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血色浪漫 - 第二十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钟跃民的梦想,塔克拉玛干,我的楼兰古城……
  钟跃民的餐厅经过两年多的经营,终于走出了低谷,还清了借款,他买下了泰岳餐厅的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成了名符其实的老板。
  手里刚刚有了些积蓄,钟跃民又产生一些不安份的想法,他实在不喜欢过这种平静的生活,这种生活可能适合于大多数人,但惟独不适合钟跃民,他需要一种时时能感受到新鲜感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能给他带来挑战,带来激情,不然生活就变成了一潭死水,纵然生活得很富足,却没有任何意义。
  高是个善解人意的姑娘,她知道钟跃民的脑子里每天都要冒出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对此她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其实她也并不喜欢那种安份守己守着老婆过日子的男人。她认为一个男人身上,最重要的优点应该是一种创造力,并且能利用这种创造力不断丰富人生。海明威大概就属于这类人,这个世界上哪里有乱子,他肯定要去凑凑热闹,这家伙一天兵没当过,竟以平民的身份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还多次身负重伤。世上就是有这么一种人,天生就不喜欢过正常人的日子,而是愿意接受挑战,喜欢冒险。既然海明威可以这样生活,为什么钟跃民就不可以呢?高认为自己应该支持钟跃民的想法。
  钟跃民本来打算去神农架的原始森林里寻找野人,这是他目前的经济实力可以办到的事,象这类探险的事如果可以供他选择的话,他宁可选择去百慕大三角玩玩,就弄条渔船在那片经常失踪船只的海域上转悠,他倒要看看那所谓的超自然力是怎么把自己化为乌有。当然,去百幕大的打算目前还不大现实,他只能考虑眼前能做到的事。
  高热心地出主意:“要让我看,你不如去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察,那里面有很多湮没的城市,楼兰就不必说了,还有些不如楼兰名气大的城市,比如尼雅、精绝国这类的废墟都在沙漠腹地里,去过的人也很少,你要是能找到这些城市,肯定很好玩。”
  钟跃民一听就兴奋起来,这倒是个好主意,到沙漠里去寻找两千多年前的古国,这太刺激了,他想了好几天,还对着地图仔细盘算这次行动的细节,他认为风险当然是不小,闹不好还有可能困死在沙漠里,但这个计划实在太诱人了,他想象着,自己经历了千难万苦终于找到了精绝国,在古国的废墟上挖掘起来,先是挖出了大量的木牍竹简,然后又挖出了一具古代干尸……他盘算着,要是真挖出了干尸,他一定要把干尸弄回来,做个玻璃罩子收藏起来。现在搞收藏的人不少,有收藏邮票、钞票、火花的,有收藏酒类和香水的,国外还有人收藏飞机和坦克的,可谁听说过有收藏干尸的?这可不是有钱就能收藏的。
  高一听说钟跃民的收藏计划,先是被吓得哆嗦了一下,随即便坦然了,她说:“等咱们有了钱,你专门买一所房子放你的收藏吧,就是别让我看见那东西,不然我会睡不着觉。”
  钟跃民可不是想想就算了,他是个想到一件事就准备行动的人,他定购了一辆四轮驱动的”切诺基”吉普车,还加装了绞盘自救设备。当他开着崭新的吉普车从汽车销售中心出来时,感觉好极了,按他的计划,如果不出什么变故的话,再有两个星期时间他就会出现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边缘了。
  谁知钟跃民高兴得太早了,他开着新车从汽车销售中心出来不到五公里就出了点儿事……
  在一个十字路口,钟跃民左转弯时,听见后面”咣当”一声响,他从反光镜里看见一个人连人带自行车倒在地上,钟跃民一惊,心说坏了,刮倒人了,他连忙煞住车窜出车门,想把那人扶起来,谁知那人却推开他的手,抱着腿呼天抢地嚎叫起来,声音非常凄厉,似乎疼得受不了……
  钟跃民感到很疑惑,他的汽车驾驶技术是在部队练出来的,别说是在这样好的路况下行车,就是很多高难度的特技驾驶他也能玩得很娴熟,况且刚才他转弯时还从反光镜里观察了后面,怎么会突然出现个骑车人?这可有些奇怪,再说这个人的一通叫唤也很可疑,刚才他转弯时车速很慢,就算把这人蹭倒也顶多是摔一下,哪至于这么呼天抢地?这可有点过了。钟跃民早就听说有人专门以此为职业,制造各种事端敲诈司机,看来这家伙有点儿问题。
  想到这里,钟跃民放了心,他用脚碰碰那人道:“别叫了,不就是想要钱吗,你说,要多少?”
  这句话果然很灵验,那人马上不叫唤了,他慢慢地睁开了眼睛,和钟跃民对视了一眼,当两人的目光相对时,两人都惊奇地睁大了眼睛……
  钟跃民认出来了,这是他在陕北插队时同住一个窑洞的知青曹刚。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却没想到和曹刚在这种情景下重逢了。
  曹刚显然也认出了钟跃民,他显出有些慌乱,但马上又镇定下来,他笑着把手伸给钟跃民∶”跃民,咱们可是多少年没见了,来,扶哥们儿一把……”
  钟跃民站着没动,冷冷地说:“自己站起来,曹刚,你装什么孙子,干上这行了?行啊,长出息了。”
  曹刚的脸红了,他臊眉搭眼地从地上爬起来,推起自行车要走,钟跃民一把抓住他:“你干吗去?咱们还没谈钱的事呢。”
  “跃民,这……这是误会,我还有事儿,咱们改日再聊好不好?”
  “改日我到哪儿去找你?我看还是现在聊吧,你跟我走,咱们找个地方聊聊去。”
  曹刚无奈地推起自行车跟钟跃民走出人群,钟跃民把他带到附近的一家茶艺馆里,两人坐下后,钟跃民嘲讽地说:“曹刚,你怎么干上这行了?咱们这茬人岁数可不小了,身子骨儿哪扛得住这么摔,你每天得摔几次?”
