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伊豆的舞女 - 伊豆的舞女——七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出发的早晨七点钟,我正在吃早饭,荣吉就从马路上招呼我了. 他穿着印有家徽 的黑外褂,穿上这身礼服似乎专为给我送行.女人们都不见,我立即感到寂寞.荣吉走 进房间里来说:"本来大家都想来送行的,可是昨天夜里睡得很迟, 起不了床,叫我来 道歉,并且说冬天等着您,一定要请您来."
  街上秋天的晨是冷冽的.荣吉在路上买了柿子,四包敷岛牌香烟和熏香牌口中清 凉剂送给我.
  “因为我妹妹的名字叫薰子,"他微笑着说."在船上桔子不大好, 柿子对于晕船 有好处,可以吃的."
  “把这个送给你吧."
  我摘下便帽,把它戴在荣吉头上,然后从书包里取出学生帽,拉平皱折,两个人都 是笑了.
  快到船码头的时候,舞女蹲在海滨的身影扑进我的心头.在我们走近她身边以前, 她一直在发愣,沉默地垂着头.她还是昨夜的化妆,愈加动了我的感情,眼角上的胭脂 使她那象是生气的脸上显了一股幼稚的严峻神情.荣吉说:"别的人来了吗?"
  舞女摇摇头.
  “她们还都在睡觉吗?”
  舞女点点头.
  荣吉去买船票和舢板票的当儿,我搭讪着说了好多话,可是舞女往下望着运河入 海的地方,一言不发. 只是我每句话还没有说完,她就连连用力点头.这时,有一个小 工打扮的人走过来,听他说:'老婆婆,这个人可不错."
  “学生哥,你是去东京的吧,打算拜托你把这个婆婆带到东京去,可以吗?满可怜 的一个老婆婆.她儿子原先在莲台寺的银矿做工,可是倒楣碰上这次流行感冒, 儿子 和媳妇都死啦,留下了这么三个孙子.怎么也想不出办法, 我们商量着还是送她回家 乡去.她家乡在水户,可是老婆婆一点也不认识路,要是到了灵岸岛,请你把她送上开 往上野去的电车就行啦.麻烦你呀,我们拱起双手重重拜托.唉,你看到这种情形, 也 要觉得可怜吧."
  老婆婆痴呆呆地站在那里,她背上绑着一个奶寻娃儿,左右手各牵着一个小姑娘, 小的大概三岁,大的不过五岁的样子. 从她那龌龊的包袱皮里,可以看见有大饭团子 和咸梅子.五六个矿工在安慰着老婆婆.我爽快地答应照料她.
  “拜托你啦.”
  “谢谢啊!我们本应当送她到水户,可是又做不到.”
  矿工们说了这类话向我道谢.
  舢板摇晃得很厉害,舞女还是紧闭双唇向一边凝视着. 我抓住绳梯回过头来,想 说一声再见,可是也没说出口,只是又一次点了点头.舢板回去了.荣吉不断地挥动着 刚才我给他的那顶便帽.离开很远之后,才看见舞女开始挥动白色的东西.
  轮船开出下田的海面,伊豆半岛南端渐渐在后方消失,我一直凭倚着栏杆, 一心 一意地眺望着海面上的大岛.我觉得跟舞女的离别仿佛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老婆 婆怎么样啦?我探头向船舱里看,已经有好多人围坐在她身旁,似乎在百般安慰她.我 安下心来,走进隔壁的船舱.相模滩上风浪很大,一坐下来,就常常向左右歪倒. 船员 在到处分发小铁盆.我枕着书包躺下了.头脑空空如也,没有了时间的感觉.泪水扑簌 簌地滴在书包上,连脸颊都觉得凉了,只好把枕头翻转过来.我的身旁睡着一个少年. 他是河津的一个工场老板的儿子,前往东京准备投考,看见我戴着第一高等学校的学 生帽,对我似乎很有好感.谈过几句话之后,他说:"您遇到什么不幸的事吗?"
  “不,刚刚和人告别."我非常坦率地说.让人家见到自己在流泪,我也满不在乎. 我什么都不想,只想在安逸的满足中静睡.
  海上什么时候暗下来我也不知道, 网代和热海的灯光已经亮起来.皮肤感到冷, 肚里觉得饿了,那少年给我打开了竹皮包着的菜饭.我好象忘记了这不是自己的东西, 拿起紫菜饭卷就吃起来,然后裹着少年的学生斗篷睡下去.我处在一种美好的空虚心 境里,不管人家怎样亲切对待我,都非常自然地承受着. 我想明天清早带那老婆婆到 上野车站给她买票去水户,也是极其应当的.我感到所有的一切都融合在一起了.
