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再穷也要去旅行 - 有归宿感的泰国:最有归宿感的背包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旅行者地盘每到一个地方旅行,通常背包旅行者都会聚集在一个地方,而这个集中地就被称为背包旅行者的地盘。这种有的举世闻名,所以背包旅行者地盘范围很大,常年都是热热闹闹,旅行者到处可见;有的地方知名度不高,气氛萧然寂静,没有半点生气。不同的地方,有着不一样的气氛。一个长时间上路的旅行者总会找到一个自己最熟悉的地方,一个有归宿感的地方。
  在亚洲旅行,泰国的曼谷是我旅途中较常去的地方,不管是路过还是逗留,我都会住在Kao Shan 路。去的次数多了,Kao Shan 路不但成了我最有归宿感的旅行者地盘,而且那里也有一家我最熟悉的客栈。
  每次去到曼谷,都会到Kao Shan。多年前,第一次背着背包走进Kao Shan,就觉得这个地方很有归宿感,旅行者无处不在。一眼望去客栈和酒店多得不得了,酒吧、网吧、便利店、服装店、餐厅……当时我在想,kao Shan吃喝玩乐全都有,即使泡一整天也不觉得无聊。
  虽然到处都是客栈和酒店,但由于Kao Shan成了背包旅行者主要落脚处,所以有时要找个床位也不容易。当年的我在夏日炎炎的下午,在众多客栈里寻找着别人推荐的“友善客栈”(Friendly Guesthouse),问了一家又一家,可是找了好久都找不到。找不到“友善客栈”,却给我找到一家“友善客栈2”(Friendly Guesthouse 2 ),刚好还有床位,于是就住了下来。

  这是由家族成员一起经营的客栈,属于小型客栈。客栈除了提供住宿,同时也有按摩服务。一楼有间按摩房,二楼三楼就是房间。六十泰铢一天的多人房,小小的房间有六个床位,没有空调,只有两把风扇,非常简单的一间房。住了下来我才知道,原来这里也是许多日本旅行者常来的地方。
  在Kao Shan,除了在客栈里认识朋友,走在街上也很容易结交新朋友。街上可以看到不同装扮的旅行者,有的穿着出众,有的发型惊人,感觉就像在看一场怪异时装秀。
  虽然这里什么都有,但毕竟是游客区,所以很多东西的价钱有很大的差别,要是不注意,就会很容易上当。背包旅行者一条心,每当发现物美价廉的东西就会让大家知道。所以,聚在一起除了分享旅途故事外,我们也常讨论Kao Shan的最新动向。
  白天的Kao Shan,有的旅行者会泡泡网吧,到咖啡馆坐坐,有的旅行者则在旅途后享受按摩服务……有的旅行者离开,有的旅行者刚来报到,街道上人来人往,繁忙极了。

  太阳下山后,广告牌的霓红灯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彩,夜里的Kao Shan更是显得充满活力。每天傍晚,路的两旁都有很多小吃档,煎炸烤煮,各种各样的小吃,闻到香味就会让人垂涎三尺。我喜欢吃小吃,所以傍晚时分都会和客栈里的朋友一起去吃个痛快。边走边吃,手中捧着椰子,口中吃着烤鸡腿。吃完了再买,买了再吃,有时吃得太饱,动弹不得,只想倒头大睡。由于住在Kao Shan的时间比较长,所以也认识一些做生意的人。
  记得有一次,我也如常在街上吃小吃,后来有个认识我的小贩阿姨对我说,我看着你吃了这样又买那样,真厉害!她这样一说,我脸红起来,但我很坦白地告诉她,泰国的小吃便宜又好吃,所以才会吃个不停!
  夜里的Kao Shan,酒吧和舞厅开始活跃,劲歌热舞,成了许多旅行者寻欢的好去处。由于我住的客栈隔壁就是一家舞厅,所以即使两三点也能听见舞厅传来的音乐和嘈杂声。霓红灯四处亮起,旅行者们都纷纷开始夜生活,夜里的Kao Shan是个不夜城。虽然有时被那些强劲音乐搞得无法入眠,但我也不会因此而搬到别家客栈去。也许住习惯了,而且住在一起的都成了朋友。
  虽然我跟客栈的主人只是点头之交,但一次生,两次熟,看管客栈的人都认得我了。有次我来到客栈已经没有床位了,但我又不想到别的客栈去,于是他们把我“安顿”在按摩房。早上按摩房是提供按摩服务的地方,所以每天一早七点,我就要起床,然后在营业时间结束后的十一点才可以回到按摩房。睡在按摩房的,其实也只有他们自己人,每天早上他们起来打扫时,我就得起床了。

