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中短篇小说 - 编辑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妻子在世的时候,我对女儿普罗芭很少关照。那时,大部分时间为她有病的母亲奔波忙碌。看女儿玩耍嬉笑,听她呀呀学语,或是有意逗逗她,是很有趣味的。高兴的时候,抱抱她;她一哭闹,就交给她妈妈,自己便抽身走开。当时,从未想到要更多地关怀和抚育她。
  妻子不幸过早地去世了。抚育孩子的责任,完全落到了我的肩上。孩子失去了母爱,父亲的神圣职责是倾注双倍的怜爱;父亲失去了妻子,女儿的天职是献上更多的关怀。可是,我却很少考虑这些。普罗芭六岁就开始操持家务。显然,她竭力想成为父亲唯一的照管人。
  有时,我对普罗芭的关心,不免暗自发笑。可表面上却装得服服帖帖。我意识到,我愈显得无能为力,需要帮助,她就愈加高兴。如果我自己去拿衣服,取雨伞,她就会感到委屈,好像是侵犯了她的权利似的。以前,她从来没见过像爸爸这么大的洋娃娃。现在,她把整天服侍爸爸吃饭、穿衣、睡觉当作是一种极大的快乐。只是在我教她识字和读书的时候,她才自觉不自觉地感到我作父亲的权威。
  时光流逝,女儿该出嫁了。嫁女儿需要许多的钱。我到哪里去弄这么一笔钱呢?另外,我女儿多少还有些文化,如果嫁给一个目不识丁的粗鲁汉,那她将来的处境又会怎样?
  我得想法子去挣钱。显然,到政府部门去工作,我的年龄太大了。到其他单位去工作,又苦于没有门路。想来想去,只好试试笔头,搞搞创作。
  竹筒如果裂了缝,就既不能装油,也不能盛水,变得毫无价值。不过,如果竹筒钻上眼,它就成了竹笛,能吹奏出美妙的乐曲。我认为,如果世界上的各种职业都干不了,说不定能写出本好书来呢!抱着这样一股勇气,我写了一出喜剧。人们交口称赞,还被搬上了舞台!
  喜剧带来了荣誉,也带来了不幸——我再也不能抛开已开始了的事业,整天愁眉苦脸,搜肠刮肚地写剧本。

  “爸爸,”普罗芭笑眯眯亲切地提醒我,“你不去洗澡吗?”
  “快走开,”我却不耐烦地叫道,“快走开!现在别打扰我,让我生气!”
  姑娘脸上的笑容立即消逝了,就像一阵风把灯吹灭了似的。我甚至没有发现,她是什么时候怀着委屈的心情,悄悄地走了。
  由于专注于创作,我的脾气也变得稀奇古怪起来。那时,我把女仆也赶走了,还时常殴打佣人。如有乞丐来讨饭,我也拿棍子把他们赶跑。我们家就在路旁,如果有行人问路,我也爱理不理,叫他们滚开。可谁也想象不到,我正在写幽默喜剧呢!
  尽管我的兴趣和荣誉与日俱增,可收入并没增加多少。当时,我也没有想到钱的问题。给普罗芭找个好女婿的事,更是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要是没有发生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可能至今我还没有清醒过来,仍在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贾希尔村一家地主要出版一份小报,聘请我去当编辑,我欣然同意了。我尽心竭力地写文章,乃至我一出门,村里人都指手划脚地议论我,仿佛我是中午耀眼的阳光。
  贾希尔村与阿希尔村毗邻。两村地主之间的敌对情绪,根深蒂固。以前,两村的人动辄就以棍棒相见。后来事情闹大了,地方长官迫使双方签字画押,保证不再进行械斗。现在,雇我来顶替以前打架斗殴的拳师爷。大家都说我在保卫本村的名誉。
