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新宿鲛 - 第14章 与木津的正面交锋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防范课里人只有平时的一半多。新城接到搜查本部的支援请求,喜上眉梢,带着手下加入了本部的大军。
  警署内部自不用说,机搜和本厅也调来了大量人手。桃井如往常一样,弯曲着高大的上身对着办公桌。
  鲛岛心想,也许他会保持这种姿势直到退休。如果是在普通公司,他早就被劝退了,这也从侧面证明警察也是公务员。然而,眼前的这个男人,也曾为抓捕犯人而热血沸腾过。
  见鲛岛来到办公桌前,桃井抬起头,透过老花眼镜看着鲛岛。
  “木津的逮捕令和搜查令—一”
  桃井摘下眼镜,放下了手中看到一半的搜查资料。他揉了揉眼睛,一副熬夜疲倦的模样。
  “我看了你的申请书。”桃井用飘忽不定的口气回答。就好像岛间的是“你有没有看今天早上的报纸”一样,而且那报纸上,没有登任何重要新闻。
  鲛岛默默等待着。桃井见鲛岛没有追问,显得有些意外。
  “上头太忙了,还没批准呢。”他把视线移回资料,一副“谈话到此为止”的表情。
  “我打算逮捕木津。”鲛岛说道。桃井再次抬起头。
  “抓现行就不用逮捕令了。”桃井注视着鲛岛说道,“看来你很着急啊。”
  他好像有了些兴趣。“能否请您听我说明一下案情?”
  桃井抬起下巴,看了看空荡荡的办公室,就好像一个老师在环视空荡荡的教室一样,鲛岛心想。
  “早点去吃饭吧,现在食堂里肯定很空。”桃井站起身说道。两人走去警署里的食堂。果不其然,食堂里没几个人。
  此前,桃井好像对鲛岛毫无兴趣。他没有新城那样强烈的敌意,可也不想主动去了解鲛岛,他对所有课员一视同仁。不喜欢,也不讨厌,说白了就是漠不关心。
  “在你开口之前,我有些话要跟你说。”
  鲛岛在对面坐下之后,桃井就发话了。周围的桌子都是空的。
  “我知道署里人都管我叫什么,我也知道他们是怎么叫你的。你被孤立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吧。警察组织就是这样,不是横,就是竖。而所有警官只能在这些条 条框框里生存。走出去一看,就会发现这些纵横没有任何意义,可是警察就只有这些可以依靠了。警察被犯罪者厌恶,被市民所疏远——这就是警察。”
  “然而你却无视了这些纵横,这种警察本不该存在。无论你多么优秀,无论你是怎么想的,警察组织都不会允许有这种价值观的人存在。”
  “我细道。”鲛岛说道。
  “我还没说完,之前我对你并没有恶意,因为我自己也厌烦这种纵横,也想避开它。我不觉得你是我的同类,但是同为局外人,我觉得我们本没有必要发生碰撞。可是这十天里,我的想法发生了变化。”
  鲛岛盯着桃井。桃井面无表情,就好像他说的话和眼前这个人完全无关一样。
  “我之所以没有辞职,也是因为我热爱警官这份职业。虽然警察根本称不上英勇,甚至有些懦弱,可我还是觉得警察是一份值得尊敬的工作。而现在,值得尊敬的 警官接连被害,而且案件就发生在我们辖区,被害的就是我们警署的署员。他们都很年轻,原本有大好前途等待着他们。同为警官,从感情上讲,从理性上讲,都应 该尽快抓住犯人。可是你却拒绝前往搜查本部。当然,我知道你有你的难处。对你而言,也许木津是必须要逮捕的犯人。可是你身为警官,居然把木津排在警官枪杀 案的犯人之前,这让我深感遗憾。”

  鲛岛深吸一口气。桃井会这么想也是理所当然的。搜查本部的几百名刑警,都在竭尽全力追逐着同一个犯人,即使抓住了犯人,他们的功劳也不过是几百分之一,而自己则是一对一地追逐着犯人。桃井觉得鲛岛太过自私,也是情有可原。
  “这么说也许太过卑鄙,可我还是想告诉你。你和我不一样,是个非常优秀的警官,所以新城他们才会看你不顾眼。精英组出身的你,几乎没有现场查案的经验,可是却成了我们课最优秀的刑警。也难怪他们不喜欢你啊,大家都觉得你没吃过苦。”
  “我这种没能力的人即使加入本部也没用。可是我希望你能去本部帮忙,所以我才让你自己去拒绝本部的邀请。”
  “我听说您原本是位非常优秀的警官。”
  桃井冷冷地说道:“现在要说的是你的事,不是我的事。我知道我这么说很过分,但我并不准备改变自己的立场。”
  鲛岛吐了一口气:“我明白。”
  “我说完了,接下来轮到你说了。”
  鲛岛道出了之前的调查过程。重要的是,之前警方一直没有发现木津的“作坊”,而这次极有可能一举捣毁。他还告诉桃井,薮认为警官枪杀案的犯人,使用的正是木津的作品。
  听着听着,桃井把视线转向食堂那煞风景的墙壁。鲛岛说完之后,他也半天没回头。
  过了一会儿,他才看着鲛岛问道:“木津是什么时侯去的‘阿伽门农’?”
