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余华《第七天》 - 余华《第七天》全文阅读__第3天__第6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var cpro_id = 'u179742';
  var cpro_id = 'u179742';【6】
  我在寂静里站了起来,离开那块石头,在寂静里走去。雨雪还在纷纷扬扬,它们仍然没有掉落到我身上,只是包皮围了我,我走去时雨雪正在分开,回头时雨雪正在合拢。
  我在记忆的路上走向李月珍。
  我从父亲的村庄回到城里的时候,李月珍死了。她是晚上穿越马路时,被一辆超速行驶的宝马撞得飞了起来,随后重重地摔在马路上,又被后面驶来的一辆卡车和一辆商务车碾过。我只是离开了三天,我心里的母亲就死了。
  郝霞正在回来的飞机上,郝强生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击垮了。我来到他家时,几个和尚正在那里做超度亡灵的法事,屋子里烟雾缭绕,桌上铺着黄布,上面摆放着水果和糕点,还有写着李月珍名字的牌位。几个和尚站在桌前,微闭着眼睛正在念经,他们的声音像是很多蚊子在鸣叫。郝强生目光呆滞坐在一旁,我在他身旁的椅子里坐了下来。
  和尚可能知道李月珍准备移民美国,念经之后告诉郝强生,在他们念经之时,李月珍的亡灵跨上了郝强生的膝盖,又跨上了郝强生的肩膀,右脚蹬了一下升天了。和尚说,超度亡灵的法事收费三千元,如果再加上五百元,可以让李月珍投胎美国。郝强生木然地点点头,几个和尚又微闭眼睛,继续念经。这次的经文简短,我在和尚含糊不清的念诵里,听到“美国”这个词汇,这几个和尚念的不是中文,而是USA。然后和尚说,李月珍已经踏上去USA的路途了,很快就会到那里,比波音飞机还要快。
  郝强生见到我的时候没有认出来,我在他身旁坐了很久,他才意识到我是谁,呜呜地哭了,拉住我的手说:
  “杨飞,去看看你妈妈,去看看你妈妈……”
  李月珍在死去的三天前,也就是我前往乡下寻找父亲的那天清晨,发现了我们城市的一起丑闻。她从农贸市场买菜回家的路上,在桥上走过时,看见下面的河水里漂浮着几具死婴。起初她以为是几条死鱼,心里奇怪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鱼,鱼身上好像有胳膊有腿。她觉得自己年纪大眼睛花了,就叫过来两个年轻人看看河面上漂浮的是什么,那两个年轻人说不像是鱼,像是婴儿。李月珍急忙跑下桥堍,看见漂浮在河面上的确实是死去的婴儿,他们和树叶杂草一起漂浮而去,还有几个死婴正从桥下的阴影里漂浮出来,来到阳光闪亮的水面上。李月珍的眼睛看着水面上的死婴在河边走去时,脚被绊了一下,随后她看到有三个死婴搁浅在岸边。
  正直的李月珍没有回家,她挎着菜篮直接去了报社。报社的门卫阻止她进入,看到她挎着菜篮的模样,以为她是来上访的,告诉她上访应该去市政府的信访办。李月珍在报社的大门口拦住两个刚来上班的记者,告诉他们河里出现死婴。两个记者听后奔赴现场,那时候桥上与河边已经站满人群,有人用竹竿将几个漂浮的死婴捞到岸上。

  整整一个上午,两个记者和十多个市民在那里找到二十七个死婴,其中八个死婴的脚上有我们城市医院的脚牌,另外十九个死婴没有脚牌。两个记者用手机拍下照片,然后去了医院。医院的院长热情接待两个记者,以为他们是来采访的,因为医院为了缓解社会上的批评,刚刚推出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的新政。当院长看到记者手机里死婴的图片后,脸上的笑容立即消失,他说自己马上要去市里开会,找来一个副院长应付记者。副院长看到死婴的照片后,说自己马上要去卫生局开会,找来医院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任一脸不耐烦的神情看完死婴的照片,辨认上面的脚牌。然后说,八个有脚牌的死婴是在医治无效死亡,他们的父母因为无力承担医疗费用逃跑了。办公室主任充满委屈地说,很多患者家属为了不支付医疗费用逃跑,医院为此每年损失一百多万。办公室主任解释十九个没有脚牌的死婴是为了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强行引产的六个月左右的胎儿。办公室主任傲慢地提醒记者,计划生育是国策。随后声称这二十七个死婴是医疗垃圾,他不认为医院做错了什么,说垃圾就应该倒掉。