  曹刚难堪地低下头:“跃民,真没想到今天碰上你了,早上出门儿我就觉着不对劲,右眼皮一个劲儿地跳,果然,一出门儿就遇见你了,真他妈丢人,跃民,看在咱们当年睡一个炕的交情,你别给我传出去,我曹刚再不怎么样,也还要个脸面。”
  钟跃民点点头:“你放心,我不会对任何人说,曹刚,你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和我说说好不好?”
  曹刚长叹了一口气说”唉,别提了,知青大批返城时,我已经在当地成了家,不属于返城对象,没办法,我又在县城里干了几年,直到八五年才带着老婆孩子回到北京,回来以后我就后悔了,要房没房,要工作没工作,整个是两眼一抹黑呀,我父母是工人,生了我们兄妹六人,我们小时候全家就挤在两间小平房里,那时候北京住房都紧,还不觉得挤,等我在外面混了十七年回来,我父母还是住在那两间小平房里,我大哥也是插队知青,他比我早回来几年,娶的也是农村老婆,还有两个孩子,他一家四口占了一间房。我父母挤在一间房里。我是一家三口,孩子都十岁了,能住在哪儿?真他妈的叫天天不应啊,我说了你还别不信,我把家里的小厨房给拆了,整出了一块不到五平米的空地,我在这块地上愣盖起一座二层楼,砖是从建筑工地偷的,楼板是电车修理厂拆下的废电车地板,在小楼没封顶之前先得把双人床放在二楼上,然后才能封顶,你见过电影里日本鬼子的炮楼吗?我那座楼就和炮楼差不多,就缺几个枪眼了。你想想,统共不到五平米的地方盖起一座四米多高的楼,说它象炮楼都高抬了它,要我说就象根儿烟囱,我家就住在烟道里。这就是我的家,我一家三口现在还住在炮楼上。”
  钟跃民听得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想象不出,五平米的地方能盖出四米多高的楼来,这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使他震惊不已,他一时竟无言以对。
  曹刚突然声泪俱下:“跃民,你真不知道我们这些没权没势的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人不怕受苦,最怕的就是没盼头,当年你当兵走后,知青点的弟兄们有三天都没人说话,你想想,要是有人指着一口破窑洞对你说,这就是你的家,你这一辈子只能住在这里,你只配过一辈子苦日子,你没有希望了,你能感受那种绝望的心态么?我告诉你,这么多年我就是在这种绝望的心态下过来的。回城以后,我在一个建筑公司当瓦工,老婆几乎不识字,在北京找不到工作,一家三口靠我那点工资还能勉强糊口。我过得挺知足,咱就是这命,不敢跟别人比,能过上这种日子我也就认了。可是去年我们单位不景气,搞分流下岗,第一批下岗的就有我,我不怕你笑话,我当时都给头儿跪下了,哭啊,求啊,该说的都说了,都没用,二十多年的工龄啊,就这么白干了。要是我再老点儿,这事儿倒好办,大不了弄个几十片安眠药一吃,一了百了,可我才四十多岁,上有老下有小,想一撒手就走又实在放不下,我去找工作,人家一看我这岁数连谈都不想谈,好不容易托人找了个看大门的差事,一个月给三百块,我还挺知足,可干了不到一年又让人家给顶了,这年头看大门都成肥缺了,多少人都惦记着,那个单位的头儿家里有人下岗,所以就把我的差事顶了。我想来想去,觉得自己是个废物,活到这把岁数了,要文化没文化,要技术没技术,我能去干什么?没办法,除了搞点儿歪门邪道,我没别的路可走……”
  钟跃民听得眼圈儿都红了,他没想到当年的知青伙伴如今都混得这样惨,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是个很自私的人,多年来他很少关注别人的生存状态,也很少想到去帮助别人,而自己在困难的时候却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帮助,现在刚刚缓过点儿劲儿来,手里有了点儿钱,首先想到的是买汽车去探险,却没有想到有很多人还没解决生存问题,无论如何,自己现在的经济状况是有能力帮助别人的。
  钟跃民问道:“当年石川村的弟兄们都在哪里,他们中间有多少下岗?”
  “钱志民和张广志也下岗了,赵大勇在蹬三轮儿,郭洁给牛奶公司送牛奶,李萍提前退休了。王虹还不错,在当小学教师。混得好的人几乎没有,咱们这一代人算是倒霉透了,这是报应,文革初期打老师,砸东西,坏事干了不少,老天爷要惩罚咱们,你算算,咱们该上学的时候没学上,该工作的时候被送去插队,吃了半辈子的苦,没享过一天福,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又他妈的下岗了。唉,你说怎么倒霉事儿都让咱们这一拨人赶上了?倒霉了大半辈子,到头来连他妈我儿子都看不起我,说我没本事,说你这种没本事的人就不该生孩子,把孩子弄到这个世界上来受穷,你太不负责任。操!我他妈后悔死了,早知如此,当年他妈怀他的时候,我真该一脚把这小免崽子踹下来。”
  钟跃民站了起来:“曹刚,我开了个饭馆,规模不算大,如果你愿意的话,到我这里来干,真不好意思,目前我暂时就这点儿能力。”
  “可我……什么也不会,长这么大我还没进过几次饭馆……”

  “那你不会学吗,谁教过你往人家汽车上撞了,你不是也无师自通了吗?哎哟,哥们儿,我和你开玩笑呢,你可别当真。将来我的饭馆要是垮了,我和你一起往汽车上撞,不过你小子也太没眼力了,开”切诺基”的有几个富人?咱要讹也得讹坐”林肯”或”卡迪拉克”的主儿。曹刚,咱们现在就去我那里,你先跟掌灶的厨师学学手艺吧,等你出了师,愿意留下我欢迎,要是有更好的去处我也不拦你。”
  曹刚哭了:“跃民,我……我真不知说什么好……”
  “走吧,哥们儿,哪天你把钱志民、郭洁他们都找来,大伙聚一聚,这帮孙子,回城这么多年了,也不来找我,真不够意思。”
  张海洋身穿便衣在靠墙角的桌子前自斟自饮,桌子上摆着几个喝空的啤酒瓶,两个菜却几乎没动,这是中午用餐时间,餐厅里仍是顾客盈门,他醉眼朦胧地向四周张望,时而大口喝着啤酒。
  餐厅的另一端又传来吵闹声,还是珊珊和一群装束新潮的青年在吃饭,桌子上各色菜肴的盘子高高地摞起。
  张海洋醉醺醺地喊道:“老板,再来两瓶啤酒。”
  钟跃民拎来两瓶啤酒放在桌上,他不满地说:“我说你小子今天怎么啦?有完没完?话都说不利索了,还喝?”