  “上个礼拜五,正好是一个礼拜前。”
  “那天你没有当班?”
  鲛岛点点头:“木津有没有可能是警官枪杀案的凶手?”
  “如果两起案件真的是同一人犯下的连环案件,那就绝对不可能是木津所为。第二起案件发生时,我一直监视着他。”
  “你觉得木津‘窝’起来了是吧?”
  “是的。”
  “那他为什么会去‘阿伽门农’?就算他和相好吵架了,想要重归于好,也没有必要在那天涉险去新宿啊?”
  “我觉得他有不得不联系上和雄的原因。”
  桃井点点头,用飘忽的语气说道:“我记得凶器是来复枪这件事,是上个礼拜五的电视节目抖出来的。”
  鲛岛看着桃井。一位评论家上了节目,推测出凶器是来复枪。
  在那之前,所有媒体都没有想到来复枪会是凶器,本部也没有公开信息,报纸上写的都是“凶器为短枪”。节目播出次日,本部才承认凶器的确是来复枪,至于口径,到现在都没有公布,“也就是说木津是看了电视才担心起来—一”
  有这个可能。电视节目播出之后,冬树就打电话来说木津给店里打了电话。
  “如果那个叫和雄的相好,偷走了木津改造的枪,而那把枪正是能够发射来复弹的枪……也难怪他看了电视节目会担心啊。”桃井用一成不变的口气说道。
  “犯人不是和雄,就是从和雄手里买到枪支的人。”

  “的确有这个可能。”
  “能申请到逮捕令吗?”
  “如果把这件事告诉署长,并在搜查本部会议上公开,应该就能申请到了吧。不过那个时候,木津就不是你一个人的犯人了。”
  “没关系。”鲛岛斩钉截铁地说道。
  突然,香田的声音从鲛岛身后传来:“喂喂喂,防范课这么闲啊,大中午的两个警部居然有空在食堂里吃饭。”
  他手捧餐盘,正要在不远处的桌旁坐下。一旁还跟着两个刑警,一看就是公安的人。
  鲛岛没有理他。桃井瞥了香田一眼,随口问道:“他和你是同一届的吧?”
  鲛岛点点头。
  “本部还没有抓住锁定犯人的线索。”桃井低声说道。
  香田又开口了:“可真够悠闲的。同事被杀了,外人都赶来帮忙了,你们还有心思在这儿拉家常啊。”
  “新宿警署的东西可真难吃。”香田旁边的刑警抱怨道。
  “你肯定很怀念本厅的伙食吧?”香田说着,大笑起来。
  桃井回头看了看香田,苦笑了一下。香田眼中闪过一丝轻蔑。
  桃井把头转了回来,他用只有鲛岛能听见的声音说道:“不能把犯人交给他们。”
  晚上九点不到,鲛岛出现在了“富川丸”门口。游船还没回来。
  十点过后,游船才回到码头。因为今天是周五,船上几乎坐满了人。
  等所有乘客下了船,鲛岛靠近水路。绑着头巾的富川抬起头,看见了鲛岛。
  “稍微等一会儿。”富川说道。他麻利地吩咐年轻船员收拾家伙。他手里拿着绳索,一只脚踩在船头,一只脚踩在岸边。
  东西收拾好之后,富川向鲛岛点点头。夜色中,鲛岛无法看清富川的表情。鲛岛走下石阶,站在岸边。
  “上来吧。”
  富川直接从游船眺上摩托艇。鲛岛也上了船。富川好像已经下定了决心,昨天他还在犹豫要不要通知木津,可今天却完全没有犹豫的样子。
  他把嘴里的烟丢进水路,说道:“那我们走吧。”
  鲛岛坐在位子上点点头。富川发动了引擎。
  开过第一座桥——钓船桥时,富川喊道:“没想到你今天也会一个人来。”
  “如果人太多,木津就会据守在仓库里不出来。那样会浪费好几天时间。”
  “刑警不是两人一组的吗?”
  “普通刑警是这样的。”
  船开过白砂桥与滨崎桥,逐渐放慢速度,这是为了划过水路与汐见运河的汇合点。
  “你不是普通的刑警吗?”
  “天知道。”
  “话说你的头发好长啊,刑警的头发不是都挺短的么,跟我们一样?”
