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中国现代散文 - 穆木天《秋日风景画》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
  狂风暴雨从海上吹来。大的都市如死了一样。除了时时送来的几口汽车声,火车拉笛声,若有若无的电车响动,再听不见什么都市的声音了。叫卖的声音,扯着闹着的儿童们的喧嚣声,是再也听不见了。如狂波怒涛般的大都市,如鼎沸一般的大都市,现在好像是停止了动作。生命跃动的都市好像变成为一座死城。
  只是狂风暴雨在咆哮着,在这九一八的夜间。可是,在日间,在太阳旗之下,日本在欢声雷动地庆祝着九一八纪念。而殖民地的民众却是屏声息气地连反对的声音都不敢公然地吐出来。而不到夜间,又袭来了暴风雨。刮得无家可归,暴尸于荒郊野外的,真不知有几何人。狂风暴雨好像更加清楚了压迫者之面貌的猛恶。在这九一八的夜间,只是狂风暴雨在咆哮着。
  在这个不安的夜里,对着沉沉欲坠的黑暗的巨幕,听着吼吼的风雨声,傍着依稀的灯光,我回想到一幅一幅的秋日的风景画。
  二
  那时,我是一个天真的孩子。是八岁,也许是九岁。
  风景,是我的故乡的野外。是秋日萧瑟的景象。
  时间,是日俄战后,由于南满铁道之开发,乡间的一部分人相当的富裕起来的时代。
  那个时候,我的家庭是相当地安适。我一个人读书。
  一天,我跑到野外去了。
  高粱,“晒了红米”了。小河的边上的草,枯黄了。满山秋色。牧童在放着牲畜。出了学房,到了野外,使我感到无限的舒畅。
  那时,是天下太平,没有土匪,也没棒子手(劫道的)。夏天,我们可以到山里打杏、采芍药、百合、狼尾蒿。在那树木关门的时节,都是一无所惧的。何况,现在是秋天呢。沿着小路,我不觉地走到牧童们相聚的所在。
  牧童们都像是天真的。都是街头街尾左右近邻的孩子们,他们认识我,他们向我打招呼。
  一—哎,大家烧毛豆好么,我,笑眯眯地,向他们要求。
  ——好罢!大家像是赞成我的意见似的。
  大家到邻近的豆地中折了些毛豆,、拾了些干柴枯草,弄了把火。不一会儿,毛豆啪啪地燃起来了。
  烧熟了毛豆,大家分着吃了一顿。都是非常地高兴的,一边吃着,一边说着。
  吃烧包皮皮米(玉黍)的风味,和吃烧毛豆的风味,是我永不能记的。
  可是,自由地,在山野中吃烧毛豆的那一次,是最愉快的。
  但是那种世界,现在那里去了?
  三
  又是一幅秋天的风景画。是在北方,可不是我的故乡。
  是在天津卫。天津卫,是伟大的名字“一京,二卫,三通州”。那给了我无限的憧憬,在我的少年时代。
  天津又称作“北洋”。那是更引起我的幻想。在故乡中学的教室里,时常这样设想。“北洋”是一片汪洋,是在海的旁边的一座蜃楼般的都市。索性是一片汪洋中还涌着几只绵羊。
  到了天津卫,觉得倒也不错。但是,不是海滨上的幻影的城池,而且沙漠中的一片尘烟扑地的街市。
  听说有一个紫竹林自己总以为是一座竹林,是一片紫色。好像是观音菩萨住在那个处所。但是没有去过。
  秋日里,在野外散步,是一种乐趣。两三位朋友在一起,绕着野外小径,谈着灵修问题,或谈着自然科学的学习,是非常地适意。
  一天的情景又到在我的目前了。那是乘船到黄家坟去。是学校青年会举行的秋季旅行。

  在黄沙飞腾的天津生活,苦的是缺少水。虽然那一道海河,是一带浊流,但是离开了满目黄沙的南开,到了河的中流,溯流而上,大家,你唱我和地,唱着歌,也是一种说不出的快乐。 看着熙熙攘攘的街市,望着西沽的教室,想象着要去的那个所在,心中是别有天地的。 黄家坟自然是初秋的景象啦。虽然秋日非常地和煦,但已令人感到白杨萧萧了。从船上望去,无数的白杨,拱抱着一块坟地。四边是满目的田畴。
  大家席地而坐地吃野餐,谈话。随着,四散地,玩去了。
  一望无边的莽原,使我更感到茫茫禹域之广大。我感谢上帝。我想象着在这块平原上,将林立起工厂的烟囱。烟囱里的烟直冲云霄,机器的响动轰震四野。我想象着我是一个工程师。我想来想去,看着地形,想起几何的公式来了。可是我的工程师的梦未能实现,我所想的那些工厂的烟囱与机械也未有产生出来。那一个世界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呢?
