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云中歌 - 《云中歌》小说——第5章:地上星(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云歌和许平君看着各自手中拽着的一截断草,呆了一下,相对大笑起来。
  云歌扭头看向孟珏时,气呼呼地鼓着腮帮子,“哼!帮许姐姐欺负我,亏得我还辛苦了半天去捉……哼!”
  许平君笑揽住云歌的肩膀,“病已不是帮你了吗?不过多喝了几杯酒就输红了眼睛?羞不羞?”
  云歌扭着身子,“谁输红眼睛了?人家才没有呢!最多……最多有一点点着急。”
  几个人都笑起来,云歌偷眼看向孟珏,看到孟珏正笑瞅着她,想到明天他就要走,她忽觉得心上有些空落,鼓着的腮帮子立即瘪了下去。
  收拾好杯盘,云歌请几个人围着圈子坐好。
  拿过了摆放在一旁的袋子。
  众人都凝视着云歌手中的袋子,不明白云歌搞什么鬼。
  平君性急,赶着问:“什么东西?”
  云歌笑着缓缓打开袋子。
  荧荧光芒从袋子口透出,如同一个小小月亮收在袋子中。
  不一会,有光芒从袋子中飞出。
  一点点,一颗颗,如同散落在红尘的星子。
  从袋子中飞出的星星越来越多,几个人的身子都被荧荧光芒笼罩着,仿佛置身在璀璨星河中。
  天上的繁星,地上的繁星,美丽得好像一个梦中世界。
  云歌伸手呵着一只萤火虫。
  萤火虫的光芒一闪一闪间,她的笑颜也是一明一灭。

  萤火虫打着小灯笼穿绕在她的乌发间,盘旋在她的裙裾间。
  在漫天飞舞的小精灵中,她也清透如精灵。
  她凑过唇去亲了一下手中的萤火虫,“萤火虫是天上星星的使者,你把你的心愿和思念告诉它,它们就会把这些带给星星上面住着的人,会帮你实现愿望的。”
  许平君呆呆看了一会萤火虫,第一个闭上了眼睛,虔诚地许着心愿。
  刘病已抬头望了眼天空,也闭上了眼睛。
  大公子笑摇摇头,缓缓闭上了眼睛,“我不信有什么人能帮我实现我的愿望,不过……许许愿也不是什么坏事。”
  云歌说话时,一直看着孟珏,双眸晶莹。
  孟珏眼中也是眸光流转,却只是微笑地看着云歌,没有丝毫许愿的意思。
  在漫天飞舞的光芒中,两人凝视着彼此。
  云歌坚定地看着他,她眼中的光芒如同暗夜中的萤火虫,虽淡却温暖。
  孟珏最终阖上了双眼,云歌抿着笑意也闭上了眼睛。
  不过一瞬,孟珏的眼睛却又睁开,淡漠地看着在他身周舞动的精灵。
  刘病已睁开眼睛时,恰好看到孟珏手指轻弹,把飞落在他胳膊上的一只萤火虫弹开。
  萤火虫的光芒刹那熄灭,失去了生命的小精灵无声无息地落入草丛中。
  孟珏抬眼看向刘病已。
  刘病已爽朗一笑,好似刚睁开眼睛,并没有看见起先一幕,“孟兄许的什么愿?”

  孟珏淡淡一笑,没有回答。
  大公子看看刘病已,再看看孟珏,无趣地耸了耸肩膀,嘻笑着看向许平君和云歌。
  许平君睁开眼睛看向云歌,“你许了什么愿?”
  “许姐姐许了什么愿?”
  许平君脸颊晕红,“不是什么大愿望,你呢?”
  云歌的脸也飞起了红霞,“也不是什么大愿望。”
  大公子眼珠子一转,忽地说:“不如把我们今日许的愿都记下后封起来。如果将来有缘,一起来看今日许的愿望,看看灵不灵。愿望没实现的人要请大家吃饭。”
  云歌笑嘲:“应该让愿望实现的人请大家吃饭!怎么你总是要和人反着来?”
  大公子拍了拍自己的钱袋:“来而不往非礼也!反正也该我请大家了。”
  刘病已和孟珏微微笑着,都没有说话。
  云歌和许平君想了一瞬,觉得十分有意思,都笑着点头。
  许平君刚点完头,又几分羞涩地说:“我不会写字。”
  大公子说:“这很简单,你挑一个人帮你写就行。”
  许平君左右看了一圈,红着脸把云歌拽到了一旁。
  许平君和云歌低语,面色含羞。
  云歌虽是笑着,可笑容却透着苦涩。
  一人一块绢布,各自写下了自己的心愿后迭好。

