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血火大地 - 第一章 绿林恶魔(6)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6整个巴西,秋季都不太明显。从此逐渐向南,这种变化才渐次明显。到了圣保罗地区,既有金色的秋天,也有寒冷的冬季。但处于热带和亚热带的亚马孙纳斯和朗多尼亚,则终年无冬季。初秋四月,两位少年离开了科尔达农场,他们是三郎和四郎。兄弟俩的目的地是圣保罗,此去有两千六百九十八公里,他们准备搭便车。如果运气好,遇上去圣保罗的卡车,问题就解决了。巴西的好人挺多,搭个便车什么的,一般不会遭到拒绝。三郎四郎背起背包皮皮,依依不舍地启程了。“再也不回来了吗,阿哥?”四郎一步一回头地走着。“嗯,农场不好。辛辛苦苦的阿爸阿妈……”三郎的声音哽咽了。农场失去主人就毫无价值。现在,科尔达农场转到了曾向水野夫妇贷款的同乡人手中,这也是没有办法呀!即使由两兄弟继承下来,也没法维持,只能眼睁睁看着它恢复成密林。双亲的积蓄已在葬礼时用尽,两兄弟留下了很少的钱,只能作路费用。三郎打算带四郎去圣保罗,找一家汽车修理厂去做工。他盘算着,两人辛勤劳动几年,节衣缩食,攒一笔钱买辆大型卡车,自办运输。他听人说过,日本移民中就有靠运输业发财的。“长大了要报仇啊,阿哥!”四郎眼泪汪汪地说。“要报仇,用卡车把仇人轧死,讨还血债!”双亲被害那惨不忍睹的景象,深深地刻在三郎的脑海里。“那些野兽,连姐蛆也……”“别说了,四郎!”直子姐姐会回来吗?两兄弟等了五十天,姐姐依然没有消息。一定是被匪徒杀害了!三郎决定离开农场。尚未成熟的三郎意识到,如果不放弃这里的一切,终将不会活着出去的。走了整整一天,到达朗多尼亚。出了农场,兄弟俩步行到中午才搭上一辆顺道车。车上是一对老年夫妇,巴西人,和蔼可亲。老人问及搭车的原因时,三郎如实讲了农场的惨案。老夫妇早已听说过农场事件,现在面对这无依无靠的小鸟,从内心里想尽力帮助他们,不仅让他俩搭车,还请他俩吃饭。向老夫妇告别后,两兄弟走上国道,边走边寻找南下的汽车。晚上七点过后,他们在加油站搭上一辆刚加完油的卡车。车上只有司机和他的助手,都挺年轻,还都是混血种。卡车开往卡腊尔圣西蒙,此去有两千三百公里之遥。再从那里去圣保罗,就只有几百公里了。兄弟俩庆幸运气不错。汽车开出朗多尼亚联邦地区之前,三郎四郎都睡着了,他俩不知道已经进入马托格罗索州。白天太疲劳了,上车后就美美地睡了一大觉。什么声音把他们吵醒,睁眼一看,已是早晨。原来司机和助手在争吵。司机停了车,两人在狭窄的驾驶室里扭打起来。兄弟俩被压在地板上,而且不明不白被赶下了车。刚一下车,汽车就猛然起动并加速,一溜烟消失在扬起的红尘中。在汽车远去的上空飘着一条长长的红带。“阿哥,背包皮皮!”四郞一声悲号,三郎咬紧嘴唇。背包皮皮中装有去圣保罗后的临时生活费,路上的口粮和几件衣服,也是兄弟俩的全部财产。三郎这才意识到,司机和助手打架是有意制造的假象。他俩呆呆地站在路心,遥望着那土路延伸的远方。“全偷去了,四郎。”三郎眼里饱含痛惜的泪水。这时红尘已经消散,他顺着凹凸不平的道路迷惘地望着遥远的天际。“我们怎么办,阿哥?”四郞泪流满面。“别说了,还有完没有?!”失去的东西,再也无法找回来,就象滴入大海的雨水一样。三郎想,还得往前走,不能老站在原地不动呀!想起来真后悔,不该搭便车,花点钱坐客车,就不会出事了。这儿的人不管去哪儿,多半都要带枪,以便保护自己的生命财产。兄弟俩没枪,又想节省钱搭车,结果偷鸡不着反倒蚀把米,这句俗话应验了。四郞慢吞吞跟在哥哥身后。“这是哪儿呀,阿哥?”“你以为我什么都知道吗?”这里不是国道,刚才那辆卡车为了避开国道,故意拐进了未修整的红土岔道。离开朗多尼亚是昨晚十点钟。现在,天刚刚亮,如果是早晨七点,就说明卡车跑了十二个小时。假如平均时速为一百公里的话,现在已南下一千二百公里了。三郎的脑子里浮现出一幅地图。如果真是一千二百公里的话,这儿应该是马托格罗索州的库亚巴一带。“反正我们继续走吧。”只能走向国道。但国道在哪儿呢?不知道。现在离国道有多远?也不知道。就朝卡车驶去的方向走吧。约莫走了两个小时,连一辆车也未遇上,阳光开始烤灼大地。每行一步,红尘就向上飞舞,把三郞四郞包皮皮围起来,泥沙在口中格吱格吱作响。水分都被烤干了,连口唾沫都吐不出来。“阿哥,喉咙……喉咙——”四郎的声音嘶哑了。“别说话,跟我走!”三郎厉声吼道。