  “跃民,我没醉,我发现了一条有关宁伟的重要线索。”
  钟跃民四下望望:“在我这儿发现线索?你他妈该不会认为是我把宁伟藏起来吧?”
  “哼,我敢保证,要是有一天宁伟真找到你的门上,你会帮他的,我说得不对吗?”
  “何以见得?”
  张海洋盯着钟跃民道:“咱们一起混了二十多年,我还不了解你?你这个人讲义气,不大讲原则,我没冤枉你吧?”
  “海洋,少给我来你们警察这一套,看谁都象是罪犯,我实话跟你说,宁伟是不是罪犯我不知道,也没义务帮你抓他,因为我不是警察。”
  “可你是公民,每一个公民都有义务协助公安机关追捕罪犯,你要是知情不举,就是包皮庇罪犯,要负刑事责任。”
  “嗬,给我上开法制课了,你有事儿没事儿?喝完了没事儿就走,别影响我做生意,你小子一个人就占我一张桌子,一坐下就两个小时,一盘鱼香肉丝,一盘木须肉,总共才消费二十来块钱,已经严重地影响我的顾客周转,这不是砸我的生意么?还口口声声说是来照顾我买卖,赶紧走,再不走我要收你占桌费了。”
  “你现在真他妈成奸商了,整个一认钱不认朋友,咱们可是老战友,别这么唯利是图好不好。”
  钟跃民道:“你刚才说,发现什么重大线索了?”
  “是啊,就在刚才我突然想起来了,你注意一下那桌男女,你说过,他们几乎天天来,来了就胡吃胡造,每次都照着两三千元消费,这件事本身就很值得注意,你看看,要这么多菜,他们根本吃不了,要不是有什么目的,他们绝对没必要这样做。要真是钱多得花不完,又想过花钱的瘾,可以去长城、昆仑、香格里拉,这些五星级饭店能把你兜里所有的钱都掏得干干净净,一顿饭花个几万元很正常,干吗非跟你这破饭馆叫劲?我在想,是什么原因吸引他们到你这破饭馆来的。”
  “你真是个当警察的材料,这点儿事就引起你的注意,这个问题我连想都没想过。”
  “上次我来这里吃饭,就注意到他们了,当时只是觉得那个花钱请客的女孩子有点儿眼熟,但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儿见过,也就是在刚才,我猛然想起,那次宁伟开庭受审,有个女孩子在旁听席上哭了起来,你还记得吗?现在那张桌子前的女孩子就是她。”
  钟跃民仔细看了一眼:“我想起来了,是她。”
  “还用我说结论吗?”
  “我明白了,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你该做什么。”
  “那我走了。”张海洋站起欲走。
  “海洋……”钟跃民欲言又止。
  张海洋停下脚步:“什么事?”
  “你比我懂法律,你再仔细想想,有什么办法能救宁伟?”
  张海洋垂下头:“跃民,谁也救不了他,他死定了……”
  钟跃民长叹一声,沉默了……
  张海洋转身走了。
  刑警李东平跟踪珊珊已经两天了,目前还没有发现宁伟的踪迹,但他已经有了某种感觉,这个女孩子的确有点儿问题。她的行踪很诡密,防范意识很强,李东平凭经验判断,她并没发现自己被跟踪,她只是很警惕而已。这种女孩子头脑很简单,她对警察的了解大部分来自电影和电视剧,有时候还模仿电影里的反跟踪手段,走着走着突然掏出个小镜子来,装做补妆,其实在观察后面是否有人跟踪,这种拙劣的举动常使李东平哑然失笑。
  李东平从警院毕业不到三年,在警院学习时,各科成绩都是优等,教官们对他的评价很高,认为他将来会在警界有一番作为,但他有个致命的弱点,这就是自负。警察这种职业向来提倡分工有序的团队精神,恰恰最反对个人英雄主义,因为自负的人往往容易把事情搞糟。有一次围捕一个持枪歹徒,李东平竟赤手空拳迎着歹徒的枪口冲上去,幸亏狙击手在歹徒向他开枪之前将其击毙,不然李东平早成了烈士。
  那次行动结束之后,张海洋大发雷霆,臭骂了李东平一顿,他认为李东平是在玩命,根本不是在执行任务,当时有一个中队荷枪实弹的武警,哪用得着他赤手空拳往上冲。这次跟踪任务是张海洋亲自交待的,考虑到宁伟随时有可能出现,张海洋特地批准李东平带枪执行任务。按规定,刑警的枪械都是统一管理,只有执行需要使用枪械的任务时,由上级批准后才能携带,这种情况毕竟不太多,所以刑警们也并不是总能摸到枪的。
  李东平是个热爱武器的人,如果允许,他愿意每天二十四小时枪不离身,对武器有此嗜好的人其实很多,这类人多为青年男性,李东平就属于这类人。此时他摸着腋下快枪套里的手枪,心中充满了情人般的爱恋,他希望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犯罪分子们能给他提供一个使用枪械的机会,在警院实习时,他的手枪射击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但当了几年刑警,他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和歹徒展开枪战的机会,他盼望着这个机会的到来。
  珊珊走进一座商厦,乘自动扶梯上了二层,在卖化妆品的柜台前仔细挑选着化妆品。她似乎很悠闲,她仔细挑选了半天化妆品却什么也没买,又转身在卖冷饮的柜台前买了一支蛋筒冰激凌,然后坐在椅子上漫不经心地吃起了冰激凌。离她不远处的李东平听见珊珊的手机响了,她打开手机简短地说了几句话便关上手机站了起来,随手将冰激凌扔进垃圾筒,匆匆下楼了。李东平也尾随着踏上自动扶梯。
  他看见珊珊刚走出商厦,有辆乳白色的”捷达”轿车急驶而来,停在珊珊身旁,她打开门上了车,汽车飞驰而去。
  李东平也上了一辆出租汽车,他向司机亮出了证件:“我是公安局的,请协助我执行任务,跟上前边那辆车。”
  司机仔细看看证件,兴奋地说:“嘿,够刺激,以前我在电视剧里净看见跟踪的镜头,没想到今天还真让我碰上了。”他兴高彩烈地挂上挡,汽车加大油门向前追去。
  李东平的运气不错,驾驶前面那辆”捷达”汽车的正是宁伟,这些日子他一直住在李震宇提供的住宅里,他和珊珊每到周末才见一次面。
  “捷达”汽车径直开上京津唐高速公路,宁伟发现后视镜里出现一辆出租车,正在不远不近地跟着,他警觉地问道:“珊珊,你刚才没有发现有人跟踪你?”
