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夜谭十记 - 第一记 峨眉山人:破城记 4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你们笑什么?有趣的事还在后面哩。我今天摆的太多,口都摆干了,明天晚上再摆吧。什么?不答应,要摆完?那么让我喝两口酒润一润喉头再摆吧!
  好,我又摆起来了。
  你们问那个真视察委员来了又怎么样?不怎么样,很简单,这一次把他的身份确实验明无误,就该县太爷和书记长向他低头赔礼谢罪了。
  当然,光是精神上的赔罪还是下不了台的,物质上的补偿对于出来视察工作的委员们才具有切实的意义。于是当天晚上我们又看到后花厅里灯烛辉煌,又看到各色各样的当道人物光临盛会。自然还是县党部书记长第一个先进来,这不特是新生活所要求的,而且他一定要趁早向视察委员报告,县太爷怎么把一个共产党竟然欢迎进衙门里来了。第二个来的是中学校长,却不是县银行行长,大概行长筹措一笔新的款子比较费张罗吧!但是他总是有办法的,过不多久,他又提着一个沉甸甸的灰色帆布提包皮进来了。其他的局长、院长、处长、所长、会长、老爷、绅士和袍哥大爷也都来了,还是那样笑嘻嘻的,很有教养地问安、道好,推推拥拥地走进后花厅去了。最后当然还是高老太爷坐着轿子进衙门里来下轿,大家都拥出来,有的拱手,有的打千,有的鞠躬,向他老人家请安。高老太爷被前呼后拥地走进花厅去了。
  过了一会儿,宴会开始了,又是听到杯盘交错的声音。送菜的幺师用各种文雅的菜名编的歌,唱着跑进跑出。敬酒的、划拳的、讲笑话的、逃席的,欢声一片,直到半夜,宾主才尽欢而散。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晚上都是接风宴会,但是第二天却不是高老太爷请的,高老太爷把前几天都让给别人请,他请的宴会摆在最后,要成为最精彩的压轴宴会。因为这位视察委员在重庆和高老太爷当大官的儿子是朋友,这一次给高老太爷送来了丰富的礼物,理应盛情招待。但是这个理由都还在其次,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要在今天开一次庆功大宴,因为他悉心经营、由他侄儿当大队长的保安大队最近打了一个大胜仗,据说打垮了共产党的游击队,正乘胜追赶到几百里外大山里去了。七八天以前,他的侄儿押解捉到的十几个共产党回城报捷来了。并且听说还捉到一个共产党游击队的头儿,正关在死囚牢里,这是高老太爷的一件大喜事,所以把庆功宴和接风宴摆在一起,以壮声色。宴会当然不能放在县衙门里,而放在高府后花园的大花厅里。
  我因为写得一手好字,被县太爷指定去高府帮助写请客帖子、席次单、菜单、礼单之类的东西,也躬逢了这一生只能遇到一次的盛会。
  高老太爷的公馆多么富丽堂皇,后花园的楼台亭阁多么幽雅别致,这就不用说了,大概你们可以在哪一个县城里都能找到这么一座。高老太爷的筵席办了一些什么山珍海味,我也说不上来,在写菜单的时候,我才第一次见到那么些古怪名字:什么“满天飞”,什么“麻辣冲”,什么“荷叶夹沙肉”,真是不一而足。至于高老太爷请来了一些什么人,也不用多介绍,凡是本县的头面人物哪一个敢不赴高老太爷的宴会?甚至有没挨上边的二流绅贾,还转弯抹角地托人说人情,要高老太爷赏光,准他们“忝列末座”,来向老太爷贺喜哩。

  天才擦黑,高公馆的后花园里到处挂着汽灯,明晃晃的。我记得那正是八月天气,花园里白天虽说很热,晚上却是清风习习,分外凉爽。又加以那些奇花异草凑趣,放出阵阵清香,沁人心脾,回廊曲处,有几株柳树在晚风中摇曳,柳树背后,小池旁边,几座假山和三两座小亭,交相辉映,别有一番风趣。大花厅就在假山后边,周围都是密密层层的竹子和奇花异草,花厅里更是古雅别致,在上手一个大雕漆花屏风,屏风前面摆着一把沉香木雕的大躺椅,铺着虎皮,前面摆着大理石镶面的踏凳,踏凳旁边摆着茶几,也是沉香木雕的,茶几上放着亮晶晶的白铜水烟袋,地上还有古铜色的痰盂。这把大躺椅一望而知就是高老太爷的“宝座”了。“宝座”前面摆着七八张一色红豆木圆桌圆凳。花厅那一头摆着一个古色古香的檀花木雕长供桌,上面摆着香炉和各色古董玩意儿。在花厅中挂着好几个汽灯,照得如同白昼。
