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伊利亚特 - 读《伊利亚特》有感——从《伊利亚特》看远古希腊的军事与社会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伊利亚特》这本书写得很残忍。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阿基琉斯的愤怒”,而是很有临场感的战斗场景。这里边儿有名有姓的人死掉的时候,荷马都不会一带而过,他会跟你说,这标枪掷中、石头投中、弓箭射中或短剑砍中的是受害者的哪个部位,这个身体部位又被破坏成什么样子。但看过以后又觉这战争真是简单得很,首先是不讲阵法,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强力将领的冲杀。强力将领不仅在战斗力上远高于一般人,而且他起了一个鼓舞士气的作用。所谓的鼓舞士气,一方面是对己方士兵的激励,这激励有正面的鼓励,也有反激;另一方面则是对对方士兵的震慑,后者见到前者杀人的威力时,往往会大面积地向后逃跑。
  除了肉搏之外,《伊利亚特》也提到了攻城战。首先荷马用间接的手法指出特洛伊城的城墙是牢不可破的,只要特洛伊人逃进城墙,希腊人就没什么办法。希腊人没有任何攀爬城墙和攻击城门的尝试。但我们也可以从特洛伊人进攻希腊营地的木樯时获知一些攻城和防御的战法。攻击一方知道木墙不比土墙或砖墙,只要对其进行猛烈的冲击即可推倒之,特洛伊将领赫克托尔就是推倒营门冲进去的。而防守一方有投掷标枪、石块和射击弓箭三种战法,显然居高临下的他们可以在城内造成很强的杀伤力。

  荷马也为我们描述了双人战车的情形。这种战车一般有两到三匹马拉着,配有一名御者,另一名战士则备有标枪,在移动中杀伤敌人。我似乎没有见到在战车上使用石块和弓箭的,也没有见到骑兵。石块在大部分情况下必须从地上找一块来投掷,而弓箭手经常躲在前线的后方,对敌方施以冷箭,但弓箭的威力并不大,在《伊利亚特》一书中无法造成致命的伤害,只能降低对方的战斗力,或迫使对方退出战场。只有将领才佩带的短剑并非主战武器,将领往往先以标枪使对方受伤倒地,再上前以短剑造成致命的伤害。
  《伊利亚特》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远古希腊的战争,而且也道出了一些当时的社会状况。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女性在当时很少被视为与男性一样的人类。女性不仅在战争中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在己方战败时,成为战利品的一种。这些参与特洛伊之战的希腊和特洛伊的贵族,对自己在战争中抢夺对方的女性成为自己的奴婢甚至妻子毫不在意;女性在《伊利亚特》中只有影响事件发展的作用,而没有说话的权利。我们只知道因为女性,希腊人大举围攻特洛伊,因为女性,阿基琉斯拒绝出战。另外,在整个史诗的末尾处阿基琉斯分配战利品时,一位女性被陈列在一口“三脚大锅”的旁边,被认为是与器皿同等的“东西”(卷23,第700-705行):

  佩琉斯之子(阿基琉斯)为第三个项目激烈的摔跤,
  又取来奖品陈列在达那奥斯人(希腊人)面前:
  奖给获胜者一口可烧火的三脚大锅,
  按阿开奥斯人(希腊人)估算可值十二头壮牛;
  一名女子被带到场中奖给输方,
  那女子熟悉各种活计值四头壮牛。
  可见,这名女性的“价值”还不如一口大锅。在卷23分配战利品这一部分中,我们可以获知不少物品的价值,这些锅子啊、杯子啊、罐子啊、铁块啊,它们的价值甚至用多少个“塔兰同”黄金(约26千克,近期金价为人民币170元/克,当然我这种以今日价格来衡量古代黄金是否稀有是很不恰当的)来衡量。所以,现在墓葬中出土的这些不起眼的器皿,因古代的制造技术所限,都是宝贝。不过,让现代人在博物馆里对着那些罐子再凝视多久,也想不出来古人为什么更多地以容器陪葬而不是以珠宝陪葬了。看看这几行诗,我们就更明白了(卷23,第262-270行):