  我们城市的报纸接到上面的指示后撤下两位记者采写的报道,两位记者愤然将照片和报道文章贴到网上,社会舆论爆炸了,网上的批评之声像密集的弹片一样飞向我们的城市。这时候医院方面才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们说没有将这些医疗垃圾处理好,已经处罚了相关责任人。医院方面一次次将死婴称为医疗垃圾激怒了网民,面对来自四面八方更多谴责的弹片,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出来说话了,发言人表示会妥善处理这二十七个医疗垃圾,给予这些医疗垃圾以人的待遇,火化后埋葬。
  我去医院太平间看望李月珍,走进去的时候太平间大屋子的四周摆满花圈,花圈上挂着白色的条幅,上面写着“沉痛悼念刘新成”。我不知道刘新成是谁,有这么多人送来花圈,此人显然非富即贵。我没有看到李月珍,四周的花圈让太平间的大屋子显得空空荡荡,我心里疑惑自己是否走错地方。
  这时我发现旁边还有一间小屋子,我走到门口,看到一块很大的白布盖在地上,白布的凹凸让我觉得下面有人体。我蹲下去拉开白布,看见了李月珍,她一身白色衣服和一群死婴躺在地上。她躺在中间,死婴们重迭地围绕在她的四周,她就像是他们的母亲。

  我潸然泪下,这位我成长岁月里的母亲安详地躺在那里,她死去的脸上仍然有着我熟悉的神态,我心酸地凝视着这个已经静止的神态,抹着眼泪,心里叫了一声妈妈。
  这天晚上,我们城市发生了地质塌陷。深夜的时候,医院里的值班医生护士和病人听到了轰然声,附近居民楼的人也听到了,他们以为发生了地震,纷纷逃生出来,然后发现太平间没了,那地方出现一个很大的圆洞。这个突然出现的天坑给人们带来了恐慌,医院里的人和附近居民楼里的人不敢呆在屋子里,他们拥挤到街道上,只有重症病人继续躺在病床上听天由命。
  街道上的人惊魂未定地感激起老天爷,说老天爷长眼了,让太平间塌陷下去,没让旁边的楼房塌陷下去,如果这个天坑移动几十米,无论东南西北,都会有楼房倒塌,死伤无数。很多人嘴里念叨着“谢谢老天爷”,有位老者眼泪汪汪地说:
  “该塌陷的塌陷了,不该塌陷的没塌陷,老天爷真是个好人啊。”
  恐慌的情绪蔓延了一个昼夜之后渐渐平静下来,市政府公布了天坑直径三十米深十五米,塌陷的原因是地下水过度抽采之后形成那里地质架空结构。五个地质环境监测人员被绳子放到天坑下面,一个多小时后他们被绳子拉上来,说太平间的屋子仍然完整,只是墙体和屋顶出现了七条裂缝。
  我们城市的人络绎不绝来到这里,站在原来的太平间旁边,观赏这个天坑。他们感叹天坑真圆,像是事先用圆规画好的,就是过去的井也没有这么圆。
  两天后才有人想起来李月珍和二十七个死婴那时正在太平间里,可是下到天坑里察看过太平间的五个地质环境监测人员说里面没有一具遗体。李月珍和二十七个死婴神秘失踪了。
  记者采访了负责打扫太平间的医院勤工,他说那天傍晚下班离开时他们还躺在那间小屋子里。记者问他是不是火化了,他一口否定,说殡仪馆晚上是不工作的,不会火化尸体。记者又去了医院办公室,办公室的人也不知道李月珍和二十七个死婴为何不见了。他们说见鬼了,难道尸体自己从天坑里爬出来溜走了。
  刚下飞机的郝霞,在悲伤和时差的折磨里搀扶着神情恍惚的父亲来到医院,询问母亲遗体的下落,医院的回答是不知道。

  李月珍和二十七个死婴神秘失踪的消息传遍我们这个城市,随后又上了几个网站的首页,事情越闹越大,网上流言四起,有人怀疑这里面可能有着不可告人的原因。虽然我们城市的媒体接到指示一律不予报道,可是外地的媒体都用大标题报道了这个神秘失踪事件。不少外地记者坐飞机坐火车坐汽车来到我们这里,摆开架势准备进行大规模的深度报道。
  市政府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一位民政局的官员声称李月珍和二十七个死婴在太平间塌陷前的下午已经送到殡仪馆火化。记者追问火化前是否通知了死者家属。官员说二十七个死婴的家属无法联系;记者再问李月珍的家属呢。官员愣了一会儿后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他说:
  “谢谢大家。”
  当天傍晚,民政局的官员和医院的代表给郝家送来一个骨灰盒,说是因为天热,李月珍的遗体不好保存,所以他们出面给烧掉了。三十多个小时没有睡觉的郝霞仍然神志清楚,她愤怒地喊叫:
  “现在是春天。”
  那个负责打扫太平间的医院勤工改口了,他告诉外地来的记者,李月珍和二十七个死婴确实是在塌陷前的下午被运到殡仪馆火化的,他说自己还帮着把他们抬进运尸车。有一个自称在银行工作的人上网发帖,说这个医院勤工当天在自己的账户上存入五千元,他怀疑这个勤工拿到了改口费。
  市政府为了平息网上传言,让外地赶来的记者前往殡仪馆观看摆成一排的二十七个小小的骨灰盒,表示这二十七个死婴已经火化,接下去将会妥善安葬。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二天有人报料,说李月珍和二十七个死婴的骨灰是从当天烧掉的别人的骨灰里分配出来的。这个消息迅速传播,那些当天被烧掉的死者的亲属们听到后,纷纷打开骨灰盒,普遍反映骨灰少了很多,虽然他们中间没人知道正常的骨灰应该有多少。有人去向别人打听骨灰量,被询问的人都是连连摇头,他们说从未打开过亲人的骨灰盒,不知道应该是多少。有一位外地记者专门去了殡仪馆,希望殡仪馆里有人勇敢站出来证实确有其事。殡仪馆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矢口否认,殡仪馆的领导痛斥这是网络谣言。网上有人调侃说,这个月殡仪馆员工们拿到的奖金将是以往的两倍以上。
  我走出自己趋向繁复的记忆,如同走出层峦迭翠的森林。疲惫的思维躺下休息了,身体仍然向前行走,走在无边无际的混沌和无声无息的空虚里。空中没有鸟儿飞翔,水中没有鱼儿游弋,大地没有万物生长。
或许您还会喜欢:
包氏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一天气还那么冷。离过年还有半个多月,可是听说那些洋学堂就要开学了。这就是说,包国维在家里年也不过地就得去上学!公馆里许多人都不相信这回事。可是胡大把油腻腻的菜刀往砧板上一丢,拿围身布揩了揩手——伸个中指,其余四个指头凌空地扒了几扒:“哄你们的是这个。你们不信问老包:是他告诉我的。他还说恐怕钱不够用,要问我借钱哩。”大家把它当做一回事似地去到老包房里。 [点击阅读]
千年一叹
作者:佚名
章节:99 人气:0
摘要:这是一本日记,记录了我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目的是去寻找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刁饰故事:这里,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在几分钟内射杀了数十名外国旅行者;那里,近两个月就有三批外国人质被反政府武装绑架;再往前, [点击阅读]
呼兰河传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作者:茅盾1今年四月,第三次到香港,我是带着几分感伤的心情的。从我在重庆决定了要绕这么一个圈子回上海的时候起,我的心怀总有点儿矛盾和抑悒,——我决定了这么走,可又怕这么走,我怕香港会引起我的一些回忆,而这些回忆我是愿意忘却的;不过,在忘却之前,我又极愿意再温习一遍。 [点击阅读]
哲理小品文(中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0
摘要:○席慕蓉一电话里,T告诉我,他为了一件忍无可忍的事,终于发脾气骂了人。我问他,发了脾气以后,会后悔吗?他说:“我要学着不后悔。就好像在摔了一个茶杯之后又百般设法要再粘起来的那种后悔,我不要。”我静静聆听着朋友低沉的声音,心里忽然有种怅惘的感觉。 [点击阅读]
