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只有医生知道 - 7.压肚子的野把式,不是单纯失传那么简单(7)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真有这事儿吗?”这些事对我来说特别新鲜,于是接着问下去。“当然有,我来进修之前,我们医院就出过这么一档子事儿。一个心脏病的大肚子临产,下面一阵接一阵宫缩,上头一阵接一阵呛咳,嘴里满是粉红色泡沫痰。先去乡里卫生院,卫生院说我们只能接收正常产妇生孩子,你已经心力衰竭了,快点转院吧。到了镇里卫生院,人家说我们这儿没氧气,你赶紧往上级医院转吧。结果折腾到我们医院的时候,孩子头都露出来了,进产房就生了,大夫这边刚断了脐带,大人那边就不行了,内科、麻醉科、ICU都到场了,怎么抢救都白扯,还是死了。“生下的是个男孩,老太太把孙子抱回家去了,大人尸体就一直在医院里扔着。我们说先放到太平间冻起来,其他事儿再商量。但是家属坚决不同意,她男人开口就要三万块钱。龙哥你给评个理,这种病人死了,赖得着我们医院吗?他老婆是先天性心脏病,本来就不能怀孕。她自己没有医学常识也就罢了,就算怀上了,也该到医院做产前检查吧?医生也有机会告诉她,这种情况绝不能再继续怀下去,尽快做流产拿掉才能保命。可是这些农村人哪里知道什么是产前检查,从来都是肚子疼要生了才往医院跑。”“产前检查确实是普及率不够,大城市还好,知道生孩子之前要建档和定期检查,别说老百姓了,好多外地来进修的产科医生都弄不清楚产前检查的流程和项目。”庞龙说。“这些都不说了,你要评理也应该找乡里和镇里卫生院吧,要是早点抗心衰治疗,早点把孩子剖出来,真说不上大人就能捡回一条命,是他们见了重病人只管往外推,才丧失了最宝贵的抢救时间,他们才是罪魁祸首。可是人家压根儿没收她住院,没跟她发生合同关系,没收她接生费,家属甚至觉得和人家说不着这事儿。偏偏是我们好心,给他老婆接生,他竟然狗咬吕洞宾,赖上我们了。我的天啊,整个家族的人都来闹,农村里头亲戚又多,六月份,正是农闲挂锄的时候,反正没什么事儿,天天堵在医院门口拉横幅、摆花圈、撒纸钱,还雇喇叭手整天吹哀乐。后来这事儿惊动了市委,市委才懒得评理,一个电话,责成院长尽快摆平此事,院长担心仕途,一口应承赔钱。可是钱从哪儿来?政府不管,医院不管,最后都落到我们科室真正干活儿的医生护士头上,全科老小几十号人就算白干了,大半年的奖金都赔进去了,上哪儿说理去?”
或许您还会喜欢:
鬼医傻后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2
摘要:第001章夜半惊魂晚霞似血,笼罩了整个天际。苍穹一片暖色,晚云轻拂而过,好似层层翻滚的浪海,无穷无尽的变幻。翻卷如云的宫墙,层层迭迭的瓦檐,精致的亭台楼阁,山石排列有序,奇花异草数不胜数,轻风吹过,到处是馥郁诱人的香气。雕梁画栋的殿阁中,微微敞开的窗户,暮色的青白光芒笼罩着宽大空荡的宫殿,显得苍凉而凄惨。 [点击阅读]
不打不骂教孩子60招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引言不打不骂也能教出好孩子打和骂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教育专家认为:打骂教育是中国传统专制家庭制度的残余,会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严重摧残。打骂教育,也是一种畸形的家庭教育方式,不仅不会使孩子成才,而且还有可能酿成家庭悲剧。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约翰?洛克早在300年前就提出:要尊重孩子,要精心爱护和培养孩子的荣誉感和自尊心,反对打骂孩子。 [点击阅读]