  我写的文章,火力猛烈,压得阿希尔村抬不起头来。我把所有的墨水,泼向他们的祖辈,泼向他们的家族史。
  这段时期,我得意洋洋,脸上总是笑容可掬,身体也发福了。我那犀利的笔锋,指向阿希尔村的列祖列宗,抛出了一支又一支致命的投枪。整个贾希尔村,乐不可支,笑声不绝,像熟透了的甜瓜一样裂开了口。我也极为快活。
  终于,阿希尔村也出版了一份小报。它用词毫不遮遮掩掩,而是以最不含糊的通俗语言,进行谩骂。报上的每个字母,仿佛都跳到我眼前嚎叫。两村的人对这种文章,都一目了然,十分清楚其含义。

  可我的文章,风格迥然不同。由于我见多识广,写得非常诙谐幽默。再借助于高超的写作技巧,使文章更加隐蔽含蓄。攻击对方时,不论是敌人还是朋友,谁都难以把握话中的确切含义。
  结果,常有这样的事——尽管我是胜利者,但大家还以为我失败了。我不得不打算写篇关于文雅问题的文章。我发现,我犯了一个大错误。要知道,嘲弄好的东西,比较容易;而要嘲弄应该讽刺的东西,却很难办到。正如猴子很容易摹仿人类的动作,但人类却很难摹仿猴子的动作一样。一般群众才不管文雅不文雅呢!我的雇主对我没有原来那样重视了。在集会上我也没有什么威信。闲游时,也没有人来同我聊天。
  甚至有人开始嘲笑我了。
  我写喜剧的声望,被人们忘得一干二净。我忽然意识到,我就像根火柴棍子,燃烧片刻之后,就完全熄灭了。
  我心灰意懒,头痛得再也写不出一行字来。生活已失去了乐趣。
  现在,普罗芭很胆怯,对我敬而远之。不叫她,就不敢到我身边来。她懂得了,泥娃娃要比父亲好得多,因为父亲只知道整天写文章,全然不理她。
  最后,出现了更坏的情况:阿希尔村的小报,避开了我的主人——贾希尔村的地主,终于把矛头对准了我。文章的语言,极其粗鲁恶毒。熟悉我的朋友,带着报纸接踵来访。他们哈哈大笑,念给我听。有的说,文章内容权且不论,语言却是勇气十足。也就是说,所要骂的,在语言上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整整一天,至少从20个人的嘴里,听得了类似的话。
  我的住宅前面,有一座小花园。傍晚,我怀着极端沉闷的心情,独自在那里散步。鸟儿归巢了,停息了叽叽喳喳的叫声,主动让位给傍晚的静谧。我终于明白:鸟儿中间没有摇唇鼓舌的写作集团,它们之间也没有文雅不文雅的争论。

  我陷入了沉思,考虑怎样来回答那恶毒的毁谤。道德清高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并非各种各样的人都能理解它。粗鲁的语言,倒是更易于被人接受。我准备就以这种想法,来写文章回击,决不承认失败。这时候,在漆黑的夜幕中,我听到了一种熟悉的,纤细温柔的声音。随后有一只滚烫的小手触及我的手掌。当时我很激动,心绪不宁,对这种声音和触及,麻木不仁,毫无反映。可是过了一会儿,那声音仍在我耳边回响,那小手仍在我的掌中。女儿慢慢地靠近我,亲切温柔地叫了声“爸爸”。没有等我回答,她就将我的右手放到她的额头上,然后又悄悄地回到屋里。
  许多天以来,普罗芭没有这样亲切地叫过我,没有主动靠近我,更没有表现得这么亲热,所以,今天她这温柔的举动,马上使我心情激动。
  过了片刻,我回到家里,只见普罗芭躺在床上。她身体不适,眼睛微闭,宛如黄昏时凋谢的花朵一样,萎靡不振。用手摸她的头才知道:她在发高烧,而且呼吸困难,头昏脑涨。我明白,女儿处在病中,是多么盼望父亲的抚爱和关心!然而遗憾得很,我这失职的父亲,却在为贾希尔村的报纸构思有力的回击呢!
