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新宿鲛 - 第09章 又一名警察被害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终于来了,他心想。那天之后,一个想法一直在他的脑中挥之不去。
  站在绳子内侧,进入现场的人。
  只有一个方法,如果顺利的话,他就能成为事件的“一员”,参与事件的全过程。
  成为一员,前往绳子内侧。这就能征明他和刑警之外的所有人截然不同。
  他是不同的,他再也不是普通人了,他能和刑警一样,站在绳子内侧,和其他围观路人以及电视台的人划清界限。他会成为特别的人。
  没错,我是特别的人,我不能留在绳子外侧。他早就注意到了,他一定要进到内侧才行。
  想到这一点之后,一切都好办了。原本在黑暗中摸索出口的他,突然发现自己脚下出现了一座阶梯。要成为一员,要成为那些刑警的同伴。
  他的头脑飞速转动,计划一个接一个浮出水面。
  首先要打电话,用新宿车站的公共电话,十秒。决不能超过十秒。
  他在西武线的新宿站下车,距离那天正好一个星期,警官枪杀案的犯人尚未落网。
  警官枪杀案必须是连环杀人案,犯人一定会再次下手。
  犯人使用来复枪袭击了警官,来复枪是一种能从远处夺走人命的武器。刑警们肯定会提防高高的建筑物楼顶,或是空无一人的大楼屋顶。
  他来到新宿站东口的公用电话前,重新背好肩膀上的背包,指尖满是汗水。电话亭总共有四个,里头部有人。
  不一会儿,他感觉最右侧的那个电话亭里的人快出来了。那是个穿着西装的男人,看上去像是搞推销的,只见他合上日程本,向着电话不断低头。
  他把手插进背包里。那副白手套就在包里。他把手套套在了右手上,并把右手插进裤子口袋里。这个季节戴手套太显眼了,需要放进口袋里避入耳目。
  推销员推开电话亭的大门,他装作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站在旁边那个电话亭门口。

  为了不让推销员记住自己的长相,他故意没有抬眼。推销员见他并没有进电话亭的意思,露出一丝惊讶的表情。可是他还是快步走开了。
  在这里,大家不会对周围人多加在意,擦肩而过之后就会忘却—他如此告诉自己。
  但他还是有些担心。他回头看了看推铛员,推销员头也不回,正在过马路。
  他从口袋里抽出右手,迅速打开电话亭的门。他尽可能快地走了进去,背对着人行道。
  很好,闯过了第一个难关。应该没有人看见自己戴着手套。
  他从口袋里掏出十元硬币。在投币之前,他先用手套擦了擦硬币。电话机里的硬币有很多,天知道哪一个是他丢进去的,不过还是谨慎为好。
  如果用电话卡,挂断电话之后要等几秒时间才能拔卡,所以他才会选择投币。
  他往电话机里投了两枚十元硬币。取下听筒,放在电话机旁边。
  他浑身冒汗。
  他用戴着手套的手指按了按钮,最后四位数是“0110”——警察局的最后四位都是“0110”。
  拨好后,他立刻拿起听筒,举在耳边,但没有贴着耳朵。要是沾到了汗水,警方说不定会查出他的血型。
  “您好,这里是新宿警署。”女接线员说道。电话很快就接通了,连嘟嘟声都没听见。电话接通的速度,让他倒吸一口冷气。
  “喂?请问有什么事吗?”
  “喂……”
  他终于开口了,目前还没问题。警察局的电话和110报警电话不同。给警察局打电话的人多了去了,不会因为一个电话就随随便便怀疑打电话的人,况且电话那头的人不是刑警,只是普通的接线员而已。
  “您好,这里是新宿警署。”
  “呃……请转接搜查本部。”
  “请问是哪个搜查本部?”
  他吞了口唾沫,他不想在这种问题上多花时间。

  “警官枪杀案的。”
  “请稍等。”接线员好像起了戒心。
  他听见“嘟”的一声,随后就有人接了电话。
  “这里是一组。”接电话的是个男人,麻利的语气。看来,他正在和刑警通话。
  “喂喂,这里是一组。”接电话的刑警说道。
  他深呼吸,一口气说道:“告诉外山,我还会干的,还会有警官丧命。我,讨厌,警官。”
  他早就想好该说些什么了,已经练习过很多次了。
  “对不起,电话好像不太清楚,请问您说什么?什么还会干?”
