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犹太人的赚钱哲学 - 甲骨文的缔造者拉里埃里森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166节:甲骨文的缔造者拉里埃里森
  四、甲骨文的缔造者拉里?埃里森①“从来没见埃利森穿t恤,埃利森的朋友史蒂夫?乔布斯一贯高领衫配牛仔裤,而埃利森却总是穿着手工裁剪的意大利西装,打着领带,神采奕奕。” 这只是埃利森在表面上同it界的不同,其实埃利森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武士,既是一个破坏者,同时又是一个改良者;既是一个幸运儿,也是一个坏孩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硅谷狂人” 。《名利场》杂志这样评价他:“拉里?埃里森……是硅谷最著名的花花公子,第一流的运动员,他既驾驶战斗机,也参加世界级帆船比赛。而且,他的勃勃雄心既简单也天真:扳倒比尔?盖茨。” 《商业周刊》这样说:“他经过多年的磨炼,把自己从一个无畏的叛逆者改造成了一个有紧迫感的、训练有素的斗士——一个自封的新时代武士。”
  第167节:甲骨文的缔造者拉里埃里森
  《华尔街日报》这样说:“在oracle公司里,没有多少人能知道首席执行官拉里?埃里森下一步准备怎么走……埃里森是一个雄辩的、经常上头条新闻的预言家。”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说:“他是加州最富有的人,但只要有新产品,他照样竭力推销。” 无论如何,埃里森绝对是靠自我奋斗走上成功之路的。他在1977年靠1200美元起家,创办了甲骨文公司。在以后的12年中,成功地使一个只有3名员工的微型软件实验室,发展壮大为分支机构遍及全球,年营业额超过110亿美元的世界最大软件公司,并多次获得哈佛商学院“年度企业家” 的称号和成为《商业周刊》封面人物。埃利森曾一度超越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在他和比尔?盖茨的竞争中,他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我是站在全人类这一边的,所以不是我与盖茨开战,而是我代表全人类向盖茨开战。” 埃利森波澜万丈的创业历程已成硅谷最惊心动魄的传奇,营销策略是“冲冲冲” ,雇员原则是“聪明有个性” 。埃利森乐于享受、好勇斗狠、傲慢自大、喜欢与漂亮女性交往,32岁前一事无成,20年以后却成为硅谷巨富,外界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成吉思汗的名言足以反映出埃利森顽强的人生态度:“光是我们赢得胜利还不够,必须打败其他所有人才算数。” 作为一家公司,甲骨文公司所引起的争议可以说同它所产生的影响一样大,而它所面临的困惑也同它所受到的崇敬一样多,出现这种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同埃利森的个性有关。虽然甲骨文公司已经成为当今媒体评价最佳和利润最高的公司之一,可是,埃利森还有更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埃利森的胃口究竟有多大,这一直是一个谜。生命像一条鲨鱼拉里?埃利森生于1944年,母亲为犹太人,没结婚就当妈妈了,父亲的身份至今未知。埃利森迄今只与母亲见过一面,因为母亲很早就将埃利森交给亲戚抚养长大。因此,埃利森早年是在美国芝加哥工人阶级的公寓里度过的。据埃利森本人透露,他的祖先是来自欧洲的犹太移民,“埃利森” 这个姓就来源于早年外国移民在美国入境时的羁押地——纽约埃利斯岛。学生时代的埃利森并未显示出过人的才华,同学和老师认为埃利森很聪明,但不属于天才学生。埃利森曾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后来均以退学告终。这样的出身背景,使埃利森从小就对生命有了深刻的感受,他经常说:“生命像一条鲨鱼,你必须继续向前,一天比一天做得更好,否则你就会死亡。” 1977年,埃利森和另外两人共同创办了一家软件公司,他们把自己的第一件产品命名为“甲骨文” ,卖给包括中央情报局在内的客户。
  第168节:甲骨文的缔造者拉里埃里森
