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中短篇小说 - 女隐士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一
  拜沙克月①即将过去了,上半夜炎热消退了,但仍然没有一点风,甚至连竹叶都不抖动。天上的星星使人头疼地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直到深夜3点钟,才微风习习。
  绍罗希没有垫东西,睡在临窗的地板上,窗子是敞开着的,头下枕的是一只蒙着衣服的铁皮盒子。一望便知,她非常虔诚地克己修行。
  每天凌晨4点,绍罗希就起来了,洗漱之后,来到神堂打坐,她的时光就是这样度过的。这之后,比代罗特诺先生来了。就在这神堂上,绍罗希在他跟前朗诵诗歌。绍罗希学了点梵文。她下决心要读桑卡拉②的吠檀多③和巴登瘏利④的哲学原著。
  绍罗希即将满23岁了。但厨房里的事情她从不沾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篇小说就是告诉你原因的。
  --------
  ①拜沙克月:印度历法中的一个月名,相当公历的4月中旬到5月中旬。
  ②桑卡拉恰里亚是8—9世纪印度宗教、哲学派系。
  ③吠檀多是奥义书的统称,词意是吠陀经的结尾部分。
  ④巴登瘏利是公元前2世纪瑜珈学说创始者之一。
  马孔先生的性格与他的名字毫无共同之处①。他非常固执己见,他曾决定,他儿子博罗达在没有通过学士考试之前,就不让他与媳妇住在一起。
  博罗达思想放纵,对学习毫无兴趣,他乐于像蜜蜂一样,从生活的花朵上采蜜,但他却不能忍受为造蜂房而要付出的辛勤劳动。他迫切希望,结婚以后,他可以手捻胡子悠闲自得,还可以在客厅里抽香烟。可是,结婚之后,他父亲没有满足他过这种幸福生活的愿望。
  中学老师称博罗达为乔达摩隐士②,不用说,给他这样一个称呼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而是因为向他提问时,他总是默不作声,所以称他为隐士,倘若回答,也只是像牛叫似的哼哼哈哈,所以称他为乔达摩。
  --------
  ①马孔意为“油”。
  ②乔达摩隐士:印度古代传说中有多个乔达摩仙人或隐士,其中有一个特别爱吹牛,还有一个以沉默寡言而著称。
  马孔对学校的校长解释说,如果学校老师和家庭教师这样两部强大引擎齐心协力前拉后推,那么博罗达就会大有进步。此后,有许多著名的教师——他们曾使不少笨拙的小孩渡过了考试的海洋——晚上陪博罗达学习到10点或10点30分。
  在古代,许多伟大的禁欲修行者,为了修成正果,刻苦修行,不过他们是单独苦练的,但是,博罗达却是与教师一起苦练修行,这比前者更加难以忍受。古时候,苦练修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之火,而今怒火中燃者们则主要是为了对付考试而给学生加温。他们也确实使博罗达燃烧起来了。可是,经过这么多痛苦之后,博罗达仍然考试不及格。这使那些很有名气的教师也不得不垂头丧气,当然,马孔先生并没有因为收效甚微而甩手不管。
  第二年马孔先生为自己的儿子又雇了一班教师,并与他们定好协议——工资照付,而且倘若博罗达能通过第一级考试,教师们还另有酬劳。博罗达与乡村医生商量后,决定别出心裁地开开玩笑,否则就又会榜上无名,名落孙山。于是,在考试前的夜里,他吃了一点拉肚子药片,借助医生的怜悯,连考场都没有进就落第了。高级机关报刊总是准时出版。马孔先生当然清楚,如果没有编辑部的努力,事情绝不会这么顺当。因此,他不作任何商量就对博罗达说,他必须准备第三次考试。也就是说,他严酷的苦役期限又得延长一年。
  博罗达高傲的心灵受到了伤害,他中午饭也不吃了,不过晚上他吃得更多,他见到父亲就像见到老虎一样地害怕。然而,最后他还是不顾一切地对父亲说:如果还呆在这里,我的学业会毫无进展。
  马孔问:“你要到哪里去才会使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呢?”
