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做最好的自己 - 书评:当“真诚”遇到“均衡”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王咏刚,2005年9月
  出生在台湾,成长于美国,却又时刻心系祖国大陆的李开复博士是少数几位在大洋两岸都取得过杰出成就的华人科学家之一。与普通科学家或企业管理者不同的是,开复博士总能在繁忙的科研和管理工作之余,将饱满的热情倾注在对中国青年学子的关怀和教育方面。在此前几年的时间里,开复博士亲自写给中国学生的四封公开信文笔亲切,说理谨严,感人至深,开复博士亲自创办和主持的“开复学生网”更是成为了无数逡巡和徘徊在学业与生活之路上,渴望追寻理想、赢取成功的中国学子的“心灵课堂”。2005年9月,一本由开复博士专门为大学生和青年朋友们撰写的成功指南——《做最好的你自己》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开复博士这本书和普通的励志类书籍有什么不同?开复博士想要传授给青年朋友们的成功法则真的管用吗?在开复博士眼中,到底什么样的成功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到底什么样的道路才算是坚实、稳健的成功之路?
  其实,每一个熟悉开复博士为人和处世风格的人都知道,如果简单地把《做最好的你自己》与市面上常见的那些看似言之凿凿、实则空洞无物的所谓励志读物划上等号,那么,开复博士就不再是那个喜欢站在讲台前,用率真、执着的话语向万千学子袒露心扉的李开复了。事实上,我们在《做最好的你自己》中读到的李开复,与二十年前那个泡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实验室里一天工作十八个小时的李开复,以及七年前那个毅然决然选择回祖国大陆创办世界一流研究机构的李开复,还有2005年夏天那个重新点燃了归国热情并坚定地站在IT产业峰口浪尖的李开复都是同一个李开复,都是那个兼具了坦诚和智慧两种优秀人格特征的李开复,也都是那个曾经用最好的语音识别技术影响过整个IT产业、曾经用最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影响过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科研格局、曾经用最恳切的话语影响过无数年轻人的思维方式的李开复。循着这样的视角,我们很容易从《做最好的你自己》中找出无数带有深深的“开复”印记的观点和事例——但如果用最简单的词句来概括,我觉得,“真诚”与“均衡”的激情碰撞才是开复博士这本新书的最大特点,也是本书之所以能在无数“成功指南”中脱颖而出的最大内因!
  “真诚”是开复博士一贯以来强调并恪守的做人准则。在开复博士精心架构的“成功同心圆”中,所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成功品德或成功要素都必须构建在“诚信”的基础之上。开复博士坦言:“在价值观以及与人品相关的各种因素之中,诚信是最为重要的一环。无论你的个性如何,无论你怎样选择,如果你缺少了诚信的价值观,你就无法在现代社会中立足,你就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在这里,“诚信”作为“真诚”的直接价值体现,肩负起了承载整个“开复哲学”理论体系的核心使命。正如爱默生在《论自然》中所说的那样:“太阳仅仅照亮成年人的眼睛,可它却一直透过孩子的眼睛照亮他的心灵。”开复博士对于“诚信”的不懈追求与所有成功者对于纯真和自然的推崇如出一辙,它们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种孩子般的天真与活力,而一旦失去了这样的天真和活力,我们就只能迷失在世俗和功利的浊流中,再也找不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与幸福。

  坦然面对读者并深刻剖析自我是“真诚”在开复博士这本新书中的又一个重要体现。开复博士在谈到“勇气”这一成功要素时回忆说:“在苹果公司工作时……我属下有一支队伍,这个队伍的经理是我老板的朋友,而这个队伍负责的项目也是我老板最欣赏的。当时,我清楚地知道,这个项目做得很不好,项目经理也不是一个好经理,但是,因为我的老板重视它,我始终没有勇气来处理这个问题。……终于有一天……当我把(裁掉该研发队伍)这个决定付诸实施后,让我惊讶的是,很多员工不但没有对我表示不满,还跟我说他们多么认可这个决定,他们认为我非常有勇气、有魄力。公司领导也并没有因此而责怪我,反而认为,我勇于承认错误并勇于改正的做法非常值得赞赏。”毫无疑问,开复博士将自己在管理工作中犯下的错误公之于众,这不但不会影响业界对开复博士管理能力的认可,反而会增加读者对本书的信任和对开复博士的信服,并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本书中介绍的成功法则是经过了包括开复博士本人在内的无数业界菁英实践检验的,弥足珍贵的思想和经验财富。
  在“真诚”这条贯穿全书的主线上,开复博士向我们讲述了许多影响自己成长或为自己的成功助力的真实故事,也第一次完整、全面地向我们公开了自己在人生旅途中面临几次重要抉择时的心灵历程。当我们读到开复博士为了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计算机专业而放弃原专业的学习时,我们似乎是在与一个与我们年龄相仿的、果敢而热情的同龄人一起交流追寻理想的经验与方法;当我们看到开复博士在导师罗杰?瑞迪的鼓励下向着陌生的科学领域坚定前行的时候,我们仿佛听到一个成功的科学家用真切的话语鼓励我们说:“嗨,相信自己,你也可以做到的”;当我们第一次了解到,开复博士为了决定是否回国创业,竟然使用“利弊对照表”帮助自己寻找真正的理想和目标的时候,我们不但会为开复博士心中深藏的爱国情结感动不已,而且会下意识地扪心自问:“面临择校、就业等人生重要抉择的时候,我们是否会像开复博士那样,用缜密、科学的方法寻找隐藏在自己心灵深处的那个‘真的自我’呢?”