  埃利森不是优秀的程序员,但却是这个创业公司的积极促成者。他放浪形骸的性格当时就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一位副总裁回忆起1981年他刚刚加入甲骨文的情形:“埃利森开着辆马自达来机场接我,那车实际上没有后座,但不知怎么却有个金发女郎呆在后面。然后他把车开到家门口,那女孩竟自离开。进了他家一看,里面又有另一个女人。” 当然,那时候他的技术特长也令人印象深刻,“他知道所有芯片的速度和驱动器规格” 。埃利森有着令人叹服的商业触觉。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意识到相关数据库软件是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便是埃利森的一大得意之举。早期的数据库软件是静态的,彼此之间无法互动。20世纪70年代,ibm的一批科学家写出了一种新型的数据库软件的论文,这种数据库非常灵活,可以执行特别的查询。ibm的管理层没有重视这个创意,埃利森却抓住了机会。众所周知,ibm把个人电脑操作系统软件的机会让给了微软,但蓝色巨人不经意间又成就了甲骨文却鲜为人知。甲骨文开始为数据设备公司的vax小型机和大型机编写数据库软件。政府机关和一些公司也开始用甲骨文的数据库来管理资料,如供应商名单和账目等等。甲骨文成为一个面向市场、破釜沉舟的创业机器。埃利森要每个人都拼命,公司高层换得像鞋子一样频繁。外界盛传他每在高层管理人员的认股权即将到期或是要支付分红的时候就翻脸不认人。对此,一位前公司高层人士表示,对一个公司来说,大多数人真正可用的时间也就是那么几年,他说:“埃利森也不是坏,他就是非常非常好胜。” 差不多有整整10年时间,埃利森基本上都是以这种“坏小子” 的形象而闻名硅谷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同样是靠软件吃饭的公司,眼看着几乎同时起步的比尔?盖茨蹿升为全球首富,而甲骨文公司反倒在经历了最初的辉煌之后渐渐沉默,埃利森简直无法掩饰自己内心的妒忌和愤懑。在这期间,埃利森总是不乏惊人之举:比方说,他曾经想花2000万美元购买一架俄罗斯米格战斗机,令美国海关手足无措。埃利森的私人飞机总选在晚上1l点以后呼啸着降落,惹得当地政府大为愤怒。但扮演“冷面武士” 的角色决非埃利森的本意,随着pc时代的结束和互联网的兴起,埃利森很快就变成了硅谷的复仇者,他要向世界讨回曾经失落的一切。把市场放在第一位1982年,一位名叫加里?肯尼迪的摩门派主教来到甲骨文,他很快就建立了科技产业历史上最顽强的销售团队。团队里有很多以前的运动员,他认为这些人渴望在世界上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肯尼迪还说过:“我喜欢雇用警察的孩子。” 他们只经过短短5天培训后就出去闯荡了。一名以前在肯尼迪手下工作的销售人员说,肯尼迪信奉优胜劣汰的达尔文主义,肯尼迪的杀手锏是给销售人员进行大排名,而不仅是表扬谁表现最好,他在定期发送的电子邮件中把销售人员从最好排到最差,还注明谁由于表现好而免遭解雇。肯尼迪还给销售人员下定额,要求他们像宗教仪式上那样发誓一定达到定额。这些誓言竟随意粘贴在肯尼迪的桌子上,这等于是悬挂在销售人员头上的一把剑。一名前销售人员说:“他就是用这些誓言让销售人员饱受煎熬。”
  第169节:甲骨文的缔造者拉里埃里森
  最好的销售人员以非常公开的形式获得财富。肯尼迪让brink公司的卡车司机把金币直接送到超过定额的推销员的座位。有一次,由于出了差错,没有达到指标的推销员也得到了金币,甲骨文后来发现多付了上千万美元佣金。在这些措施下,肯尼迪使甲骨文的销售收入从1986年的5500万美元增加到1990年的近10亿美元。1990年,由于肯尼迪下达的定额太高,这导致一些销售人员与客户暗中达成交易,让客户购买并不需要的软件然后再退货,迫使甲骨文重新发布业绩,在投资者的压力下肯尼迪被赶出了公司。肯尼迪说,他对在自己任职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情感到后悔,他说:“我应该说却没说的是:世界上有两种错误的选择,没有达到指标或违反规则。相比之下,没有达到指标要好得多。” 实际上。顾客的抱怨已经引起了一向高高在上的ceo埃利森的注意。他在接受《business2.0》的采访时承认销售团队的表现已经让人无法忍受。他说:“从公司文化上讲,我们总是尽量避免这样做。” 甲骨文没有很多选择。埃利森及其管理团队是否能增加销售人员的礼貌和教养,是否由在这方面同样臭名昭著的埃利森负责这一转变,这是甲骨文需要尽快解答的问题。这不仅影响到甲骨文的客户关系,也影响它把业务扩展到数据库以外的努力,而能否把业务推进到其他领域决定了甲骨文的未来。埃利森表示,公司将给推销员4%~6%的佣金,并认为以前的刺激措施“荒谬” 。他说:“有人说这对公司有利,因为推销员努力把协议提前到这个季度,但是我认为这鼓励了一些对公司和顾客长远利益不利的行为。除非你解决了这些问题,否则就不可能对销售进行改革。” 他认为自己的措施将使甲骨文的销售文化现代化,使公司取得比以前更大的成功。甲骨文还有很多可以依靠的力量:数据库软件仍然是公司利润的源泉;运营利润率高达44%,在软件公司中仅次于微软;上季度盈利6.56亿美元,目前有58亿美元现金。在埃利森看来,改革甲骨文销售文化的工作很顺利。他说:“这是我第一次直接与销售团队打交道。” 他说以前都是肯尼迪和前任首席运营官莱因负责销售,“销售人员过分积极都是他们的风格。” 到目前为止,埃利森在甲骨文公司进行的管理革命显然是成功的:2001年,甲骨文的营业收入保持着15%的增长速度,经营利润率达到40%,而这一切都是在员工人数不断削减的前提下完成的。埃利森甚至表示,他有能力在2002年再削减15亿美元的成本。他的目标是,有朝一日能使甲骨文的经营利润率逼近50%,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甲骨文就会像微软一样成为全球效率最高的公司。

