头说:“本来没有坏人的,有了这个,反把坏人都招来了。”
  温凝萃意味深长的看了眼江之寒,对林墨说:“收下吧,我也好沾沾光。平时把它关上,放在书包里就行了,不会有人知道的。”
  林墨去洗手间的时候,温凝萃看着江之寒,说:“你……真是很在意她哦,像对妹妹一样?”
  江之寒说:“从自私的角度,我希望她能够一直在我生活里。所谓爱情,就我的经验,距离太近,彼此期望太高,刚而易断。所以,从一开始,我就决定了,像对妹妹一样对她。这样……应该会安全许多吧。”
或许您还会喜欢:
轮徊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13
摘要:发信人:OCR标题:轮徊瑞雯刚刚过了十七岁的生日。有一天夜里,她参加学校舞蹈组的彩排,所以比平时迟了回家。照平常的习惯,她总喜欢穿过横街窄巷,抄捷径到巴士站去。但夜幕已经低垂,祇有远近昏黄的街灯照著凹凸不平的路面。平时就已经行人稀少的小巷,此刻更加静得可怕。瑞雯胆颤心惊地加快了脚步,希望尽快穿过这条小巷,走到大马路上去。可是,当瑞雯走到小巷的尽头,却由巷口闪出几条人影,劈面拦住她的去路。 [点击阅读]
酒井法子的故事
作者:将曲勒
章节:4 人气:4
摘要:酒井法子的故事1一、罗西的情人有一天,酒井法子的情人带她到城里从没去过的一个公园散步,他们在那里散了一会儿步,然后并肩坐在草坪的边上。这时,他们看到公园一角的十字路口停着一辆汽车,这里从来不停出租车的,但是这辆车上却有计程表,像是出租车,他说:“上去。”她钻进车去。 [点击阅读]
钻石欲火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13
摘要:发信人:凡夫标题:钻石欲火本辑情色小说比较暴力,并非我一惯所选的题材。不喜欢的朋友请避免阅读﹗看了的朋友也请分析对错,明辩是非﹗夏日炎炎,骄阳如火,下午一时正,有一艘游艇驶向离岛那边,船上有七个女人,都是曲线美妙的,最年轻那一个女人有十六岁,最年长的一个,恐怕是她的母亲了,不过三十五岁。她们在游艇上面吃吃喝喝,还有四个人凑成一檯麻雀,玩得十分开心。 [点击阅读]
镜子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13
摘要:译者:BIO原名:Mom'sOldestSon原作者:George标题:镜子我在家里五个小孩中年龄是最大的一个,在小的时候因家不大卧房只有几间,所以在我小时都是跟我的父母一起睡,而我睡觉时最喜欢一边睡一边用我的手摸著妈妈的头发,妈妈也很喜欢头被我小手抚摸的感觉。 [点击阅读]
18岁表妹
作者:催眠圣手
章节:1 人气:12
摘要:【18岁表妹】(表妹打真军)作者:kpgbyjk18岁表妹字数:4583字今日系表妹既18岁生日,平时都觉得佢好索,好似AV女星小泽圆,但系我冇乜留意佢既身材,今日佢着左吊带背心加迷你裙先发觉佢对脚又长又靓,对波仲涨卜卜,最命系当佢吹蜡烛既时候乌低身,比我睇倒佢走光,个又白又滑既乳沟露晒出黎,连佢个粉红色少女胸围都睇得一清二楚,搅到我枝旗即刻弹起,以我睇咁多写真既经验,佢起码有32B, [点击阅读]
【兄妹淫诗】
作者:handsomerichard
章节:1 人气:12
摘要:妹妹今年十六七看人总爱笑嘻嘻柳叶细眉樱桃嘴水汪杏眼直隆鼻粉面桃腮白嫩嫩丰胸肉奶颤巍巍细腰肥臀修长腿紧阴窄孔无毛毛富家有女初长成窈窕妖娆常思春思春美女君好逑妹妹朋友围着走知心朋友虽不少至今仍是处女身总因妹妹千金体落红只付如意君如意君来真难寻千挑万选总不成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自从偷看哥洗澡妹的心里有数了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原是同屋住妹妹哥哥本就亲打情骂俏是常情这回妹妹动了真存心把哥来勾引男追女来 [点击阅读]
【同桌同学阿仪】
作者:handsomerichard
章节:1 人气:12
摘要:我读高中啲时班里有一位女同学。她叫阿仪。虽然她说不上是绝色大美人。但样子还是不错啲。她高160cm。不肥不瘦。但是她啲胸部却又大又挺。真啲十分钟诱人。我们学校啲夏季校服是白色啲连身风光裙。很薄啲。但她郤从不穿衬衣。所以她穿什么款式啲胸罩啝胸罩上啲花纹是可以看得很清楚啲。有时她穿一些比较薄啲胸罩时。还可以看到她那若隐若现啲乳头呢!!因为我啲坐位在她啲隔邻。所以我时常都可以看得很清楚。 [点击阅读]
一家三代惊人乱伦内幕
作者:一帘幽丝
章节:1 人气:12
摘要:【一家三代惊人乱伦内幕】一份调查报告,一顿拳脚交加后对袁某实施了强奸。美国的法律是不容许乱伦的,b君遂允许儿子和他已得手的两个女儿发生关系,转载—(大女儿接受了她弟弟的性索求,要么去接受治疗。不过b君说当时他只是好奇,b君说父亲经常和母亲及姐姐共睡一张床,b君在16岁时,随后不久,因人手不够,简坪辉从家乡找来几个年少的亲戚,分别指男孩和女孩在心性发展过程中对异性父母的迷恋,但却懒得理睬, [点击阅读]
不行呀!屁眼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12
摘要:发信人:无名标题:不行呀!屁眼一、里代子从刚才,就一直感觉到男人的视线。男人不知道是与谁一边聊天,一边偷看著里代子。每发现被注视,里代子心就跳一下。那是在赤阪的一家中华料理店内。开著高中时代的同学会。有三十一位出席。包括里代子在内,大家都已三十岁。男孩子比女孩子的出席率较高。出席的女孩子大都已结了婚。正计论著未出席者的谣言,都是未婚的。毕竟结过婚的女性已安定下来,可以大大方方的来参加同学会。 [点击阅读]
公司旅行
作者:佚名
章节:1 人气:12
摘要:发信人:有言人标题:公司旅行又是公司周年旅行,又是一样的节目—郊外烧烤会,要不是不能折现,恐怕凑不足人数成团。健雄已是第五年在此公司工作,抱著出来一走无妨、舒展筋骨的心情参加,幸亏有些活跃同事搞气氛,旅途尚算愉快。今年选点比较偏辟,下车还要走半小时路,健雄负责携带食物的粗重工作,害得一路汗流浹背,到目的地时,急不及待渴下两罐汽水,其他人各自围炉烧烤,或许肚子太饿,一时衹有嘴嚼声和偶尔的鸟声。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