  “跟踪?不,我没有发现。”
  宁伟哼了一声:我来试试就知道了。他猛地加大了油门,车速在不断增加,车速表上的指针已指向一百四十公里的时速……
  后视镜里,那辆出租车也提高了车速,仍然是不远不近地跟着。
  宁伟冷冷地笑了:“这恐怕是张海洋的人,车上顶多两个人,不足为虑,我得逗他们玩玩。”
  李东平正在用手机向张海洋汇报情况:“张队,我一直在跟着,但我看不清是谁在开车,要是我估计得不错,这个驾驶员有可能就是宁伟,张队,现在我们已经过了天律,正向塘沽方向开去,我的手机快没电了,等我这边有了进展,我马上找电话向你汇报。”
  电话里传来张海洋的喊声:“李东平,你的任务是监视,你要随时和我保持联系,请随时报告你的位置,千万不要擅自行动,喂……喂……李东平……”
  李东平看看手机的显示屏,上面表示电已耗尽,他把手机扔到后座上,望望车窗外,发现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前面那辆”捷达”汽车打开了尾灯和示廓灯,红色的尾灯象两只眼睛,正不怀好意地盯着李东平。
  李震宇为宁伟提供的住宅,在塘沽的海滨区,这里是九十年代初期开发的海滨浴场,浴场的旁边是一片风格各异的别墅群,宁伟的汽车在一座”哥特”式小楼下停住,他若无其事地打开车门,和珊珊一起说笑着走上小楼的台阶。
  不远处的出租车也停下来,李东平坐在汽车里注视着宁伟掏出钥匙开门,在路灯的灯光下,宁伟的头部侧影显得很清晰,李东平掏出一张照片核对了一下,他的眼前一亮,脱口道:“没错,就是宁伟……”
  宁伟和珊珊已经打开了房门,两人相拥着走进小楼。
  李东平问司机:“你有手机吗?”
  “哟,真不巧,这两天我媳妇正用着我的手机呢。”
  李东平低声道:“真糟糕……”
  小楼的客厅里,宁伟神色冷峻地掏出手枪,抽出弹夹检查子弹,然后将子弹顶进枪膛。
  珊珊惊慌地问:“宁伟,你又要杀人?我求你了,别再杀人了。”
  宁伟冷冷地说:“珊珊,你知道吗?我犯下的案子已经够枪毙我几次了,杀一个人是死,杀一百个人也是死,这里没什么区别。”
  “可你以前杀的都是坏人,这次可是警察呀。”
  “都是一回事,在我眼里没有坏人和警察之分,谁挡我的路谁就得死。”
  “宁伟,求求你,千万别再杀人,你答应我,好吗?”
  宁伟厉声喝道:“珊珊,你的话太多了,现在你上楼去等一会儿,咱们马上走。”
  珊珊住了嘴,默默地走上楼去,宁伟穿过客厅,拉开了小楼的后门,隐没在黑暗中。
  李东平对司机说:“同志,请您协助我一下,开车到最近的报警点报警,这是电话号码,我们队长正在指挥中心等我的消息,你告诉他,我已经核实过,这个人就是宁伟,一个罪行累累的逃犯。他身上肯定有枪,我在这里监视,请张队长马上采取行动。”
  出租司机不放心地问:“警察同志,你一个人行吗?”
  “没问题,你快走,千万别耽误了。”李东平下了车,向司机打了个手势,司机将汽车开走了,他看见汽车红色的尾灯在黑暗中渐渐消失,才转过身子,隐身在一棵树后,监视着小楼内的动静。

  这里是一处绿化带,从这里望去,小楼的全景一收眼底,楼内从一层到二层,所有的灯都亮了,整个楼房灯火辉煌,二楼的窗口还有人影在晃动,李东平松了一口气,他掏出香烟点燃,刚刚吸了一口,他的身子突然僵住了……一支手枪的枪口顶在他的太阳穴上,宁伟在他身后轻轻地问道:“你是张海洋的人吧?”
  李东平保持镇静状:“我不懂你的意思,我是来找亲戚的。”
  宁伟冷笑道:“那个亲戚就是我吧?从北京跟到塘沽,一路够辛苦的,警察先生,你听好,我和你无冤无仇,对你这条命也毫无兴趣,况且你们的张队长还是我的战友,如果你肯合作,我绝不杀你,我只想问一句,张海洋是怎么发现我踪迹的?”