  他首先为战车竞赛优胜者提出奖励:
  把一个精于各种手工的妇女和一只
  能盛二十二升的带耳三脚鼎奖给第一名;
  奖给第二名的奖品是一匹六龄母马,
  从未接触过辕轭,腹中还怀着马驹;
  奖给第三名的奖品是一只精制大锅,
  四升容量,晶莹闪亮从未见过火;
  奖给第四名的奖品是两塔兰同黄金,
  奖给第五名的奖品是双耳罐,也未见过火。
  马很贵,妇女也不便宜,按照上一次我引用的诗句推测,一头壮牛也是珍稀之物了。所以尽管妇女被视为物品,我们也可以说她们连一口锅都不如,但不能忽略的是,当时的锅确实很贵啊。我想到过去教科书上常常形容奴隶社会的奴隶有多悲惨,说三个奴隶可以换一匹马,但这个价格可不是一般平民可以消费得起的。
或许您还会喜欢:
波洛圣诞探案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我亲爱的詹姆斯:你一直是我最忠实最宽容的读者之一,正因为这样,当我受到你一点儿批评,我就为此感到极大的不安。你抱怨说我的谋杀事件变得太文雅了,事实上是太贫血了。称渴望一件“血淋淋的暴力谋杀”,一件不容质疑的谋杀案:这就是特别为你而作的故事。我希望它能让你满意。 [点击阅读]
波罗探案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正站在波洛房间的窗户旁悠闲地望着下面的大街。“奇怪呀!”我突然脱口而出。“怎么啦,我的朋友?”波洛端坐在他舒适的摇椅里,语调平静地问。“波洛,请推求如下事实!——位年轻女人衣着华贵——头戴时髦的帽子,身穿富丽的裘皮大衣。她正慢慢地走过来。边走边看两旁的房子。二个男子和一个中年女人正盯捎尾随着她,而她一无所知。突然又来了一个男孩在她身后指指点点,打着手势。 [点击阅读]
泰坦尼克号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一艘船。梦幻之旅。巨大、气派、豪华。彩带飘舞、彩旗飞扬。鼓乐喧天、人声鼎沸。画面所具有的色彩只存在于我们的感觉里,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单一的黄颜色,仿佛是过去多少岁月的老照片、经过无数春秋的陈年旧物。我们似乎可以拂去岁月的灰尘,历数春秋的时日,重新去领略那昔日的梦里情怀。《我心永恒》(《MyHeartGoOn》)—一曲女声的歌,似从九天而来,带着一种空蒙、辽阔的豪放之感,在我们耳际回响。 [点击阅读]
活法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稻盛和夫,1932年生于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业部毕业。1959年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历任总经理、董事长,1997年起任名誉董事长。此外,1984年创立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在的KDDI公司)并任董事长。2001年起任最高顾问。1984年创立“稻盛集团”,同时设立“京都奖”,每年表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的陨落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海市蜃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大江山高生野远山险路遥不堪行,未尝踏入天桥立,不见家书载歌来。”这是平安时期的女歌人小式部内侍作的一首和歌,被收录在百人一首中,高宫明美特别喜欢它。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歌中描绘了她居住的大江町的名胜,但真正吸引她的是围绕这首和歌发生的一个痛快淋漓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作者如何才华横溢。小式部内侍的父亲是和泉国的国守橘道贞,母亲是集美貌与艳闻于一身,同时尤以和歌闻名于世的女歌人和泉式部。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0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海顿斯坦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海神庙完成了,耸立在玫瑰如绣的花园里,旁边站着建造者,臂膀上,靠着他年轻的妻.她用孩童般的愉悦之声说:“我的杯中溢满了快乐,把我带到纳克萨斯①海滨的人,如今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光辉的神庙,这是他不朽的故土。”她的丈夫严肃地说:“人死后,他的名字会消失,而神庙,却永远如此屹立。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在看到自己的精神为人传颂时,他就永远活着,行动着。 [点击阅读]
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烟头的火光渐渐暗了下来。我们也渐渐感觉到一种幻灭般的失落:老同学又相聚在一起,发现彼此之间比原来想象的少了许多共同语言,这使得我们有一些难过。现在卢瑟福在写小说,而维兰德在使馆当秘书。维兰德刚刚在特贝霍夫饭店请我们吃饭,我觉得气氛并不热烈,席间,他都保持着作为一个外交官在类似场合必须具有的镇静。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