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远大前程 - 第06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我由于偷窃而形成的心态及精神负担在意想不到的情况下消除了。当然,我原来也并未想到一定要坦白承认,不管怎样我总以为,归根结底我的出发点还是有点儿善意的。
  原来担心偷窃被发现的心态既已消除,我也不再去考虑良心上有什么对不起姐姐。然而,我喜欢乔。究竟为什么喜欢他,我说不出理由,也许当时人太小了,总之,我觉得他是个值得我爱的可爱的人。一想到他,我的内心便深感不安而局促。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念头,特别是在乔第一次寻找他那把锉子时,我就想把事情的全部真相告诉他。但是,我没有对他和盘托出,因为我担心如果以实情相告,他就会把我想得很坏,而我却不至于如此。我所担心的是失去乔对我的信赖,从而使自己每晚孤独地坐在火炉边,干着急地瞅着我这位永远失去的同伴和朋友。所以,我决定闭口不言。我病态地以为,一旦乔知道了内情,以后只要他坐在炉火边用手抚摸着美丽的连鬓胡子,就会思索到这件事;以为一旦他知道了内情,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发现昨天的菜肴和布丁放在今天的餐桌上,他就会在心中思考一阵,我是不是进过食品间;以为一旦他知道了内情,在我们以后的日子里,家庭生活必然蒙上一层阴影,他一饮啤酒就会考虑是浓是淡,是不是加进了柏油水,自然也就会把我的脸闹得个通红。总而言之,我因为胆子太小,而不敢做本来是对的事情,就像当初因为我胆子太小,而不敢不做本来是不对的事情。当时,我和整个外部的大千世界没有打过交道。社会中有各式各样按照自己行为处世的人,然而我也没有把谁当作认可的榜样。我完全是一个自学而成的天才,我的处世之道与行为准则都是我自己的创造发明。
  我们离开监狱船还没有走多少路,我便感到十分困倦,于是乔又把我背在身上,一直把我背到家。一路上,乔确实是够累的了,这从沃甫赛先生的举动中可以看出来。沃甫赛先生因为过分疲劳而用发火来出气,其火气大得如果教堂已经实行开放政策由他掌握,他一定会把所有参加这次活动的人开除出教籍,而且先拿乔和我开刀。然而,他只不过是一个世俗之人,能量有限,所以只能坐在潮湿的沼泽地上,气也无用。等到了我们家时,他才把自己的外衣从身上脱下来,放在厨房的火炉上烤干。如果参加看热闹也能定死罪的话,那么从他湿了裤子这件事上推论而得到的间接证据准能把他送上绞刑架。
  这时候,由于原来沉沉地睡在乔的背上,刚刚被放到地板上,在温暖的火光和嘈杂的人声中醒转过来,所以我就像一个小醉鬼一样,跌跌撞撞的,差点摔在地上。我正懵懵懂懂之时,幸亏我姐姐在我背后的两肩之间狠狠地揍了一拳,又夺命地大喝一声:“啊!世上哪里有你这种孩子!”这才清醒了头脑。一醒过来,我便发现乔正在绘声绘色地给他们讲罪犯的坦白交待,客人们都在猜测这个犯人究竟是怎样进入食品间偷猪肉馅饼的,各执一词。彭波契克先生详详细细地察看了一番屋子的内部,说这个犯人首先攀登上铁匠铺的屋顶,再爬到我们住屋的上面,然后将被单布条结成的绳子从厨房的烟囱里丢下来,顺绳而进。彭波契克先生说得十分肯定,何况他有自己的马车,总比别人高明一些,大家当然都附和他赞成他,认为犯人就是这样进来的。只有沃甫赛先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狂乱地叫着“不对!”他疲惫已极,言语中带着无力的怨恨,评说起来不能头头是道,缺乏理论,而且连件像样的大衣都没有,大家都不把他放在心中。何况他这时正背靠着火炉站在那里,烤着湿透的衣服,背后冒出蒸发出来的热气。大家一看他的这副样子,自然不会信任他。
  那天晚上我听到的就是这些,接着我姐姐怕我这副睡眼惺松的样子有碍客人们的谈话,就走过来一把揪住了我,蛮横粗暴地拖我上楼睡觉。而我就像穿了五十双靴子似的迈不动沉重的脚步,在楼梯上一直晃晃悠悠、跌跌撞撞的。正如前面所叙述过的,我的心态是心有余悸。第二天早晨还没有起床,我就开始产生了这种顾虑,而且持续了好一段时期。一直等到大家把这件事忘记,除了在个别场合,也都不再谈论它,我的心才如释重负
或许您还会喜欢:
隔墙有眼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1六点钟过了。一小时前去专务董事办公室的会计科科长还没有回来。专务董事兼营业部主任有单独的办公室,和会计科分开。天空分外清澄。从窗外射进来的光线已很薄弱,暮色苍茫。室内灯光幽暗。十来个科员没精打采,桌上虽然摊开着贴本,却无所事事。五点钟下班时间一过,其他科只剩下两三个人影,唯有这会计科像座孤岛似地亮着灯,人人满脸倦容。 [点击阅读]
青年近卫军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亚·法捷耶夫(1901年12月24日——1956年5月13日)全名亚历山德罗维奇·法捷耶夫。他是俄罗斯古典文学传亚·法捷耶夫统的继承者,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是在社会主义革命精神鼓舞下写成的;他笔下的主人公们是为建设新生活而斗争的英勇战士。 [点击阅读]