  李东平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他索性把话挑明:“我拒绝回答,宁伟,你跑不了了,我们的人已经包皮围了这一带,你现在最明智的举动应该是放下武器投降。”
  宁伟笑了一声:“小子,你去唬弄鬼吧,等那个司机报了警,张海洋带人赶来,至少还要两三个小时,弄不好还要请当地的武警部队协助,等你们忙乎完了,我没准儿都在北京睡醒一觉了。”
  李东平直起身子,面对黑洞洞的枪口毫无惧色:“宁伟,我听我们张队介绍过你,也知道你身手不错,论本事我可能不如你,可我是个警察,我有我的职责,既然你让我碰上了,我就非把你抓捕归案不可,除非你杀了我。”
  宁伟嘲讽道:“嗬,求功心切,即使当烈士也不在乎,想抓我,你有那个本事吗?”他把手枪插进腰间的皮带:“咱们不妨玩一把,你要是能赤手空拳制服我,那没说的,我乖乖跟你走,要是我赢了,可要你的命。”
  李东平平静地表示应战:“好啊,咱们闲着也是闲着,我来讨教几招。”
  两人成对峙状,虎视耽耽地对视着。
  宁伟冷笑道:“小子,你该听张海洋说过,我是个快枪手,我劝你别耍花招,我之所以没缴你的枪,是认为你的出枪速度对我不构成威胁。”
  李东平拉开茄克拉链,做出要脱衣服的样子,宁伟微微点点头,表示同意,李东平突然闪电般从左腋下的枪套里抽出手枪……
  他实在是低估了对手,宁伟出枪速度更快,他从皮带上拔出手枪的同时枪就响了……李东平眉心中弹,仰面栽倒。
  宁伟吹了吹枪口,将手枪插回皮带,他俯下身子看看李东平的尸体,似乎很婉惜地摇摇头,然后转身走了。
  李东平的死在公安局的干警们之间引起了极大的震动,象这种公然枪杀警察的事以前很少发生,以往虽然也有警察牺牲在和犯罪分子的枪战中,但那毕竟是另外一种性质,这相当于牺牲在两军交火的战场上,可这次宁伟却干得实在太恶劣了,他简直丝毫不讲游戏规则,出手就敢杀警察,完全不考虑后果。在警方看来,宁伟是明目张胆地向警方提出挑战,他似乎在用行动告诉警方,谁挡他的路谁就得死,哪怕是警察也不例外,这也太猖狂了,他以为自己是谁?宁伟的行动激怒了所有的警察,这已经不仅仅是维护法律尊严的问题了,而是发展到执法者和做案者私人之间的仇恨了。
  公安局为李东平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几乎所有的干警都参加了悼念仪式,会场中央挂着李东平的遗像,李东平身穿警服的遗体躺在鲜花丛中,警察们神情肃穆地排成长队,围绕着李东平的遗体走过,逐个和烈士的亲属握手,哀乐声在灵堂中回响着……
  张海洋在告别室门外象困兽一样来回走动着,他两眼血红,不停地抽着烟,地上已扔满烟蒂。
  钟跃民得到消息匆匆赶来,张海洋扔掉烟蒂迎上去低声咆哮起来:“跃民,他杀死了李东平,这个混蛋,我要亲手杀了他,我要给李东平报仇……”
  钟跃民拍着张海洋的背安慰着:“海洋,你镇静些,别太激动,你看,我不是一听说这件事就来了吗?”
  张海洋仍然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跃民,我……我真他妈的后悔啊,我当年为什么要教宁伟?让他学会了这身杀人功夫,到头来,我手下的弟兄却倒在宁伟的枪口下,跃民,是我作的孽呵……我对不起李东平呵,他是个独子呵,他的父母今后怎么办……”
  钟跃民扬起脸,仰望天空:“海洋,说实话,我早知道他该死,可我心里……真的很矛盾,我一闭上眼睛就看见当年在雷场上一起趟雷的那些战友,都是出生入死的弟兄啊,能活到今天的人都不容易啊……”
  “可是跃民,这不是咱们个人的恩怨,宁伟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鬼,让他多活一天,就不知又有谁会死在他枪口下,跃民,你要帮帮我呀。”
  钟跃民咬牙下了决心:“我想好了,海洋,我和你站在一起,咱们想办法抓住这个混蛋。”
  张海洋握住钟跃民的手:“谢谢你,谢谢你,我替李东平的父母谢谢你……”
  钟跃民经过仔细考虑,决定推迟去罗布泊探险的计划,原因很简单,他突然发现自己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自从上次在街上遇见曹刚以后,他和当年一起插队的那些老知青接上了关系,经曹刚联络,大家在泰岳餐厅聚了一次,连郑桐和蒋碧云都来了,当年在陕北石川村插队的十个知青都凑齐了。老知青们返城以后彼此之间都很少来往,因为生活的担子都很重,多年来都是各忙各的,这次大家见了面,都发现这些当年的伙伴已经和自己记忆中的模样相去甚远,因为每个人对当年知青伙伴们的记忆都是年轻时的相貌,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再见面已经是中年人了。