  “到英国去。”他回答说。
  马孔竭力想使儿了明白,他的失败不在于地理位置,而是由于他不动脑筋。博罗达为自己辩护,举了这样一个例证——一个与他一起入学的三年级学生,原来老是班上倒数第一,而到英国后却很顺利地通过了考试,马孔对儿子说,他并不反对博罗达去英国,不过,他得先通过文学学士考试。
  这是多么伤脑筋的事啊!他博罗达来到人间,并没有通过文学学士考试,他将离开人世时,也不必通过文学学士考试。怎么在生死之间,偏偏横梗着温迪亚山脉①一样的文学学士考试呢?难道一定要跌倒在这里吗?阿竭多仙人干什么去了呢?难道阿竭多削发修炼就是为了参加文学学士考试吗?
  博罗达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道:“一次又一次,还要考第三次,但愿这是最后一次!”
  --------
  ①温迪亚山脉位于印度中部。据传说,有一次,此山要与喜马拉雅山比个高低,但是后来,阿竭多仙人命令它克制自己的高傲,因此,它后来就变得不怎么高了。
  说着,博罗达紧了紧腰身,又埋头于划了许多铅笔道道的书本。就在这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打击,使他再也无法忍受了。博罗达出来找车去上学时,他才知道,父亲把送他上学的马车卖掉了。马孔说:“我已经赔了两年的车钱,还要为此负担多久呢?”
  对于博罗达来说,步行到学校倒不是什么难事。然而,他怎样在人前解释这种耻辱呢!
  一天拂晓,经过长久思考之后,博罗达终于懂得: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一命乌呼之外,不管文学学士考试如何,他面前只有一条道路,这就是完全抛弃妻子财富的道路。这不是什么别的,而是去作隐士,为了此事,博罗达冥思苦想了好几天,抽了许多香烟。这之后,有一天,学习室的地板上洒满了博罗达书本的碎片,然而,学生却不见了。桌上玻璃杯下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我真当隐士去了,再也不需要马车了。
  斯里朱克托·博罗达农多斯瓦米
  儿子失踪了好几天,马孔先生根本就没有打发人去寻找。他相信博罗达在外面呆不下去就会回来的。仿佛只要把鸡埘的门打开,其他什么事情也用不着做了。门一直敞开着,除了地上的碎纸片收拾了一下以外,房子里其他东西一切依旧。屋角落头仍旧放着那只盛水的陶罐,上面倒扣着一只边口破了的玻璃杯。油迹斑斑腌脏不堪的椅子上,为了掩饰虫蛀和破损痕迹,上面仍然盖着一本旧地图册的封面。墙边空包装箱上仍旧摆着那写有博罗达名字的铁皮手提箱;墙壁书架上仍然放着撕掉了封面的英文——孟加拉文学字典。
  哈尔普拉沙德·夏斯特里①编写的印度历史残本,以及一些封面上画着维多利亚女皇面孔的练习本。要是抖动这些练习本,会从中飞出许多英国舞女的图片来,这是从奥格登公司纸烟盒上剪下来的。博罗达没有将这些东西带去修行苦练,这说明,他走的时候,心情是很不平静的。
  --------
  ①哈·夏斯特里(1853—1931)印度一历史学家和文学家总是病病恹恹,她对丈夫所定的规矩连一句话都不敢说,甚至连想都不敢想。
  我们男主角的情况就是如此。当时,女主角绍罗希还只有13岁。在娘家时,直到最后一天,大家都叫她“姑娘”。她就是怀着这种童心未泯的盛誉来到婆家的。正因如此,乃至家里的仆人都敢当着她的面对博罗达的行为妄加议论。婆婆博罗达的姑妈言语非常刻薄,她对博罗达讲话总是冷嘲热讽,横眉瞪眼。她所以这样是有原因的。从祖辈起,这个家庭就有一个传统,必须把家中的一个姑娘嫁给出身高贵的恶魔,博罗达的姑姑就遭此厄运,嫁给了一个大烟鬼。这个大烟鬼唯一的优点就是短命,因此,姑妈很尊重绍罗希,并把她比作珍珠项圈,这意味着博罗达得到绍罗希,就像俗话所说的猴子戴项圈,无功倒受赏。
  但大家却忘记了,活的珍珠项圈是有痛苦的,姑妈说:“我真不明白,哥哥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请教书先生,我可以教他认认字读读书,反正博罗达是通不过考试的。”