九型人格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号性格:完美型自白:我觉得凡事都应该有规有矩,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标准;我理性正直、做事有原则、有条理、有效率、事事力求完美,但别人说我过于挑剔、吹毛求疵。性格特点:(1)对错黑白分明,没有灰色地带,原则必须遵守和坚持,不可以协商,经常认为自己掌握真理;(2)高标准、高要求、认真、原则多,自己出错则会自责、内疚、愤怒;(3)自律,也严于律人,对人也对己,别人出错会进行指正, [点击阅读]
云中歌2
作者:佚名
章节:125 人气:2
摘要:云歌被宦官拖放到一旁。拖动的人动作粗鲁,触动了伤口,她痛极反清醒了几分。隐约听到一个人吩咐准备马匹用具,设法不露痕迹地把她押送到地牢,拿什么口供。不知道是因为疼痛,还是大火,她眼前的整个世界都是红灿灿的。在纷乱模糊的人影中,她看到一抹影子,疏离地站在一片火红的世界中。四周滚烫纷扰,他却冷淡安静。 [点击阅读]
人类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5 人气:2
摘要:前言汉斯及威廉:当我十二三岁的时候,我的那位引导我爱上书籍和图画的舅舅,答应带我做一次永难忘怀的探险——他要我跟他一起上到鹿特丹老圣劳伦斯教堂的塔楼顶上去。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教堂司事拿着一把足以与圣彼得的钥匙相媲美的大钥匙,给我俩打开了那扇通往塔楼的神秘大门。“等你们下楼出来时”他说,“拉拉铃就行啦。 [点击阅读]
伊索寓言
作者:佚名
章节:454 人气:2
摘要:农夫替牛解下犁套,牵着它去喝水。这时,有只穷凶极恶的饿狼正出来觅食,看见那犁,开始仅仅只舔舔那牛的犁套,觉得有牛肉味,便不知不觉地将脖子慢慢地伸了进去,结果再无法拔出来,只好拉着犁在田里耕起田来。那农夫回来后,看见了它,便说:“啊,可恶的东西!但愿你从今弃恶从善,回来种田吧。”这故事是说,尽管有些恶人做了一点善事,但这并非他的本意,而是出于无奈。 [点击阅读]
塔木德智慧全书
作者:佚名
章节:451 人气:2
摘要: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1)钱是货币,是一个人拥有物质财富多少的标志,就其自身而言,是不分贵贱的。在犹太人的赚钱观念中,他们从来就不把蹬三轮、扛麻袋看成是低贱的事,也不认为做老板、经理就高人一等,钱不管在谁身上都一样是钱,它们不会到了另一个人的口袋中就不是钱了。 [点击阅读]
存在与虚无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存在与虚无》这是一部存在主义代表作,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内容概论:一、导言:对存在的探索在本书的第一部分,萨特明确了他对存在思考的起点,提出了存在的两种不能互相还原的存在形式:对意识来说超越的存在和意识本身。萨特的存在理论的逻辑出发点是现象。 [点击阅读]
安徒生童话故事全集
作者:佚名
章节:183 人气:2
摘要:长篇小说(6):《即兴诗人》,《奥?特》,《不过是个提琴手》,《两位男爵夫人》,《生乎?死乎》,《幸运儿》。剧本(25):诗剧《阿夫索尔》,《圣尼古拉教堂钟楼的爱情》,歌剧《拉默穆尔的新娘》,歌剧《乌鸦》,诗剧《埃格纳特的人鱼》,轻歌舞剧《离别与相逢》,歌剧《司普洛峨的神》,《黑白混血儿》,《摩尔人的女儿》,《幸福之花》,独幕诗剧《国王的梦想》,《梨树上的鸟儿》,《小基尔斯滕》, [点击阅读]
小狗钱钱
作者:佚名
章节:50 人气:2
摘要:一般人都希望自己变得富有一些,只是我们中的一些人的这一愿望更为强烈;而有些人却假装自己只想在生活的某些领域里变得富有。事实上,大多数人的最终愿望都是让自己更加幸福、更加成功,也想拥有更多的钱。这种愿望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富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假如我们有充足的钱,我们就能生活得更有尊严,也能更好地为自己和他人服务。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