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一人食 - 第3章 沙爹肉串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3章 沙爹肉串
  若觉得生活索然无味,
  你是否还有勇气去改变?
  chaik五岁的儿子到北京看他,儿子突然喊饿,但chaik已有十年光景没有好好做过一顿饭了。在加拿大读大学的那几年,只吃汉堡就能对付过去一年。或者自己扔点番茄,用不知道是什么的调料煮一盘意大利面。
  他在厨房里找到两包方便面调料,和一包乌冬面一起煮了,自己还没吃,儿子就说:“求你了,下次别再做饭了。”
  对这碗乌冬面更真实的评价,一年之后才从别人的嘴巴里传到他耳朵里,儿子对别人说:“我爸爸做的乌冬面是世界上最难吃的面!”
  那些年是chaik人生的低谷,他发现除了工作之外自己什么都没有,没有休假,也没有特别的爱好。而工作就是“你爬上一个山头,还有另外一个山头”。他好像在把所有精力投入到自我膨胀后精疲力竭。
  他恢复了单身,顺势换了一份不完全以数字衡量人的工作。他在新加坡的一个朋友的母亲退休之后成了卜卦高手,她用印度人设计的一套算命软件替他占卜,然后用电邮告诉他:喂,你现在换这份工作的时机很对。
  他换了种方式看生活。
  当然,过去的种种影响仍然在。他研究起烹饪。开始的时候常常在脑子里描摹以前在投资公司工作时,去上司peter家里参加晚宴的情形。peter曾出任几任新加坡驻各国大使。chaik第一次收到peter的邀请,是一张非常正式的纸函,上面还盖了新加坡的国徽。

  每次去聚餐,chaik发现席间总有个时段,上司和夫人只有一个人在席上。后来才知道他们轮流进厨房给客人们准备非常地道的新加坡菜。每次宴请,除了个别菜是从外面的餐厅预定的,其他的都是他们亲自为客人料理。
  当他有机会参观主人家的厨房时,他第一次看到一间“真正为了做饭而做饭的厨房”,整齐地摆放着各类实用又设计精美的炊具。两本二三十年前的老菜谱上有很多peter和夫人勾画圈点的痕迹。这种安静而有积淀的生活场景让chaik很受触动。
  后来,他把所有的努力都用在了要改变儿子对他食物料理的恶劣印象上。在他通过网络视频了解了如何擀面可以让面条达到劲道口感后,他为儿子做了一碗红烧牛腩面。他如愿以偿,就像年少时通过努力获得优等生的位置一样。
  如今,他会有底气跟团队里的小朋友说出“我可以四小时教会你六道菜”这样的话,而若干年前他还只是一个只用汉堡填塞自己胃的留学生,这种反差不禁让人莞尔一笑。
  感情生活也有了回报。他成了一个用食物来对心仪的女人表达爱意的男人。

  他为他的阿拉伯语老师做了新加坡传统食物沙爹肉串,她看着他认真地把米饭捏成团,戏称这和藏区的手抓饭一脉相传。完成后,chaik在饭团上插上一枚纸做的新加坡小国旗,煞是可爱。
  在他们二人的关系步入新阶段的时刻,chaik端出一碗燕窝“孝敬”老师。“我妈妈有个习惯,凡是进我们许家当媳妇,她都要求我和兄弟们为她们亲手熬一碗燕窝。”母亲因为祖上从广州迁去南洋,对食物和人的关系有着一丝不苟的严格。这碗燕窝,chaik也严格遵照家传菜谱的做法。
  “我老妈还说,吃完燕窝之后,别的什么都不能做,只能上床睡觉。”
  朋友们听到这个故事,几乎一百次都问同样的问题:“那么,到底后来睡了吗?”
  “广东人讲究两点,一是补什么,二是什么时候补。”chaik回避问题的关键,“妈妈的规矩是,燕窝必须要在睡前吃,吃完不能晒太阳,因为担心伤元气。”
  这之后,他又做了件“惊天动地”的事:带上吉他去北京的地铁站唱歌。北京的地铁站……你们知道的。为了鼓舞士气,进入地铁站通道的时候他让家养的狗走在他前面。
  “喔——心爱的姑娘哟,你慢点儿走……”噔,噔噔!

