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哲理散文(外国卷) - 幽默岂止一笑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罗里本特生活中人们常常因为受到一点小挫折而心灰意冷、迷失方向。此时,幽默可令你“反败为胜”。我的一个年轻朋友,因为迟到已受到“最后通牒”,但今天又遇上塞车。也许他可以找个理由——大病一场啦——但他不想用“家喻户晓”的借口。他叫山姆。9点35分他赶到公司。每个人都在努力工作。山姆的主管过来了,山姆突然咧嘴一笑,握着主管的手说:“你好!我叫山姆·梅纳德。我想求职,那个职位35分钟前是我的。我第一个来,‘勤快人先捡柴’吧?”一阵哄堂大笑,主管竭力保持严肃地走了。山姆用“笑”保住了他的工作。我的一个邻居在前往机场的路上与妻子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起飞后,他感到抱歉,他知道妻子也一样。两小时后,回到家里的妻子接到了长途电话:“请给我的妻子留话,我感到抱歉。”只一瞬间,电话两头的冷漠之心充盈了爱意。一位机智的英国女主人招待8个著名人士就餐,她想从他们身上得到慈善捐赠。照英国惯例,她让孩子侍餐。她儿子模仿杂耍艺人托着一只大火鸡,用胳膊肘顶开了门,但门借惯性关上时撞到他,鸡掉在地上。男孩站住,客人们面面相觑。女主人摇着头微笑,“别害怕,丹尼尔”,她说,“把这家伙抓起来放到厨房去,换一只乖一点的来。”她眨着眼睛。一个暗号一句戏言把尴尬化为娱乐,宾客也绝想不到待会儿搬上来的还是那只“落地鸡”。幽默消解敌意源于它无言的承诺。当加拿大的技术部长罗兰·密切纳要去视察一个公立学校时,大楼的修理工们正在闹事,不准人员进出。如果他退回办公室,这有损政府形象;如果他走出去,必将招致更严重的劳工风潮。当他沉思时,更多工人拦住了他的去路,他望着那条“禁区线”,忽然脸上露出笑容,好像禁区线不是对他的,他朗声说道:“多谢你们来看我,我们可以过去吗?”罢工纠察员忍俊不禁,罗兰大步跨上校门台阶。自然,幽默远不是一笑了之。二次大战时,幽默像英勇的皇家空军一样为阻止德国法西斯对英国的占领出过大力。举一例即足以说明,这就是那个从伦敦空袭的残垣断壁中爬出来的女人的故事。当问到“你丈夫在哪里”时,她擦着头上、臂上的泥土回答:“他只是在利比亚流血的傻瓜!”言下之意:他应该在更艰苦的伦敦战斗。其幽默的意志令人钦佩。当我们走到生活的死角,先问一下:“可否含笑置之?”有责任感的人经常这样解决难题。像西·马歇尔,美军参谋总长,把“仓促”的美国引入二次大战,他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鼓舞士气。他认为陆军重要,海军出身的罗斯福总统却认为海军是首要的,其次是空军。争论日趋激烈,马歇尔坚持己见。最后,在一次碰头会上,一贯不苟言笑的马歇尔笑了:“总统先生,你起码不要再说‘我们海军’和‘他们陆军’吧。”罗斯福望着戴眼镜的马歇尔禁不住露齿大笑,他重新研究了马歇尔的建议,逐步接受了“陆军第一”的观念。
或许您还会喜欢:
魔都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以文字构筑的人生舞台──久生十兰曲辰先想一下,1902年的时候,《莫格街谋杀案》现世满一甲子,《血字的研究》刚出版十五年,推理小说正处在我们所谓的“光荣时代”;而即便《科学怪人》与H?G?威尔斯的眾多作品早已出现,但科幻(SF)这一个名词,却还要等到十几年后,才会开张营业,正式成为一个可以标识的文类;尽管爱丽丝当时已经追著兔子跑到了几十年, [点击阅读]
ABC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在我的这本记叙性的书中,我摒弃了常规,仅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我亲自处理过的一些案件和勘查过的现场,而其它章节是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写的。我希冀读者相信书中的情节是真实的。虽然在描述各种不同人物的思想及感情上过于细腻,可是我保证,这都是我当时精细的笔录。此外,我的朋友赫尔克里.波洛还亲自对它们进行过校对。 [点击阅读]
H庄园的一次午餐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埃莉诺·凯瑟琳·卡莱尔,您被指控于本年七月二十七日杀害了玛丽·杰勒德。您是否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埃莉诺·卡莱尔笔直地站立着。她那傲然高昂的头、生气勃勃的蓝色眼睛使人惊讶。她的头发像煤炭一样乌黑。修剪应时的眉毛形成两条细线。法庭笼罩在一片沉闷而紧张的寂静中。 [点击阅读]
万延元年的足球队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死者引导我们我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醒来,寻求着一种热切的“期待”的感觉,摸索着噩梦残破的意识。一如咽下一口要以烧着你五脏六腑的威士忌,这种“期待”的感觉热辣辣的。我心中忐忑,摸索着,企望它能切实重返体内。然而这种摸索却永远都是徒劳枉然。手指已没了气力,我只好将它们并拢起来。分明觉出自己全身的骨肉都已分离。迎着光亮,我的意识畏葸不前,这种感觉也正转化成一种钝痛。 [点击阅读]
不分手的理由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在喧闹的大街拐弯之后,刹那间四周变得寂静无声,黑暗中一排路灯伫立在街头。放眼望去,只有一盏红绿灯在寒空中绽放着鲜红色的光芒。速见修平往前欠身,嘱咐计程车司机行驶至红绿灯时左转。这一带是世田谷的新兴社区,近年来开始兴建,大量的超级市场和公寓,修平目前住的房子也是三年前才盖好的。住宅用地有高度的限制,修平住的公寓只有三层楼,他本身住在二楼。 [点击阅读]
且听风吟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1“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这是大学时代偶然结识的一位作家对我说的活。但对其含义的真正理解——至少能用以自慰——则是在很久很久以后。的确,所谓十全十美的文章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每当我提笔写东西的时候,还是经常陷入绝望的情绪之中。因为我所能够写的范围实在过于狭小。譬如,我或许可以就大象本身写一点什么,但对象的驯化却不知何从写起。 [点击阅读]
世界之战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在19世纪末,没有人相信我们这个世界正在被一种比人类更先进,并且同样也不免会死亡的智慧生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又有谁会相信,当人类正在为自己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时候,他们被专心致志地研究着,像人们用显微镜研究一滴水里蠕动繁殖的生物一般仔细。自高自大的人类来往于世界各地,忙着干自己的事,自以为控制了物质世界的一切。显微镜下的纤毛虫恐怕也不乏这样的幻觉。 [点击阅读]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一位重要的旅客叙利亚。一个冬天的早晨,五点钟。阿勒颇城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陶鲁斯快车。它由一节炊事车、一节义餐车、一节卧铺车厢和两节普通客车组成。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法国陆军中尉,他身着耀眼的军装,正和一个小个子谈话。这小个子连头带耳都用围巾里着,除了一个鼻尖通红的鼻子和两个往上翘的胡子尖外,什么也看不见。 [点击阅读]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丧钟为谁而鸣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海明为、海明微、海明威,其实是一个人,美国著名小说家,英文名Hemingway,中文通常翻译为海明威,也有作品翻译为海鸣威,仅有少数地方翻译为海明为或海明微。由于均为音译,根据相关规定,外国人名可以选用同音字,因此,以上翻译都不能算错。海明威生于l899年,逝世于1961年,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