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中短篇小说 - 最后的奖赏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提纲*)
  --------
  *《最后的奖赏》创作于1941年5月5—6日。于孟历1349年斯拉万月(相当于公历1942年7—8月)发表在泰戈尔创办的国际大学杂志上。杂志编辑当时写道:“这篇难以确切地说它是小说,而只是小说的一个提纲。泰戈尔生病期间,有这样一个想法,他很想完满地写出来,但是未能如愿。”(见孟加拉文版《泰戈尔文集》第27卷607页)因为当年8月份泰翁就与世长辞了。
  那天,是大学预科和中学毕业班级颁奖的隆重日子。比莫拉是位女学生,由于长得非常漂亮,美人之称闻名遐迩。她手里拿着奖品。四周围着一大群人。比莫拉心里感到极为骄傲。一个诚实的男学生,胆怯地站在一个角落头。他鼓起勇气靠近了些。比莫拉发现他脚受了伤,用肮脏的衣服当绷带绑着。比莫拉看着这个男孩,鼻子翘得老高地说:“啊,先生,你为什么在这里?应该到医院里去看看脚。”
  那男孩伤心地走了。回到家里,男孩坐在自己书房的一角,大哭起来。他姐姐手拿喝水的杯子走了进来,问道:“发生了什么事,乔戈迪什,你为什么哭呢?”
  当姆里纳利妮听到弟弟受到羞辱时,她很生气地说:“姑娘那么高傲,只要你努力自强不息,总会有那么一天——她要拜倒在你的脚下。不然,我就不叫姆里纳利妮。”
  这历史的第一幕已经过去了。姐姐现在当了中学女监察员。她来到一所学校进行督察。她对姑娘们讲到她弟弟那段受委曲的故事。听到这些,姑娘们都不满地起哄,并说道,“任何姑娘,任何时候也不会做出这种毫无人性的事情来,即使姑娘长得如花似玉有倾国倾城之貌,也不该如此。”
  姆里纳利妮阿姨说,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真理。
  今天又是颁奖的节目。颁奖仪式开始之前不久,姆里纳利妮阿姨问姑娘们:“好吧,那天对那个诚实男孩进行侮辱的事就算过去了。你们说说,那男孩现在干什么你们才感到满意呢?”
  有人说,诗人;有人说,革命家;从外面邀请来的一个姑娘说,高等法院法官。
  铃声响了。大家准备就坐。颁奖人入场了,他就是乔戈迪什普罗萨德——高等法院的法官。他坐了下来。那个被邀请来的姑娘是莫乔波尔普尔女子高级中学三年级的数学教员。她来到法官跟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并用花环擦去法官凉鞋上的污斑。乔戈迪什普罗萨德匆忙站了起来说:“这次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尊敬?”
  阿姨说:“怎么说是新式的呢!它完全是老式的尊敬方式。在我们国家里,向天神鞠躬就是从脚这里开始的。今天你那脚受到了应有的尊敬。”
  这次相识聚会就让它结束吧!这姑娘,就是那曾几何时美丽动人的女学生,比莫拉女士,邻近学校里一位骄傲的人物。父亲去世后,她如今担起了教书的职务。一会儿这里,一会儿那里,一直从事教学工作。过去那天她所藐视的那只脚,今天特地邀请她来给这脚以尊重。姆里纳利妮阿姨,那时仅是位姐姐。还有她那弟弟,乔戈迪什普罗萨德——现在的高等法院的法官。
  这个故事就讲到这里。但,有时候故事就是真事。人们写的历史,有时是永垂不朽的。那天,即他出席第一次颁奖之日,他在测验时,把脚摔伤了。那天有各种各样的游艺活动:有跳高,有长跑,有拔河。这次吸取的教训他一辈子也忘不了。诗的韵律愈是铿锵有力,朗诵时嗓音更是四倍的高昂激荡。她所得的奖赏比谁都多。今天,她由于得到法官的赏识,在主任办公室里得到了首席办事员的头衔。
  (1941年5月5—6日)
  黄志坤译
或许您还会喜欢:
白牙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黑鸦鸦的丛林,肃立在冰河的两岸。不久前的一阵大风,已经将树体上的冰雪一掠而去。现在,它们依偎在沉沉暮霭之中,抑郁寡欢。无垠的原野死一般沉寂,除了寒冷和荒凉,没有任何生命和运动的含义。但这一切绝不仅仅意味着悲哀,而是蕴含着比悲哀更可怕的、远超过冰雪之冷冽的残酷。那是永恒用他的专横和难以言传的智慧,嘲笑着生命和生命的奋斗。那是“荒原”,是充满了野蛮,寒冷彻骨的“北国的荒原”。 [点击阅读]
白衣怪圈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月4日星期一上午7时5分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冬夜一片漆黑。海伦·卡伯特在拂晓时醒了过来。她躺在路易斯伯格广场她父母的家中,一缕缕暗淡的晨曦刺破了笼罩这间三楼卧室的黑暗。她睡在一张有顶篷装饰的床上,懒得睁开眼睛,依然沉浸在鸭绒被赐予的舒适温暖之中。她称心如意,全然不知她的脑组织已出了大毛病。这次假期海伦并不很愉快。她是普林斯顿大学3年级学生,为了不影响功课,她预约了在圣诞和新年假期中做刮子宫手术。 [点击阅读]