  绍罗希也认为,丈夫是通不过考试的,不过,她确实希望博罗达无论如何也要通过考试,使姑妈闭上她那喋喋不休的嘴,博罗达第一次考试失败后,马孔又请了一大群教师,当时,姑妈就说:“我说兄弟呀,你真是富得有钱使不完。我侄儿是成不了材的!”从这时起,绍罗希日夜幻想,某一天博罗达突然懵懂初开,表现出一股神奇的力量,使周围一切怀疑者都瞠目结舌。博罗达比第一流中间的第一名还要高出好多分地通过考试,他名声大振,甚至连印度总督都亲自派骑兵来召他去见面。就在这时候,乡村医生的泻药,像炸弹一样准确地落在了考生的头上,要是人们不产生怀疑,这本来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姑妈当时说:“孩子一方面愚蠢不堪,另一方面又聪明之至。”
  总督没有召见。绍罗希低着头,忍受着人们的嘲笑。丈夫及时服用泻药,遭到嘲笑,使她不得不去掉怀疑,不过她不能这么说罢了。
  就在这时候,博罗达失踪了。绍罗希非常希望全家人把所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件不幸事件而伤心和悔恨。然而,家里人并不把博罗达出走当一回事。大家都说:“不必去找,他会自己回来!”
  绍罗希心中暗想:“愿他再也不回来!天神啊!让人们的预言变为谎言,让家里人去叹息吧!”
  这次天神赐福于绍罗希了,她的愿望实现了。一个月过去了,博罗达仍然未回来,不过直到这时,谁脸上也没有露出惊慌神色。
  两个月过去了,这时,马孔的心情才有些不安,尽管脸上没有任何流露。他见到媳妇时,脸上难免不出现一丝伤心的阴云。而姑妈的脸上却仍像斋什塔月①,天空晴朗,没有云彩。绍罗希则不同,每次看到大门口出现男人时,心里不免一惊,怕是她丈夫回来了!
  就这样,第三个月也过去了。这时,姑妈开始抱怨博罗达了。说他使全家惊惶不安,这还不错,生气总比蔑视要好些呀!家里逐渐出现了一种担忧和悲伤的情绪。
  家里人在寻找博罗达的过程中度过了一年的时光。甚至连姑妈也开始埋怨马孔,说他对博罗达过分严格了。
  两年过去了,街坊邻居开始议论纷纷,说什么博罗达虽然读书不用心,可却是个大好人。自博罗达出走之后,时间
  --------
  ①斋什塔月:印度月份名称。相当于公历4—5月。
  过得愈久,他的品行愈显得无可指责,邻居们的心目中,甚至产生了一种盲目的信念,仿佛博罗达从来没有抽过烟似的。
  学校的老师也说,他其所以给博罗达起名为乔达摩隐士,是因为他当时已看出博罗达有当隐士的坚强愿望。
  姑妈每天都不止一次地数落她兄弟的固执脾气:“博罗达要学这么多干什么呢?家里又不是没有钱花,他的身体也没有什么缺陷。哎,他可是个金子般的孩子啊!”
  绍罗希一想到丈夫尽管受到家人的不公正对待,但仍然是圣洁的典范,痛苦之中不免得到一点安慰,心中产生了一种自豪感。
  马孔以慈仁之心,对绍罗希更加温和和关怀备至。他衷心希望绍罗希生活幸福,不管多么困难和要花多少钱,他都乐意。他真想以此来赎免自己的罪过。
  二
  绍罗希年满15岁了。独守闺房,时不时两眼充满泪花。长期单调的家庭生活,仿佛从四面八方向她挤压而来,使她的心脏似乎要窒息了。她房间里的每一件东西,过道的每一块地板,栏杆上养花的木桶,都长期不变地呆在那里,它们似乎慢慢地使绍罗希失去了平衡。房里的床、衣架、柜子似乎进一步扩大了她生活的空虚,她对所有的器物更加憎恨。

  家里唯一使绍罗希感到舒适的地方就是窗户跟前。唯有在这里,她可以瞧见外部世界,不然,对她来说,家里就是外面,外面就是家里。
  一天上午10点钟左右,这是女人们在闺房里,厨房里最繁忙的时候,绍罗希摆脱一切忙乱,坐在窗前,怀着一颗寂寞的心,呆呆地看着天空。突然,她听到了“天神胜利”的声音,她看到一位苦行僧来到她家门外的树下。绍罗希全身为之一振,如那拧紧的琴弦。她急忙对姑妈说:“姑妈,为这位苦行僧准备点吃的吧!”