  第170节:甲骨文的缔造者拉里埃里森
  突破极限这是一个金色的、生机勃勃的秋日。在北加州布满红杉林的海滨,矗立着一座蓝绿色的办公大厦。这里就是软件帝国甲骨文公司的总部,未来电子商务的宇宙中心。像往常一样,拉里?埃利森身着价值不菲的西装在宽大的办公室里穿行。办公室装饰豪华,临窗望去,是波光粼粼的美丽湖景。对于埃利森而言,这里既是避难所,也是新世纪的动力来源。这个房子原先并不属于埃利森办公室,它的前任主人是去职不久的前总裁雷恩。由于雷恩的离去颇富争议,这里也随之成了是非之地。但埃利森毫无顾忌,也许他正好借此向外界传达一个讯息:下属就像家具一样可以随时更换,公司的前景绝不会因为任何一位职员的离去而受到影响。在许多人眼里,埃利森是一个极富个性的企业领导者,是it领域勇于向业界老大挑战的斗士之一。在甲骨文公司发布的第一个广告的画面上,画了两架飞机,一架是标有“ibm” 字样的双翼飞机,另一架是写着“甲骨文” 的喷气式飞机,“甲骨文” 正在后面积极追赶“ibm” 。“罗马帝国都会垮掉,凭什么微软不会?” 这是埃利森的惊世宣言。埃利森的目光永远桀骜不驯,他的话语同样掷地有声。埃利森是个“怪老头” ,甲骨文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胡伯林说埃利森身上综合了冒险与谨慎这两种极端行为:他冒险地创业,大胆地创造财富,同时又小心翼翼,严格地规避经营风险、个人风险。多数情况下,埃利森习惯于自己驾飞机出访别国。他是个狂热的冒险家,一周工作50个小时,其余时间都用于外出冒险;1995年他以毫发之差闯过鬼门关,行驶3天3夜,夺得悉尼帆船比赛冠军,从那时起他蓄起了络腮胡子作为人生纪念。如此看来埃利森胆子应该很大,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他每次“出国” 都要带多名随身保镖,甚至没有记者能够真正接近埃利森,他总是和记者保持着相当的距离,他精于攻击别人又极其善于保护自己。2002年,甲骨文销售额突破了100亿美元,盈利超过30亿美元,一年内增长了40%。2002年9月至今,甲骨文的股票上涨已超过10倍,仅2002年一年,埃利森本人在股票上的进账就超过了70亿美元。目前公司的市值达到184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公司之一。甲骨文与英特尔、惠普、思科被称为硅谷四杰。对一个过去以拥有疯子总裁出名的公司来说,这样的表现实在令人始料未及。分析师们把甲骨文的新业务称作是进军“互联网应用业务” 的利器,他们估计其年营业额将达到300亿美元,年增长率可达25%。2003年春季,甲骨文推出了名为11i的互联网集成商务应用软件。尽管应用程序领域瞬息万变,埃利森仍然雄心勃勃,准备展开职业生涯中生死攸关的又一次冲刺。
  第171节:甲骨文的缔造者拉里埃里森
  这套新应用软件内容极其丰富,涵盖公司的全面运作,从销售、财务到客户资料等等。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甲骨文的移动数据库可以将供应商和客户联系在一起。通过它,销售人员可以在旅途中获得所需要的公司资料,在飞机上为客户配置产品。另外,还有一些应用程序可以全面重整供应链的管理。埃利森来势汹汹,他表示新业务要在本个财政年度实现13亿美元的销售额。然而,这是一个飞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行业,甲骨文的新策略无疑带有巨大的风险。过去两年中,甲骨文的应用软件销售额仅占总营业额的5%~13%,以这样一个起点而言,实现突破性的增长实属不易。而企业应用软件领域中强手如林,peoplesoft、sap、siebel等专业软件公司都正在向网络转移,更有许多专攻网络企业应用软件的新公司也咄咄逼人。在这样一个弱肉强食的“野兽森林” 中,没有人能够保证自己成为绝对的赢家。就连埃利森的好友也质疑他的新策略,“那些想从一个领域转而控制另一个领域的公司往往是失败的” 。但关键问题是它能够为甲骨文的股价带来多大的好处。