青春咖啡馆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2
摘要:那家咖啡馆有两道门,她总是从最窄的那扇门进出,那扇门人称黑暗之门。咖啡厅很小,她总是在小厅最里端的同一张桌子旁落座。初来乍到的那段时光,她从不跟任何人搭讪,日子一长,她认识了孔岱咖啡馆里的那些常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跟我们年纪相仿,我的意思是说,我们都在十九到二十五岁之间。有时候,她会坐到他们中间去,但大部分时间里,她还是喜欢坐她自己的那个专座,也就是说坐最里端的那个位子。她来咖啡馆的时间也不固定。 [点击阅读]
静静的顿河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评论重读《静静的顿河》,那些久违了的又陌生又熟悉的人物,以及他们痛苦的思想和命运,又一次激起了我内心的热情。顿河这条伟大的河流所哺育的哥萨克民族通过战争,在痛苦和流血之后最终走向了社会主义。肖洛霍夫把拥护苏维埃、迈向社会主义称为伟大的人类真理,并把它作为作品的主题之一。肖洛霍夫对顿河无比热爱,书中经常出现作者对顿河发自内心的充满激*情的赞颂。顿河草原上散发出的青草和泥土的浓烈味道,让读者过目不忘。 [点击阅读]
飘(乱世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生平简介1900年11月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在南北战争期间,亚特兰大曾于1864年落入北方军将领舒尔曼之手。后来,这便成了亚特兰大居民热衷的话题。自孩提时起,玛格丽特就时时听到她父亲与朋友们,甚至居民之间谈论南北战争。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 [点击阅读]
马丁伊登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2
摘要:那人用弹簧锁钥匙开门走了进去,后面跟着一个年轻人。年轻人笨拙地脱下了便帽。他穿一身粗布衣服,带着海洋的咸味。来到这宽阔的大汀他显然感到拘束,连帽子也不知道怎么处置。正想塞进外衣口袋,那人却接了过去。接得自然,一声不响,那笨拙的青年心里不禁感激,“他明白我,”他心想,“他会帮我到底的。 [点击阅读]
马克吐温作品集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本文是作者根据自己1868年在纽约采访州长竞选的素材写成的一篇政治讽刺小说。作者以夸张的漫画式的笔触,艺术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中竞选的种种秽事丑闻,揭露了竞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这篇小说以独立党候选人“我”的自白与大量的新闻、匿名信等引文的对照构成完整的故事,用犀利、夸张、含蓄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腐败政治的愤怒谴责。 [点击阅读]
马普尔小姐探案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马普尔小姐的故事——我亲爱的,我想我没告诉过你们——你,雷蒙德,还有你,琼——有关几年前发生的一桩奇特的小案子。不管怎样,我不想让人们觉得我很自负——当然了,我也知道和你们年轻人比起来我根本算不上聪明——雷蒙德会写那些关于令人讨厌的男男女女们的非常现代的书——琼会画那些出众的图画,上面全是一些四四方方的人,身上有的地方非常奇怪地凸了出来——你们都很聪明,我亲爱的, [点击阅读]
魔山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一《魔山》是德国大文豪托马斯·曼震撼世界文坛的力作,是德国现代小说的里程碑。美国著名作家辛克莱·刘易斯对《魔山》的评价很高,他于一九三○年看了这部书后曾说:“我觉得《魔山》是整个欧洲生活的精髓。”确实,它不愧为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九二九年托马斯·曼获诺贝尔文学奖,《魔山》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评论界公认的事实。二关于托马斯·曼,我国读者并不陌生。 [点击阅读]
魔戒第三部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在首部曲《魔戒远征队》中,记述了灰袍甘道夫发现哈比人佛罗多所拥有的戒指,其实正是至尊魔戒,统御所有权能之戒的魔戒之王。因此,佛罗多和伙伴们从夏尔一路被魔多的黑骑士追杀,最后,在伊利雅德的游侠亚拉冈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克服万难,逃到了瑞文戴尔的爱隆居所。爱隆在该处慎重地举行了一场会议,决定将魔戒摧毁,佛罗多也被指派为魔戒持有者。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