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重口味心理学 - 第三篇 “害羞的膀胱”社交恐惧 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在生活中,人们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表情,来自迎面走来的路人的,与你交谈的熟人的等等。正常人一般会容易记住赞许的表情,而社交恐惧症患者则容易记住批评的。
  所以同样是到街上走了一圈,正常人不会有太大的“收获”,而社交恐惧症患者则带回了无限的来自陌生人的“批评”、“愤怒”等等,尽管大多是他们自认为的。
  为什么人类这种害怕愤怒表情的倾向被从远古遗传下来呢?
  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大自然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体现:
  你想啊,看到对方不论是兽也好人也好妖也好,当他们凶相毕露时,能够害怕愤怒表情的人早就溜之大吉了,或者干脆就地装死,唯独你对这些个不感冒,还傻傻竖在原地深情对望,不叉你叉谁呢?
  因此,会躲避“愤怒表情”的人更可能生存下来,从而将这种基因一代一代传下去。
  这样在人类所有种族中,就有了倾向于躲避那些侵略性强的和享有社会特权的群体的这种特性。
  只是,过度躲避和敏感的下场就是可能罹患上恼人的社交恐惧症!
  在我还住校那会儿,若是哪天在寝室中磨磨叽叽蹉跎了一日无所事事的话,便会心生悲凉,满腹怨气,抓住身旁的人吼它一嗓子:“我习得性无助了啊!”好为自己的虚度光阴找个开脱的理由。
  到底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这次得再请出那条大狗,把它关进笼子里,然后旁边有人按响蜂鸣器,接着用电击痛苦地刺激它,顿时它就作困兽状,上蹿下跳,屁滚尿流。
  多次刺激后,打开笼子,再按响蜂鸣器,此时,还未等电击,大狗便开始在笼子里满地打滚,颤抖求饶,把本可以趁机逃跑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我本来可以好好学习好好珍惜时间,却任它们流走了,让空虚鱼肉我,这就是我的“习得性无助”。
  回到社交恐惧症,一个人偶然一次或者几次体会到社交的创伤,但自己事后被当时产生的痛苦所困,多次强化暗示后,便有可能对以后类似的痛苦产生“习得性无助”。
  听说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小女孩,在课堂上偶尔一次发言不顺利,可能是结巴或者停顿,遭到了身边同学们的热烈嘲笑,这个痛苦一下子就被钉入心中,以后每每发言都和这次一样糟糕,而且愈演愈烈。
  后来的情况是:在课堂上不能回答任何问题,因为无法出声;出门后不能去商店买东西,因为无法与营业员交流。但是私底下与家人朋友之间却不存在这样的障碍。
  这便是因“习得性无助”而导致的社交恐惧症。
  最后一个要说原因:

  目前虽然还没有对社交恐惧症患者进行遗传学的研究,看看到底和基因有没有关系,但是研究者们已经确定了一些父母的养育方式将可能导致社交恐惧症的发生:
  ①过于保护孩子,对孩子缺乏信任,缺乏情感支持。
  ②过度关注孩子服饰是否整洁和言谈举止是否得体。
  ③不鼓励孩子进行社会交往,从而妨碍了他们学习社交技巧来控制自己对社会的恐惧。
  关于治疗,可采用认知行为的集体治疗:就是让一群难兄难弟们聚在一起,相互复述或者模拟能够引起恐惧的社交场合。例如,当一个人对在公众面前演讲极度恐惧时,大家就集体扮演他的听众,来一场模拟秀。
  除此之外,还鼓励大家轮流吐露自己内心的痛苦,获得其他人共同的安慰,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也收获了来自社会的支持。
  我就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一位五十多岁的男性企业家趴在一位十几岁懵懂少年的肩头放声痛哭……
  苦难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在它面前,人们再也没有任何年龄、性别、层次、贵贱限制,世界顿时大不同了!
  重口味心理室诊疗记录
  ①
  网友求助
  唉,社交恐惧症,曾经困扰我好久啊,我觉得更严重的是我对异性的恐惧。从小学开始我和异性就只说必要的话,比如该交作业了什么的,现在好多了,可是我一个异性朋友都没有。但是朋友给我安排相亲,明确是以谈朋友为目的,我就能有很多话说,所以我才能顺利恋爱结婚。不知道是什么心理,就是没办法和异性深交,只能是平时见面打招呼啊,说一些客套话什么的,如果再深入的朋友间一起吃饭出去玩什么的,我就特别排斥,去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如果吃饭的饭桌上有一个异性在场,我就觉得特别紧张。不知道这是不是说明心理有问题啊?