咽喉干燥,是因为水分大量从皮肤蒸发掉了。一阵晕眩向三郎袭来,他莫名其妙地火冒三丈。正是这股无名火促使他移动脚步。如果被当前的困难吓倒的话,就只有死路一条。若想死,在这地方倒也简单,只须倒在路旁就完了。干线以外的道路,有时整天没有一辆汽车经过,即使有车,车里的人也把行人当作是荒野里的死尸,连看都不看一眼的。三郎能理解四郎的哀怨,可他自己也不好受啊。他无发泄忿怒,便恶狠狠地申斥起弟弟来。俩人默默地走啊,走啊,又走了约莫两个小时,依旧未见一辆汽车。火红的阳光洒满大地,没有任何遮挡。道路两旁是毛之地,绵延起伏的荒原上空,秃鹰在盘旋,虎视眈耽地紧跟着一步步挪动的三郎四郎。“也许我不行了……”三郎这样想,觉得自己好象患了热病,被蒸尽水分的身子象火烧一般滚烫,头晕目眩。“照此下去,还能走一个小时吗?”他自己问自己,已完全丧失信心。两人不停地走,红土继续延伸,没有尽头。“阿……哥……”身后传来四郎微弱的呼声。三郎回头一看,四郎蹲在地上。就在这一瞬间,三郎仿佛看见了一个红鬼——那是全身沾满了红尘的四郎,脸孔发红,蜷缩成一堆。“你怎么啦?”三郎回到四郎身边。“我快死了,阿……哥……你一个人去圣保罗……”四郎有气无力地说,眸子已经失神,毫无生气,身子象烧红的炭一般。“不会死的,四郞。”三郎不知如何是好,看看周围,连一棵遮阳的树也没有,只是在右面很远的地方才隐隐约约有一带绿色,或许是海币蜃楼吧?“是树林,四郎,我们去那边,说不定有水。”三郎拉起四郎,背在背上。“不行啊,阿哥,走不到地方我就会死的。”“胡说,死了咋办?谁为爸爸、妈妈和姐姐报仇?”三郎气喘吁吁地踏进了沙漠。暑热无论在沙漠还是在路上,都一样灼人。他拖着短短的影子向地平线走去。秃鹰渐渐从高空降下,越来越近,窥视着兄弟俩。这秃鹰执拗地跟踪他俩已好一阵子了。三郞背着四郎走,太吃力,就把他放了下来。四郎扶住哥哥的肩膀自个儿走,缓缓挪动着脚步。他俩走一会儿,歇一会儿,渐渐靠近绿色带了。大约又走了两个小时,四郎的体力已经耗尽,视线也模糊不清。他双脚无力,站都站不直了。绿色带不是海市蜃楼,现在已看得清清楚楚,真是一片森林。再坚持一个小时也许就能走到。“我……快……死……了,……阿……哥……”四郎躺在浅草地上,嘴唇向外翻卷,火一般的灼烫,皮肤干裂。秃鹰落在一旁,盯着两个疲倦已极的旅人。三郎连赶跑它的力气都没有了。“阿……哥,救……救我。”四郎面如土色。三郎急忙背起四郎,踉踉跄跄向森林走去。阳光直射,两人的影子在三郎脚下重迭,随着脚板的运动而游移。血火大地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阿里阿德理-奥列弗夫人在朋友朱迪思-巴特勒家作客。一天德雷克夫人家准备给村里的孩子们开个晚会,奥列弗夫人便跟朋友一道前去帮忙。德雷克夫人家热闹非凡.女人们一个个精神抖擞,进进出出地搬着椅子、小桌子、花瓶什么的.还搬来许多老南瓜,有条不紊地放在选定的位置上。今天要举行的是万圣节前夜晚会,邀请了一群十至十七岁的孩子作客。 [点击阅读]
万物有灵且美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JamesHerriot吉米•哈利(1916—1995)(原名JamesAlfredWight)苏格兰人。一个多才多艺的兽医,也是个善于说故事的高手,被英国媒体誉为“其写作天赋足以让很多职业作家羞愧”。平实而不失风趣的文风和朴素的博爱主义打动了千千万万英美读者,并启发了后世的兽医文学。 [点击阅读]
三幕悲剧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萨特思韦特先生坐在鸦巢屋的露台上,看着屋主查尔斯-卡特赖特爵士从海边爬上小路。鸦巢屋是一座漂亮的现代平房,木质结构不到一半,没有三角墙,没有三流建筑师爱不释手的多佘累赘的设计。这是一幢简洁而坚固的白色建筑物。它看起来比实际的体积小得多.真是不可貌相。这房子的名声要归功于它的位置-居高临下,俯瞰整个鲁茅斯海港。 [点击阅读]
中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2