喊山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太行大峡谷走到这里开始瘦了,瘦得只剩下一道细细的梁,从远处望去拖拽着大半个天,绕着几丝儿云,像一头抽干了力气的骡子,肋骨一条条挂出来,挂了几户人家。这梁上的几户人家,平常说话面对不上面要喊,喊比走要快。一个在对面喊,一个在这边答。隔着一条几十米直陡上下的沟声音到传得很远。 [点击阅读]
围城
作者:钱钟书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是不敢来评的,只记录一些感受罢了。注:较长,请选择性*阅读。吃葡萄的人八年前,我上高三,正在为高考没日没夜的做模拟试题。前一天做完的卷子,第二天上课时语文老师会讲其中的一两道试题。某天他讲了一道阅读理解题,题目是:有两种人吃葡萄的人,第一种人从每串里最好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好的一颗;第二种人从每串里最坏的开始吃,每吃一颗就是所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一颗, [点击阅读]
坚硬如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以革命的名义等我死过之后,安静下来,我会重新思考我的一生,言论、行为和我行走的姿势及对那鸡屎狗粪的爱情的破解。那儿是一片温柔之乡,是思考的上好去处。思考在那儿如柳絮飘落样轻柔美丽,灿若桃花。可眼下,他们以革命的名义,已经把执行枪决的枪口对准了我和红梅的后脑。死亡卡住了我思考的咽喉,我只能雄赳赳,赴刑场,迎着枪弹去;气昂昂,笑生死,跨过阴阳桥。临刑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无所愁。 [点击阅读]
城门开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光与影一二○○一年年底,我重返阔别十三年的故乡。飞机降落时,万家灯火涌进舷窗,滴溜溜儿转。我着实吃了一惊:北京就像一个被放大了的灯光足球场。那是隆冬的晚上。出了海关,三个陌生人举着“赵先生”牌子迎候我。他们高矮胖瘦不一,却彼此相像,在弧光灯反衬下,有如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影子。欢迎仪式简短而沉默,直到坐进一辆黑色轿车,他们才开始说话,很难分辨是客套还是威胁,灯光如潮让我分神。 [点击阅读]
士兵突击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今天是我当兵的四年八个月零八天,我想我可能要死了。我并不太懂他们所说的荣誉。我不是一个好军人。我只是个来自农村的孩子,我当了四年八个月零八天的兵,最后的几天,我来到了这个地方。这里绝对没有仁慈,因为这里允许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被流弹击中死亡是合理的,因自然条件恶劣死亡是合理的。因为他们代表敌人,指望敌人仁慈的军人不如后悔自己的出生……我很遗憾,我遇上的甚至不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 [点击阅读]
天使街23号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序幕太阳一点一点落下去。天空中的暮霭,只残留一片灰褐色*的微光,照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映出光明最后的告别。阵阵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天使街23号的方向游荡。整个天使街笼罩在浓密的树-阴-下,显得无比的萧条和凄凉。一个消瘦的身影呆呆地蜷缩在神秘井边,一动不动。时间一点一点流逝,树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成一体,大地慢慢被爬上半空的月亮映上了银灰色*。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