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夜谭十记 - 第七记 无是楼主:亲仇记 8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罗家山本名不叫罗家山,本落帽山,那匹山是这一带山区里最大的一匹山,最髙的一匹山,望到山顶会把你的帽子都里落,所以叫落轘山。但是落帽山后来改名叫做罗家山了,那是因为这匹大山的田土树木都被一个。”有钱财的大地主也是一个看名的土地主罗大老爷买光了,照他自己的话说,这匹山的飞禽走兽郝是他罗家的,都得姓罗,所以把这匹落幅山改姓罗,叫罗家山,自然是天经地义。圩在大家讲求实际,乐得食含胡胡改叫个字,叫落轜山为穸家山。正象大家把这十以觝人的棒槌凼名的罗大棒槌,当郃的面剪,奉承悔改两个孛叫他罗大老爷一样。既然这匹山都改名叫罗家山了,在山下一块平坝自然改名叫罗家坝,罗家坝靠山转鄹个湾口自然也要改名叫罗家湾,罗大榉槌的公馆要叫罗家太院子,自然是颀理成章的事了,
  罗家大阸子的确是一个大院子,老远望去,白墉黑瓦一庠四合头的大睇子,一道朝门是下马的地方,一坡掸子上去才是八宇大朝门,大朝门上挂了一块金灿灿的金匾,谁也说不潸是什么官员送的。有人存心挖苦罗大老爷,说是他发了财以后花了好些银子,在省上去买来的。大朝门进去是一个大敌厅,再进去是大石坝,两旁是厢房和审房,再上几步石梯子是正屋外的宽廊,然后才是堂屋和左右正房。正房东西都被一个大花园包皮着,后花园里,水池假山,楼台导阁,游廊花厅,一应俱全。还有一座别致的“读书楼’雅号叫“小雅楼”。罗大老爷年轻的时候,.只知道在码头上呼么暍六,掌红吃黑,却实在没有读多少书。他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专门修了这座花园和读书楼,还托人去省城买些线装古书和成箱成卑的《万有文库》和《古今图书集成》《资治通鉴》之类的大部头书来,还买来一些假古董辑上,把小雅楼装点得果然文雅起来。可是罗大老爷却老忙着在正房那半明半喑的鸦片烟床上抽鸦片烟和算计别人,很少有工夫到小雅楼上来发挥雅兴。于是罗大少爷乐得在小雅楼1:称孤道寡,干些吃喝嫖赌的勾当。于是大家名副其实地叫那座楼为“逍遥楼”,是人少爷过逍遝日子的地方。
  罗家大皖子虽说很大,除开围着这座大院子簇拥苕许多矮屋和棚子,住肴罗家的许多“佃客”外,中间大院子从大朝门走出去,一直走到正房和后花园,却冷清清地见不到几个人。因为罗家的人丁实在不算兴旺,罗大老爷是一脉单传的独根苗,可是传到他的头上,却有传不下去的危险。他的正房太太不仅没有给他生一个大少爷,连小姐毛毛也不见一根。外边有人说,天上不落,地上不生,他罗大老爷不能给他的太太施下甘霖泽沛,怎么能生出苗苗来。罗大老爷为这事出门上省城找名医看过,听说很花了一些银子,但是大太太还是不生。
  正当外人在幸灾乐祸地骂,说罗大老爷的祖上的德溥,自己又干尽缺德事,活该断子绝钵灭掉香火的时候,罗大老爷却从远方接进来一个偏房太太。在这个偏房太太的肚子里,得到了传宗接代的转机,这个偏房太太给他生了一个儿子。这时他已经快五十岁了,还不算晚。想得罗家绝产的罗家远房的子侄辈,在外边造谣,说这个远方的女子是在黑夜里偷偷被抬进公馆里来,糊里糊涂地和一个陌生男子睡了觉,才生下这个宝贝儿子的口谣言说这是罗大老爷精心设计的,早已准备好一个专门放种子的男子&,叫才从远方接进门来的偏房太太和这个男子睡了一觉,才养下这个传宗接代的小少爷来的。