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重生名媛望族 - 012 二更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012 二更
  “嬷嬷,你快去书萱院和文青说一声,就道我大好了,免得他惦记。”锦瑟和王嬷嬷二人寒暄两句,这便吩咐道。
  王嬷嬷应了忙吩咐白鹤往锦瑟弟弟在外院的住所书萱院去,而白芷已将炕桌支在了床上,将端来的几样吃食一一摆上。锦瑟昏迷三日一点气力都没有,又被灌了这几日的药口中更是一径的苦,似连五腹六脏都浸泡在了这缠绵不去的苦味中一般。
  可也是这种真实的苦味令锦瑟心中一阵阵发甜,她虽极饿可却一点胃口都没,只念着弟弟又欢喜非常,这才不觉用了两大碗的粥,又佐着菜品连吃了五六块糕点,眼瞧着她竟没有停口的打算,王嬷嬷生恐她病的太久累了胃,这才劝着她停著。
  漱了口,白鹤已从外院回来,却是俯身禀道:“奴婢到书萱院只见了白玉姐姐,白玉姐姐说小少爷今儿一早便和四少爷出门去了,如今还没回来。”
  锦瑟闻言心中咯噔一下,只道果然,弟弟不在家中!
  前世时,便也是在今日,姚锦玉的四弟一早就拉了弟弟文青出府,到午时开宴,府上的少爷们轮流上前给老太太贺寿时两人竟还无影无踪,宾客们正议论,却有奴才来报说二人回府了,却是被下人用担架抬回来的。
  听闻此事,老太太情急之下险些晕倒,吴氏忙着吩咐下人去请大夫,忙着去瞧文青和庶出的四少爷,更要忙着招呼客人,又因她已身怀六甲而不知,竟是累的在书萱院中一头栽倒过去。
  老太太的寿辰便被这般搅了,彼时各府夫人们自免不了去探看一番,吴氏哭诉几句,担忧万分地提起病倒的锦瑟,提起如今被打断了腿的文青,喊着如何地对不住作古的堂兄堂嫂,没能照顾好两个孩子云云……

  夫人们这才知晓,原来锦瑟未曾到前头给老太太贺寿皆因贪看了一夜古书竟是病倒了,而今日姚文青之所以被打断了腿抬回府中,也皆因他一早便拉着府上四少爷去酒楼吃酒,结果一贱民冲撞了他,便生出了纷争,而那贱民生的孔武有力小厮不济事这才打伤了文青,四少爷更是因护着文青而被伤了脸。
  吴氏连日操劳待客之事又要担忧锦瑟的病,更因担忧而忽略了自己个儿的身子,有孕多日竟未曾发觉,又在今日被文青受伤一事惊到,这才累得晕厥。
  彼时客人们没说什么,可事后锦瑟自恃才高、清高自诩、心高气傲、不够贤淑端庄,其弟文青骄纵跋扈、不敬尊长、贪玩好酒、仗势欺人的名声却不知自觉地传了出去。不少夫人谈及两人只叹首辅之家、清贵之门,不复往昔,门风败落至此,引人叹息。
  而反观之下,吴氏贤惠宽仁、慈善敦厚,恭顺慈爱,其女姚锦玉大方得体,淑惠友爱的名声却也不胫而走。
  其后文青的腿无法治愈,得了残疾,再不能参加科举,而锦瑟更被武安侯夫人不喜几欲退亲。相形之下,上门给姚锦玉提亲的喜婆却险些踏破了门槛,一升一降何等明显,何等讽刺。
  可当年锦瑟竟还为吴氏病倒而心生愧疚,为搅了老太太的寿辰不安数度,到底是她当时年幼好欺,还是吴氏等人太过居心叵测?
  想着这些,锦瑟的双手不觉握紧,脸色也发白,目光更是冷了下来,身子禁不住也有些微微发抖。
  王嬷嬷瞧在眼中吓了一跳,忙上前摸了摸锦瑟的手,急声道:“姑娘可是冷了?”言罢便忙又唤了白鹤去添火盆。
  锦瑟这才缓过面色,拉住王嬷嬷的手笑着道:“许是刚醒来有些累……”

  正说着便听外头小丫鬟们的请安声,接着便有人高声报着,“姑娘,夫人和大姑娘瞧姑娘来了。”
  “姑娘刚醒来,怎经得住你们这般吵闹!没规矩的,快住嘴!”