  这仅仅是开始。此后,伺侯苦行僧成了绍罗希的生活目的。这之后,公公也就让儿媳妇由着性子,马孔献殷勤地说:“要在家里安排一间客房接待苦行僧。”过了不久,马孔先生手头更紧了。不过他还是每年拿出12%的收入来从事这类善举。
  苦行僧越来越多。马孔先生也知道,这些人中间,大多不是真正的苦行僧,但他在儿媳妇面前如何提及这些呢!特别是当这些来者抱怨饮食和生活条件时,马孔先生就更加不想再继续接待了。可是,一看到绍罗希,他的心就软了,这是他沉重的忏悔。
  有一次,来了位苦行僧,绍罗希第一次请他到女人们住的内屋。姑妈带僧人进来坐下。绍罗希在门口看着。姑妈与苦行僧谈话,绍罗希把谈话者的相貌与博罗达小时候的照片对照比较,觉得很相像,她心跳加快,但仔细端详又觉得鼻子不是那么回事,嗓音也不像。
  每次绍罗希凝视来到家里的苦行僧,就如同在世界各地寻找着博罗达。这种不断的寻找,是她的幸福。她在寻找丈夫,同时也在寻找她生命的青春,她的整个生活就是围绕着这种寻找而忙碌。早上起来就开始作接待苦行僧的准备工作,过去厨房的事情她从不插手,而现在她却把烧茶煮饭看作是件乐事。她心灵中的希望之灯,无时无刻不在燃烧着。每天晚上睡觉之前,她都抱着这样一个信念——明天我所等待的客人将会到来,她就是带着这种希冀度日如年。她就是这样执着地寻找着。就像天神创造蒂洛塔玛美人一样,绍罗希把各位苦行僧的美德集中到博罗达的形象中来。使丈夫在她的心目中日益完美圣洁。绍罗希坚信,丈夫的生活光明磊落,他献身神圣事业,他的知识渊博,他的信念非常坚定。对这样完美的苦行僧,谁还敢藐视呢!在所有的苦行僧中,只有这位苦行僧才佩顶礼膜拜。最使绍罗希感到骄傲的是,她公公也是这种苦行僧的主要崇拜者之一。
  然而,并不是每天都有苦行僧来。这时候,绍罗希是极难忍受的。不过她逐渐习惯填补这种空隙。绍罗希呆在家里并开始修炼苦行。她只铺了层床单就睡在地板上,一个时期她吃得很少,多半只吃些水果之类的东西。身着褐色衣服,但镶着很宽的红边,以表示对丈夫的忠贞。她梳着分头,中间用朱砂描了一条粗线。得到公公的许可后,她开始学习梵文。没有花多少天,她就能把梵文语法书《穆格达博特》背出来了。教她的学者惊讶地说:“这可是极有天赋的智慧!”
  绍罗希心里很清楚,自己越是清心寡欲地修行,就越能与苦行僧丈夫心心相印紧密相连。周围的人,大家都开始颂扬绍罗希了。把她看作刻苦修行忠于丈夫的天女,对她行触脚礼和求她祝福的人群不断扩大,甚至她姑妈本人也有些害怕而缄默不语了。
  不过,绍罗希自己心里有数。她心中的颜色与她身上的颜色并不完全一致,还没有达到清心寡欲。这不,今天早晨,轻风习习,略感凉意,她的整个身心都感到有人在悄悄对她耳语。她本不想起床,但极力强迫自己起来,开始劳作。她想坐在窗户旁悄无声息地静听发自内心深处的笛声。她的整个心灵,随着烈日下椰树叶子沙沙作响而逐日振奋起来。她的心中好像有谁在说话,老师的讲解她完全没有听见。相反绍罗希这时却被窗外花园中的沙沙落叶,小心翼翼的松鼠,遥远天际撕心裂肺的老鹰的尖锐叫声所吸引。不时还听到经过池塘边牛车发出的疲惫的声音,这些感受对她的心灵来说是一种无名的折磨。这些与清心寡欲的修行是格格不入的。她所处的广阔世界,是热闹非凡的世界,似乎梵天热血之火要烧毁早在伏陀和伏檀陀出现以前的世界。她的颜色、她的声音、她的气味都与整个生活血肉相关。她不能拒绝大大小小成千上万的使者来膜拜她。绍罗希刻苦修炼的荆棘丛生之路,不能停下来,只得走下去。
  绍罗希服装颜色更加深了。绍罗希对学者先生说:“请教我瑜珈功吧!”