  我坐在女儿身旁。她一言不发,用两只发烫的小手,握住我的手,放在自己的额头上,默默地躺着。
  我抓起贾希尔和阿希尔两村的报纸,投到火里,付之一炬。我再也不用回击了,我承认失败。可是,却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痛快。
  妻子刚去世,我把女儿抱在怀里。今天,我决意结束这种卑贱的、像后妈一样虐待小孩的编辑生活时,我又抱起了我的女儿,回到里屋。
  (1893年4月)
  黄志坤译
或许您还会喜欢:
悖论13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0
摘要:听完首席秘书官田上的报告,大月蹙起眉头。此刻他在官邸内的办公室,正忙着写完讲稿,内容和非洲政策有关。下周,他将在阿迪斯阿贝巴①公开发表演说。坐在黑檀木桌前的大月,猛然将椅子反转过来。魁梧的田上站在他面前,有点驼背。“堀越到底有甚么事?是核能发电又出了甚么问题吗?”堀越忠夫是科学技术政策大臣。大月想起前几天,他出席了国际核能机构的总会。“不,好像不是那种问题。与他一同前来的,是JAXA的人。 [点击阅读]
悬崖上的谋杀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博比·琼斯把球放在球座上,击球前球杆简单地轻摆一下,然后慢慢收回球杆,接着以闪电般的速度向下一击。在五号铁头球棒的随便一击下,球会呼啸腾起,越过障碍,又直又准地落到球场的第十四穴处吗?不,远非如此,结果太糟了,球掠过地面,稳稳地陷入了障碍坑洼。没有热心的观众发出沮丧的哼哼声,惟一的目击者也显得一点不吃惊。 [点击阅读]
悬崖山庄奇案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我觉得,英国南部没有哪个滨海小镇有圣卢那么令人流连忘返,因此,人们称它为“水城皇后”真是再恰当也没有了。到了这里,游客便会自然而然地想起维埃拉(译注:法国东南部及意大利西北部的海滨地区,濒临地中海,以风光旖旎著称)。在我的印象里,康沃尔郡的海岸正像法国南方的海滨一样迷人。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他听了以后说:“昨天餐车里的那份菜单上就是这么说的,我的朋友,所以这并非你的创见。 [点击阅读]
悲惨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0
摘要:米里哀先生是法国南部的地区狄涅的主教。他是个七十五岁的老人,原出身于贵族,法国大革命后破落了。他学问渊博,生活俭朴,好善乐施。他把每年从zheng府那里领得的一万五千法郎薪俸,都捐献给当地的慈善事业。被人们称为卞福汝(意为“欢迎”)主教。米里哀先生认为自己活在世上“不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是来保护世人心灵的”。 [点击阅读]
惊险的浪漫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帕金顿先生与太太吵了几句,气呼呼地戴上帽子,把门一摔,离家去赶八点四十五分的火车,到市里去上班。帕金顿太太依旧坐在早餐桌前。她的脸涨得通红,紧咬着嘴唇,要不是最后愤怒代替了委屈,她早就哭出来了。“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帕金顿太太说,“我不会再忍下去了!”她继续想了一会儿,又喃喃道:“那个放荡女人,狡猾卑鄙的狐狸精!乔治怎么会这么傻呢!”愤怒逐渐平息了,悲伤和委屈的感觉又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惹我你就死定了
作者:佚名
章节:139 人气:0
摘要:“喂,你去见男朋友,我干嘛要跟着啊?”“嘻嘻,我和宗浩说好了,要带你去见他的啊^o^”晕~-_-^,这么闷热的天,本来就够闹心的了,还要去给朋友当电灯泡,可怜芳龄十八的我啊,这些年都干嘛了?我好想有个男人啊,做梦都想…“朴宗浩有什么呀?他是公高的吧?公高那帮小子太危险了,你离他们远点儿。 [点击阅读]
愁容童子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母亲送给古义人一块地皮。在古义人的记忆里,幼少年时期,那里曾耸立着参天的辽杨。最初提起这个话头,是母亲年愈九旬、头脑还清晰的那阵子。在那之前,古义人几年回去一次,母亲九十岁以后,便大致每年都要回到四国那个森林中的山谷。准确的时期已经记不清了,就季节而言,应该是五月中旬的事。“年岁大了,身上也就有老人的气味了。”母亲从大开着的门窗向对岸望去。 [点击阅读]
愤怒的葡萄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具结释放的汤姆·约德和因对圣灵产生怀疑而不再做牧师的凯绥结伴,回到了被垄断资本与严重干旱吞食了的家乡。他们和约德一家挤进一辆破卡车,各自抱着美好的幻想向“黄金西部”进发。一路上,他们受尽折磨与欺凌,有的死去,有的中途离散。 [点击阅读]
我在暧昧的日本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一)回顾我的文学生涯,从早期的写作起,我就把小说的舞台放在了位于日本列岛之一的四国岛中央、紧邻四国山脉分水岭北侧深邃的森林山谷里的那个小村落。我从生养我的村庄开始写起,最初,只能说是年轻作家头脑中的预感机能在起作用,我完全没有预料到这将会成为自己小说中一个大系列的一部分。这就是那篇题为《饲育》的短篇小说。 [点击阅读]
我弥留之际
作者:佚名
章节:59 人气:0
摘要:朱厄尔和我从地里走出来,在小路上走成单行。虽然我在他前面十五英尺,但是不管谁从棉花房里看我们,都可以看到朱厄尔那顶破旧的草帽比我那顶足足高出一个脑袋。小路笔直,像根铅垂线,被人的脚踩得光溜溜的,让七月的太阳一烤,硬得像砖。小路夹在一行行碧绿的中耕过的棉花当中,一直通到棉花地当中的棉花房,在那儿拐弯,以四个柔和的直角绕棉花房一周,又继续穿过棉花地,那也是脚踩出来的,很直,但是一点点看不清了。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