  鲛岛忽然担心起来。富川太啰嗦了,就好像在缓解某种紧张。
  “你和木津是什么时候认识的?”
  富川呆了一会儿:“初二那年吧。”
  “经常在一起玩儿吗?”
  鲛岛伸出右手摸了摸腰部的枪套。也许是圈套。
  “嗯,翘课去柏青哥店什么的。”
  “他为人怎么样?”
  “特别能忍。有一次他被一群高中混混围起来打,愣是没有喊一声痛。一直忍着,瞪着那些人。当时我就觉得他是个沉得住气的人。不过有一次他的枪被人抢了,他倒是大吵大闹了好一会儿……结果还是被人打了一顿。”

  船开过了白鹭桥与枝川桥。在东云北运河与东运河的汇合点向斜左侧转去。前方能看见首都高速公路的九号线。道路成了一条光带,横穿过天空。
  “你平时是怎么接他的?”
  “我一靠岸,他就会关灯出来,用锁链把铁门锁好,然后走石阶上船。”
  必须在木津锁门之前冲进去。木津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很有可能把门闩的钥匙顺手丢进运河里。
  船开到高速公路前,鲛岛让富川关掉引擎。车水马龙在头顶轰鸣。上方有高速公路的路灯,操纵船只没有任何问题。只是水面是一片漆黑。
  “等我跳上石阶,你就把船开远一点。等我发出信号再开引擎。”鲛岛看着越来越近的石阶说道。石阶上都是苔藓,看上去很滑。
  木津可能在铁门内侧摆了什么东西,门缝里没有漏出一丝光线。
  “刑警先生啊。”富川说道。鲛岛回头一看,发现富川的脸色在灯光下显得特别白。
  “小心点儿啊。”声音里透着紧张。
  鲛岛心想,他是不是在后悔给自己下了套?可事已至此,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在船舷碰到岸边之前,鲛岛跳上了石阶。因为苔藓的关系,石阶果然变得滑溜溜的,他险些失去平衡。他用上了双手双脚才稳住身子,没有掉进水里。
  回头一看,自己刚才的一跳,把小船推到了一米开外的地方。驾驶席上的富川正在看着自己。
  露出水面的石阶共有七层。鲛岛蹑手蹑脚地爬上去,同时抽出手枪,手枪里装满了子弹。防弹背心会让他的行动变得迟缓,所以他没有穿。
  铁门是滑动式的。石阶的最上层比较宽,有一块扇形的凸出来的地方,也许是卸货用的。
  鲛岛在铁门把手边上站定,朝富川挥了挥手。富川立刻拉动引擎,响亮的引擎声响起。
  要趁本津打开内侧门锁的时候挤进去。湿漉漉的风拂过鲛岛的身躯。
  咔嚓,门的内侧传来拉动门闩的响声。铁门被拉开一条缝。鲛岛双手拉开铁门,冲了进去。
  眼前出现一道强光。铁棍搭成的架子挡在门口,中央竟放着好几台聚光灯,其中一台正对门口,好让鲛岛的眼睛暂时失明。
  鲛岛正要转身,右耳突然听见一阵轰鸣。他被打倒在地。就好像是一把滚烫的铁榔头直接命中了头部右侧。
  鲛岛疼痛不已,可还是强忍着抬起头。铁门内侧菲常宽敞,铁架子与面朝水路的墙壁形成—个直角。架子上放着穴大小小的纸板箱。
  每隔50cm就铺一块铁板隔开,与地面平行。而木津,就站在铁板的另一头。
  木津把铁架当成街垒,在架子背后等待鲛岛的到来。从下往上数的第三块和第四块铁板之间,有四根用细长纸板箱固定的铁棍“枪”对着鲛岛。其中一把枪发射的子弹,擦过了鲛岛的脑袋。
  耳部的剧痛传至全身,痛得鲛岛连眼睛都睁不开。他咬紧牙关,硬是睁开眼睛,举起右手的手枪对准木津。
  别杀他——最后一丝理性按下了鲛岛的手。他把枪对准木津的腰部以下。
  改造枪另一头的木津睁大双眼,俯视着鲛岛。他没有给鲛岛留出多余的时间去调整握枪姿势。剧痛在鲛岛脑中爆发,令他失去知觉。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两百年的孩子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1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 [点击阅读]
丧钟为谁而鸣
作者:佚名
章节:6 人气:0
摘要:海明为、海明微、海明威,其实是一个人,美国著名小说家,英文名Hemingway,中文通常翻译为海明威,也有作品翻译为海鸣威,仅有少数地方翻译为海明为或海明微。由于均为音译,根据相关规定,外国人名可以选用同音字,因此,以上翻译都不能算错。海明威生于l899年,逝世于1961年,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是一位具有独创性*的小说家。 [点击阅读]
个人的体验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鸟俯视着野鹿般昂然而优雅地摆在陈列架上的精美的非洲地图,很有克制地发出轻微的叹息。书店店员们从制服外衣里探出来的脖颈和手腕,星星点点凸起了鸡皮疙瘩。对于鸟的叹息,她们没有给予特别注意。暮色已深,初夏的暑热,犹如一个死去的巨人的体温,从覆盖地表的大气里全然脱落。人们都在幽暗的潜意识里摸摸索索地追寻白天残存在皮肤上的温暖记忆,最终只能无奈地吐出含混暧昧的叹息。 [点击阅读]