  高的年龄和这些老知青相差了十来岁,根本不属于一代人,她也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类人,她很有兴趣的观察着这些老知青。看上去,这些人都比实际年龄老,下岗的钱志民和张广志,蹬三轮儿的赵大勇,送牛奶的郭洁,提前退休的纺织女工李萍,都是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劳动者,单从相貌上看,就能发现贫困生活留下的痕迹。常年蹬三轮儿的赵大勇已经成了驼背,脊椎弯得象个虾米,送牛奶的郭洁皮肤是古铜色的,头发已经花白,一看就知道是常年在露天风吹日晒的结果。钱志民下岗后在胡同口开了个修鞋摊儿,他的两只手青筋毕露,粗糙不堪,黑乎乎的就象两截儿老树根,这大概是皮鞋油和化学胶水合力的结果,连他身上都散发出一股皮革味儿。李萍还不到五十岁,已经苍老得象六十多岁的人,她的退休金还不足四百元。
  同样也是下岗工人的张广志在街上修自行车,据说经他修完的自行车没有不返工的,还有人反映他经常在附近的慢车道上撒图钉,以此来增加自己的业务量,由于信誉太差,找他修车的人寥寥可数。人太穷或太富都容易染上坏毛病,张广志的坏毛病是酗酒,其实说他酗酒有点儿冤枉,他喝的并不多,少则二两,多则四两,问题是,他不管喝几两,逢喝必醉,醉了就打老婆出气,老北京人管这类人叫”酒腻子”。
  高读过不少知青小说,这类书读多了就容易被误导,她曾经一度很崇拜那些被称为”老三届”的群体,在她眼中,那些”老三届”们个个都谈吐不俗,思想深刻,他们见过世面,吃过苦,他们洞悉人生,处世观很豁达,在实际生活中具有极强的操作能力,而且在各行业中都是事业有成的佼佼者。这都是高以前对”老三届”的认识,不过现在她可不这么看了,现在坐在她餐厅里吃饭的这些”老三届”们,才是大多数”老三届”们真实的生存状态。那个张广志语言粗俗,举止毫无教养,刚喝了几口酒就脱下了背心,光着膀子要和钟跃民划拳。他对钟跃民现在还没有孩子感到大惑不解,一口咬定钟跃民是下三路出了毛病,不可能是有意不要孩子,不然这些年擦枪走火儿也得弄出一两个孩子来。钟跃民懒得解释,便坦然承认自己的生殖系统方面出了点儿问题。郑桐和蒋碧云一听就大笑起来,高也在厨房里捂着嘴偷偷地乐。
  钱志民说:“这事儿要是放在我身上,非他妈急死我,当年我媳妇头一胎是个女孩儿,烦得我一宿没睡着觉,我哥家是两个女孩儿,我要是再弄不出个儿子来,我们老钱家就断了香火了,这还行?打死我也得生笫二胎,我们厂计生办的干部每天追着我做工作,我说了,爱谁谁,谁挡着我要儿子我就跟谁玩命,老天爷总算开眼,我媳妇也争气,笫二胎果然是儿子。”
  钟跃民问:“你考虑过吗?两个孩子是否养得起。”
  “我考虑它干什么?先生了再说。”
  钟跃民说:“问题就在这儿,这就是你穷的主要原因。你的脑子就象一盆浆子,什么都不做计划,不顾后果,先干了再说,这就是穷人的思维方式,你只想着给老钱家续香火,却不想想孩子多了是否养得起,如果你连养自己都困难,那你哪有能力给你的孩子提供较好的生存环境,使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呢?你们发现没有,越是穷人孩子越多,这几乎成了一个规律,这显然是思维方式出了问题。”
  钱志民说:“你说的这些我平时没琢磨过,人就是这样,越不动脑子,脑子就越木。”
  高从厨房里把菜端出来,一盘盘送上桌子,心里在琢磨着钟跃民,这家伙真是个另类,他怎么和什么人都能打交道?明眼人谁都能看出来,这些来自底层社会的人都生活得很艰难,他们需要朋友的帮助,却毫无回报的能力。高想,以钟跃民的智商和社会经验,他还能不明白这点儿道理?这些人对他毫无帮助,而几乎每个人都需要他的帮助,这样的朋友要是再多一些,那钟跃民就别想安生了,这个家伙在想什么呢?
  高记得那天钟跃民在街上遇见曹刚,当天就把曹刚带回了餐厅,说是让曹刚和掌灶的王师傅学学手艺,王师傅是四川人,来自于四川的一个小县城,厨艺属中等水平,但他自视甚高,平时从来不带徒弟,他希望川菜厨师越少越好,这样才能显出他的价值。一开始他对钟跃民的要求一口拒绝,但钟跃民有办法,他深知金钱的杠杆作用,便摆出一副商人嘴脸,就加薪问题和王师傅讨价还价起来,来自小县城的王师傅眼皮浅,没见过多少钱,钟跃民在他的月薪基础上又加了五百元,就把他搞定了。
  那天晚上餐厅关门以后,钟跃民对高说:“我的探险计划恐怕要推迟了,我想和你商量一下,咱们再贷些款,加上手里的钱,扩大一下经营规模,比如办个连锁店怎么样?”
  高笑了:“我早说过,你是老板,你说了算,用不着和我商量,我看出来了,你想搞些慈善事业,我猜得对吗?”
  “何以见得?”
