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西线无战事 - 第5节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克络普还是气恼地把输了的啤酒钱掏了出来,因为刚才有架德军飞机被击落了,还拖着长长的彗星一样的尾巴。
  “我想奇姆斯托斯在当邮递员时,一定很和蔼虚心,可一成了军士怎么立刻就变得像个虐待狂呢?”我看见阿尔贝特情绪渐渐稳定后便说。
  “这又岂只奇姆思托斯一个,这种人太多了。他们只要一佩戴上表现军阶的条件,或再佩上一把军刀马上就改头换面了,变得像钢筋水泥似的又冷又硬。”克络普滔滔不绝地说。
  “我想可能是换了军装的原因吧。”我说。
  “有一定道理,”克托俨然要来个专题演讲,“最主要的还不如此。举个例子,一只狗,天天训练它吃土豆,但你若再放一块肉,它还照样扑向那块肉,这都是天生的。就算给一个普通人,丁点权力,他也一样充分利用的。人首先是头牲畜,和动物区别在于他能给自己包皮装上一层面具,如抹了黄油的面包皮,变得道貌岸然一点而已。部队也同样:总要有人要利用权力,只是对权力的操纵太充分了了、兵受军士欺侮,军士被少尉欺侮,而一个上尉足可以把一个中尉折磨成疯子。久而久之彼此习以为常了。比方说我们经过痛苦的训练准备带回来了,可偏又要再唱歌,这也罢了,扛着枪有气无力地唱歌也还能忘了疲劳利于走路。但刚一会儿,上面又让带回去再训练一个钟头,之后回来时还要唱歌。这样无非是连长的权力欲在作梗。如此上面非但不会埋怨反而会更看重他了。好多事情也是这样的干篇一律。你想想在和平年代,哪有什么事情能让人随便来而不被约束呢?惟独军营!满脑子都是这些玩意!老百姓本无所谓的事情,但在他们那里却想的最多。”
  “是啊,这不就是他们说的纪律吗?”克络普不屑地说。
  “他们总是这么说,当然也需要这样。”克托愤愤不平地说,“但这也太蛮横了点。如果跟一个钳工,雇农或工人甚至小兵去解释我们大多都是这样的人;但只是我们受了折磨后上了前线,便心如明镜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了。他奇怪的是那些单纯无知的战士还能在前线坚持住,太不可思议了!真不可思议!”
  我们也都明白,只有在战壕里才能告别枯燥的操练;但只要离开火线几公里,又得反复地去进行那些索然无味的敬礼和分列行进。这似乎已是形成的一个固定规律:士兵在驻防时候都不能闲下来。”
  恰德满面春风闯进来,喘着气兴奋地说:“好消息,奇姆思托斯也上了前线,听说很快就要到了。”

  奇姆思托斯曾经很自信地用一种很特殊方法来整治恰德的遗尿病,而且他还一口咬定恰德是偷懒装的。为此恰德对他充满了刻骨铭心的仇恨。
  奇姆思托斯把另一个营房也患遗尿病的人,吉德华托,调来和恰德睡一块儿。让他们轮流着睡上下铺,下面的人就要遭罪受了,这样可以互相报复对方。奇姆称之为自我疗法,并引以为荣。
  这种缺德的方法,他却自认为构思很巧妙。不过因为患者都不是奇姆思托斯所想像的那样是在偷懒装蒜,所以一点作用都没有。相反后来其中一个人只有躺在地上去睡,于是他就总是感冒。
  海依坐过来向我挤挤眼,又握了握拳。我已经会意了,几星期之前我们就发誓要跟奇姆尔思托算笔总账,克络普甚至想到战事结束后分到邮政系统工作,这样就可能在奇姆重操旧业后 做他的上司,好好收拾他一番。我们报仇的心切一直延续哪怕战争结束,不过机会终于等到了,我们都为那个美丽的夜晚而兴奋不已。
  我们决定狠揍他一顿,反正他不会认出来,明天一大早便动身走了。
  我们经过周密地计划,搞清楚他每天都要去一家酒馆,然后从一条阴暗偏僻小路返回。在那附近的一块大石头后面,我拿了一条床单和其他几个轻轻藏起来。大家心砰砰乱跳,都担心他会不会是一个人回来。终于渐渐听到他那讨厌的脚步声远远地传过来:这声音我们太熟悉了,过去,总是在早晨出现,随后就听见房门一开,他便大吼一声“起床!”