一些分析师认为,即便是计划奏效,它的成功在甲骨文目前的股价中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反映——目前甲骨文股票的市盈率为32倍,与微软相同。罗伯逊?史蒂文生的分析师说:“华尔街争论的焦点并不在于它是不是一家优秀的公司,而在于考虑目前的风险因素,它的股价应该是多少。” 2003年8月结束的第一季(本个财政年度自5月开始),甲骨文的应用软件销售多少有些令华尔街失望。尽管应用软件营业额上升了42%,但仍然低于预期——高盛的分析师原本期望有65%的增长。此外,财务总裁杰夫?汉利预计到年底公司的客户将超过50家,但目前只有27个公司购买他们的产品。更有趣的是,他们的客户中有大半业务规模正在缩小。摩根斯坦利的软件分析师认为,甲骨文的新业务前景如何,至少要再过几个季度才能初见端倪。也有不少人相信埃利森的能力。“至少他是在前进,目标也很合理,” 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说,“如果他需要改变,他就会改变的。光站在那儿你就哪儿也去不了。” 甲骨文的成败由埃利森决定。他喜欢这种运筹帷幄的感觉。“他被人们误解了,” 前甲骨文的公司发展部经理戴维?罗克斯说,“他是最优秀的技术专家吗?不,在硅谷像他一样优秀的至少有100个人。他是最优秀的管理人员吗?不,但他有足够的才华做到。他是最优秀的领导者,他拥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让另类的雇员做到突破极限的事。” 向比尔?盖茨开战
  第172节:甲骨文的缔造者拉里埃里森
  在甲骨文公司里,员工的t恤上常印有一条张开血盆大口的鲨鱼,这是埃利森的主意。他素以强硬形象著称于世,热衷于大打“口水战” ,不计后果地攻击、诋毁竞争对手ibm、微软,他说:ibm是昨天,微软是今天,甲骨文是明天。从1977年创办甲骨文公司开始,20多年来他总是先设立一个假想敌,并公开宣称要消灭它,然后千方百计踏着“尸体” 向上迈步。如今他就像一个经过层层选拔的选手,冲到最高擂台,面对最后一个敌手——微软的比尔?盖茨。对此埃利森经常引用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的一句话:“这是一场最后的决战。” 他要代表人类向比尔?盖茨开战,他的另一句口头禅就是:“罗马帝国都会垮掉,微软凭什么不会?” 比尔?盖茨与拉里?埃利森的宿怨由来已久。微软公司的发迹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在漫长的企业成长历史中,习惯主动进攻的微软与多家it公司发生摩擦,与同行结下了不少冤仇。其中有四家公司最为反对微软,它们结成了同盟,分别是第一家出品网络浏览器软件的网景公司、拉里?埃利森创办的甲骨文、it老牌公司ibm、服务器领域的领先企业太阳微公司。这四家公司连同其他一切反对微软的人,其首字母缩写合并,被比尔?盖茨蔑称为“noise(噪音)” 。四家公司之中,又以微软与甲骨文的矛盾最为突出。而比尔?盖茨就任公司ceo职位时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与“noise” 集团作斗争,所以两位it传奇人物之间不断发生争执也就不奇怪了。微软本来没有把甲骨文放在眼里,当公司向“noise” 集团发起冲锋时,比尔?盖茨的主要目标是针对网景公司。1997年,微软公司看准网络浏览器软件市场,推出ie4.0。几个回合下来,网景招架不住,后来只得投靠了门户网站美国在线aol,让出了大部分浏览器市场。正当微软高兴的时候,美国司法部突然起诉微软,认为它违背了1994年的协议判决,强迫计算机厂商将ie4.0与windows操作系统捆绑销售。法官向微软出示许多关键的细节证据令比尔?盖茨非常惊讶——即使作为ceo的他都没有知道得如此详细。他断定公司里出了“奸细” 。经过周密盘查,微软从公司的一个清洁女工那里发现线索,这名女工承认被甲骨文公司雇佣,做他们的商业间谍,每天从微软公司的垃圾中寻找对微软不利的证据,然后交给甲骨文。微软迅速向外界公布了此事,舆论哗然。一贯喜欢在媒体面前保持风度的比尔?盖茨声嘶力竭地大吼:“请看看那些道貌岸然的公司,它们竟然向竞争对手做出如此卑鄙下流的勾当!” 这个事件非常有名,被业内称为it业界的“水门事件” ,也有人叫“垃圾门事件” 。

  第173节:甲骨文的缔造者拉里埃里森