  沙爹肉串
  材料
  鸡腿肉、红葱头、花生、盐、糖、芫荽粉、姜黄粉、辣椒粉、红洋葱、蒜、一小碟油(和刷子)、米饭。
  做法
  在保鲜膜上刷上一层色拉油,铺上热米饭,收起保鲜膜,把包裹其中的米饭握成团,放入一只杯子内,再用一只杯子压住。置几本书在上面,以保证重量,等饭团冷却。
  鸡腿肉去皮。把肉放入食品袋,用小锤敲打,使肉质松弛。取出,切成一厘米的小块。
  剥四只红葱头。用搅拌机打成末。
  在鸡肉丁内放入红葱末、蒜蓉、二分之一匙盐、一匙糖、适量芫荽粉、姜黄粉,搅拌均匀,腌制15分钟。
  把花生捣碎。在锅里放三匙热油,倒入辣椒粉、花生碎、水,稍作翻炒,加一匙盐,四匙糖,开小火,一面搅拌,煮至锅内酱料呈黏稠状。这就是沙爹酱。
  把腌制好的鸡肉丁裹上沙爹酱,串到竹签上。
  串好的肉串放到高温烤盘上进行烧烤。烤的过程中在肉串上刷少许油。
  不时转动肉串,烧烤约10分钟。
  把重压冷却的饭团取出,刀用湿布擦一下,把饭团切成四小块。
  红洋葱切块,黄瓜切块,与小块饭团及肉串一同端上,完成。
或许您还会喜欢:
货币战争3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0
摘要:当我围绕着美国与欧洲的货币历史展开研究时,一条脉络日益清晰起来,那就是,货币发行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权力之一。对这一关键权力的觊觎和争夺,贯穿了整个欧美近代史。从这一视角去观察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风云变幻,将会得到一种类似X光透视的效果。原来,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于利益分配不均,而利益分配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货币发行。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0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资本论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0
摘要:我终于把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的第三卷,理论部分的终结,交给读者了。当1885年第二卷出版的时候,我曾以为,第三卷的困难大概只是技术性的,当然,某些极为重要的章节是例外。实际上情况也是这样;但我当时没有想到,正是全书这些最重要的章节会给我造成这么多的困难,同样也没有想到,还有其他一些障碍会如此严重地拖延本书的付排。 [点击阅读]
超越自卑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之—"自卑情结”似乎已经驰名于世了。众多学派的心理学家都采用了这个名词,并且按他们自己的方式付诸于实用。然而,我却不敢断定:他们是否确实了解或正确无误地应用这个名词。例如:告诉病人他正蒙受着自卑情结之害,是没有什么用的,这样做只会加深他的自卑感,而不是让他知道怎样克服它们。我们必须找出他在生活风格中表现的特殊气质,我们必须在他缺少勇气之时鼓励他。 [点击阅读]
趣味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07 人气:0
摘要:经济学是让你赚钱的知识经济学让一些人赚到了钱——那些经济学家们,他们就是靠着把简单的社会现象解释成你听不懂的玄妙术语吃饭。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经济学并非是一门玄奥的学科,它只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规律性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用来指导我们如何赚钱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赚到钱,那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经济学。许多不懂经济学而赚到钱的人,他们的行为与选择必然地与经济规律相互印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点击阅读]
跑步圣经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前言:一本别开生面的书本书的目的首先是要把你引入一个不同寻常的跑步运动的世界,其次是要改变你的生活。如果你还没有跑步,本书将向你展示如何使自己变得健康愉快起来,而达到你从来没有想象过你能达到的程度。不管你的身体如何虚弱、肥胖、衰老、难看,也不管你曾经多少次地尝试过其它运动项目而无济于事,本书都能使你变得象上面所说的那样愉快。 [点击阅读]
过的刚好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过的刚好第一部分第一章男人四十(1)不惑但从今日始,韬光氍毹正当年。忍忍忍,难难难。身处池畔,自浊自清自安然。若不登高看,怎知海天蓝。人到用时仁义少,事无经过不知烦。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三十九岁生日所作,虚岁四十,年届不惑,几句残言,聊以自勉。)我天生对舞台就没有恐惧感我是天津人。天津是相声窝子,我是在天津学艺长大的,后来来到北京发展。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迷航昆仑墟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我住的房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应该算是一处“凶宅”。倒不是说这屋里死过人,或者发生过什么凶杀案,而是这周围的一片地区,时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怪事,比如人员失踪、车祸事故、目击UFO、没有发射源的“幽灵电台”,更有种种没有办法解释的神秘现象。好像是受到了某种诅咒,噩运始终纠缠着这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发生了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件,在后面我会陆续讲到。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