  相对于较坦白而透彻的“真诚”,开复博士在《做最好的你自己》中反复强调的“有智慧的均衡”的概念并不那么容易理解。很多人总会想当然地认为,成功大多拥有一个统一的范式,成功者也大多像一个模子里塑出来的那样,只要按照某一种方法,在某一个方面付出超出常人的努力,就可以“功成名就”了。其实,任何真正的成功都像任何真正有意义的人生那样,具有先天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要想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功,我们就必须在认识自己、了解环境、培养品德、塑造人格、掌握方法、坚定信念等多个方面同时倾注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并应当像开复博士所说的那样,“用智慧在各种看似矛盾的因素之间主动选择‘完整’和‘均衡’”,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印度智者阿罗频多说:“作为知识的寻求者,所当寻求的,是整体知识,不是任何半途知识。”中国智者弘一法师说:“何谓‘真如’之意义?真真实实,平等一如,无妄情,无偏执,离于意想分别。”在《做最好的你自己》的“均衡”一章中,开复博士也使用类似的思辨方式为“选择成功的智慧”做了最好的注脚:“……就是要求我们使用自己的智慧,主动发现并选择最完整、最均衡的状态,并通过这一选择获得成功。这里所说的‘智慧’,既是甄别、判断的智慧,也是权衡、折中的智慧,但从根本上讲,它更是在选择中孕育又在选择中升华的最高智慧——我也把它称作‘选择成功’的智慧。”
  很显然,开复博士所推荐的这种以“均衡”为基础的智慧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行为范例。当我们在求学过程中因为追求分数或学位而忘记了学习的本来意义的时候,当我们在工作遭遇挫折后因为一味强调自信而忘记了反躬自省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离这种“有智慧的均衡”越来越远了。为此,开复博士借助贯穿本书始终的“成功同心圆”提醒我们:“自信和自省,勇气和胸怀,积极和同理心这六种态度都是成功的必备要素,也都是成功者需要具备的优点。但是,一旦将其中某一种态度发展到极端,优点就会立刻演变为缺点。”我想,如果读罢全书,却只记住了“成功同心圆”中每个态度或行为要素的表面含义,而忽视了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内在均衡关系,那么,这样的读者和两千年前那位买椟还珠的郑国人之间还有什么本质的分别呢?

  有关本书的最后一个疑问是:既然有了以“真诚”为核心,以“均衡”为基础的成功法则,青年朋友们该如何将这样的法则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去呢?其实,开复博士早在全书的第一章就已经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要让人人都成为李开复,而是要让更多的人理解李开复的成功哲学,并利用李开复的经验和方法,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也就是说,对不同的、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体来说,成功标准各不相同,成功之路也因人而异,我们不能因为读了这本讲述成功法则的书就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托付给既是成功者同时也是普通人的开复博士。要知道,开复博士所强调的“真诚”最终还是需要每个读者发自内心的体验和共鸣,开复博士所倡导的“均衡”最终还是需要每个追求成功者自己的思考、抉择和判断。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只不过是“真诚”的“自我”在“均衡”思维中所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而已,“追寻成功”也只不过是借助“真诚”与“均衡”这两座灯塔的指引航向“真的自我”的一段奇妙旅程罢了。
  因此我们说,与其将“真诚”与“均衡”当作效应非凡的成功法则,还不如将它们看成是开复博士用来唤醒每个人心底潜藏的“源动力”与“源智慧”的催化剂——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不难理解,开复博士为什么要把“做最好的你自己”这句平实而又脱俗的话用作全书的标题了。
  编者按:
  今年7月19日,原微软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被Google公司任命为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引起了包括《纽约时报》、《参考消息》等全球上万家媒体的追逐报道。如今,李开复博士亲自撰写的第一本中文图书——《做最好的自己》已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在这本图书中,李开复博士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事业成功的经验,提出了“成功同心圆”的法则,希望以自己的经验来帮助中国青少年成为“一个做最好的自己”。本报今日特刊载《做最好的自己》一书的自序,以飨广大读者。
或许您还会喜欢:
邪恶催眠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01深秋时分,龙州街头已经有了三分寒意。不过这点寒意并不能阻止都市男女们上街消遣的兴致,尤其是在周末的傍晚。文汇路是老城区的商业中心。和新区的商业中心相比,这里的大楼多半矮旧,不够摩登气派。但老区也有老区的特色,比如说城内很多老字号都在此处聚集,这对本地市民的吸引力巨大。所以每到营业高峰段,文汇路上总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罗飞坐在路边的一个台阶上,看似在无聊发呆,可他的眼神和思绪却没有一刻停歇。 [点击阅读]
镜·辟天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六合之间,什么能比伽蓝白塔更高?唯有苍天。六合之间,何处可以俯视白塔顶上的神殿?唯有云浮。云浮城位于最高的仞俐天,飞鸟难上,万籁俱寂。九天之上白云离合,长风浩荡着穿过林立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尖碑,发出风铃一样的美丽声响。从云荒大地上飞来的比翼鸟收敛了双翅,落到了高高的尖碑上,瞬间恢复了浮雕石像的原型。无数的尖碑矗立在云浮城里,一眼望去如寂寞的森林。每一座尖碑底下,都静默地沉睡着一个翼族。 [点击阅读]
随遇而安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2
摘要:直到现在,我仍然不能确信究竟有多少人能看得下去这么平淡的一本书。我既没有到该写自传的岁数,更没有可以写自传的资本,只是因为今年正好无可避免地迈入不惑之年的门槛,似乎要做一些稍微特别点儿的事情才比较像样,这才有了这本书—这有点儿像我们的国家“逢五逢十”搞大庆的意思。之前出版过两本杂文集,都是我在新闻节目里写的时评,属于本职工作的副产品。 [点击阅读]
非君不嫁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缘普宁寺——来来去去的人群穿梭,香火袅袅升空,锣钹喧嚣,交织出一幕喜庆味儿。由于今儿个适逢庙会,舞龙舞狮好不热闹,再加上小贩林立,将平日便已是香火鼎盛的普宁寺挤得更是水泄不通。就在某个引不起旁人注目的小角落——“几位大爷、夫人请留步。”正欲跨出的步伐收了住,落在最后头的少妇迟疑地循声望去。 [点击阅读]
黑暗精灵三部曲之二:流亡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怪物在幽暗地域的通道中笨重地行进,它的八只脚在岩石上摩擦,发出刺耳的噪音,在寂静中四处回荡。怪物并没被自己制造的噪音吓得慌张乱窜,四处寻找掩护以躲避其他掠食者的袭击。尽管幽暗地域危机四伏,它显然自信满满,完全未把任何敌人放在眼里。它呼吸的气息是致命的毒气,利爪能凿穿坚硬的石头,嘴里森然环列着好几排矛状尖牙,可以轻易撕裂最厚的毛皮。而最骇人之处在于它的视线,一眼就能将猎物化为石像。 [点击阅读]
24重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中文版序言受出版社编辑的委托,我花了几个晚上阅读了全书(台湾译本),深感一个心理学家(CameronWest博士,本书的作者和主角)能用非常优美的文字和细致入微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他的心路历程,揭示普通人或许不可思议或难以理解的一个多变、离奇、但又确实存在的“世界”——多重人格现象——之难能可贵。 [点击阅读]
一人食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第1章自序许多人都会问我,为什么会想到拍摄《一人食》?如果你还有一份工作,即便在一个人生活的第七年,也还是会有同事跟你一起吃饭,但是辞职后赋闲在家时,就真的要面对完全一个人吃饭的生活了。这是孤独的开始。起初,我天天都宅在家里,以烤土司和便利店里的便当为食。时间一长,我觉得以后不能再这样了。于是打算一个人去餐厅吃,但是感觉怪怪的。想自己做饭,却又无从下手,只好上网求助。 [点击阅读]
不抱怨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美国史上最著名的心灵导师之一威尔o鲍温,发起了一项"不抱怨"运动,邀请每位参加者戴上一个特制的紫手环,只要一察觉自己抱怨,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以此类推,直到这个手环能持续戴在同一只手上21天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热烈参与了这项运动,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活力四射的正面能量。 [点击阅读]
不碎之灵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诸色众相,所存者灵。在他的脑海之中,这句平淡的话语竟然逐渐地演化成一道永久回荡着的箴言,守护起他新近所感知到的一切。更为重要的是,这句箴言已经使他经历了一次对世间真谛的顿悟,并成为钥匙,为他开启一扇通向宇宙知识之海的大门。并且,这顿悟也将他带来了这里。当努波顿缓缓地在赞加沼泽内那片由巨形蘑菇所构成的丛林中穿行时,这句话令他倍感舒适与安宁。 [点击阅读]
专业主义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0
摘要:****************专家的定义***************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想把他们称之为专家。前言--预言将自我实现我想做出这样的预言:“专家阶层的势力迟早会增强,并动摇日本的产业界”。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