  间谍事件曝光以后,埃利森承认一切都是他指使的,对微软公司不利的材料也是他呈交给司法部的。埃利森丝毫没有后悔,他骄傲地说:“我对我所做的一切很满意。” 比尔?盖茨和鲍尔默得知后,大骂拉里?埃利森“流氓” 、“无赖” 。从此比尔?盖茨和埃利森成为死对头。凡是对甲骨文公司有好处的,比尔?盖茨必然从中阻挠;凡是比尔?盖茨乐意见到的,拉里?埃利森必然与之对着干。两家公司各展神通,在各条战线上多次交锋,互有胜负。“水门事件” 后,埃利森又尝试颠覆微软王朝。他选择从微软的强项操作系统着手。埃利森和“noise” 集团的其他著名成员联合推出了“网络计算机” 的概念。该概念声称未来电脑以网络系统替代桌面系统,以网络软件租赁替代购买、安装软件,鼓励个人电脑把操作系统“一脚踢开” 。这个概念刚刚提出时,被认为见解新颖,具有“跨时代” 影响,因而获得一片赞扬,但是市场和用户不理会埃利森。几年过去了,“网络计算机” 并没有投入实践。反倒是微软的windows98系统成功推出,再次掀起市场抢购的波澜。这一回合,比尔?盖茨赢了。接下来的交锋发生在投资领域。1997年,老牌it公司苹果公司亏损连连,董事会只得请回过去被赶走的公司创始人、另一位在it业界臭名昭著的“坏孩子” ——乔布斯。而乔布斯是埃利森的好友,于是力邀埃利森加盟苹果公司董事会。哪知埃利森竟然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想借此收购苹果公司,遭到苹果公司上上下下的反对,结果埃利森丢掉了在苹果公司董事会的位子。苹果公司的另一位投资人就是比尔?盖茨。微软投入苹果公司1.5亿美元,力图在网络电视软件市场有所收获,但是其后来出品的网络电视软件市场反响不佳,只得草草收场。在苹果公司一役上,双方打成平手。进入21世纪后,比尔?盖茨和拉里?埃利森的争斗进一步升级。两人之间爆发了“世界首富之战” 。比尔?盖茨是世界首富,但是埃利森也不差,也能跻身世界富豪榜的前十名。2000年网络业兴起,高科技公司尤其是网络公司,大举购买甲骨文软件。甲骨文销售额和利润都大幅增长,股价翻番,埃利森身价大涨。同时资本市场看淡微软等纯软件股,比尔?盖茨财产缩水不少。这样,埃利森与宿敌比尔?盖茨的财富差距缩小了,前者随时有可能取代后者,成为新的世界首富。咄咄逼人的埃利森显然很乐意看到这种事情发生,他多次向媒体质疑现在的财富排名计算方法,他认为按照他的算法,世界首富应该是他。2001年的比尔?盖茨,尽管财产比2000年同期减少了90亿美元,但是他在富豪排行榜上的领先优势反而扩大了,他比第二名巴菲特的财产多出38%。比尔?盖茨在电视台上的富人采访节目中常常开怀大笑。
  第174节:甲骨文的缔造者拉里埃里森
  埃利森也不是等闲之辈。虽然没有争到世界首富,但是他带领甲骨文公司在产品上苦下功夫,推出了新的数据库软件oracle9i。埃利森与人打赌100万美元,声称网站使用oracle9i要比用微软的sql快3倍。据甲骨文的发言人说,4台装有oracle9i软件的服务器,其工作效率与200台装有微软exchange的服务器相当。“9?11” 恐怖事件后,埃利森又提出了“终极软件” 的概念,向着微软的世袭阵地开火。“想想一个公司把2000台windowsnt服务器换成6~8台运行甲骨文软件的服务器会是怎样的一个变化。” 埃利森放出大话,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兴趣。不久就有媒体披露,微软公司自己网站的服务器也不用微软的软件,而是使用oracle9i。这不啻于给甲骨文做了一次出位广告。微软公司迅速反应,发言人澄清说绝无此事。埃利森得理不饶人,再次放言甲骨文公司软件天下无人可破,公开把公司产品放在网络上,挑战各路黑客。自然有人不相信。一段时间下来,英、法、意、俄、芬等多国黑客多次联手侵袭甲骨文网站,均无功而返,行业内专家对甲骨文一片褒奖。其实,埃利森和比尔?盖茨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不算好学生,都没有拿到大学文凭,1975年和1977年,他们分别亲手创办了各自的软件公司,开始创业。但命运似乎注定埃利森要与比尔?盖茨成为敌人。即便从个人生活的一些小细节来说,这对冤家也是两个不折不扣的it怪人。比尔?盖茨自微软创办以来就被认为是“工作狂” ,其人非常不讲究穿着,也不讲个人卫生,这在美国it界早已传为笑谈。他可以连续几天不洗澡,要是坐飞机出去开会的话,回到家里,身上准散发着一股臭味;他可以通宵达旦工作长达16小时,然后随便找一条毛毯往身上一裹,倒头就睡,一睡就是十几个小时,醒来以后继续工作。埃利森穿着讲究。他有一个私人裁缝,有时候穿着有些怪异,比如穿着圆领的衬衫不戴领带,光着脚穿皮鞋。私人生活方面,比尔?盖茨相当检点,他的结发妻子是前微软营销经理美琳达?弗伦奇,结婚典礼的男傧相则是现任微软ceo的鲍尔默。他的私人生活绝少有绯闻。而拉里?埃利森则生性风流,他是硅谷最标准的“钻石王老五” 兼花花公子。富翁的身份、野性的趋向、上层阶级的气息和唐璜式的放纵使得无数女人对他朝思暮想。他曾夸口说,与“一打” 以上的好莱坞艳星有染。商人、梦想家和疯子了解埃利森永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当苹果电脑的创建者史蒂夫?乔布斯被问及埃利森的好友中谁是他最大的推动力时,乔布斯笑了起来,想了一会,悄声对着电话说:“女人” 。作为一个由亲戚收养的私生子,埃利森从未见过他的生身父母。他的家庭是由欧洲移民到美国的犹太人家庭,成长的环境是芝加哥的工薪阶层,一向被养父路易斯骂作“废物” 。他上过伊利诺伊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但他“聪明,不为权力所屈服,不是个好学生” ,以至于后来都没有熬到毕业,就跑去为西部的科技公司工作。