这种关于罗家是不是纯种的糊涂帐,就是把家谱学家请来,也是永远査本清楚的,谁还耐烦去深究?反正在罗家大院子里的正房里,一个男娃娃哇哇坠地了,这是赞的事实,谁也无法否认。从此罗家的香火承接有人了。罗大老爷晚年得子,不用说有多髙兴。他花大钱去给送子观音穿了金身,用这个慷慨行为来证明这个娃娃的确是他罗家的纯种。佴是生了儿子的这个偏房太太却并没有被提为正房太太。生下来的男娃娃只能叫正房太太作妈,真正的系生妈妈却只能叫姨妈。并且不准偏房的姨妈去亲近这个娃娃,不准去认自己亲生儿子,据说这是从古以来皇帝老儿定下的规矩。

  这个宝贝疙瘩少爷象太子一样被宠爱着。他打一个喷嚏,也吓得一家人偟恐不安,又是谙医生,又是请神,又是烧香许逋。该上学了,除开专门请一个老失子在家里后花园的小雅楼上设馆教授外,还专门找了商个“相公”来陪读。这两个公”一直陪着这位大少爷到省城去读中学,后来又陪着他进一:有钱就能进的“野鸡”大学。这两位相公当然也陪着少爷花钱。他两个吃喝蟫赌,样样都精,出个花钱的馊主意,的确在行々他们读得不酎烦了,又把这一套搬回逍遥「楼上来,而那两位伴读的相公,便成了两个很听大少爷使唤的师爷,专门给大少爷打烂条的狗头军师。罗大老爷已经老了,除开抽鸦片烟,苟延残命,已经役有事情好做,一家的财权慢悛地都落进儿子的手中去了。他看到儿子这么“政家好似浪淘钕”,花钱象流水,也只有叹气的份了。生他的母亲因为是偏房,靠她生了这个罗家的命根子,才算在这个家庭里有活下去的一席之地,她哪里还敢说什么?她连认亲生儿子都不敢认呢。她想劝儿子归正道,也无能为力。她经受够了人世的颠簸,也一切都看淡了,只管自己关在大院子玛的几间僻静小屋里,供上观音菩萨,吃素念经,修积来世。‘“罗丧德”~这是大家背后叫罗大少爷的绰号~听说场上来了一个唱小曲的标致姑娘,不待那两个相公的撺掇,就带着两个狗头军师和一帮狐朋狗友,撵到场上来,在茗香茶园专门包皮了最好4几张桌子。他们不管夭晴落雨都来,简直着了迷。专场也包皮过,花酒也好好坏坏地吃过两回。毎次有铁柱和张老板护卫着,他也还不敢对盼盼胡来,后来那两个狗头军师给罗大少爷出了一个坏主意,要包皮朌粉到罗家大院子的后花园逍遥楼上去唱堂会。那最坏的一个师爷附在罗大少爷的耳边说:
  “只要能到逍遥楼,儿杯花酒一灌,少爷不就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吗?只要过一个夜,她就好歹都服帖了。”
  罗大少爷一听,简直象火洒烧心,立马叫师爷去办。这就是张老板急着催铁柱带盼盼快走的缘由。后来罗大少爷听说盼盼许铪了茶馆的跑堂茶倌,更是着急。狗头军师劝他:“只要她还没有过门,她还是黄花闺女,就好办,这块肥肉还搁在你少爷的嘴边,张嘴就吃得到的。”于是烂师爷来找张老板和铁柱,说是罗家老太太在家吃斋念佛,慈悲得很\很想昕听盼盼的淸唱,白天去,下半天就回来。
  张老板在这个码头混了几+年,哪个少爷.娜个光棍是什么德性,还不清楚?他料定这个狗头军师没有安好心,说的是白天去,下午囱来,但是一到了逍遥楼,谁奈何得了他们。张老板在口里一边应着,等狗头军师一走,便和铁柱商量:

  “看来事情等不到开春给大毛和盼盼办喜事了。三十六着,走为上着,还是诀出去混几个月吧。大毛也一起去,翻过年,人不知鬼不觉地回来,把官事一办,就好说了。”
  铁柱和盼盼再也没有什么别的主意。没有想到从横道里忽然杀出这个恶虎星来,不山去躲避,是要伤人的。盼盼也顾不得害若,极力拉大毛和他们一同出去。有了大毛,天南海北,走刀山,下火海,她都应跟大毛去。