  学者对她说:“你没有必要进行各方面的修炼。功到自然成,到一定的程度,那功夫就像熟透了的果子,它自己会落到你的手里的。”
  周围的人对绍罗希的修行赞不绝口,这使她陶醉于赞扬声中。特别是当家中的女仆把她当作慈善的媳妇看待时,大家更是把她当作圣女,颂赞不已,这也促使她的虚荣心,更不敢承认自己还没有修炼到家。她在教师面前总是沉默不语。
  绍罗希来到马孔面前说:“爸爸,您说说,我该到谁那里去学习瑜珈!”
  马孔说:“如果你不学习瑜珈,我看也没有什么特别不便的,你已经修行得很深了,没有什么人能赶上你的!”
  尽管如此,还得让她去学习。这就出现了不幸,她得与男人接触。马孔先生相信,现代大多数孟加拉人,基本上像他一样,吃喝和睡觉,他还相信,除了别人的丑闻,世界上再也不会出现什么奇迹,但在寻找瑜珈教师的过程中,却在孟加拉库尔纳区博伊罗布河畔发现了一块真正的朝圣圣地,这一发现的真实可靠的证明主要是,必需在每月初一和十五清晨在梦中梦见它。这一秘密是能言善辩的科学和艺术女神萨拉斯瓦蒂亲自发现的。这位女神如果以人的面貌出现,是没有理由怀疑的,而她却常以印度喜鹊的形象出现。这喜鹊的尾巴只有三根羽毛——一根白色,一根绿色,中间是桔红色的。这三根羽毛意味着:高尚,中间,低下;梨俱吠陀,耶柔吠陀,沙摩吠陀;创造,存在,毁灭;今天,明天,后天世界上的三数哲学是确凿无疑的。从此以后,这块圣地就成了瑜珈练功宝地,开始是两个青年人放弃了专科学校的学业来这里练瑜珈功。有一个人把他的养老金都捐赠给这一圣地了,并把他那失去父母孤苦伶仃的外姪送到这里来伺候瑜珈教师,他的心灵才获得了平静。

  在这一圣地为绍罗希找到了学习瑜珈功的教师。当然,马孔先生也成了这圣地委员会的主要会员。作为主要会员的马孔先生,每年要将收入的1A6交给委员会,以维持会员的开销。根据主要会员受尊敬的程度,这1A6的会费像温度计的水银柱一样,可高可低,相差悬殊。当马孔先生决定所交分额时,他又犯了一个错误——他低估了自己的收入,交费偏少。结果使圣地的居士生活困难,绍罗希充分地感受到了这一点。绍罗希的首饰全部花掉了,还把每个月给她用来买首饰钱也花光了。
  一天,家庭医生阿纳迪见过绍罗希后,对马孔说:“老兄,你这是干什么呀?她可能快死了。”
  马孔面露不安地说:“确实这样,可我又能怎么办!”
  马孔先生再不敢去看绍罗希了。有一天,他去看绍罗希,极温柔地对绍罗希说:“孩子,你干吗这样不合常规地折磨自己呀!”
  绍罗希微微一笑,她的意思是,这一切只是对于那些还未脱离尘世生活的凡夫俗子来说才是无益的烦恼。
  三
  博罗达出走已经12年了,绍罗希现在已满25岁了。有一天,绍罗希问她的瑜珈教师:“先生,我丈夫还活着吗?我似乎有所感觉。”瑜珈教师闭目一动也不动地静思近10分钟,然后睁开眼睛说:“他还活着。”
  “您是怎么知道的?”