  第175节:甲骨文的缔造者拉里埃里森

  作为一个亿万富翁,埃利森的性格中包含着多种元素。最根本的,他是个商人、市场开发专家、无惧无畏的思想家。他当然不是一个普通的it创业者,商业作家迈克?威尔逊曾为他写过一本传记——《上帝与埃利森的不同》,标题就向人们描述了一个特立独行的ceo——他远不是一个普通的生意人。作为一位中途辍学的大学生,埃利森以他完美无缺的商业感觉、干劲和野心而闻名于世。要想像埃利森那样成功,无疑需要冒很大的风险,并且不断地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埃利森还曾要求公司的软件销售额至少增长100%,这对于软件销售额已经高达数亿美元的公司来说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不是依靠某种狡猾的销售行为的话,这一指标对于甲骨文和埃利森来说根本就不可能实现。这一点也许可以被认为是埃利森犯下的一个错误,它对甲骨文的商业声誉产生了负面影响。然而,尽管埃利森难以企及的要求使员工们面临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它同时也促成了极高的生产力和甲骨文今日的成功。甲骨文在成为身价高达数十亿美元的企业之前,曾经历了几番变革。1977年当埃利森创立这家公司的时候,它的名字叫“软件开发试验室” ,之后又被更名为“关联技术公司” ,直到最终被赋予今天享誉全球的名称:甲骨文。除了亿万富翁之外,埃利森还被赋予了多种头衔:花花公子、世界著名的帆船赛手、狂热的体育爱好者、冷酷无情的商人、营销天才、前卫的思想家。当人们说他并非一个普通的商人时,他们绝不是随口说说而已。拉里?埃利森还以其古怪的言论而闻名,包括几年前他不经意地告诉记者他会随时买下苹果计算机公司,和他的老伙计斯蒂夫?乔布斯一起经营。他还提到过他不介意在微软的总部扔下一枚导弹,也不回避将比尔?盖茨称作“pc教皇” 。他对世界上最强大的公司毫不畏惧,并且常常从公然的挑衅中获得动力。他召集的每一次记者招待会都像是一场披头士的巡回告别演唱会。他的魅力非同一般,既可以将人们吸引到他的公司,听从他的调遣,也能让关键的客户放弃竞争对手的产品,转而使用他的产品。他是天生的商人、领袖和独具魅力的人。人们经常会指责他并没有将全部精力用于公司的日常经营上。确实,在日常的管理会议中他常常走神,但是一旦他下定决心打算干某件大事的时候,通常会发生三件事:①他会列出一长串管理人员的名单,然后在合适的人选上打勾。②他会改头换面,以期赢得同辈人和商业伙伴的尊重。③也是非常奇怪的一点,这种时候公司的经营状态会一下子变得非常好。这些都足以证明他作为商人的天赋。1999年他以闪电般的动作,一扫公司过去那种各自为政、支出缺乏周密计划的做法。把原先的高成本销售方式转向利用互联网销售,原先的数百个电子计算机系统也被组合成几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系统。结果是,仅仅9个月就为公司节约开支5亿美元。在日常工作中他会亲自改写合同,不断制定新的价格标准,甚至像个小生意人那样与对手讨价还价。在表面乖张的背后,是细致入微的精明,这也是他到目前为止没有马失前蹄的原因之一。
  第176节:甲骨文的缔造者拉里埃里森
  他对待下属的方式很奇怪。如果一周之内不愿意与某个员工吃两次午饭,那就不要雇用他,这是广为流传的埃利森的用人标准。为了让下属服从自己的意愿,埃利森常常先是伸出胡萝卜,接着才挥起大棒。例如当欧洲地区营业网点经理对埃利森要求放弃该地区电脑系统的指令稍有迟疑时,埃利森就给了他们两个选择:要么自己承担该电脑系统的全部费用,要么带着心爱的电脑系统走人。结果这种抵抗很轻易地就被解除了武装。加拿大营业网点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当时就派公司的全球信息技术副总裁给加拿大网点带去口信:“我现在派了一只强大的舰队,目的就是想摧毁加拿大营业网点的数据中心。” 后来的结果可想而知,加拿大网点的经理被解职,问题轻而易举地得到了解决。当然,对于完成指标的下属和员工,埃利森的奖励也从不吝惜。作为一个技术和商务领域的梦想家,埃利森极端得近乎“癫狂” ,他自己依然我行我素,不以为然。埃利森说:“当你成为信念与所有其他人都不一样的第一个人时,你基本上是在说:我是对的,而其他的所有人都错了。这可不是一个让人愉快的位置,一开始可能会非常欣喜,但同时就要准备被人攻击了。