  隔宴会开始还早,却已经来了不少客人,当然都不是什么重要角色,他们总是害怕迟到,所以提前到来,没有什么事就坐在花厅周围的靠椅上喝茶,剥瓜子闲谈。无非是谈到近来打牌怎样的不走运,也有说后街紫云院来了一个叫“夜来香”的窑姐儿多么漂亮,也有慨叹近来鸦片烟的质量降低了,不过瘾。至于说到乡下不清静、收租比较麻烦的是那些一脸福相的地主老爷,埋怨今年天气太热的是那些一身肥肉不胜负担的绅士。高家的几个马弁,还有我和小卫,都不乐意听这样无聊话,也不想招呼他们,就在花厅外凉台上“冲壳子”1。
  过了一会儿,本县各方面的第一块招牌人物陆续来了,小卫和马弁们忙起来,接他们走进花厅去。花厅里顿时热闹起来,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又过了一会儿,高家几个马弁忽然紧张地从屏风后转出来,收拾虎皮躺椅,大家马上都不做声站了起来,只听到汽灯咝咝的叫声,灯似乎更亮了。我们知道最重要的角色就要出台了,果然听到有人声从屏风后传出,高老太爷被人搀着颤巍巍地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在高老太爷左边搀扶的是高老太爷的得意侄儿,就是才在大山里头打过胜仗的那位英雄人物、外号“丧门神”的高大队长。看起来还很年轻,个子很高大,穿着草绿色哔叽军装,领上挂着中校领章,武装带子扎得很紧,显得很有精神。在他的腰上除开挂着一管左轮手枪外,还在屁股上挂着一把短剑,名叫“中正剑”。为什么叫做“中正剑”呢?原来是他在中央军校的时候,他们的蒋中正校长,也就是蒋委员长,给每一个军校毕业学生送一把短剑,所以叫做“中正剑”。这种剑又叫“自裁剑”,为什么叫做“自裁剑”呢?原来是他们的蒋校长要他们在危急的时候,拔剑自裁,以表示对于蒋校长的忠诚。这种剑的用处对于挂它的人自然是不愉快的,可是平时挂着它却是一种光荣的标志。高大队长威武而又亲切地扶着高老太爷出来。

  在高老太爷右边搀扶的是他的烧鸦片烟的枪手兼姨太太(弄不清是第几位姨太太了)外号“黄蝴蝶”的那个女人。“黄蝴蝶”娇小玲珑,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一色嫩鹅毛黄色的丝绒旗袍、鞋子和袜子,在旗袍的胸襟上和下摆角上绣着飞动着的花蝴蝶。她对自己的打扮显然很满意,老是笑盈盈地看着大家,特别是看少年英俊的高大队长,好像说:“你看我多美呀。”高大队长很有礼貌地对她点一点头,表示承认“黄蝴蝶”给她自己下的结论。
  高老太爷老眼昏花,骤然走在明亮的汽灯底下,根本看不到什么,但是他能够想象出大家正在向他请安,便微笑着不住点头,用双手打小拱还礼。他想象的一点也不错,大家都生怕落后地挤向前去,向他问安,企图帮助他坐在虎皮椅上。当然也不忘记向“黄蝴蝶”问好,特别是向高大队长问好,大家热烈地向他祝贺他新近建树的丰功伟绩。
  不大一会儿,忽然听到花厅外边在传话:
  “视察委员到!”
  “县长到!”
  “书记长到!”
  大家又一轰起立望着花厅大门。高老太爷挣扎着想站起来迎接,或者更确切地说,装作要站起来迎接的样子,还没有站起来,视察委员、县太爷和书记长早已三步两步赶到高老太爷面前,用手扶着高老太爷,请他坐下。
  视察委员说:“哎呀,老太爷,你这是折杀我们了,怎敢劳你起来?”
  “哪里,哪里,你来寒舍赏光,蓬荜生辉。”高老太爷就安然坐下了。于是视察委员、县太爷和书记长就围着高老太爷坐下讲话。当书记长向视察委员介绍了高大队长后,视察委员站起来和他握手,很高兴地说:“久仰,久仰,你为*立功,我要呈报上峰传令嘉奖。”高大队长当之无愧地点了一下头。高老太爷也掩不住自己的得意神情,笑了。接着他说:“开宴吧!”
  高大队长起立传高老太爷的号令:“请大家入席。”说罢,和“黄蝴蝶”扶起高老太爷,又招呼视察委员入席。等首席坐定,大家才按尊卑次序,先后入席。
  马弁和下人把首席的酒斟好以后,高大队长站起来,举起酒杯说:“视察委员不远千里到敝县来视察新生活运动,不胜荣幸!视察委员对本县剿匪工作也多有指示,我奉老太爷之命,代老太爷向视察委员敬一杯酒,请大家举杯!”
