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银河系漫游指南 - 第十四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黄金之心号静静地穿过太空的暗夜,它现在使用的是常规的光子驱动。船上的四人隐隐感觉到,他们之所以走到一起来,既不是出于本人的意志,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巧合,而是由于某种奇怪的物理倒错——仿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样要受到控制原子和分子之间关系的物理法则的影响。
  当飞船上的人工夜晚降临后,他们才谢天谢地地回到各自独立的休息舱,极力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崔莉恩失眠了。她坐在沙发上,盯着面前的一个小笼子,里面装着她和地球之间惟一的联系——两只小白鼠。这还是她坚持说服赞福德让自己带上的。虽说她原本已经想好了再也不会回到那颗星球,但它被毁灭的消息还是给她带来了沉重的消极反应——虽然这件事看上去那么遥远,那么不真实,她完全找不到任何理由去想。她凝视着小白鼠在笼子里乱窜,在它们的塑料小踏车上疯狂地奔跑,直到它们占据了她的全部注意力。突然,她站起身,回到控制桥上,去看那些标识出飞船在虚空中行进路线的闪烁的灯光和数字。她希望知道自己正试图不去思考的那个东西究竟是什么。
  赞福德失眠了。他也希望知道自己无法让自己思考的那个东西究竟是什么。自从记事以来,他就被一种模模糊糊、断断续续、似是而非的感觉所困扰。大多数时间,他能把这种感觉放到一边,不去担心它。但是现在,这种感觉被福特·普里弗克特和阿瑟。登特突然而又解释不清的到来唤醒了。

  福特也失眠了。终于又回到漫游的路上,这让他兴奋不已。15年的煎熬终于结束了,就在他正要放弃最后的希望前的那一刹那。遇见赞福德也很有意思,虽然自己的这位半个堂兄有点儿奇怪。他成为银河系总统这个事实,以及他离开这个职位的方式,说实在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背后有什么原因吗?问赞福德肯定是没有用的,他干所有事情都没什么原因;他简直已经把深不可测变成了一门艺术。他在生活中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出于非凡的天才和无能的幼稚的混合物,而且通常很难区分出哪部分是哪部分。
  阿瑟睡着了:他实在是太累了。
  有人在敲赞福德的门。门开了。
  “赞福德……”
  “什么事?”
  一块椭圆形的光影中间现出崔莉恩的轮廓。
  “我想我们刚刚找到你来这儿要寻找的东西了。”
  “喔,是吗?”
  福特干脆放弃了睡觉的念头。他那间小卧室的角落里放着一台小电脑屏幕和键盘。他在前面坐了一会儿,尝试着为《银河系漫游指南》编写一条新条目,是关于沃贡人的。但他一时想不起足够尖酸刻薄的语言来,于是也就放弃了。他披上一件睡袍,出门朝控制桥溜达过去。

  走进控制桥后,他惊讶地发现里面居然有两个人,正兴奋地弯着腰站在仪器前。
  “看见了吗?飞船正准备驶进轨道。”崔莉恩正说着,“在这儿有一颗行星,正好坐落在你预测的坐标位置上。”
  赞福德听见了响动,抬起头来。
  “福特!”他叫了一声,“嘿,快过来看看这个。”
  福特走过去看了一眼,一组数字正在屏幕上闪动。
  “你认得出这些银河系坐标吧?”赞福德问。
  “不认识。”
  “让我给你点儿提示。电脑!”
  “嗨,各位!”电脑热情地说,“看来大伙儿都挺喜欢热闹的,对吗?”
  “闭嘴。”赞福德说,“在屏幕上演示一下。”
  室内的灯光暗下来。几盏小灯在控制台上闪烁,映出三双正盯着监视器屏幕的眼睛。
  上面没有任何东西。
  “认出来了吗?”赞福德耳语道。
  福特皱起眉头。
  “嗯,没有。”他说。
  “你看见了什么?”
  “什么都没有。”
  “认出了吗?”
  “你究竟在说些什么啊?”
  “我们现在是在马头星云内。一整片广阔的暗黑星云。”