  “就一个?”克络普压低声音说。
  “一个!”恰德和我悄悄绕到了石头前面。
  奇姆思托斯真有些醉了,嘴里正哼着小曲儿摇晃着丝毫没有防范,腰间的扣环在黑暗中闪闪发光。
  我们从他后面跳起来,张开床单用拌地蒙住他的头,又把下面捆上,这样他就像装在一个白口袋里,胳膊手都不能动了。他的歌声也戛然而止了。
  海依冲过来一把推开我们,摆了个姿势,挥起胳膊,用那双煤锹一样的大手,对着白布袋狠狠就是一拳,力气之大简直能打死一头公牛。
  奇姆思托斯像球一样滚了五尺远,之后便大喊大叫。我们已早有准备,海依很快用事先带好的坐垫照准奇姆思托斯的头一下子压了上去。叫喊声便闷住了,过一会儿海依便让他透一口气,便又听到一阵吼叫,但马上就被捂住了。
  恰德也不甘示弱上去便抽掉奇姆思托斯的腰带,还扒了他的裤子,嘴里含着一根鞭子。直起身来,便开始大打出手。

  像是彩色图画:海依把奇姆思托斯头放在膝盖上,面目狰狞地笑着,咧着大嘴,而里面双腿紧缩在衬裤里头,每挨一鞭里面便特别的蠕动一番。而那个恰德更像个伐木工人般专业地挥舞着。我们只好把他推开,才能轮上出手。
  海依如获至宝、单独享受起来。他轮足右膊的神情好像上天揽月一般,奇姆思托斯便惜惜叫着应声而倒。海依又把他拽起来,摆个姿势左手紧接着如闪电般划过狠狠地又是一下。奇姆思托斯凄惨的号叫着,连滚带爬地逃走了,屁股在月光下映衬着美丽的条纹。
  我们也赶紧往回跑。
  海浪更是余兴未尽,口沫横飞地炫耀着。
  奇姆思托斯的相互教育被我们在他身上充分利用了一回。其实他应高兴才是,毕竟我们学以致用了嘛。
  他一直没能查明是谁给了他那次热情的优待处。更何况我们那天用的床单他后来又回头白捡走了。
  那天夜里使我们次日行程时感到格外兴奋。连大胡子那个老家伙还啧啧称赞我们是英雄少年呢。
  我们圭命到前线构筑堑壕工事。夜幕降临我们上了载重汽车,这个夜晚感觉很暖和,天空像一张幕布,掩护着我们。我们这些人的命运已串到一块儿了,就连恰德一改往日的吝啬,竟给了我一支烟和一个火。
  我们紧贴着挤在一块站着,根本不可能坐下。而且也都没了坐的习好。米罗穿上了那双新皮靴,少见得兴奋起来。
  汽车吱吱嘎嘎地叫唤着向前行进。路坑坑洼洼,高地不平很不好走。我们又是摸黑行进的,有几次险些从车上颠下来。这倒也没什么大不小的,断条胳膊总比上前线在肚上穿个洞要好。更何况还真的有人希望能如此以便可以借故回家了。
  旁边与我们结伴而行的是一长列载着军火的车队,他们还不时超过我们,彼此照面时就打招呼,开个玩笑。
  不远处一道墙壁跃入眼帘,好像是路后面一座房子的。突然又传来一阵连续的鹅叫声,隐隐约约拨动着我的耳膜。我转身向克托辛斯基挤了下眼,他也用眼告诉我;俩人已心照不宣了。
  “克托,好像有什么东西想要到煎锅里洗澡呢?”