  作者解答
  不清楚这种对异性的恐惧给你的生活造成了多大程度的影响,如果很轻微的话,那你的问题可能只是某种性格所致。如果已经严重影响了你的正常生活,建议你去专业机构做进一步的诊断。
  ②
  网友求助
  我觉得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心理疾病,像我自己就是:离开家的时候老觉得门没锁好,老觉得没带钥匙,非要回家确认才行。
  到银行取钱的时候老觉得没取银行卡,出门老觉得裙子的拉链没拉上。
  “害羞的膀胱”我也有,如果是没门的厕所,我就尿不出来。
  伤口结痂快要好的一瞬间,喜欢再把它抠破,让它重新鲜血淋漓。
  作者解答
  是的,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如果情况不严重,大可不必“大惊小怪”,否则反而会使之真正成为一个问题。生活不可能完美,人的心理也是。
或许您还会喜欢:
鬼医傻后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2
摘要:第001章夜半惊魂晚霞似血,笼罩了整个天际。苍穹一片暖色,晚云轻拂而过,好似层层翻滚的浪海,无穷无尽的变幻。翻卷如云的宫墙,层层迭迭的瓦檐,精致的亭台楼阁,山石排列有序,奇花异草数不胜数,轻风吹过,到处是馥郁诱人的香气。雕梁画栋的殿阁中,微微敞开的窗户,暮色的青白光芒笼罩着宽大空荡的宫殿,显得苍凉而凄惨。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号性格:完美型自白:我觉得凡事都应该有规有矩,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标准;我理性正直、做事有原则、有条理、有效率、事事力求完美,但别人说我过于挑剔、吹毛求疵。性格特点:(1)对错黑白分明,没有灰色地带,原则必须遵守和坚持,不可以协商,经常认为自己掌握真理;(2)高标准、高要求、认真、原则多,自己出错则会自责、内疚、愤怒;(3)自律,也严于律人,对人也对己,别人出错会进行指正, [点击阅读]
云中歌2
作者:佚名
章节:125 人气:2
摘要:云歌被宦官拖放到一旁。拖动的人动作粗鲁,触动了伤口,她痛极反清醒了几分。隐约听到一个人吩咐准备马匹用具,设法不露痕迹地把她押送到地牢,拿什么口供。不知道是因为疼痛,还是大火,她眼前的整个世界都是红灿灿的。在纷乱模糊的人影中,她看到一抹影子,疏离地站在一片火红的世界中。四周滚烫纷扰,他却冷淡安静。 [点击阅读]
人类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前言汉斯及威廉:当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的那位引导我爱上书籍和图画的舅舅,答应带我做一次永难忘怀的探险——他要我跟他一起上到鹿特丹老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顶上去。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教堂司事拿着一把足以与圣彼得的钥匙相媲美的大钥匙,给我俩打开了那扇通往塔楼的神秘大门。“等你们下楼出来时”他说,“拉拉铃就行啦。 [点击阅读]
伊索寓言
作者:佚名
章节:454 人气:2
摘要:农夫替牛解下犁套,牵着它去喝水。这时,有只穷凶极恶的饿狼正出来觅食,看见那犁,开始仅仅只舔舔那牛的犁套,觉得有牛肉味,便不知不觉地将脖子慢慢地伸了进去,结果再无法拔出来,只好拉着犁在田里耕起田来。那农夫回来后,看见了它,便说:“啊,可恶的东西!但愿你从今弃恶从善,回来种田吧。”这故事是说,尽管有些恶人做了一点善事,但这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出于无奈。 [点击阅读]
塔木德智慧全书
作者:佚名
章节:451 人气:2
摘要: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1)钱是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物质财富多少的标志,就其自身而言,是不分贵贱的。在犹太人的赚钱观念中,他们从来就不把蹬三轮、扛麻袋看成是低贱的事,也不认为做老板、经理就高人一等,钱不管在谁身上都一样是钱,它们不会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中就不是钱了。 [点击阅读]
存在与虚无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存在与虚无》这是一部存在主义代表作,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概论:一、导言:对存在的探索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萨特明确了他对存在思考的起点,提出了存在的两种不能互相还原的存在形式:对意识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意识本身。萨特的存在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现象。 [点击阅读]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3 人气:2
摘要: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幸运儿》。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歌剧《乌鸦》,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歌剧《司普洛峨的神》,《黑白混血儿》,《摩尔人的女儿》,《幸福之花》,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梨树上的鸟儿》,《小基尔斯滕》, [点击阅读]
小狗钱钱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变得富有一些,只是我们中的一些人的这一愿望更为强烈;而有些人却假装自己只想在生活的某些领域里变得富有。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最终愿望都是让自己更加幸福、更加成功,也想拥有更多的钱。这种愿望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富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假如我们有充足的钱,我们就能生活得更有尊严,也能更好地为自己和他人服务。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