  四
  又是一幅的秋天的风景画。是在日本京都的吉田山上。
  是一座神社,在吉田山的东麓上。神社是盖覆在吉田山的绿树浓荫之下。神社前边,是一条长的石头的阶段,直通到山下过的马路。马路那边就是古刹真如堂。
  在薄暮的时节,我同T并坐神社中的石凳上。T君是我的高一级的同学,同时,是文学上的朋友。
  真如堂在绿树苍郁之中露出来他的尖巅。远远地,在东山这边的山谷中的人家的屋顶上,还余着断续的炊烟。
  夜幕越法地坠下来了。空中,时时地,度过着一只飞鸟。
  T君又想作拜伦,又想作维特。夏天,他去过宫津,在庙里结识了——位少女TY。
  T君总向我谈他的理想:哥德一生有过十四个爱人。但是他在宫津遇见过一个。我则是望洋兴叹。
  我们的话题总是“美化人生,情化自然”。从艺术讲到恋爱,从恋爱讲到艺术。讲来讲去,他总是煽动,我总是无从问津。
  那时,维特,拜伦,的确地,是我们的理想人物 。
  空抱着理想,怎能实现呢?这又是问题了。
  于是忧郁了。但不是幻灭。不能实现的热望,不住的憧憬,我那时觉得是美的。
  夜色朦胧,心地朦胧,一片诗意。随着,古寺中振响出来灰白色的钟声,在空气中荡漾着。
  钟声止了。我们又到在薄冥的道上了。
  ——上哪儿去呢?我们互相地问着。
  一边说着,不知不觉地,顺着小径走下去了。
  夜色是朦胧的,心地更是朦胧的。
  心里永远是充满着爱的憧憬。
  理想是能实现,倒是有点诗意。秋的薄风,微笑地在安慰我。
  这种的朦胧的心情,当时是深深地藏在我的心底。我总是在这种忧郁气氛中生存着。
  这种心情现在是成为了云烟消散了。
  五
  又是一幅秋景。是在伊豆半岛的伊东町。
  受了一点精神上的苦痛。s君劝我暑中同他到了海岸上。
  到的时候是炎夏,但是深深地给我印象的是初秋。
  伊东的初秋,是一个深可怀恋的追忆哟。
  肥胖而有肉感的少女静江!她是给了如何地深刻的印象啊!
  日本的少女,点缀在初秋的田园风景中,是如何地优美呀!