  大毛不待爸爸犋咁,就一口应承,有了他在,鱿有盼盼在,他要待铁柱象亲老子一样。
  说走就走,当夭下午就偷儎从场后小赂动身走。当晚歜在隔二十几里路的一个小场上。第二天一早,又匆匆忙忙地上胳。他们都庆幸到底逃出了虎口
  铁拄盼盼和大毛正在山路上赶路,到了一个埵0。在垭口的一个小掘禳里,钻进;,个既不象土匪也不象团防兵或者说豚象土匪又象团防兵的烂兵来口。
  “站住:”一个烂兵蝻起枪,对着他们三个人?在山区毕走硌5碟到这样的人1这样的亊,得很,可以说是一五里一萃,十里一卡,只要有个紧声的关伫,‘能遘到这样的人物。不是扰乱本地治安的土匪,便是议持本地治安的面坊。其实他们鵪是一家人,什么时侯该扮成土匪,什么时侯诙扮成团防,自有他们办事的讲究。至于老百姓,根本分不请曲们是埋是官,也不用分簿他们是匪是官,凡‘邋到这种场合,规规矩矩交纳买辟钱就是了。
  铢拄在这山区闯荡了十几年,早见愤了,他毫不畏惧地走上前去,很有礼貌地拿了两句“言语在下是走江湖卖艺的寄子们离拍资手”接着铁拄选一块银元到那个烂兵的手里去#这算最—个闯江湖的滇浪艺人能够交纳的最髙额的买赂钱了,想来是全让他们过关的。可是很怪,这个烂兵用手一挑不收熔—块银元,却一板正经地说,“少来,”
  怎么的,有钱也买不到路了?铁柱心里正奇怪,一个师爷模样的人从草棚里钻出来,盯着铁柱和盼盼,着了一眼,忽然装腔作势地说,“我们不是收买略钱的,我们是奉命来查缉走私鸦片烟的。检査,“
  接着两三个烂兵围了过来,把铁柱背上的背&放下来,把大毛背的包皮袱卷卸下来,胡乱翻看。铁柱的心落下了地,检查走私鸦片的,这和他们沾不上边。他满不在乎地让他们翻苕,一面招呼盼盼过来,准备检查完了就赶路。
  那个在翻铁柱背兜的烂兵,忽然从背兜底拿起一包皮纸包皮的东西来,交给了那今师爷。师爷拿起来闻了一下,笑一笑,问铁柱:“这是啥子?”
  铁柱看了一下,奇怪,他的背兜里除开他和盼盼的破衣烂衫,就是盼盼上台演唱时用的几件行头和小鼓弹板,再也没有别的东西,怎么忽然钴出这么一个纸包皮来?“我不晓得。”铁柱回答。
  “从你的背兜里抄出来的,你哪能不晓得?打开来看看。”师爷命令那个烂兵,
  烂兵把用纸包皮得严严的纸包皮一层一层打开。啊,是一包皮鸦片烟土。铁柱盼盼和大毛都肴得呆了。
  那师爷更是装样子地问:“噢,你倒装得怪象,你说,这是啥子?”
  “我哪里会有烟土?”铁柱屮辩。真是的,铁柱把吃饭的钱全凑出来,恐怕还买不到一两烟上呢,不要说这么大一块烟土了。他明白这是那个烂兵在使坏,栽他的赃。他愤愤地望苕那个烂兵。”你们莫冤枉好人。”
  “你明明奢到我从你的背兜里抄出来的,你还想赖帐?”郁个烂兵振振有辞地说。

  这真叫有理说不清。铁柱才转过身去招呼盼盼走过来的那—眨眼工夫,不知道怎么的,就从他的背兜里抄出这个纸包皮
  “好人坏人,我管不着,我们奉命査缉鸦片,从你的背兜里查出一包皮烟土来了,好坏你们要跟我们去走一趟。”师爷冷冷地说,“到哪里也要讲理。”铁柱说。
  “有你讲理的地方,你放心。”师爷接着命令那几个烂兵,“给我押起走,”
  一路上铁柱在盘算,为什么要给他们三个人栽赃?这到底是把他们押到哪里去?干什么?他忽然觉得这个师爷好象在哪里见到过,可是平时他见到的师爷多得很,一时记不起来了。
  他们走了一程又一裎。铁柱问。”你们到底是干什么的?把我们押到哪里去:“到你们讲理的地方去。”那师爷还是那么一句话。“舸/罗家大院子。”大毛吃惊地指一指俞面黑魆魆的一片大瓦屋院子说,“咋个把我们押回罗家湾来了?”