九三年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0
摘要:《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在《笑面人》(一八六九)的序中说过,他还要写两部续集:《君主政治》和《九三年久前者始终没有写成,后者写于一八七二年十二月至一八七三年六月,一八七四年出版。这时,雨果已经流亡归来;他在芒什海峡的泽西岛和盖尔内西岛度过了漫长的十九年,始终采取与倒行逆施的拿破仑第三誓不两立的态度,直到第二帝国崩溃,他才凯旋般返回巴黎。 [点击阅读]
交际花盛衰记
作者:佚名
章节:41 人气:0
摘要: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殿下①①阿尔丰斯-赛拉菲诺-迪-波西亚亲王(一八○——一八七三),一八三三年巴尔扎克曾在米兰这位亲王家作客。这部作品主要描写巴黎,是近日在您府上构思而成的。请允许我将您的名字列于卷首。这是在您的花园里成长,受怀念之情浇灌的一束文学之花。当我漫步在boschetti②中,那里的榆树林促使我回忆起香榭丽舍大街,这怀念之情牵动我的乡愁时,是您减轻了我的忧思。 [点击阅读]
人性的优点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1、改变人一生的24个字最重要的是,不要去看远处模糊的,而要去做手边清楚的事。1871年春天,一个年轻人,作为一名蒙特瑞综合医院的医科学生,他的生活中充满了忧虑:怎样才能通过期末考试?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到什么地方去?怎样才能开业?怎样才能谋生?他拿起一本书,看到了对他的前途有着很大影响的24个字。这24个字使1871年这位年轻的医科学生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医学家。 [点击阅读]
人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眼前是突兀林立的岩石群。多摩河上游的这片布满岩石的区域,地势险峻,令垂钓者望而却步。几年前,曾发现一女子被人推下悬崖赤裸裸地嵌陷在岩石缝中。岩石区怪石嶙峋、地势凶险,当初,调查现场的警官也是费尽周折才踏进这片岩石区域的。一个少女划破清澈的溪流浮出水面。十四五岁的样子,赤身倮体,一丝不挂。望着眼前的情景,垂钓者的两颊不由得痉挛起来。直到方才为止,在不断敲打、吞噬着岩石的激流中还不曾出现过任何物体。 [点击阅读]
他们来到巴格达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0
摘要:一克罗斯毕上尉从银行里走出来,好象刚刚兑换完支票,发现自己存折上的钱比估计的还要多一些,因此满面春风,喜气溢于形色。克罗斯毕上尉看上去很自鸣得意,他就是这样一种人。他五短身材,粗壮结实,脸色红润,蓄着很短的带军人风度的小胡子,走起路来有点摇晃,衣着稍许有点惹人注目。他爱听有趣的故事,人们都很喜欢他。他愉快乐观,普普通通,待人和善,尚未结婚,没有什么超凡拔群之处。在东方,象克罗斯毕这样的人很多。 [点击阅读]
以眨眼干杯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她有个大目的1以深蓝色的蓝宝石为中心,围绕镶嵌着一圈小小的钻石。把这些宝石连接到一起的,是灿灿发光的黄金。卖点在于其非凡的品质。项链、挂坠、耳环、再加上一对手镯,共计七千四百三十万日元。旁边是一条用红宝石、钻石和水晶组合而成的项链,二千八百万日元。耳环,一千万日元--双层玻璃的背后,仿佛就像是另一个世界。一颗小小的石头,其价格甚至要超过一个大活人。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它们是那样地耀眼夺目。 [点击阅读]
伊迪丝华顿短篇小说
作者:佚名
章节:4 人气:0
摘要:作者:伊迪丝·华顿脱剑鸣译在我还是个小女孩,又回到纽约时,这座古老的都市对我最重要的莫过于我父亲的书屋。这时候。我才第一次能够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一旦走出家门,走上那些简陋单调的街道,看不到一处像样的建筑或一座雄伟的教堂或华丽的宫殿,甚至看不到任何足以让人联想到历史的东西,这样的纽约能给一位熟视了无数美丽绝伦的建筑、无数地位显赫的古迹的孩子提供些什么景观呢?在我孩提时代的记忆当中,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