  另一次,我抵达曼谷时已是凌晨时分,基本上客栈都关门了,我回到同一家客栈,看到门关上了,唯有大力敲门。有个男人出来开门,虽然已经没有床位了,但我是老住客,所以他让我进去。虽然只是睡在走廊上那狭窄的木椅子上,但也算是个可以让我闭上眼睛休息的地方。早上有人退房了,他就叫我起来到多人房里去睡觉。
  就这样,每次我到曼谷,都住在Kao Shan,住同一家客栈。虽然我之后离开了亚洲一段时间,没有到泰国去,可是在我的脑海里,曼谷的Kao Shan,还有那家客栈,是让我觉得最有归宿感的地方。
  P/S: 虽然很多人都曾到过曼谷,但是他们却不知Kao Shan这个地方。有机会,不妨去Kao Shan走一走,您会看到背包旅行者们的“家”。
或许您还会喜欢:
穷人缺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174 人气:0
摘要:——《穷人缺什么》的启示黄奕在google上输入“弱势群体”搜索,0.09秒内出来122万条,可见这已不是个生僻的词。那么什么叫弱势群体?从一般意义上看,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经济十分困难的人群。他们因为贫穷致使孩子辍学、有病无法医治,许多人的理想无法实现。于是有不少专家学者和作家,写了不少帮助人脱贫致富的书,诸如《教你如何致富》《用最少的钱赚最大的利润》《三年成百万富翁》之类。 [点击阅读]
穷爸爸富爸爸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这就是你所需要的学校真的让孩子们准备好应付真实的世界了吗?“努力学习,得到好成绩,你就能找到高薪并且伴有很多其他好处的职位。”我父母过去常这么对我说。他们的生活目标就是供我和姐姐上大学,觉得这样我们就有了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最好机会。 [点击阅读]
第五项修炼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赵耀东人类的历史于本世纪最后的十余年中,起了巨大的变化——象征世界两极化的柏林围墙于一九八九年倒了,东欧各国政权的变化速度和程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政治上,由两大强权领导的民主和集权对垒的局势不再。于全球各地崛起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亚太经合组织等,突破既有国界的限制,代替传统政治势力,成为主导世局的力量。 [点击阅读]
管理小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0
摘要:一、用人之道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勒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弥勒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点击阅读]
管道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亲爱的读者:一百年前,普通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百万富翁。来看看这份在20世纪所做的生活水平状况调查统计:在1900年,美国的平均薪水是每小时0.22美元,一般工人的年收入在200美元至多400美元之间,处于当时的贫困线下。那时全美只有6%的高中毕业,平均寿命47岁。只有14%的家庭拥有浴缸。全美只有8000部汽车,铺好的路面也只有144英里。 [点击阅读]
簪中录
作者:佚名
章节:265 人气:0
摘要:【第一簪春灯暗】☆、一恶名昭彰(一)暗夜中,忽然有暴雨倾泻而下,远远近近的山峦峰林,长长短短的江河峡谷,全都在突然而至的暴雨中失去了轮廓,消渐为无形。前方的路愈见模糊。长安城外沿着山道满栽的丁香花,也被倾泻的暴雨打得零落不堪,一团团锦绣般的花朵折损在急雨中,堕落污泥道,夜深无人见。 [点击阅读]
约会倍增术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引言你在这本书里所学到的东西都是我花了几年时间才得到的。你可以把此书当作百科全书使用。它是一本参考手册,而不是小说。使用它的最好方法是通读它,找出你关心的部分,着重看你想要了解到想法或者提高的技巧。之后把这些部分抄写或者打印出来,以便重温和练习。把妹,不像打开电灯开关那样简单。把妹,就像试图学习乐器。需要的是练习。起初也许一切一团糟,而且有时你的练习并没有让你带来提升。 [点击阅读]
羊皮卷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0
摘要:要想明智地计划未来,就应该充分了解和学会欣赏过去。准备开始迈向美好生活的第一步了吗?如果是,那么我真诚希望,致辞篇中的两句话仍在你脑海中回响。“没人能代替你生活,没人能代替你成功!”正如唐·库德蒂在经典名篇《失败的建议》中所提及的那样:“活在世上并不容易,体面地活着更不容易;真正了解自己不容易,而喜欢自己更是知易行难。但是我们必须活下去,生活中还有一个人我们都必须面对。 [点击阅读]
肯定自己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从吃完晚饭,你就一直在打电话,叫一遍不听,叫两遍不听,叫三通不听,直到我吼:“你要打电话,就出去打!”砰地一声,你居然真冲出门去。外面正下着大雪,奶奶赶紧跑去看门边的衣柜,惟恐你没披外套。妈妈趴着窗子张望,看你是往哪个方向跑。我则愕然地坐在客厅,想起电影“绳索”中的一幕:淳于意对着自己“爱之深,责之切”的徒弟喊:“你给我滚出去!”那跟在师父身边十几年的徒弟,居然真卷起铺盖扭头就走。 [点击阅读]
自私的基因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序言虽然黑猩猩和人类的进化史大约有99.5%是共同的,但人类的大多数思想家把黑猩猩视为畸形异状、与人类毫不相干的怪物,而把他们自己看成是上升为万物之主的阶梯。对一个进化论者来说,情况绝非如此。认为某一物种比另一物种高尚是毫无客观依据的。不论是黑猩猩和人类,还是蜥蜴和真菌,他们都是经过长达约三十亿年之久的所谓自然选择这一过程进化而来。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