这种情况下,实际上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每个人都告诉你,你疯了,那是他们听到的最愚蠢的事情;第二阶段是,他们说,‘那的确有点价值,但还是很疯狂,不过有那么点点价值’;第三阶段是,‘好吧,我们做得比他们好’;第四阶段是,‘你在说什么呀?这一开始就是我们的主意。’” “甲骨文继续创新并引领着应用程序和数据库领域发展方向,真是令人振奋。一开始,人们说你不可能开发出使用于商业领域的关系型数据库。我认为我们能行,而且我们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但我们一直没有好好利用,直到ibm说:‘啊,这个还真不错!’于是我说的那四个极端开始不断重复。只要我们一直创新,我想这就不会改变。当你创新的时候,你就要做好听到每个人都说你是疯子的准备。” 埃利森崇尚日本文化中的“尚武精神” ,“试图摧毁一切” 的他给人的印象是“除了自己,谁都不服” ,但是在技术领域,埃利森非常敬佩通用电气公司。他说:“通用电气是一家经营得非常好的公司,和他们做生意可能很难,因为他们总是向你要求很多,他们是态度坚决的谈判对手。但通用电气的人们很理智,要求很高但很公平。通用电气有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企业文化,他们不断地提出问题‘我怎样才能以更少的成本获得更多的产出?’‘我怎样才能以更多的资金制造更好的产品?’这是杰克?韦尔奇创建的一家了不起的公司,而且它的发展已经超越了杰克?韦尔奇。现在这家公司由很多有才干的人经营着。”
  第177节:甲骨文的缔造者拉里埃里森
  一直以来埃利森最欣赏的梦想家是伽利略。“在伽利略的时代,传统上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围绕着地球转,但伽利略却说哥白尼是正确的,地球围绕太阳转,为此他陷入了无边的麻烦中。就像我现在这样!” 埃利森有些无奈地喃喃自语。他和比尔?盖茨的“口水战” 足以赢得我们的尊敬;他非同寻常的生活方式在我们看来有些怪诞;他在坚韧不拔的野心和才能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榜样。别忘了,他是创立了世界上最棒(也是盈利最多)的公司人士之一。他经常被人们尊称为硅谷最有资格的钻石王老五。这个头衔当然是与他亿万富翁的身价分不开的,然而他狂野不羁的个性和放浪的生活方式也是促使无数美丽女人争相获得他青睐的原因。据说有一次他的某个女友觉得马路边一栋房子不错,他便下车敲开了房子的门,然后再从汽车后备箱里拎出400万现金买下了那幢房子。尽管他拥有在物质方面所能需求的一切,但他仍然不断地用他的生命去冒险,只为了确定他仍旧活着。“埃利森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武士,既是一个破坏者,又是一个改良者。” 这是他的前搭档的评语。“武士企业家” 对他而言似乎是再贴切不过的绰号了。好胜、复杂、还有点不讨人喜欢,这就是埃利森,他有时就像个孩子,会突然从操场上跑过来对你说,“我说的全是谎话,包括这一句” 。朋友和同事们形容他没有安全感、狂妄、才华横溢、阴暗、幽默、有型、残忍,一个大名鼎鼎的亿万富翁,一个无赖。他的财务总裁叫他独裁者。他是个狂热的nba球迷。他喜欢扬帆出海。他甚至信誓旦旦要为美洲杯而战。然而,在埃利森“坏孩子” 形象的后面,是相当敬业的工作态度,埃利森的好友,前英特尔的ceo安迪?格鲁夫这样说。
或许您还会喜欢: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0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菊与刀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0
摘要:关于作者本尼迪克特,我们知道的不多。据已查到的资料,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1887年6月5日生于纽约。其父弗里德里克•S.弗尔顿是位医生,在她两岁时去世。其母伯特里斯•J.(夏特克)弗尔顿靠教书养家。1909年,本尼迪克特从瓦萨尔学院毕业,获文学士学位。次年赴欧洲,游历了瑞士、德国、意大利和英国,回国后曾执教于加利福尼亚的某女子中学。 [点击阅读]
落网佳人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楔子“月老、月老!”主管生死簿的地府判官气喘吁吁地进了月下老人的仙居。“啥事这么慌张?判官大人,坐下来歇口气,喝口茶再慢慢说吧!”月下老人捻捻白须,气定神闲地说。他现在哪有闲情逸致喝茶呀!“咱们阎罗殿──出了点小纰漏,所以……我想借你老人家的姻缘簿查查。”“嗯,这个──”月下老人沉吟了一会儿。 [点击阅读]