  “我听到了,等回来再理会它们吧。”克托答道。
  对于克托辛斯基,方园二十公里以内有几只鹅腿他都能了如指掌。
  汽车到了炮兵阵地。为了麻痹飞行员,炮台都用灌木伪装起来,仿佛是军队里的结茅节①。若不是藏着大炮,远看真像一座精巧的亭台。

  伴随着炮火的浓烟和迷雾,混混沌沌的空气融入舌头上味道异样的苦涩。汽车随着排炮的轰鸣而晃动,声音像车轮一样隆隆地滚到后,一切都被它吼的颤动起来。每个人的神情都在脸上微妙地变化着,仿佛是在预示着我们虽只是在构筑工事并非在战壕里,但却已是处在前线了。
  倒不是恐慌。对于我们曾多次上过战场的人来说早就习以为常了。只是那些新兵有些手忙脚乱了。克托说:“30.5厘米口径,听它的轰鸣声,就要发射了。”
  不过那沉闷地爆炸声还没有传到我们这儿早早就被前线的混乱给吞没了。“肯定有一场炮击,就在今晚。”克托说。
  我们都侧耳顿听着。前方实在太激烈了。克络普说:“他们早已经开始轰炸了。”
  位于我们右侧英国炮兵连,炮击起始时间比我们推测提前了一个小时。声音响彻整个前线战场。
  “妈的,他们的表肯定快了。”米罗嚷嚷着。①结茅节犹太人追忆摩西遍游阿拉伯,纪念他过旷野天幕生活的节日
  “跟你们说炮击就要来了,我已感觉到了。”克托挺了一下胸说。
  火光呼啸着飞驰而去划破了夜幕,炮声嘶吼着、轰鸣着。在我们旁边三发炮弹炸响了。我们虽然浑身发抖,但一想到只要熬过今天晚上就能返回营棚心情也就变得轻松了。
  每一张面孔都在变化着。并不是惨白,也不是通红;不是紧张也非松懈,但它们确实变了样子。血液像潮水一样涌流沟通了各种感觉。是真的,只有前线才能有这样的沟通。就在第一批炮弹急驰着,撕开天幕的一瞬,我们的热血和双手,还有睁大的双眼都充满了期盼。预防警觉和本能的敏捷,浑身器官也都高度地戒备起来,每一根神经都绷得紧紧的。
  我想或者是激动纷乱的空气,或是前线放射出的莫名的电流悄无声响地刺激着我们那不知名的中枢神经,使它们全副武装、一触即发。
  总是这样,来前线时或忧心忡忡或手舞足蹈;之后便是一批炮座,随即我们再讲每一句话每一个字便同往常有了不同音响效果。
  克托先前所说“今夜会有炮裂”的话如果是在这儿说的,那无异于黑暗中拿一把利刀插入我们的思想和心灵深处,会把我潜藏着的莫名的东西赋予某种极为含蓄的底蕴。——“今晚会有炮裂,”或者正是我们潜藏的生活,也是在激荡着的抗争的生活。
或许您还会喜欢:
白牙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黑鸦鸦的丛林,肃立在冰河的两岸。不久前的一阵大风,已经将树体上的冰雪一掠而去。现在,它们依偎在沉沉暮霭之中,抑郁寡欢。无垠的原野死一般沉寂,除了寒冷和荒凉,没有任何生命和运动的含义。但这一切绝不仅仅意味着悲哀,而是蕴含着比悲哀更可怕的、远超过冰雪之冷冽的残酷。那是永恒用他的专横和难以言传的智慧,嘲笑着生命和生命的奋斗。那是“荒原”,是充满了野蛮,寒冷彻骨的“北国的荒原”。 [点击阅读]
白衣怪圈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1月4日星期一上午7时5分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冬夜一片漆黑。海伦·卡伯特在拂晓时醒了过来。她躺在路易斯伯格广场她父母的家中,一缕缕暗淡的晨曦刺破了笼罩这间三楼卧室的黑暗。她睡在一张有顶篷装饰的床上,懒得睁开眼睛,依然沉浸在鸭绒被赐予的舒适温暖之中。她称心如意,全然不知她的脑组织已出了大毛病。这次假期海伦并不很愉快。她是普林斯顿大学3年级学生,为了不影响功课,她预约了在圣诞和新年假期中做刮子宫手术。 [点击阅读]
白马酒店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0
摘要:(一)我身后的磨咖啡器像只愤怒的毒蛇一样,发出嘶嘶怪响,带着一种邪恶、不祥的意味。我想,或许我们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声音都带有这种味道:喷射机从我们头上呼啸而过时,带着使人畏惧的震耳欲聋声音;地下铁迫近隧道时,也有缓慢吓人的隆隆巨响;而地面上那些笨重的往来车辆,更是连人住的屋子都给动摇了……此外,目前家庭中所用的许多器具,虽然也许使用起来颇为方便, [点击阅读]