  “我早就发现,你不是个拜金主义者,只不过有时装得特别贪婪,比如你开出租车时喜欢拉野鸳鸯,多挣个一两百元就美得找不着北,别人都以为你特别喜欢钱,我可不这样看,其实你喜欢的是一种随心所欲的生活方式,只要有剌激,有新鲜感,你就有激情,有创造力,我发现你无论干什么都很”入戏”,只忠实于自己的感受,根本不考虑别人的想法,无论是卖煎饼还是开出租车,无论是当大公司经理还是当个小饭馆的老板,你都玩得很兴致勃勃。你不会用毕生的精力去追求金钱,你会觉得这样过一生毫无意义,你宁可降低消费水平用不多的钱去满足自己的生活方式,你对于金钱的态度仅此而已。我说得对吗?钟跃民先生。”

  钟跃民不满地说:“大部分都差不多,但你说我搞慈善事业,我就有点儿不爱听了,我钟跃民又不是什么富人,就这么个破饭馆还是刚刚还清了借款,我有资格搞慈善事业吗?说出来让人笑话。”
  高不解地问:“那你要干什么?开什么连锁店?这一个餐厅咱们都忙不过来,我想你可能是打算帮助那些老知青,才动了开连锁店的念头。”
  钟跃民陷入沉思,他喃喃道:“其实一个人需要的并不多,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当富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要有个安定的职业,有一份足够维持尊严的收入,能做到这些就不错了,关键是……生活应该给每一个愿意努力工作的人提供希望,你想过吗?没有希望的生活是很悲惨的,我之所以想帮帮那些不如意的哥们儿,不是想用金钱去帮,而是想给他们希望,这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高笑道:“这也是搞慈善嘛,我看是一回事。”
  “这不是一回事,希望和金钱怎么能是一回事呢……”
  在高的眼里,钟跃民也许有很多缺点,但他身上没有半点儿庸俗之气,这是个豪爽大气的男人,他所表现出的独特气质总能唤起高的激情,如果你爱这个男人,你就得想办法去理解他,并且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和他相处,高和他相处的时间不短了,两人还从来没红过脸,这主要归功于高豁达的人生态度,她喜欢钟跃民这个人,只要能和他在一起,要饭去也无所谓。换句话说,这次钟跃民别说是想扩大经营,就是想把两人辛辛苦苦干起来的饭馆卖了,她也会随他去。
  高回到前厅,见那些老知青们已经喝得半醉了,看来这些人很少在饭馆吃饭,他们的胃口惊人,每一道菜都吃得精光,喝光了四瓶”五粮液”和一箱啤酒仍没显出败象。高提醒钟跃民:“你把你的打算和大家说说嘛,趁你们现在还清醒,要是再过一会儿恐怕就都醉了。”
  钟跃民这才想起该说的事:“哟,我差点儿忘了,有件事我想请大家帮忙,是这样,最近我正在筹备另开一个餐厅,不知弟兄们能不能到我这里来帮忙?”
  老知青们都愣了,自从曹刚来以后,他们都很动心,但他们也明白,现在这个餐厅根本用不了这么多人,所以今天谁也没好意思开口,没想到钟跃民会主动提出这件事,而且还说得这么客气,好象他有求于大家似的,这个钟跃民真会做人,既要帮助人,还要避免别人的难堪,他们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反而倒沉默了。
  李萍小心地问:“跃民,我倒很想来,可我不知自己能干什么。”
  “你要能来可太好了,你可以学学制作冷荤嘛,女士抡炒勺不太合适,总之,大家用不着担心,谁来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听说张广志这小子修自行车净坑蒙拐骗,还会耍无赖,我看这也算是个特长,让他当采购肯定吃不了亏,当一个饭馆的采购员得学会算小账,几分钱的差价也要算,我就不行,老让小贩黑我,人家两下就把我绕进去了,我还以为占了多大便宜,我看张广志当采购得了,你小子有能耐就把所有的小贩都绕进去,把一毛钱当成一块钱花,最好是白拿了菜还倒找钱,这才是称职的采购员。”
  老知青们大笑起来,气氛马上活跃了。
  张广志的眼圈都红了:“跃民,我刷刷碗就行,采购是动钱的事,你可别让我干,别让弟兄们怀疑我黑了你的钱。”
  钟跃民笑道:“咱们这个饭馆以后搞个股份制,不过得等我收回成本,你要是黑钱就等于黑自己的钱,黑大家的钱,那大伙非捶你不可。”
  张广志的眼泪终于流了下来:“跃民,你别说了,什么帮忙不帮忙,其实谁不明白,你是看哥儿几个混得太惨,想拉我们一把,难得你还想着当年一起住窑洞的穷哥们儿,我张广志是爱占小便宜,也蒙过别人,可我不能蒙朋友,不能黑对我有恩的人,跃民,你放心,以后大伙要是发现我黑了一分钱,哥儿几个就把我祖宗十八辈再挖出来挨个儿操一遍……”
  “哎哟,这儿还有女士呢,你他妈嘴能不能干净点儿,怎么说着说着就日爹操娘的?”钟跃民提醒道。
  “得,咱不是粗人么?说文明的咱不会呀,大伙多包皮涵,咱以后慢慢改。”
  钱志民说:“跃民,不瞒你说,今天我本来不想来,怕寒碜,我也小五张儿的人了,如今混成这模样,来了也给哥们儿丢份儿,可我实在是想见见你,我忘不了咱们当年在破窑洞的土炕上侃大山的情景,想起来就象昨天的事儿,跃民,你在的时候咱知青点多热闹,甭管多烦多累,一听你侃大山,什么愁事儿都忘了,你走以后有很长时间大伙都不想说话,大伙都说钟跃民这小子把咱知青点的灵气儿给带走了,唉,那段苦日子真难熬,一想起当年的事,我就跟我媳妇说,不行,我非得见见钟跃民不可,和他分手这么多年了,我再也没见过能让我开心的人了,说真的,跃民,我想你呀。”
  钟跃民握住他的手说:“志民,弟兄们还在一起干吧,干好了大家都有饭吃,万一干不好,我还带着哥儿几个要饭去,你们别忘了,我当年还是哥儿几个选出来的丐帮帮主呢。”
  钱志民忍不住流泪了,他站起来冲进了洗手间。
  蒋碧云怔怔地看着钟跃民,把钟跃民盯得发毛,他对郑桐说:“你老婆没病吧,有这么看人的么,该不是得了什么青春型精神分裂症吧?”
  蒋碧云笑了:“你才有病,跃民,我发现你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变了,变在哪里我一时还没想好,但你肯定是变了,我要是夸你,你可别太得意,我觉得你变得很可爱了,也懂得关爱别人了,你该不是入了什么基督教之类的宗教组织吧?”