白马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一)我身后的磨咖啡器像只愤怒的毒蛇一样,发出嘶嘶怪响,带着一种邪恶、不祥的意味。我想,或许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声音都带有这种味道:喷射机从我们头上呼啸而过时,带着使人畏惧的震耳欲聋声音;地下铁迫近隧道时,也有缓慢吓人的隆隆巨响;而地面上那些笨重的往来车辆,更是连人住的屋子都给动摇了……此外,目前家庭中所用的许多器具,虽然也许使用起来颇为方便, [点击阅读]
盆景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从港口往市区方向走500米就到了宫岛市政府,其位于山脚下。该市政府是一座豪华的四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只有观光科是单独租用了宫岛港大厦的二楼作为办公地点。所有的外地游客都要通过这里才能进入宫岛,所以在这里办公是非常便捷的。当迁谷友里子走进观光科时,那里的职员们正心神不宁地担心着窗外的天气。“照这样下去,天气恐怕会大变。”野崎科长担心地说着,转过身来,看到友里子后挥挥手,“呀,你好。 [点击阅读]
盖特露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倘若从外表来看我的生活,我似乎并不特别幸福。然而我尽管犯过许多错误,却也谈不上特别不幸。说到底,追究何谓幸福,何谓不幸,实在是愚蠢透顶,因为我常常感到,我对自己生活中不幸日子的眷恋远远超过了那些快活的日子。也许一个人命中注定必须自觉地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必须备尝甜酸苦辣,必须克服潜藏于外在之内的内在的、真正的、非偶然性的命运,这么说来我的生活实在是既不穷也不坏。 [点击阅读]
盛夏的方程式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0
摘要:1只需一眼,就能看到从新干线转乘在来线的换乘口。沿着楼梯上到月台,只见电车已经进站,车门也已经打开。车里传出了嘈杂声。柄崎恭平不由得皱起眉头,从最近的车门上了车。盂兰盆节已经结束,父母也说过应该不会太挤,可电车里却几乎是座无虚席。车里那一排排四人合坐的包厢座位上,几乎全都坐了三个以上的人。恭平在车厢过道里走过,想要找一处只有一两个人坐的座位。合坐在座位上的,大部分都是一家人。 [点击阅读]
目的地不明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坐在桌子后面的那个人把一个厚厚的玻璃压纸器向右移动了一点,他的脸与其说显得沉思或心不在焉,倒不如说是无表情的。由于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人工光线下,他的面色苍白。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习惯室内生活的人,一个经常坐办公室的人。要到他的办公室,必须经过一条长而弯弯曲曲的地下走廊。这种安排虽然颇有点不可思议,却与他的身份相适应。很难猜出他有多大年纪。他看起来既不老,也不年轻。 [点击阅读]
直捣蜂窝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四月八日至十二日据估计,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约有六百名妇女参战。她们女扮男装投身军旅。在这方面,好莱坞错过了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章,又或者就意识形态而言,这段历史太难处理?历史学者经常努力研究那些不遵守性别分际的女性,然而没有其他议题比武装战斗更清楚地画出这条分际线。(直至今日,女性参与瑞典传统的麋鹿狩猎活动仍会引发争议。 [点击阅读]
相约星期二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余秋雨一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稍稍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 [点击阅读]
真假亨特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我决定侦察悬崖上的城堡,救出被囚禁的德国同胞。我们要带的东西分量不轻,至少要带足三到四天的用品,包括干粮、马饲料、灯泡和长火炬。我们还给三个大油箱加足了燃油。所有这些用品,都是梅尔顿在同庄园主的买卖成交之前,向乌里斯商人订购的。事先,他还与尤马部落进行过谈判,把所有急需的东西交给他们运输。海格立斯对我说过,城堡周围的尤马部落有三百来人,四百多匹马。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