  大毛的这一句话,象一颗火星点亮了铁柱的心。明白了,这明明是屮了奸计,把他们押回到他们想逃脱的虎口里来了。木行,他们不能去。他抗议地叫:“你们为啥子把我们押到罗家大院子?那里木是衙门呀。”
  “嘿,衙门是人开的,罗大老爷要开个衙门,那里就是衙门了。走,给我押起走!”师爷露出凶相来。
  他们三个人被连推带拉,到了罗家大院子的后花园口,有两个提着手枪的马弁出来迎接。师爷带笑不笑地说:捉到了。”—个提枪的人在师爷的耳朵边叽咕几句。师爷突然变得和颜悦色起来,对铁柱说,“其实也没有啥子大不了的事,罗大少爷想请你们盼盼到公馆来喝堂会,你们偷跑了,所以派我们去请你们固来。只要你们答应进去,叫盼盼淸唱一回,大少爷用银元给你们铺路,送你们出来。”
  铁柱没有等这个师爷说完,就一口谢绝:“我们不唱觉会,我们只在茶馆里卖艺,你们大少爷想听,到茗香茶园里来吧:
  “都到了公馆花园门口,哪能不进去唱一回?”提着枪的那个马弁说。
  “我死了也不唱。”盼盼更是坚决。大毛也附和:“走,盼盼,我们回去。”拉起盼盼想走。
  可是他们被团团围住了,拉扯起来。那个师爷在发号令,“敬洒不吃吃罚酒。文请不动,好,武请,把盼盼拉进去.”
  两个马弁拉住盼盼就往大门里拖。铁柱象发疯“样地大叫:“青光大内天,你们抢人呀。”不知道他从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力气,他两手一撑,就把扭住他两只手的两个烂兵推倒了,三脚两步,扑向前去,把盼盼拉了出来,他大叫:
  走,我们卖艺不卖身,看你们青光大白天抢人:”那师爷也人叫:“你说抢人,就是抢人!给我拦住。”几个马弁上去,把他们三个围忭,动手抓盼盼。大毛真犮了疯,他使出毛力气来,几拳几脚,把两三个围过来的马弁打倒了,铁柱也和两个马弁对打起来。盼盼却被师爷拉住往大门口里:拖,盼盼死死地用脚由在地上不走,哭着喊:“笆笆,我不去,救人啦,抢人啦,……
  “盼盼,盼盼”大毛想冲过来救盼盼,却被一个马弁用枪托子在大毛的头上敲了一下,大毛的眼睹一花,头嗡嗡地响,倒在一地上了。
  “大毛哥,大毛哥:”盼盼拚命扑到大毛的身上,死死抓住大毛的手不放。大毛睁开眼,看到盼盼满脸泪水,他想挣扎起来:却动不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沉重的翅膀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一令人馋涎欲滴的红菜汤的香味,从厨房里飘送过来。案板上,还响着切菜刀轻快的节奏。也许因为身体已经恢复了健康,叶知秋的心情就像窗外那片冬日少有的晴空,融着太阳的暖意。发了几天烧,身子软软的,嘴里老有一股苦味,什么也吃不下去。厨房里送过来的香味,诱发着叶知秋的食欲。她跟许多善良的人一样,一点儿顺心的小事,都会使她加倍地感到生活的乐趣。 [点击阅读]
沙僧日记2 盛开的师傅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上个日记本写到:我们师徒五个历尽千辛万苦、千山万水、千磨万难、千妖百怪、千娇百媚,终于来到了西天佛祖处,取得了真经,修成了正果。当我们这群罗汉果还没来得及变成开心果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我们回去的路上,观音老母掐指一算,说我们还没有达到九九八十一难的指标,还差一难。 [点击阅读]
没有语言的生活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王老炳和他的聋儿子王家宽在坡地上除草,玉米已高过人头,他们弯腰除草的时候谁也看不见谁。只有在王老炳停下来吸烟的瞬间,他才能听到王家宽刮草的声音。王家宽在玉米林里刮草的声音响亮而且富于节奏,王老炳以此判断出儿子很勤劳。那些生机勃勃的杂草,被王老炳锋利的刮子斩首,老鼠和虫子窜出它们的巢四处流浪。王老炳看见一团黑色的东西向他头部扑来,当他意识到撞了蜂巢的时候,他的头部、脸蛋以及颈部全被马蜂包围。 [点击阅读]