  “没有,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还是个无神论者,不过我最近开始读书自学了,刚刚看完一本书,对我的帮助教育很大,这本书叫《雷锋同志的故事》。”
  “你又来了,说实话,你以前挺讨厌的,什么神圣的东西一到你嘴里就全变了味儿,一副游戏人生,玩世不恭的讨厌相,我认识你这么多年了,就没见你正经过,你呀,当年就是个流氓,不过,谢天谢地,当年的流氓终于浪子回头了。”
  郑桐插嘴道:“钟跃民从来没当过流氓,当时他表现出的精神状态,不过是反映了一种中国版的‘垮了的一代‘精神特征,按照规律,这类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他们迟早会向社会的主流文化回归,你觉得钟跃民变了,这就对了,说明你的感觉并不迟钝,他是在回归。”
  蒋碧云问:“他要回归到哪里?”
  郑桐想了想,他坐直了身子,严肃地说:“我觉得……是一种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
  钟跃民笑着摆摆手:“弟兄们,咱们说正事,今后咱们得在一起干了,既然要合作,那么当务之急就是要统一观念,这点很重要,弟兄们别不爱听,如今大家都已沦为穷人阶层了,我想,咱们得琢磨一下,咱们为什么穷?”
  郭洁说:“没权没势又没文化没一技之长,可不是得受穷吗?”
  “不对,是一种观念,因为这种观念才造就了穷人,郭洁的理由也反映了一种穷人观念,大家都没跳出穷人观念的圈子,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咱们干不好。”
  郑桐听得很仔细,他反问道:“穷人观念是什么?能举例说明吗?”
  “那好,我举个例子,最近报纸上有条小消息,有家外资餐厅为了促销,登报宣布每天向市民提供八十份免费早餐,笫二天店员们一开门就傻了,外面黑鸦鸦的站了好几百人,这些人明知道店家只提供八十份早餐,而他们的人数早已超过八十人,有些人甚至凌晨两三点钟就在此等候,还自己组织起来发了号,但后来的人不管那些,他们认为这些号没有权威性,谁能抢着算谁的,于是数百人蜂拥而上,挤碎了玻璃,挤翻了柜台,把经理挤翻到桌子底下,还踩伤了很多人。你们猜猜这份免费早餐值多少钱?才值四元钱啊,张广志,如果当时你在,你会去抢吗?”
  “我肯定会,那不是白给吗?不要白不要。”
  “这就对了,这就是典型的穷人心态,这些人家里都揭不开锅了么?好象不至于,因为没听说谁被饿死,说了半天,还是郭洁那种心态,不要白不要,只要能占点儿小便宜,就可以不要尊严,我就是这副没德行的样子,因为我穷,你爱看得起看不起,反正我占了便宜。要是这么想可就糟了,你占了小便宜,可吃了大亏,因为你把人的尊严丢了,谁愿意搭理一个没有尊严的二皮脸?我很难设想,一个没有尊严的人能做成生意。有了尊严,你才能有诚信,不然就没人和你做生意,你挣不着钱就继续受穷,越穷又越没尊严,这样就进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最后连自己都不把自己当人了。”
  张广志叹道:“没错,我就进入这个怪圈了,越穷心里就越不平衡,就越想占便宜,一个穷人,你能有多少机会占便宜?所以越想占便宜越没戏,先是蒙个块八毛的,后来连这块八毛的都挣不着了,可那会儿没人跟我说这些,咱自己也不明白。”
  钟跃民摆摆手:“关于办饭馆的问题就这么定下来了,我要声明,我可不是搞救济,我认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如果被人救济,那应该是他的耻辱。我是想给大家提供一点儿希望,我认为世间最糟糕的生活是没有希望、没有盼头的生活,这很容易使人产生绝望,这种绝望的感觉实在是太糟糕了,我想,咱们要改变这种处境,一起去创造一种有希望的生活,那应该是种很实在的盼头,看得见摸得着,只要你努力工作,好好做人就能够得到,因为我们的要求并不高,我们只要过一种有尊严的体面生活就知足了。”
  郑桐率先鼓起掌来:“好一场充满人文关怀的讲演,听得我都想和你们一起干了。”
  高笑道:“看来跃民收集干尸的计划得推迟了,你们不知道吧?他那个计划可刺激了……”
  钟跃民说:“车都买了,罗布泊是一定要去的,等咱们的连锁店开张了,我再去也不迟。”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凉州往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风儿一阵紧过一阵,猎猎风声卷起的,不只是峡谷的惊叫,还有一颗少女的心。水英英幸福得要死了,她还从没跟家远哥这么亲近过这么幸福过呢。五糊爷带上拾粮上路的时候,还是一脑子的雾水。两天前他被青石岭牧场主水二爷召去,原以为是说丫头拾草的事,没想,水二爷只字未提拾草,倒是怪惊惊说,我想让拾粮到院里来。让拾粮去院里?这个老东西,总是做些莫名其妙的事。 [点击阅读]
夜幕下的哈尔滨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清明过去,谷雨快到了。可是哈尔滨的夜晚,还是凉风扑面,寒气袭人。已经抽出嫩芽的柳枝在北风中摇曳着。真让人担心,那经过严冬酷寒,朔风吹打,挣扎而出的嫩绿小叶,会再被这塞外风吹刮得枯萎回去。一九三四年哈尔滨的春天,好像也被日本占领者卡住了一样,竟来得这样迟缓。夜越来越深了,热闹的哈尔滨站前,南来北往的人流早已断了线,通往道里、道外、南岗、马家沟的电车也没有几个乘客了。 [点击阅读]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张承志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离开沙沟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但那弹洞累累的清真寺和闻之已久的红军遗迹并没有留住我们,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 [点击阅读]
新结婚时代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2010年新版《新结婚时代》在《新结婚时代》中,对于谁是婚姻的“杀手”,王海鸰提出了新的质疑。小说中,引发婚姻矛盾的原因不是个性不合、第三者,或者两人缺乏沟通、相互猜疑,而是无法沟通的城乡间的鸿沟。从某种意义来说,《新结婚时代》比《中国式离婚》更沉重。门当户对该不该,许多读者从这本书中的两代人三种个性婚恋中展开了话题。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