蓝海战略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前言本书是友谊、忠诚和相互信赖的产物。正是友谊和信任激发我们探索本书所表述的主要思想,并最终完成了写作。20年前,我们在课堂相遇——一个是教授,一个是学生。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一起工作,犹如同一条下水道里的两只湿老鼠。因此,本书不是思想的成功,而是友谊的成功,并且我们发现友谊比商业世界的任何思想都更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点击阅读]
蔡康永的说话之道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序:说话干吗要“之道”啦!把说话练好,是最划算的事。有人天天上健身房,练出漂亮肌肉,可惜课堂报告或公司开会,未必能让你脱衣展示成果;有人唱歌非常?听,可惜想向男友道歉,或想提醒老板加薪时,用唱的会显得你很古怪,说不定加薪不成,反遭遣散。 [点击阅读]
血酬定律
作者:佚名
章节:21 人气:0
摘要:“血酬”和“命价”这两个词,来自本书两篇文章的题目。这两篇文章排在前边,却是最后写出来的。文章谈到了生命与生存资源的交换关系,描绘了一些凭借暴力建立的规矩,提到了计算血价和命价--钱与命的兑换率--的基本思路。在中国历史上,大量资源和财富是依据杀戮和破坏能力分配的,破坏力直接打造了社会结构,直接决定着各个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义务边界。 [点击阅读]
诱婚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楔子医院头等病房床前,站着年过半白,头发花白的中年男子、一名十五、六岁的美丽少女,最后,是挺直腰杆、沉稳伫立床尾的年轻男子,只为了病床上那名昏迷了三天,甫清醒的女子。不难想见,这三人必是她生命中最亲密、也最重要的三个人。她看起来极年轻,约莫二十多岁,白皙肌肤原是水嫩无瑕,或许是因意外之故,略略失了血色,仍不减清丽姿容。 [点击阅读]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0
摘要:/*2*/序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生和非大学生最主要的区别绝对不在于是否掌握了一门专业技能……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草木可以在校园年复一年地生长,而我们却注定要很快被另外一群人替代……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 [点击阅读]
谁动了我的奶酪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949年新中国成立;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2001年7月13日,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办105年之后,中国申奥终获成功;2001年底,中国将加入WTO……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24.1亿元人民币;198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964.4亿元人民币;199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9552.8亿元人民币;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8.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2
作者:佚名
章节:136 人气:0
摘要:2009年6月11日凌晨2时41分,《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终于完稿了。从2006年夏完成《货币战争》以来,就开始着手收集资料酝酿《货币战争2——金权天下》。近三年以来,仔细梳理了德、英、法、美两百多年来的所有重要银行家族之间的人脉关系,以及他们与各国的战争、革命、政变、危机之间的联动关系,从1723年开始到2024年结束,中间涉及欧洲、美国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及其背后的金融运作,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