  “这方面的道理,你现在还不明白,但以后你会知道的。你虽然是个女人,但在修行之道方面,你却达到了很深的造诣,这只能归功于你丈夫那非凡的清心寡欲修行之力。他虽然离你很远,也能帮助你刻苦修炼。”
  绍罗希因身心激动而颤抖。她似乎感到湿婆大神在进行苦行修炼,婆婆蒂①在默数莲子珠珠,等待着大神。
  --------
  ①湿婆大神之妻。
  绍罗希又问道:“他在哪里,我能知道吗?”
  教师微微一笑,随后说:“你拿一面镜子来。”
  过了半个小时,教师问道:“你看到了什么?”
  绍罗希以疑惑的口气说:“似乎看到了什么,但到底是什么,我却搞不清楚。”
  “你看到什么白色的东西了吗?”
  “确实是白色的。”
  “像不像天上的白雪?”
  “当然是白雪?我从来没有看到过山,所以一时被迷糊了。”
  通过这种古怪的方法,绍罗希似乎逐渐看到,博罗达在白雪皑皑极难通行的一座名叫隆丘的山上,赤身露体地坐着。
  从那里给绍罗希带来了刻苦修行之光,这真是一桩奇事。
  那天,绍罗希独自坐在房里,因为高兴,全身颤抖不已。丈夫刻苦修行,日夜陪伴着她。如果与丈夫在一起,可能不时还会发生一些争吵,而现在这样就吵不起来。想到这里,她满心欢喜,她还想,修行还要更加刻苦。已是冬天,天气更加冷了,她却拒绝盖被子,真是寒风刺骨。绍罗希心想,这风是从丈夫修炼的那座山上吹来的,她双手合十,闭着眼睛,默默地坐着,眼泪从眼角不断地流下来,像断了线的珠子。
  一天,吃完午饭后,马孔把绍罗希叫回家来,以非常不安的心情对她说:“孩子,好多天来,我一直不好意思对你说,我想,没有必要,一切都会好的。但现在不说不行了。我的债务早就大大超过了我的财产。说不定哪一天我的家产就会被查封。”
  绍罗希的脸色由于高兴而容光焕发。她心想,毫无疑问,所有这一切都是她丈夫所为。她丈夫使她完全变成了自己的同道——清心寡欲者。她本来还有财产之累,现在就完全消除了。从北方不光是刮来清风,而这些债务也是丈夫修行所在的隆丘山那边来的,这是她丈夫在伸出右手抚摩,为她祝福。
  绍罗希满脸笑容地说:“爸爸,您害怕吗?”
  马孔说:“我们到哪里去生活?”
  绍罗希说:“我们不得不到圣林中去,与隐士一起生活。”
  马孔明白,与绍罗希议论财产的事是白费力气。他走到外屋坐着,默默地抽起烟来。
  就在这时候,一辆汽车停在门口。一位穿着欧式服装的年轻人,敏捷地从车上下来,走进了马孔先生家里。他以最简单的方式打了一下招呼,说:“你们认不出来了?”
  “这是怎么回事?莫非是博罗达?”