  外面紧接着便传来一个妇人的声音,听上去极为年轻,悦耳的声音带着几分威严。接着门帘被打起,脚步声传来,很快里屋中光影一闪进来几人。
  锦瑟听到声音心头紧了一紧,低垂的目光锐利一闪,再抬眼时已含着温婉笑意。只见打头进来的便是姚锦玉,她穿着一件粉红绣漫天桃花的长褙子,外套一件银红白狐皮右衽无袖短袄,领边儿袖口均镶着雪白的狐狸毛,下配银红马面裙,裙中的马面绣着鹅黄桂花枝,橘黄小碎花,栩栩如生,似能飘香,十分雅致。
  她一进来那轻灵动感又充满活力的鲜亮身影便似一下子叫这略显沉闷的屋子亮堂了一下,随着这身影闪进来,清亮而含笑的声音也响了起来。
  “妹妹可算是醒来了,这两日可把姐姐担心坏了呢。”说话间姚锦玉已到了床前,自然而然地在床边坐上拉住了锦瑟的手,目光含笑满脸欣喜地瞧着她。
  锦瑟回握了她,同样用含笑的眸子细细打量着眼前的姚锦玉。
  一身鲜亮而深深浅浅的红色将她本就娇嫩的脸蛋儿映衬的更加讨喜娇俏,头上梳着丫髻,只缠着两串大小均匀,品质上好的圆润粉珍珠串,珠串在发髻上挽成珠花,珠花边儿上偏用同色的米粒儿珍珠制成一只栩栩如生的振翅蝴蝶簪子斜斜插着。
  耳戴碧玉坠,颈上挂着雕花精致的赤金璎珞圈,通身上下富贵却不招摇,雅致却也不失活泼。

  虽是精心打扮过,但却不露痕迹,想来吴氏为让女儿今日露脸很是费了些心思呢。这般用心,就是为了武安侯夫人携谢少文来府吗?
  “几日未见,姐姐今日瞧着不一样呢……”锦瑟不觉笑着道。
  姚锦玉闻言不知为何心中竟是咯噔一下,只觉锦瑟这话似是意有所指一般,又感她的目光似穿透了她的面容直盯进了她的心底,将她心里那些谋算都瞧了个透透。
  她笑容微微一僵,细细去瞧,却见锦瑟双眸含笑,神情温婉亲昵,哪里和往常又丝毫的不同?只那一双眼睛却似比平日清亮了些,也深邃了些,黑洞洞的竟叫人不敢久瞧。
  “瞧妹妹说的,只三日未见,姐姐哪里就不一样了。”姚锦玉有些忐忑地道。
  “我瞧着姐姐今儿特别漂亮呢,眉目含春,莫不是有什么喜事?”锦瑟微微歪头,打趣着道。
  听锦瑟这般说,姚锦玉面色又是一变,心也突突直跳。自她前两日从母亲那里得知和姚锦瑟有婚约的武安侯世子今日要陪同母亲来府,又听了母亲关于她亲事的几句暗示的话,她这两日便禁不住一直在想那个相貌出众,仪表堂堂,尊贵高才的侯府世子。
  眉目含春?她难道表现的这般明显?姚锦瑟难道真瞧出了什么不成?