  伊东川上,我游玩遍了罢!我在他的源头读过维尼的诗篇。

  伊东桥畔,我欣赏够了罢!我在他的苍翠的树丛之中,赏玩了皎洁如练的河中的涟漪。
  伊东的山头,田间,海岸,都有了我的足迹。我的鞋底到处都给踏上了烙印了。
  而特别地是它的夜间的灰黄的道上是最令我怀念的。我真不知有几千百次地追逐着伊人的歌声伊人大概是同s在散步。
  一天夜里,真是百分的不安了。夜里,在楼下温泉里洗了一个澡,随着就出了门奔海滨去了。
  那是九月初的天气,微有凉意。
  夜是静静的。涛声和山中的微风声相应和着。一湾碧海。遥遥地,海面上,散布着一些渔火,在闪烁着。
  在各处散在的人家,都关门闭户地在鼾睡着。小的过路的茶店也都关了板儿,外边只剩了几张空床。
  我一边望着渔火,听着风声,一边默默地往前走着。在那一条平滑的灰白的仄道上,往前奔着,心里像有无限的憧憬。
  到了伊东和纲代之间的山陵的顶峰上,东方已滚出来朝阳。茶店已开始营业了。
  饮了一杯茶,吃了两个蛋,登了高峰,我长时间地把初秋的海观赏了一下。
  到了纲代,在船码头流连了一阵。看见了下船的下了来,上船的上了去,汽笛呜呜地一声,船向着大海驶去,我又就了向热海的路。
  走了不远的平坦的海滨的沙路,又是山路了。山路是更崎岖得多了。虽然有些疲乏,但仍是向热海走击。
  到了热海,日已西斜。倒是有点失望。再往前走,像是无处可去了。再不想去瞻仰那“锦浦归航”等等的名胜了。
  到了旅途的终点,旅人感到了像是没有出路。看看帖包皮皮中只有回伊东的船费和一点零钱,于是吃了一餐便饭,想了一阵,玩了一阵,就乘着汽船又折回了伊东。
  这一次回到伊东,好如常胜将军之凯旋。傲然地立在船头。俯瞰着海水,而特别是将近伊东码头之际,自己感到真像是作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我们以为你自杀了呢,房东老太太,静江,S,都向我说,在我回到家中之时。 我笑了一笑,点了点头儿。 ——山里,河边,海岸,都找遍了呢,接着他们又说。 ——到热海去了,我微笑着走上楼去。 那一天,是我最可怀念的。那种恋爱的幻灭,是可宝贵的,那种放浪的旅途是可宝贵的。
  现在,回忆起来,是另一个世界了。
  六
  又是一幅秋天的风景画。是在墙子河畔。
  回到中国,由广州飘泊到燕京。由燕京又飘泊到天津。
  但是这一次安身的场所,却是墙子河畔。
  墙子河畔,是我以先所未曾去过的所在。说起他的风景,是异常有风致的。 那不是北海那样的绿户朱栏。又不是故宫那样的颓城腐水。那是另一种风景。
  是一条河,河里有无数的货艇。岸上是些破落户的商店。是卖烧饼的,卖切糕的。往来的,除了少数之外,人都是短衫露膊,作苦工的,撑船的乡下汉。
  但是河边的马路,是南达南开大学,北通日本租界。南开大学远远在望。北行半里,即到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的租界了。
  在不夜的都市之近旁,有这样墙子河一带的所在。那构成了一个很有趣的对照。
  我去的时候是初秋,墙子河已现出的凄凉的秋色了。北京城中所没有的萧条。
  那种惨澹的秋的田野,展开在河的两岸,十足地,表现出家村没落的现象。

  学校是日本人办的——为着生活,朋友介绍到那里避避难。但是在那里,我看见在北京的“宫庭社会”中所见不到的现实。
  学校的日本教员过着优游的生活,时时在学校宿舍前的小林中聚着野餐,清洁整齐地整理了他所住的区域;但中国的教员的住所之前,则是灰尘狼藉,只是他们对于日本教员则是低首下心,唯恭唯敬的。
  虽然学校四围皆水,岸边匝以树墙,如住在别庄里似的,但是,那则越令我在那里住不下去了。
  满目疮痍,到处矛盾,使我的忧郁的悲哀消散了。
  我脱开了那个环境。我知道我以往是住在空想的世界,虚构的世界。而今后现实的世界等待着我去踏进呢。
  七
  又是一幅秋天的风景画。是在船厂。
  船厂是我的故乡的都会。我们叫做吉林,可是乡下人却只知道船厂。
  是一九三O年的秋天。是“九一八”的前一年。
  在东北,秋天是来得很快的。夏天过去,马上就一雨成秋了。