  说罢一饮而尽,视察委员端起酒杯向高老太爷点一下头,表示感谢,也一饮而尽。县太爷、书记长和以下客人都跟着一饮而尽。视察委员等第二杯酒斟好以后,举起酒杯说:“让我们向老太爷敬一杯酒,祝老太爷长命百岁,福寿无疆,干杯!”他一饮而尽,当然大家跟着一饮而尽,并且把酒杯倒举起来亮底,这不仅是因为喝的是上等大曲酒,而且是对老太爷表示恭敬。老太爷坐着没有喝酒,照例由“黄蝴蝶”替他喝了。
  第三杯酒斟满,书记长举起杯子说:“今天这个宴会还是一个庆功宴会,庆贺高大队长英明领导,把共产党的游击队打得落花流水,抱头鼠窜而逃,斩获颇多,为高大队长旗开得胜,祝酒一杯,干杯!”

  这一杯酒自然也是重要的,到场的人物哪一个不对在乡下活动的共产党游击队恨之入骨呢?都兴奋地举起杯子,一饮而尽。连高老太爷也得意地举起空杯示意,不住对自己的侄儿点头微笑,说:“好!好!”高大队长是预期着今晚上的这种荣誉的,他沉着地站起来,也一饮而尽,不住向大家点头,表示谢意。
  视察委员又举起一杯酒,对高大队长说:“祝高大队长再接再厉,痛歼残寇,克尽全功。”
  视察委员对高大队长这次的胜利不估计为“全功”,高大队长的脸上明显表示不高兴,但是仍然勉强微笑地举杯一饮而尽,并且说:“敬领台教。”
  以下就轮到下座的客人们派代表向高老太爷、视察委员、高大队长、县太爷、书记长、当然还有“黄蝴蝶”敬酒了。同时他们也彼此敬酒。大家你来我往,有说有笑,杯筷齐响,乱纷纷地看不出一个头绪来了。桌子上的菜大盘大碗,五颜六色,堆积如山。这时各人都发挥出自己的才干来,有的为了美酒而尽兴,喝得醉眼模糊,还在东倒西歪地找人挑衅;有的却为这丰盛筵席而醉心,在认真地对待那些鸡鸭鱼肉;有的人酒醉饭饱,就坐在周围靠椅上打着嗝,签着牙齿,喝茶闲谈。就这样闹了两个多钟头,快半夜了,真是弄得杯盘狼藉,人仰马翻了。
  我们这些帮忙的,还有那些马弁和跟班,都被请到花厅外面露台上吃酒,大家当然也学主人的榜样,大吃大喝起来,不过醉得更厉害一些。小卫这家伙,一个劲儿给高府的几个马弁敬酒,结结实实地把他们灌醉了。给我也很敬几杯,把我灌得有几分醉意了。
  “砰!砰!”忽然远远传来两声模糊的枪声,小卫大概听到了,警觉地站了起来。高家的几个马弁却是烂醉如泥,还在东倒西歪地喝个没完呢!小卫跑到花厅门口,碰上了也有几分醉意的高大队长,高大队长问小卫:“老太爷说他听哪里在打枪,你听到了吗?”显然高大队长是没有听到的。
  小卫迟疑地说:“哪里在打枪?……”
  高大队长说:“老太爷硬说他听到的呢!”
  小卫赶忙回答:“哦,我也好像听到哪里响了两下,让我去问一下。”说罢就跑出去了。
  高大队长看来酒兴正浓,他是一定要在“黄蝴蝶”面前把自己打扮成为英雄的,又兴匆匆地走回花厅去了。
  过了一会儿,小卫回来了,走过凉台到花厅里去的时候,我问小卫:“是哪里在打枪?”
  小卫淡然地回答:“守城门的兵弄枪走了火了。”他跑进花厅里去回话去了。
  花厅里仍然听到猜拳行令的声音,甚至还听到有喝醉的人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
  又过了一阵,小卫出来跑出花园外去了,不大一会儿,匆匆跑了进来,很紧张的样子,我问他:“你跑啥子?”