  博罗达当了海轮上的水手,去了美国。12年之后,今天,他在一家洗衣机制造公司当旅行代销商回来了。他对老爹说:“您如果要洗衣机的话,我将以非常便宜的价格卖给你。”
  说完后,他从口袋里掏出了图文并茂的目录。
  (1917年5—6月)
  黄志坤译
或许您还会喜欢:
名人传
作者:佚名
章节:55 人气:0
摘要:《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又称三大英雄传。《贝多芬传》:贝多芬出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 [点击阅读]
名士风流
作者:佚名
章节:57 人气:0
摘要:柳鸣九文学的作用在于向别人展示作家自己所看待的世界。这部小说的一个人物曾经这样认为:“为什么不动笔创作一部时间与地点明确、而且具有一定意义的小说呢?叙述一个当今的故事,读者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忧虑,发现自己的问题,既不去揭示什么,也不去鼓动什么,仅仅作为一个见证。”这个人物这样思忖着。 [点击阅读]
吸血鬼德古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东欧,一四六二年自从她的王子骑马出征后,伊丽莎白王妃每晚都被血腥恐怖的恶梦折磨。每一夜,王妃会尽可能保持清醒;然而等她再也撑不住而合眼睡去后,她很快便会发现自己徘徊在死尸遍野、处处断肢残臂的梦魇中。她又尽力不去看那些伤兵的脸——然而,又一次,她被迫看到其中一人。永远是他那张伤痕累累的囚犯的脸,然后伊丽莎白便在尖叫声中醒来。 [点击阅读]
呼吸秋千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我所有的东西都带在身边。换句话说:属于我的一切都与我如影随行。当时我把所有的家当都带上了。说是我的,其实它们原先并不属于我。它们要么是改装过的,要么是别人的。猪皮行李箱是以前装留声机用的。薄大衣是父亲的。领口镶着丝绒滚边的洋气大衣是祖父的。灯笼裤是埃德温叔叔的。皮绑腿是邻居卡尔普先生的。绿羊毛手套是费妮姑姑的。只有酒红色的真丝围巾和小收纳包皮是我自己的,是前一年圣诞节收到的礼物。 [点击阅读]
呼啸山庄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夏洛蒂和传记作者告诉我们,爱米丽生性*独立、豁达、纯真、刚毅、热情而又内向。她颇有男儿气概,酷爱自己生长其间的荒原,平素在离群索居中,除去手足情谊,最喜与大自然为友,从她的诗和一生行为,都可见她天人合一宇宙观与人生观的表现,有人因此而将她视为神秘主义者。 [点击阅读]
命案目睹记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月台上,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跟着那个替她担箱子的脚夫气喘吁吁地走着。她这人又矮又胖;那个脚夫很高,从容不迫,大踏步,只顾往前走。不但如此,麦克吉利克蒂太太还有大包小包的东西,非常累赘。那是一整天采购的圣诞礼物。因此,他们两个人的竟走速度是非常悬殊的。那个脚夫在月台尽头转弯的时候,麦克吉利克蒂太太仍在月台上一直往前赶呢。当时第一号月台上的人不挤,本来没什么不对。 [点击阅读]
哑证人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埃米莉-阿伦德尔——小绿房子的女主人。威廉明娜-劳森(明尼)——阿伦德尔小姐的随身女侍。贝拉-比格斯——阿伦德尔小姐的外甥女,塔尼奥斯夫人。雅各布-塔尼奥斯医生——贝拉的丈夫。特里萨-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女。查尔斯-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侄子。约翰-莱弗顿-阿伦德尔——阿伦德尔小姐的父亲(已去世)。卡罗琳-皮博迪——阿伦德尔小姐的女友。雷克斯-唐纳森医生——特里萨的未婚夫。 [点击阅读]
哭泣的遗骨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初、高中的同班同学——现在长门市市政府下属的社会教育科工作的古川麻里那儿得知了这一消息。麻里在电话里说:“哎,我是昨天在赤崎神社的南条舞蹈节上突然遇到她的,她好像在白谷宾馆上班呢。”关于南条舞蹈的来历,有这么一段典故,据说战国时期,吉川元春将军在伯老的羽衣石城攻打南条元续时,吉川让手下的土兵数十人装扮成跳舞的混进城,顺利击败了南条军。 [点击阅读]
哲理散文(外国卷)
作者:佚名
章节:195 人气:0
摘要:○威廉·赫兹里特随着年岁的增多,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时间的宝贵。确实,世上任何别的东西,都没有时间重要。对待时间,我们也变得吝啬起来。我们企图阻挡时间老人的最后的蹒跚脚步,让他在墓穴的边缘多停留片刻。不息的生命长河怎么竟会干涸?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点击阅读]
喧哗与骚动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威廉·福克纳(WilliamFaulkner,1897-1962)是美国现代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出生在南方一个没落的庄园主家庭。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参加过加拿大皇家空军。复员后,上了一年大学,以后做过各种工作,同时业余从事写作。他最早的两本小说是当时流行的文学潮流影响下的作品,本身没有太多的特点。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