  “难道你指望我从黑漆漆的屏幕上认出这个来吗?”
  “一片暗黑星云内部,这是整个银河系中惟——处会让我们的屏幕漆黑一片的地方。”
  “很好。”
  赞福德笑了。他显然为了某件事感到特别兴奋,几乎显得很幼稚……
  “嘿,这太了不起了,简直足够远了!”
  “陷在一片星尘云中,有什么值得你这样高兴的?”福特问。
  “你不妨想想在这儿会有什么?”赞福德提示他说。
  “什么也没有。”
  “没有恒星?没有行星?”
  “没有。”
  “电脑!”赞福德吼道,把视角转180度,别添什么废话!“
  过了一阵,似乎没有任何事情发生。随即,大屏幕的边缘开始有了光亮。一颗小盘子大小的红色恒星缓缓划过屏幕,紧接着另—颗——一个双星系统。再后来是一弯巨大的新月,出现在整幅图景的一角——由红色逐渐过渡到漆黑—片,这是—颗行星的夜半球。
  “我找到它了!”赞福德叫起来,一边重重捶打着控制台,“我找到它了!”
  福特惊讶地看着这样的场面。
  “它是什么?”
  “它……”赞福德说,“是曾经存在过的最不可思议的行星。”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夜半撞车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一1在我即将步入成年那遥远的日子里,一天深夜,我穿过方尖碑广场,向协和广场走去,这时,一辆轿车突然从黑暗中冒了出来。起先,我以为它只是与我擦身而过,而后,我感觉从踝骨到膝盖有一阵剧烈的疼痛。我跌倒在人行道上。不过,我还是能够重新站起身来。在一阵玻璃的碎裂声中,这辆轿车已经一个急拐弯,撞在广场拱廊的一根柱子上。车门打开了,一名女子摇摇晃晃地走了出来。拱廊下,站在大饭店门口的一个人把我们带进大厅。 [点击阅读]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点击阅读]
女人十日谈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十位年轻的女人,为活跃无聊的产房生活,十天内讲述了!”00个亲身经历的故事:初恋、引诱、遗弃、强||奸、复仇、婚外情的荒唐、性*生活的尴尬……在妙趣横生兼带苦涩酸楚的故事背后,则是前苏联社会的fu败、男人灵魂的丑陋、妇女处境的悲惨,以及她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烈渴望和执着追求……这便是《女人十日谈》向读者展示的画面及其底蕴。 [点击阅读]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者:佚名
章节:98 人气:2
摘要:(上)在!”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德国北部的商业城市吕贝克。这一家人的老一代祖父老约翰·布登洛克,年轻的时候正值反对拿破仑的战争,靠为普鲁士军队供应粮食发了财。他建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此外,他还拥有许多粮栈、轮船和地产,儿子小约翰又获得了尼德兰政府赠予的参议员荣誉头衔,因而他和他的一家在吕贝克享有很高的声望。这一家人最近在孟街买下了一所大邸宅,布置得既富丽又典雅。 [点击阅读]
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在纽约第三刑事法庭坐着等待开庭,等待对曾经严重地伤害了他的女儿并企图侮辱他的女儿的罪犯实行法律制裁。法官面容阴森可怕,卷起黑法衣的袖子,像是要对在法官席前面站着的两个年轻人加以严惩似的。他的表情在威严傲睨中显出了冷酷,但是,在这一切表面现象的下面,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却感觉到法庭是在故弄玄虚,然而他还不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们的行为同那些最堕落腐化的分子相似,”法官厉声地说。 [点击阅读]
暮光之城1:暮色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序幕我从未多想我将如何死去,虽然在过去的几个月我有足够的理由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即使我有想过,也从未想到死亡将如此地降临。我屏息静气地望着房间的另一头,远远地凝视着猎人那深邃的眼眸,而他则以愉快的目光回应我。这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死法,死在别人——我钟爱的人的家里。甚至可以说轰轰烈烈。这应该算是死得其所。我知道如果我没有来福克斯的话,此刻也就不必面对死亡。但是,尽管我害怕,也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点击阅读]
杰罗德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十月的微风在屋子的周围吹拂着,杰西听到后门不时地嘭嘭作响。秋天里门框总会膨胀,必须猛地一拉才能关上。这次,他们把这给忘了。她想,在他们沉醉于爱河之前,得让杰罗德回去关上门,不然的话,嘭嘭的撞门声会让她发疯的。接着她又想,考虑到眼下的情景,那会多么荒唐,会整个儿破坏情绪的。什么情绪呢?这可是个好问题。 [点击阅读]
死光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中华读书报记者施诺一位当年出版斯蒂芬·金小说的编辑曾预言:“过不了多久,斯蒂芬·金在中国就会像在美国一样普及。”中国出版商认为这位给美国出版商带来巨额利润的畅销书作者也会给中国出版社带来利润,全国有5家出版社先后推出斯蒂芬·金,盗版书商也蜂拥而至,制作粗糙的盗版书在市场迅速露面。然而,令出版商失望的是,斯蒂芬·金并没有给中国出版商带来惊喜。它的销售业绩并不理想,没有出现预想中热卖的高xdx潮。 [点击阅读]
狗年月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你讲。不,您讲!要不,就由你讲吧。也许该由演员开始?难道该由稻草人,由所有这些稀里糊涂的稻草人开始?要不,就是我们想等着,等到这八颗行星在宝瓶座中聚集在一块儿?请您开始吧!当时,到底还是您的狗叫了。可是在我的狗叫之前,您的狗已经叫了,而且是狗咬狗。 [点击阅读]
董贝父子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我敢于大胆地相信,正确地观察人们的性格是一种罕见的才能(或习惯)。根据我的经验,我甚至发现,即使是正确地观察人们的面孔也决不是人们普遍都具有的才能(或习惯)。人们在判断中,两个极为寻常发生的错误就是把羞怯与自大混同——这确实是个很寻常的错误——,以及不了解固执的性格是在与它自身永远不断的斗争中存在的;这两种错误我想都是由于缺乏前一种才能(或习惯)所产生的。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