  船舱的灯光熄灭了.船上载运的生鱼和潮水的气味越来越浓. 在黑暗中,少年的 体温暖着我,我听任泪水向下流.我的头脑变成一泓清水,滴滴答答地流出来,以后什 么都没有留下,只感觉甜蜜的愉快。
或许您还会喜欢:
天路历程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约翰.本仁写过一部自传,书名为《丰盛的恩典》,讲述神对罪人的恩典。约翰.本仁1628年生于英国,他的家乡靠近裴德福郡。他的父亲是一个补锅匠(这种职业早已被淘汰),专营焊接和修补锅碗瓢盆以及其他金属制品。在17世纪中叶,补锅匠奔走于各个乡村之间,挨家挨户地兜揽生意。如果有人要修理东西,他们就在顾主家中作活,完工以后顾主当场付钱。按当时的社会标准,这是一份相当卑贱的职业。 [点击阅读]
失落的秘符
作者:佚名
章节:135 人气:2
摘要:圣殿堂晚上8:33秘密就是怎样死。自鸿蒙之初,怎样死一直是个秘密。三十四岁的宣誓者低头凝视着掌中的人头骷髅。这骷髅是空的,像一只碗,里面盛满了血红色的酒。环绕四周的兄弟们都披挂着他们团体标志性的全套礼服:小羊皮围裙、饰带、白手套。他们的颈项上,礼仪场合佩戴的宝石闪烁发光,像阒无声息的幽灵之眼。他们共守一个秘密,宣誓互为兄弟。“时间已到。”一个声音低语道。 [点击阅读]
安德的游戏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我用他的眼睛来观察,用他的耳朵来聆听,我告诉你他是独特的,至少他非常接近于我们要找的人。”“这话你已经对他的哥哥说过。”“由于某些原因,他哥哥已经被测试过不符合需要,但这和他的能力无关。”“他的姐姐也是这样,我很怀疑他会不会也是这样,他的性格太过柔弱,很容易屈服于别人的意愿。”“但不会是对他的敌人。”“那么我们怎么做?将他无时不刻的置于敌人之中?”“我们没有选择。”“我想你喜欢这孩子。 [点击阅读]
寂静的春天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寂静的春天前言副总统阿尔·戈尔作为一位被选出来的政府官员,给《寂静的春天》作序有一种自卑的感觉,因为它是一座丰碑,它为思想的力量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1962年,当《寂静的春天)第一次出版时,公众政策中还没有“环境”这一款项。在一些城市,尤其是洛杉矶,烟雾已经成为一些事件的起因,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还没有对公众的健康构成太大的威胁。 [点击阅读]
尼罗河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2
摘要:01“林娜·黎吉薇”“这就是她!”三冠地主波纳比先生说道。他以肘轻轻触了同伴一下。两人同时睁大圆眼,微张嘴唇,看着眼前的景象。一辆巨型的猩红色罗斯·罗伊司恰恰停在当地邮局的正门口。车里跳出一位少女,她没有戴帽,身着一件式样简单大方的罩袍;发色金黄,个性坦率而专断;是美而敦—下渥德地区罕见的俏丽女郎。迈着快捷而令人生畏的步伐,她走进邮局。“这就是她!”波纳比先生又说了一遍。 [点击阅读]
廊桥遗梦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2
摘要:《廊桥遗梦》向我们描述了一段柏拉图式的经典爱情,再现了一段真挚的情感纠葛,是一部社会化和本地化思维很强的力作,《廊桥遗梦》之所以让人震惊,大概是它提出了爱情的本质问题之一——人们对于性爱的态度。 [点击阅读]
彗星来临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我决定亲自写《彗星来临》这个故事,充其量只是反映我自己的生活,以及与我关系密切的一两个人的生活。其主要目的不过是为了自娱。很久以前,当我还是一个贫苦的青年时,我就想写一本书。默默无闻地写点什么及梦想有一天成为一名作家常常是我从不幸中解放出来的一种方法。我怀着羡慕和交流情感的心情阅读于幸福之中,这样做仍可以使人得到休闲,获得机会,并且部分地实现那些本来没有希望实现的梦想。 [点击阅读]
彼得·卡门青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生命之初有神话。一如伟大的神曾经在印度人、希腊人和日耳曼人的心灵中进行创作并寻求表现那样,他如今又日复一日地在每个儿童的心灵中进行创作。那时候,我家乡的高山、湖泊、溪流都叫些什么名字,我还一无所知。但是,我看到了红日之下平湖似镜,碧绿的湖面交织着丝丝银光,环抱着湖泊的崇山峻岭层层迭迭,高远处的山缝间是白雪皑皑的凹口和细小的瀑布,山脚下是倾斜的、稀疏的草场, [点击阅读]
德伯家的苔丝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五月下旬的一个傍晚,一位为编写新郡志而正在考察这一带居民谱系的牧师告诉约翰·德伯:他是该地古老的武士世家德伯氏的后裔。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使这个贫穷的乡村小贩乐得手舞足蹈,他异想天开地要17岁的大女儿苔丝到附近一个有钱的德伯老太那里去认“本家”,幻想借此摆脱经济上的困境。 [点击阅读]
悲剧的诞生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2004年3月尼采美学文选//尼采美学文选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初版译序:尼采美学概要尼采(1844-190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诗人。他在美学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学理的探讨,而在以美学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他的美学是一种广义美学,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哲学。他自己曾谈到,传统的美学只是接受者的美学,而他要建立给予者即艺术家的美学。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