  那时,我住在北山附近的吉大寄宿舍中,每天,是要同Z君到北山散步的。
  初秋,树叶已是枯黄而欲坠了。登了北山,遥望松花江上,来往坐船的人已经稀少了。江南岸,已将满地是衰草了。
  这天,同赴北山散步的,不是Z君,则是c君和H君。
  步上了山道,登在庙宇前的栏杆上,瞰视着长而如带的松花江。
  械里是烟雾沉沉的。
  这一年,是多事之秋。就是赏玩风景,大家都是时常谈到国事。而且这一年教育界也是多事之秋。
  “吉敦铁路与吉海铁路之接轨,日本是在阻止着的。”
  “南满铁路,是一天一天地,损失受得多,‘赤字’是有加无已的。”
  “日本明年是一定要武力修吉会路,总是要干一下子的。”
  “农村一天一天破产,卖地都没人要,种了一年地还得叫借贷”。
  这一类的话语,是我们所谈论的题目。我们总直觉到有什么事变将要临头了。
  说着,穿过庙字,到了庙后的盘道上。顺着盘道,向着西边山头上的亭子走下去了。
  四外是夕暮朦胧。各个山头上,笼罩着烟霭。在山道上,望远处眺望着,好像感到农村是要越法迅速地没落了。
  转到西边的山头上,在亭子四周走着,远望着。
  满铁公所的建筑物,耸立在松花江的北岸上,如吃人的巨兽似的。
  山窝中,几家茅舍,一条崎岖的道路。在那个山村中,一切像是害着黄瘦病。
  ——只有民众起来,……好像谁在叨咕着。
  转回身来一看,亭子的石墙上,新新的油墨写着:“第二次世界战争……”
  日本的压迫日烈,可是新的势力日益增长。这是“九一八”的前夜。
  那是一幅秋的风景画。可是那一个多事之秋,回忆起来,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八
  “九一八”事变不出人预料地爆发了。一年!两年!现在是两周年纪念了。
  日本天天在向中国民众示威。在狂风暴雨中,我们想象一下他的残暴和凶狠罢。
  可是,在一方面,东北却成了新局势,民众武装起来,要作决死战了。
  大都市是如同死缄一般。可是民众在“死之国”中,却要拼着最后的老命呢。
  这是新的开始,这是新的开始。
或许您还会喜欢:
悟空传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今何在,出生年月,一九七八年六月。被《中国图书商报》誉为内地网络文学第一人,主要作品《悟空传》《若星汉天空》《九州:羽传说》。做过网站管理、游戏策划、影视编剧。现为自己与朋友联合设计的大型虚拟幻想世界《九州》的小说出版、网站运行及游戏改编而努力中。今何在。 [点击阅读]
我的团长我的团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我在长江之南的某个小平原上抖抖索索地划拉着一盒火柴,但总是因无力而过度用力,结果不仅弄断了火柴梗子,还让满盒的火柴干戈寥落撒了半地。我只好又从脚下去捡那一地的火柴梗。我——孟烦了,二十四岁,今国军某支所谓新编师之一员,中尉副连长。我无力又猛力地划着火柴,这次我让整个空火柴盒从手上弹出去了。于是我再用抢命般的速度抢回地上那个火柴盒。“烦啦你个驴日的!连根火柴也日不着啊?!”我想起了我屡被冒犯的官威。 [点击阅读]
无字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作品: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坎坷人生遭际,展现了中国近百年间的时代风云,对二十世纪的中国进行了独特的记录与审视,描写了一个说不尽的时代。作家:张洁,女,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系。北京市作协专业作家,国家一级作家。 [点击阅读]
无水之城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0