盆景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从港口往市区方向走500米就到了宫岛市政府,其位于山脚下。该市政府是一座豪华的四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只有观光科是单独租用了宫岛港大厦的二楼作为办公地点。所有的外地游客都要通过这里才能进入宫岛,所以在这里办公是非常便捷的。当迁谷友里子走进观光科时,那里的职员们正心神不宁地担心着窗外的天气。“照这样下去,天气恐怕会大变。”野崎科长担心地说着,转过身来,看到友里子后挥挥手,“呀,你好。 [点击阅读]
盖特露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0
摘要:倘若从外表来看我的生活,我似乎并不特别幸福。然而我尽管犯过许多错误,却也谈不上特别不幸。说到底,追究何谓幸福,何谓不幸,实在是愚蠢透顶,因为我常常感到,我对自己生活中不幸日子的眷恋远远超过了那些快活的日子。也许一个人命中注定必须自觉地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必须备尝甜酸苦辣,必须克服潜藏于外在之内的内在的、真正的、非偶然性的命运,这么说来我的生活实在是既不穷也不坏。 [点击阅读]
盛夏的方程式
作者:佚名
章节:64 人气:0
摘要:1只需一眼,就能看到从新干线转乘在来线的换乘口。沿着楼梯上到月台,只见电车已经进站,车门也已经打开。车里传出了嘈杂声。柄崎恭平不由得皱起眉头,从最近的车门上了车。盂兰盆节已经结束,父母也说过应该不会太挤,可电车里却几乎是座无虚席。车里那一排排四人合坐的包厢座位上,几乎全都坐了三个以上的人。恭平在车厢过道里走过,想要找一处只有一两个人坐的座位。合坐在座位上的,大部分都是一家人。 [点击阅读]
目的地不明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坐在桌子后面的那个人把一个厚厚的玻璃压纸器向右移动了一点,他的脸与其说显得沉思或心不在焉,倒不如说是无表情的。由于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人工光线下,他的面色苍白。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习惯室内生活的人,一个经常坐办公室的人。要到他的办公室,必须经过一条长而弯弯曲曲的地下走廊。这种安排虽然颇有点不可思议,却与他的身份相适应。很难猜出他有多大年纪。他看起来既不老,也不年轻。 [点击阅读]
直捣蜂窝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0
摘要:四月八日至十二日据估计,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约有六百名妇女参战。她们女扮男装投身军旅。在这方面,好莱坞错过了文化史上重要的一章,又或者就意识形态而言,这段历史太难处理?历史学者经常努力研究那些不遵守性别分际的女性,然而没有其他议题比武装战斗更清楚地画出这条分际线。(直至今日,女性参与瑞典传统的麋鹿狩猎活动仍会引发争议。 [点击阅读]
相约星期二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0
摘要:最后的课程——《相约星期二》中文版序余秋雨一我们人类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不可思议的,有时偶然想起,总会暗暗吃惊。譬如,其中一件怪事,就是人人都在苦恼人生,但谁也不愿意多谈人生。稍稍多谈几句的,一是高中毕业生,动笔会写“生活的风帆啊”之类的句子;二是街头老大娘,开口会发“人这一辈子啊”之类的感叹。 [点击阅读]
真假亨特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0
摘要:我决定侦察悬崖上的城堡,救出被囚禁的德国同胞。我们要带的东西分量不轻,至少要带足三到四天的用品,包括干粮、马饲料、灯泡和长火炬。我们还给三个大油箱加足了燃油。所有这些用品,都是梅尔顿在同庄园主的买卖成交之前,向乌里斯商人订购的。事先,他还与尤马部落进行过谈判,把所有急需的东西交给他们运输。海格立斯对我说过,城堡周围的尤马部落有三百来人,四百多匹马。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