或许您还会喜欢:
莫言《红树林》
作者:莫言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那天深夜里,她开车来到海边的秘密别墅。刚刚被暴雨冲洗过的路面泛着一片水光,路上空无一人,远处传来海水的咆哮声。她习惯赤着脚开快车,红色凌志好像一条发疯的鲨鱼向前冲刺,车轮溅起了一片片水花。她这样开车让我感到胆战心惊。林岚,其实你不必这样;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你其实不必这样。我低声地劝告着她。轿车猛拐弯,如同卡通片里一匹莽撞的兽,夸张地急刹在别墅大门前。 [点击阅读]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作者:莫言
章节:6 人气:2
摘要:秋天的一个早晨,潮气很重,杂草上,瓦片上都凝结着一层透明的露水。槐树上已经有了浅黄色的叶片,挂在槐树上的红锈斑斑的铁钟也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队长披着夹袄,一手里拤着一块高粱面饼子,一手里捏着一棵剥皮的大葱,慢吞吞地朝着钟下走。走到钟下时,手里的东西全没了,只有两个腮帮子象秋田里搬运粮草的老田鼠一样饱满地鼓着。他拉动钟绳,钟锤撞击钟壁,"嘡嘡嘡"响成一片。 [点击阅读]
跟谁较劲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2
摘要:活着究竟为了什么?家人、爱情、理想、报仇、还债、真相、过好日子、繁衍后代、证明什么、轰轰烈烈地死去……这些都是后天赋予人不同的价值观而让他们去这么想的。活着本身可以什么都不为了,因为当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已经在活着了。活着是件被动的事儿。人不是为了什么,才活着的,而是发现自己活着,才去想是不是得为点儿什么活着。 [点击阅读]
邵燕祥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44 人气:2
摘要:"我的心在乌云上面"1979年,在百色,遇到一场突来的暴风雨,使我得到一句诗:"我的心在乌云上面",后来我把它写进《地平线》。这是一句普通的诗,却来自乘飞机的经验。航行在一定高度以上,俯望是一片铅灰的云层,阴沉着,甚或翻滚着,明知它向下面的世界倾注着大雨,而舷窗外是几乎伸手可触、又什么都触摸不到的蓝天,完完整整的,没有涯际的,纤尘不染,碧空如洗,凝重而空茫,那么均匀地充满透明的阳光。 [点击阅读]
韩寒《三重门》
作者:韩寒
章节:22 人气:2
摘要:林雨翔所在的镇是个小镇。小镇一共一个学校,那学校好比独生子女。小镇政府生造的一些教育机构奖项全给了它,那学校门口“先进单位”的牌子都挂不下了,恨不得用奖状铺地。镇上的老少都为这学校自豪。那学校也争过一次气,前几届不知怎么地培养出两个理科尖子,获了全国的数学竞赛季亚军。 [点击阅读]
鲁西西传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居住着老鼠六兄弟。老鼠六兄弟的生活过得还不错,可近来他们很苦恼。这是因为有一天鼠三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本画报,上面几乎都是骂老鼠的内容。有一页上写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还画着一只狼狈逃窜的老鼠。还有一页上画着一群老鼠在粮仓偷吃粮食的情景。旁边写着:警惕老鼠盗窃粮食。老鼠六兄弟边看边皱眉头。鼠大说:“咱们不能背着这么个坏名声过日子!”老鼠兄弟们一致同意。 [点击阅读]
麻辣女兵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汤小米,你已经十八岁了,但是我给你写这封信并不是要祝福你,而是要质问你,你准备如何开启你的成人礼?是继续街舞跑酷混日子?准备这么混到什么时候呢?对啊,无忧无虑的年纪里,日子总是很好混,可是你终于十八岁了,总要为自己做些什么吧?总要有些什么不一样吧?再过十年,不,哪怕只是再过一年,一年后的你,如果和现在的我毫无差别,你对得起我现在给你写这封信吗?汤小米, [点击阅读]
309暗室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第一章◇皮皮鲁和鲁西西的家原先住在一栋老式楼房里。连他们的爸爸妈妈也说不清这栋楼房是哪个年代建造的。楼房的墙壁很厚,非常坚固,而且冬暖夏凉。一天下午,皮皮鲁和鲁西西放学以后在家里做作业。鲁西西写了一会儿,觉得有点儿冷,她打开壁柜的门,钻进去找毛衣。鲁西西家的壁柜很大,可以站进去好几个人。鲁西西和皮皮鲁小时候经常在里边捉迷藏。 [点击阅读]
三毛《哭泣的骆驼》
作者:三毛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尘缘——重新的父亲节(代序)二度从奈及利亚风尘仆仆的独自飞回加纳利群岛,邮局通知有两大麻袋邮件等着。第一日着人顺便送了一袋来,第二袋是自己过了一日才去扛回来的。小镇邮局说,他们是为我一个人开行服务的。说的人有理,听的人心花怒放。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请来大批邻居小儿们,代拆小山也似的邮件,代价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中国邮票,拆好的丢给跪在一边的我。 [点击阅读]
刻下来的幸福时光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第一章上海最近的天气变化得很厉害,昨天我还穿着短袖的白色T恤,今天我就又裹起黑色的长风衣了。我骑着单车穿行在人迹稀少的上大校园里,上大里面90%的学生都是上海人,一到放假的时候走得人去楼空,每次我在周末的时候都会觉得没有比这里更适合拍鬼片的地方了。今天在下雨,雨从头顶上笼罩下来,不是很大,却让人觉得伤感。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