摘要:——泰戈尔短篇小说浅谈——黄志坤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obindranathTagore,1861.5.7——1941.8.7)是一位驰名世界的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在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给人们留下了50多部清新隽永的诗集,10余部脍炙人口的中、长篇小说,90多篇绚丽多采的短篇小说,40余个寓意深刻的剧本,以及大量的故事、散文、论著、游记、书简等著作。 [点击阅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那就戴顶金帽子,如果能打动她的心肠;如果你能跳得高,就为她也跳一跳,跳到她高呼:“情郎,戴金帽、跳得高的情郎,我一定得把你要!”托马斯-帕克-丹维里埃①——①这是作者的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中的一个人物。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 [点击阅读]
人是世上的大野鸡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坑地阵亡战士纪念碑四周长满了玫瑰。这是一片茂密的灌木林。杂乱丛生,小草透不过气来。白色的小花开着,像纸一样卷起。花儿簌簌作响。天色破晓,就快天亮了。每天早上独自穿过马路去往磨坊的路上,温迪施数着一天的时光。在纪念碑前,他数着年头。每当自行车过了纪念碑后的第一棵杨树,他数着天数,从那儿他骑向同一个坑地。夜晚,每当温迪施锁上磨坊,他又数上一遍年头和天数。他远远地看着小小的白玫瑰、阵亡战士纪念碑和杨树。 [点击阅读]
人生的智慧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出版说明叔本华(1788-1860)是德国着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他于年写了《附录与补遗》一书,《人生的智慧》是该书中的一部分。在书中他以优雅的文体,格言式的笔触阐述了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人生的智慧》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一举成名。 [点击阅读]
人豹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神谷芳雄还只是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公司职员。他逍遥自在,只是在父亲担任董事的商事公司的调查科里当个科员,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工作,所以难怪他忘了不了刚学会的酒的味道和替他端上这酒的美人的勉力,不由得频繁出入那家离京桥不远、坐落在一条小巷里的名叫阿佛洛狄忒的咖啡店。 [点击阅读]
伊豆的舞女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道路变得曲曲折折的,眼看着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顶了,正在这么想的时候,阵雨已经把从密的杉树林笼罩成白花花的一片,以惊人的速度从山脚下向我追来.那年我二十岁,头戴高等学校的学生帽,身穿藏青色碎白花纹的上衣,围着裙子,肩上挂着书包.我独自旅行到伊豆来,已经是第四天了.在修善寺温泉住了一夜,在汤岛温泉住了两夜,然后穿着高齿的木屐登上了天城山. [点击阅读]
你好忧愁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这种感情以烦恼而又甘甜的滋味在我心头索绕不去,对于它,我犹豫不决,不知冠之以忧愁这个庄重而优美的名字是否合适。这是一种如此全面,如此利己的感觉,以至我几乎为它感到羞耻,而忧愁在我看来总显得可敬。我不熟悉这种感觉,不过我还熟悉烦恼,遗憾,还稍稍地感受过内疚。今日,有什么东西像一层轻柔的、使人难受的丝绸在我身上围拢,把我与别人隔开。那年夏天,我对岁。我非常快乐。“别人”指的是我父亲和他的情妇艾尔莎。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