  姚锦玉想着面色就有些难看,一股做贼心虚的感觉油然而生,锦瑟瞧着她微僵的面容心中讥诮。
  恰在此时吴氏走了过来,笑着道:“你姐姐不过是瞧你醒了高兴罢了,我的儿,快快叫婶娘看看,可怜见的怎就瘦了这么些。”
  ------题外话------
  二更到,那个杨帅锅由亲亲谢丽华领养了哦,亲亲们瞪大眼睛,下章会有美男出现哦。
或许您还会喜欢:
格林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209 人气:2
摘要:雅科布·格林国籍:德国生平:雅科布·格林(1785年1月4日-1863年9月20日),德国著名语言学家,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年2月24日-1859年12月16日)曾同浪漫主义者交往,思想却倾向于资产阶级自由派。他们注意民间文学,搜集民间童话,亲自记录,加以整理。 [点击阅读]
塔木德智慧全书
作者:佚名
章节:451 人气:2
摘要: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1)钱是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物质财富多少的标志,就其自身而言,是不分贵贱的。在犹太人的赚钱观念中,他们从来就不把蹬三轮、扛麻袋看成是低贱的事,也不认为做老板、经理就高人一等,钱不管在谁身上都一样是钱,它们不会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中就不是钱了。 [点击阅读]
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第1章我是全中国最穷的穷光蛋第1章我是全中国最穷的穷光蛋2005年7月30日星期六阴我30岁。我没房子,住在岳父母家。每天,我睡到上午十点钟起床,煮一大碗面条,狠狠地填饱肚子,然后出门“上班”。白天就不再吃东西了,到了晚上七点,我“下班”回家吃晚饭。一天吃两顿,从不例外。我“上班”就是找一个网吧上网。 [点击阅读]
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非常感谢你们的帮助和支持,使“富爸爸”系列丛书在中国获得如此成功。我们美国富爸爸公司为能与伟大的中国人民合作而感到骄傲。我们从未想到,这些最初仅仅为《现金流》游戏而撰写的小册子会使我们在世界各地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功。“富爸爸”系列丛书被译成35种语言,在67个国家发行了1300万册。中国是我们最成功的市场之一。同时,还要感谢你们在我们访问中国期间对我们的热烈欢迎。希望今后能得到你们更多的支持。 [点击阅读]
伊索寓言
作者:佚名
章节:454 人气:2
摘要:农夫替牛解下犁套,牵着它去喝水。这时,有只穷凶极恶的饿狼正出来觅食,看见那犁,开始仅仅只舔舔那牛的犁套,觉得有牛肉味,便不知不觉地将脖子慢慢地伸了进去,结果再无法拔出来,只好拉着犁在田里耕起田来。那农夫回来后,看见了它,便说:“啊,可恶的东西!但愿你从今弃恶从善,回来种田吧。”这故事是说,尽管有些恶人做了一点善事,但这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出于无奈。 [点击阅读]
哈佛家训
作者:佚名
章节:197 人气:2
摘要:《哈佛家训》是我送给儿子和女儿的一份特殊的人生礼物。我深切地感到.父母不仅要用牛奶和面包将子女养大.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及时用完美的思想熏陶他们的灵魂。子女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生下他们.并不只是让我们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教导他们.用正确的人生观念启迪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人类智慧的精英.成为大地上生命的强者。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应该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职责。 [点击阅读]
痴将军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3
摘要:第一章长安城外,炮竹、锣鼓喧闹之声绵延数里,不绝于耳。人人放下手边的工作,扶老携幼,大街上形成长长的人墙,站前方的个个欢欣期待,后方的便伸长了脖子,就怕晚那么一眨眼,就要错过亲眼目睹大英雄伟岸英姿的好时机。“爹爹,恬儿也要看大英雄。”五、六岁的女孩儿拉拉父亲裤管,细声细气地说。“好、好、好。”那当父亲的庄稼汉一把抱高了女儿,放上肩头。 [点击阅读]
步步惊心
作者:佚名
章节:79 人气:2
摘要:2005年,深圳华灯初上的街道,比白天多了几分妩媚温柔,张小文身着浅蓝套装,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有些疲惫。刚进楼门却想起浴室的灯泡坏了,忙转身向楼旁的便利店走去。开门,打灯,踢鞋,扔包,一气呵成。张小文从阳台上把沉重的梯子一点点挪到浴室,试了试平衡,小心翼翼上了梯子,突然脚一滑,“啊”的一声惊叫,身子后仰重重摔倒在瓷砖地上,一动不动。清、康熙43年,北京湖边景亭的走道,面对面站着两位十三四岁的姑娘。 [点击阅读]
河自漫漫景自端
作者:佚名
章节:375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鸟与鱼的距离(一)楼下落地钟发出清脆的声音,自端下意识的合上书,数着,钟敲了十二下。她揉了揉额角,从沙发上站起来。原本拥着的靠垫和毛毯拖在地上,她没管。光着一双脚,走到窗边。从窗帘的缝隙中看着静静的庭院,屋前的水杉默默的立着。夜色深沉。静的让人心里有些发慌。不知道站了有多久,听到外面有车子的响动。自端撩开窗帘一角,看到警卫开了大门。车子进门以后便熄了火。车上下来两个人。 [点击阅读]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文/朱旭东认识尹建莉缘于她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那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刚为他们这一批教育硕士确定了导师。她当时很明确地选择了教育作为其研究方向,而我的研究方向之一刚好是教师教育这个领域,这样我们自然就有缘认识了。第一次读到尹建莉的作品是她的诗歌。她初次和我见面时,送了一本自己的诗集给我。她的诗写得很好,我读了后觉得她很细腻,文字功夫很好,但也让我有微微的担心。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