  大公子将大家的绢帕收到一起,交给了许平君,很老实地说:“剩下的活,我不会干。”
  许平君拿了一片防水的桐油布将绢帕密密地封好。
  云歌跑到孟珏起先靠过的大树旁,在树干上小心地挖着洞。
  折腾了半天,仍旧没有弄好。
  孟珏随手递给她一把小巧的匕首,“用这个吧!”
  不过几下,就挖好了一个又小又深的洞,云歌笑赞:“好刀!”
  孟珏凝视了一瞬刀,淡淡地说:“你喜欢就送给你了,这么小巧的东西本就是给女子用的,我留着也没什么用。”
  大公子闻言,神色微动,深看了一眼孟珏。
  云歌把玩了会,的确很好用,打造精巧,方便携带,很适合用来割树皮划藤条,收集她看重的植物,遂笑着把刀收到了怀中,“多谢。”
  许平君小心地把卷成了一根圆柱状的桐油布塞进树洞中,再用刚才割出的木条把洞口封好。
  此时从外面看,也只是像树干上的一个小洞。等过一段时间,随着树的生长,会只留下一个树疤。不知情的人看不出任何异样。
  云歌警告地瞅了眼大公子,用匕首在小洞上做了个记号。
  如果有人想提前偷看,就肯定会破坏她的记号。
  孟珏和刘病已唇角含笑地看向大公子。
  大公子很是挫败地看着云歌。
或许您还会喜欢:
柳林风声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肯尼斯·格雷厄姆(1859~1932)生于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他的童年很不幸,5岁丧母,随后丧父,几兄弟都由亲戚收养。中学毕业后,他没有钱继续读大学,20岁进英格兰银行工作,直到1908年,因在银行里被一疯汉用枪击伤而退休。他喜欢自然和文学,业余研究动物和写作,很早就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作家。 [点击阅读]
楼兰新娘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子愿我后生,常为君妻,好丑不相离。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请寄二花,以献于佛——《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一、朱砂佛印历史上鸿蒙初辟的时期,颟顸、野蛮、酷虐与巫术、卜噬、图腾一起,拥有着不可抵御的权势。有史学家把它比作恶魔,手指粗硬,指节稍稍用力地弯曲便有裂帛一样的声音传出来。许多无妄的生命在它的操纵下陪葬。在长达几千年的蒙昧里,文明被撕裂成片,然而它们学会包容,织成一张网,反过来将野蛮在潜移默化中同化。 [点击阅读]
永恒之井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在人类与兽人爆发战争的一万年前,艾泽拉斯世界只有一块被无边的海洋包围的巨大陆地,这片大陆被称为卡利姆多。许多不同的种族和生物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在这块黑暗的大陆中心是一片充满神秘能量的湖泊,这片湖泊——它后来被称为永恒之井——是整个世界的魔法和自然能量的源泉,在从这个世界以外无边的黑暗中汲取能量的同时,永恒之井向整个世界源源不断地释放它的能量,为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生物提供营养。 [点击阅读]
海底两万里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人们一定还记得1866年海上发生的一件离奇的、神秘的、无法解释的怪事。且不说当时哄动沿海居民和世界舆论的各种传闻,这里只说一般航海人员特别激动的心情。欧美的进出口商人、船长和船主、各国的海军官佐以及这两大洲的各国政府都非常注意这件事。这事大体是这样:不久以前,好些大船在海上碰见了一一个“庞然大物”,一个很长的物体,形状很像纺锤,有时发出磷光,它的体积比鲸鱼大得多,行动起来也比鲸鱼快得多。 [点击阅读]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对爱情的淡定。“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收藏起点点滴滴的心事,留到以后和你慢慢聊。”这是对婚姻的淡定。“我是一只修行千年的狐,千年修行,千年孤独。 [点击阅读]
潜伏在办公室第二季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内容简介《潜伏》并不仅仅是部谍战片,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有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但同样也是如今中国人的职场环境。第二部延续讲故事的风格,主角仍然是王小峰,他将继续遇到各种问题,各种人,那些问题和人熟悉得就像发生在我们周围。 [点击阅读]
爱情的海洋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序写于书前by楼雨晴当各位正式阅读这本书前,晴姑娘得把话说在前头,这本书依然不是言立冬的故事,如果你们有非言立冬不看的坚持,那么看到这里,你可以合上书了,可别大呼受骗上当,指控晴姑娘欺骗你们的感情哟!关于这一点,请原谅晴某人小小的任性,我也知道你们很期待言立冬,一再晃点,实非晴姑娘本意,很多事不是我能控制的嘛,当某些想法冒出头,那种感觉涨了胸臆,强烈得让人无法抗拒,不把它写出来, [点击阅读]
王尔德童话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快乐王子的雕像高高地耸立在城市上空—根高大的石柱上面。他浑身上下镶满了薄薄的黄金叶片,明亮的蓝宝石做成他的双眼,剑柄上还嵌着一颗硕大的灿灿发光的红色宝石。世人对他真是称羡不已。“他像风标一样漂亮,”一位想表现自己有艺术品味的市参议员说了一句,接着又因担心人们将他视为不务实际的人,其实他倒是怪务实的,便补充道:“只是不如风标那么实用。 [点击阅读]
真爱没那么累,幸福没那么贵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苏芩,知名畅销书作家,著有《男人那点心思,女人那点心计》《20岁跟对人,30岁做对事》《官场红学》等十余部,作品销售过百万册;受邀为国内多家电视台、网媒、平面媒体特邀顾问,长期担任国内近80档电视栏目的点评专家、嘉宾。 [点击阅读]
股市晴雨表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已故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斯坦利·杰文斯以其毫不造作的个人品质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他曾经发表一个理论揭示了商业恐慌与太阳黑子之间的联系。他给出’一系列数据,最早可追溯到十七世纪初,这些数据表明两种经济现象之间具有明显的巧合性。由于缺少可信的太阳黑子数据,他出于人的常情和偏好而降低了二百年前那次特别不光彩的商业幻灭的重要性。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