摘要:大风来时,河阳城一派肃穆。还不到下午五点,大街上早已人去巷空。学生们下午就没敢上学,全都躲在家里。机关单位这天放假,但日历上这天并不是法定节假日。就连一向生意兴隆,车间日夜不停转的河化集团,这一天也出奇的静了下来。乱石河滩西边,十丈长的明长城废墟上,两只老鹰惊魂不定地乱叫。它们叫了整整一天,嗓子都破了,嘶哑的叫声凄厉地划破河滩上面那一片死亡的气息,破碎在河阳城上空。 [点击阅读]
无爱承欢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近日来,论轰动全港的新闻,莫过于厉氏掌权人厉仲谋争夺一名六岁男童监护权的官司。案子还未开庭就已闹得满城风雨。事件一头是商业帝国的王,另一头却是……吴桐?何许人?城中各大八卦周刊、商业期刊连篇累牍报道,媒体要挖吴桐背景,结果此人身家白如纸,七年前未毕业时曾在厉氏实习,除此之外,她与金融大鳄厉仲谋无半点交集。狗仔转而想从孩子那儿下手淘八卦,厉氏公关部公文扼令媒介朋友自制,不要去打扰孩子的生活。 [点击阅读]
智齿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自从梁功辰换了那把硬度偏高的牙刷后,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虽然用度日如年来形容有夸张的嫌疑,毕竟梁功辰一天只刷两次牙。但他每次刷牙时,我都极力躲闪,那牙刷分明是砂纸,每当那再硬一点儿就完全有资格被称之为“针”的刷毛接触我时,我都比较痛苦,像受刑。我是一颗智齿,梁功辰的智齿。从你的牙齿中缝往两边数,第8颗是智齿。也许你会说,智齿和盲肠一样,是人身上多余的东西。 [点击阅读]
朝内81号
作者:佚名
章节:61 人气:0
摘要:城市从地铁的第一班车开始苏醒,叮叮当当的装进去一个个睡眼朦胧的虫子,哈气连天的开始看免费报纸玩手机显配电子书飞媚眼等艳遇。呼啸的列车穿越无边黑暗的地下,连接着数不清的空洞和阴霾,那些只有老鼠飞蛾蠕虫才能到达的伸手不见触角的地方,有多少你不知道的啃食和狞笑。让人无语的安检仪肮脏的吞噬者红男绿女仔细的包皮包皮和混合着民工编织袋的余尘一直嘟嘟的进站。“您等会,您这包皮得打开我们手检下。 [点击阅读]
杀人蚁
作者:佚名
章节:5 人气:0
摘要:1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学的自然课老师无论如何没想到她给学生留的一项家庭作业改变了世界。这个改变首先涉及到地球上的很多官员。上至一品国家元首,下至最小的芝麻官儿。成千上万的人不明不白地丧失生命。恐惧袭击人类。2自然课杨老师在下课前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后天上自然课时,每位同学用玻璃瓶带5只蚂蚁来。杨老师要用这些蚂蚁给同学们上一堂生动的自然课。到了下次上自然课的时间。 [点击阅读]
李家庄的变迁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李家庄有座龙王庙,看庙的叫"老宋"。老宋原来也有名字,可是因为他的年纪老,谁也不提他的名字;又因为他的地位低,谁也不加什么称呼,不论白胡老汉,不论才会说话的小孩,大家一致都叫他"老宋"。抗战以前的八九年,这龙王庙也办祭祀,也算村公所;修德堂东家李如珍也是村长也是社首,因此老宋也有两份差--是村警也是庙管。庙里挂着一口钟,老宋最喜欢听见钟响。 [点击阅读]
棋王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车站是乱得不能再乱,成千上万的人都在说话。谁也不去注意那条临时挂起来的大红布标语。这标语大约挂了不少次,字纸都折得有些坏。喇叭里放着一首又一首的语录歌儿,唱得大家心更慌。我的几个朋友,都已被我送走插队,现在轮到我了,竟没有人来送。父母生前颇有些污点,运动一开始即被打翻死去。家具上都有机关的铝牌编号,于是统统收走,倒也名正言顺。我虽孤身一人,却算不得独子,不在留城政策之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