沧浪之水
作者:佚名
章节:93 人气:0
摘要:故事梗概我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一本薄书:《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书第一页是孔子像,旁边写了“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八个字,是父亲的笔迹。还有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等一共12人。父亲在我出生那年被划为右派。他只是凭良心替同事讲了几句公道话。因此,他被赶出县中医院,带着我来到大山深处的三山坳村,当了一个乡村医生。 [点击阅读]
活着活着就老了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0
摘要:第1章序冯唐最爱议论“我爸我妈”,口角生风,调笑无忌。若落到批评家手里,这也许就是一个好例,“弑父”、“弑母”云云,有一大套理论等着他。但冯唐还“弑理论”,现成的理论运行到他这里都会死机。 [点击阅读]
火蓝刀锋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万籁俱寂。忽然,两道雪白的光线划破了被黑暗凝固成一团的空间。光线下有隐约的海浪翻滚,一片汪洋大海上,两艘海军巡逻舰艇正破浪而来。舰艇上的指挥室内,站在液晶屏幕前向大家做介绍的是海军上校武钢。旁边一个目光炯炯的精干小伙子,手里正玩弄着一把火蓝匕首,转动间刀刃寒光毕现。此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龙百川。 [点击阅读]
牛棚杂忆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牛棚杂忆》写于一九九二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一九九八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 [点击阅读]
狼烟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0
摘要: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上午的颐和园门外,有两位大学生跳下了脚驴,跟两名赶驴的脚夫挥了挥手,说了声:“下午见!”就直奔票房,去打门票。两名脚夫将两头脚驴拴到不远处的绿柳浓荫下,从腰带上抽出七寸韭镰,到远处的青纱帐中,割了两大抱鲜嫩的青草,抱来喂驴。然后,二人又到小饭摊上打尖;匆匆吃了几卷煎饼卷大葱,喝了两大碗小米水饭,便又回到拴驴的柳荫下。 [点击阅读]
狼烟北平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南横街黑窑厂“同和”车行的车夫文三儿在酒馆里和二顺子喝得有些高了,正在满嘴跑舌头。文三儿的酒瘾大,一天不喝就浑身难受,可真要喝起来又喝不了多少,顶多三两,一过四两就麻烦了。他通常是二两酒一下肚,脾气立马见长,瞅谁都不顺眼。若是四两酒下肚,情况就会恶化,他谁也不尿,逮谁和谁撸胳膊挽袖子,很有些英雄气概。 [点击阅读]
王小波《寻找无双》
作者:王小波
章节:15 人气:0
摘要:1建元年间,王仙客到长安城里找无双,据他自己说,无双是这副模样:矮矮的个子,圆圆的脸,穿着半截袖子的小褂子和半截裤管的半短裤,手脚都被太阳晒得黝黑,眉毛稀稀拉拉的。头上梳了两把小刷子,脚下蹬了一双塌拉板,走到哪里都是哗啦啦的响。就这个样子而言,可以说是莫辨男女。所以别人也不知道他来找谁。王仙客只好羞羞答答地补充说,那个无双虽然是个假小子样,但是小屁十股撅得很高,一望就知是个女孩子。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