  他看了看听筒,正准备再说一次。忽然,他回过神来,怎么可能听不清楚。刑警是想拖延时间,好查出电话的源头。
  “还会有警官丧命。”他放下听筒,用力过猛,电话亭里响起“咣!”的一声。
  要尽快离开这里。他赶忙拉开电话亭的门,差点就把左手伸了上去,好在及时收了回来。
  门很快弹了回来,撞到了他的额头。可他根本顾不上这些,冲了出去。
  电话事外有两个十八岁上下的女孩子在排队,她们瞪大眼睛看着里头的男人撞在门上,还急急忙忙冲了出来。
  他把右手插进裤兜里,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走了起来。他浑身是汗,现在还不能脱下手套,第二步计划尚未完成。
  歌舞伎町的人还不是很多。他朝着陀螺剧场的方向径直走去,右手则插进背包的拉链缝隙里。
  背包兜里,有一个细长的东西,这就是下一岁的关键。
  被电影院包围的歌舞伎町广场人头攒动,大家围着花坛站着,大多数人都在等待同伴的出现。
  他心想,赶紧把这事解决了,然后就去“Marks Man”吧。
  中央的大花坛里开着红黄两色的花朵,周围聚集着许多人。有一个一脸凶相、戴着墨镜的男人坐在花坛边上,跷着二郎腿在抽烟。好多女孩子五六个一群,站在花坛附近。附近店铺的吆喝声、电玩中心的电子音乐不绝于耳。这个广场四周都是高楼大厦,响声闷在里头逃不出去。

  他觉得异常闷热,就好像这个地方是新宿气温最高的地方一样。
  铃响了,电影院的电影要开演了,铃声是为了催客人快点入场。
  他在花坛边上坐下,手还是插在包里。坐在远处的那个一脸凶相的男人突然站了起来,吓了他一跳。
  “慢死了。”
  “对不起啦。”
  “电影都快开演了。”
  刺鼻的香水味。穿着黑色西装短裤、浓妆艳抹的女人小跑着来到男人身边。
  男子转身背对着他,朝广场里侧的电影院走去。女人追了上去,挽住他的手臂。
  他换了个地方坐下,环视四周。背包就在他膝盖上。他将背包缓缓放在自己右膝旁边。左手扶着背包,右手则抓起背包兜里的细长物体。他尽可能看着前方,不看背包。
  他漫不经心地塑向身后,没人看他。背包底都深入花坛内侧十厘米,下面就是黑色的土壤及绿化。
  昨天晚上,他用小刀在背包底部开了个洞。他把手中的细长物体透过那个洞丢进了花坛。
  物体悄然无声地掉进了草丛。自己走开之后,会不会被别人看见?也许它掉到太显眼的地方了。太显眼固然不好,可掉在不太显眼的地方,找也找不到也不是回事。
  他在原地坐了一会儿。两个女人走过他面前,说说笑笑。她们说的不是日语。
  他用左手扶着背包,把它放回膝头。他在包里脱下右手的手套,心跳稳定了不少。
  接着去“Marks Man”,和井川先生聊一聊,聊完之后再打个电话。他已经想好在哪儿打电话了。接着,再回到这儿来。
  这样,就一定能看见调查的全过程。
或许您还会喜欢:
安德的代言
作者:佚名
章节:19 人气:2
摘要:星际议会成立之后1830年,也就是新元1830年,一艘自动巡航飞船通过安赛波①发回一份报告:该飞船所探测的星球非常适宜于人类居住。人类定居的行星中,拜阿是距离它最近的一个有人口压力的行星。于是星际议会作出决议,批准拜阿向新发现的行星移民。如此一来,拜阿人就成为见证这个新世界的第一批人类成员,他们是巴西后裔,说葡萄矛浯,信奉天主教。 [点击阅读]
安迪密恩的觉醒
作者:佚名
章节:60 人气:2
摘要:01你不应读此。如果你读这本书,只是想知道和弥赛亚[1](我们的弥赛亚)做爱是什么感觉,那你就不该继续读下去,因为你只是个窥婬狂而已。如果你读这本书,只因你是诗人那部《诗篇》的忠实爱好者,对海伯利安朝圣者的余生之事十分着迷且好奇,那你将会大失所望。我不知道他们大多数人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生活并死去,那是在我出生前三个世纪的事情了。 [点击阅读]
情人 杜拉斯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2
摘要:一个与昆德拉、村上春树和张爱玲并列的小资读者、时尚标志的女作家,一个富有传奇人生经历、惊世骇俗叛逆性格、五色斑斓爱情的艺术家,一个堪称当代法国文化骄傲的作家,一个引导世界文学时尚的作家……《情人》系杜拉斯代表作之一,自传性质的小说,获一九八四年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全书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贫穷的法国女孩与富有的中国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点击阅读]
末代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与圣迪奥家族的那场决战过了一年之后,就在棕榈主日①那一天,唐-多米尼科-克莱里库齐奥为自家的两个婴儿举行洗礼仪式,并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项决定。他邀请了美国最显赫的家族头目,还有拉斯维加斯华厦大酒店的业主艾尔弗雷德-格罗内韦尔特,以及在美国开创了庞大的毒品企业的戴维-雷德费洛。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他的合伙人。①棕榈主日:指复活节前的礼拜日。 [点击阅读]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因为坊间出现了好几种《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的偷印版,所以我现在决意在法国印行这种六十法郎的廉价的大众版,我希望这一来定可满足欧洲大陆读者的要求了。但是,偷印家们——至少在美国——是猖厥的。真版的第一版书从佛罗伦斯寄到美国不到一月,在纽约业已有第一版的偷印版出卖了。这种偷印版与原版第一版,拿来卖给不存疑心的读者。 [点击阅读]
老妇还乡
作者:佚名
章节:3 人气:2
摘要:正文第一幕火车站一阵报时钟声后,幕徐徐升起。接着就看到“居仑”两字。显然,这是北京处隐约可见的小城的名称,一片破烂、败落的景象。车站大楼同样破败不堪,墙上标出有的州通车,有的州不通;还贴着一张破烂不堪的列车时刻表,车站还包括一间发黑的信号室,一扇门上写着:禁止入内。在北京中间是一条通往车站的马路,样子可怜得很,它也只是用笔勾勒出来。 [点击阅读]
荆棘鸟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考琳·麦卡洛,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惠灵顿。她曾从事过多种工作——旅游业、图书馆、教书;后来终于成了一名神经病理学家,曾就学于美国耶鲁大学。她的第一部小说是《蒂姆》,而《荆棘鸟》则构思了四年,作了大量的调查工作,方始动笔。此书一发表,作者便一举成名。作者是位多才多艺的人,喜欢摄影、音乐、绘画、服装裁剪等。她现定居于美国。 [点击阅读]
荡魂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2
摘要:由霸空港起飞的定期航班,于午后四时抵达东京羽田机场,羽田机场一片嘈杂,寺田绫子找到了机场大厅的公用电话亭。绫子身上带着拍摄完毕的胶卷,这种胶卷为深海摄影专用的胶卷,目前,只能在东洋冲印所冲印,绫子要找的冲洗师正巧不在,她只得提上行李朝单轨电车站走去。赶回调布市的私宅已是夜间了,这是一栋小巧别致的商品住宅。绫子走进房间后,立即打开所有的窗户,房间已紧闭了十来天,里面残留着夏天的湿气。 [点击阅读]
解忧杂货店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导读这就是东野圭吾的本事东野圭吾小说普及性之所以这么高,几乎等于畅销书保证,一个不能不提的因素,即他的作品并非只有谜团,只是卖弄诡计;一个更重要的元素,即他过人的说故事能力,以及很有温度的文字书写;身为作家,强项一堆,难怪东野的创作总是多元又量产。 [点击阅读]
闪灵
作者:佚名
章节:38 人气:2
摘要:记不得哪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对艺术而言,人类的两种基本欲望只需极小的代价便可以挑动起来,那就是恐惧与性欲。对后者,非本文所涉及的话题,姑且略去。但是把恐惧带进我们的生活,却真的不难。最简单的方法:你可以躲在暗处,出奇不意地向某个路过此地的人大吼一声,你的目的就能达到。当然,前提是他不知道你要玩这个游戏。换句话说,就是对他要保证两个字——悬念。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