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习惯决定一切 - 第32章 善于思考的习惯决定成功(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32章 善于思考的习惯决定成功(3)
  人脑不同于机器,使用久了会有磨损,而是越用越好用。比如学外语,一旦掌握了一两门外语,再学第三门、第四门就容易多了。
  头脑的好坏,决非是天生的,主要看你后天如何利用它。所有有成就的科学家、文学家无一例外的都是长期善于用脑思索者。
  我们要开发潜在的智力,利用更多的脑细胞,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经常把新的知识和信息透过脑细胞去刺激它。例如:读书、看报或注意听别人的谈话,对发生在身边的事勤于思索,多问“为什么”,养成这样的习惯,对保持灵活的头脑大有裨益。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也有人指出:生命在于脑运动。研究表明,每个人长到10岁左右,每10年大约有10%控制高级思维的神经细胞萎缩、死亡。信息的传递速度,也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慢。但这不要紧,如果坚持用脑和注意脑营养的补充,每天又有新的细胞产生,而且新生的细胞比死亡的细胞还要多。
  日本科学家曾对200名20岁左右的健康人进行跟踪调查。他们发现经常用脑的人到60岁时,思维能力仍然像30岁那样敏捷;而那些三四十岁不愿动脑的人,脑力便加速退化。
  美国科学家做了另一项实验,把73位平均年龄在81岁以上的老人分成三组:自觉勤于思考组、思维迟钝组、受人监督组。初级结果是:自觉勤于思考组的血压、记忆力和寿命都达到最佳指标。3年后,自觉勤于思考组的老人都还健在;思维迟钝组死亡12.5%;而受人监督组有37.5%已经死亡。由此可见,勤于思考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奥秘所在。
  给自己留下思考的时间
  最早完成原子核裂变实验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卢瑟福,有一天晚上走进实验室,当时时间已经很晚了,见他的一个学生仍俯在工作台上,便问道:“这么晚了,你还在干什么呢?”
  学生回答说:“我在工作。”
  “那你白天干什么呢?”
  “我也工作。”
  “那么你早上也在工作吗?”
  “是的,教授,早上我也工作。”
  于是,卢瑟福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思考呢?”
  这个问题提得真好!
  拉开历史的帷幕就会发现,古今中外凡是有重大成就的人,在其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中,都是给思考留有一定时间的。据说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建立,经过了“十年的沉思”。他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伟大思想家黑格尔在著书立说之前,曾缄默六年,不露锋芒,在这六年中,他是以思为主,专研哲学。哲学史家认为,这平静的六年,其实是黑格尔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牛顿从苹果落地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有人问他这有什么“诀窍?”牛顿说:“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作长时间热情地思索罢了。”由于德国数学家高斯在许多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有人称他为“数学的王子”,而他则谦虚地说:“假如别人和我一样深刻和持续地思考数学真理,他们会做出同样的发现的。”

  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思考者,在他的学生柏拉图记录的《对话》中,他深遂而明晰的思想永垂青史。在他的出生地雅典,作为一位著名的老师,他创建了自己的学院,并在数十年的时间里,教授年轻人如何通过辩证的提问分析重要的问题,这就是名扬后世的“苏格拉底方法”。在70岁高龄时,苏格拉底被当政者认为是一位制造麻烦的危险分子。因为根据他的教海,学生们对统治者的权威产生了疑问,提出了很多令当政者难堪的问题,对他们的统治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于是,统治者给苏格拉底发出了最后的通牒:或者离开他所毕生生活的城市,永不回来;或者被处以极刑。苏格拉底没有选择离开他热爱的雅典以及他所创造的生活,而是选择了死亡。当着他亲人和朋友的面,苏格拉底平静地喝了一杯毒茶。他坚信离开雅典就会违背理性的道德,而他正是以此为基础建立生活和教授学生的。他宁愿结束生命,也不愿意牺牲他的信仰。临刑前,他说了这样一句话:“现在是我们分别的时候,我将死去。你们将活着。只有上帝知道哪一个更好。”
  特别是在今天,我们都需要学会思考,像哲学家那样从现代的意义上建立分析问题的哲学框架。你认为谁是成熟的批判的思考者?作为成熟的思考者,应该具有活跃的、充满活力的思想。一般来说,应具备以下的特性:

  一、宽容
  在讨论中,他们认真听取每一种观点,对每一种观点都给予认真和公平的评价。
  二、有学识
  当他们谈自己的看法时,总是以事实和根据为基础。另一方面,如果他们对某件事还不太了解,他们会承认这一点。
  三、思维活跃
  他们积极主动地运用他们的智力来面对问题,迎接挑战,,而不是简单地被动地应付局面。
  四、好奇
  他们对问题喜欢刨根问底,深钻细研,而不是满足于蜻蜓点水。
  五、独立思考
  他们不怕与他人的观点不一致,他们的信仰都经过认真的分析,而不是不加批判地借鉴他人的信仰,或简单地随众。
  六、善于讨论
  他们能以一种有条理和理智的方式对他人和自己的看法开展讨论,即使大家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有分歧,他们能认真地听与自己相反的意见,并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谈自己的看法。
  七、有见识
  他们对问题的看法能一语中的,当别人在细节上纠缠时,他们能抓住问题的实质,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八、自我意识
  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偏见,并能在分析问题时,很快自我反省纠正。
  九、有创造性
  他们能打破思考的常规,以创新的方式解决问题。
  十、热情
  他们最强烈地渴望了解和认识,总是努力把问题搞深搞透。
  多思考就能成功
  有许多人,总是苦于自己没有发展的机遇,认为自己迟迟不能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幸运之神没有眷顾自己。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很多时候,机遇就在生命的前方等待着,关键是要耐心地等待和发现。
  有一个江湖郎中,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两眼一抹黑的地方,挂起“妙手回春”的幌子,然后表演、卖药、赚钱,人们觉得非常神奇。其实,这种“起死回生”把它引入商业领域,就是一种“活用”本领。同是一件废旧物品,在常人眼里毫无价值,但在精明商人的眼里,却闪着珠光宝气。因为其中存在着人生事业的发展机遇。
  在北京,有一位年轻人,生活十分拮据,但他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一天,他把自己穿烂的一只皮鞋随手丢在地板上,谁知这只皮鞋鞋尖开了口子,像是咧着嘴在嘲笑他。当他一怒之下要把它抛到楼下去时,忽然从中萌发了创意。因为这只皮鞋面酷似一张脸谱。于是,他立即收集各种破皮鞋,并对它们进行艺术加工,使之变成一副副外形各异、表情极为夸张的面具,有的露齿微笑,有的瞪眼发怒,有的张口狂笑,看后令人既惊且喜,回味无穷。这些有特色的面具推上市场后,很快成为抢手货,这位曾经十分潦倒落魄的青年也因此苦尽甘来。

  一位江西青年,尽管失业在家,但他喜欢琢磨事情。于是,他开始经营地板砖,由于同行多,竞争激烈,生意一直做得很难。一天,他去厂家进货,当他看到工厂旁堆着许多无人问津的破损地板砖时,忽然觉得这是个很好的赚钱机会。因为破损地板砖经过切割,可以加工成正品地板砖或地脚线。于是,他立即大量购进这些破损的地板砖,用自己装配的几台切割机进行统一规格切割,再以适当价格售出,获利甚丰。
  怎样才能使洗衣机洗后的衣服上不黏上小棉团之类的东西?这个曾经令科技人员大感棘手的问题确实是由一位妇女解决的。科技人员提出过许多意见,但是,都因为问题复杂需要增添不少设备,加大成本和价格。日本一位家庭妇女,在用洗衣机洗衣服碰到这种问题时,与其他人不同,她没有抱怨,没有发牢骚,而是迫切希望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一天,她突然想起幼年时在农村山岗上捕捉蜻蜓的情景,并且把它与当前洗衣机需要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她想,小网可以网住蜻蜓,那在洗衣机里放一个小网是不是也可以网住小棉团一类的小杂物呢?许多科技工作者都认为,这样的想法太缺乏科学头脑了。然而这位妇女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想法,她利用空闲时间自己动手做小网,三年时间,她做了一个又一个小网,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小网挂在洗衣机里,由于洗衣机里的水在转动中从小网里过滤出来,而把小杂物留在了小网里,衣服洗完以后,用手在小网里一捞,就可以把杂物清除干净。这种小网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而且可以不断使用,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这位妇女的发明获得的专利费高达1.5亿日元。
  创业就是要有一种创意,这种创意只有通过思考获得。所以,创业的真正点子就是多思考,多思考才能找到成功的途径和方法。
或许您还会喜欢:
货币战争3
作者:佚名
章节:111 人气:0
摘要:当我围绕着美国与欧洲的货币历史展开研究时,一条脉络日益清晰起来,那就是,货币发行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权力之一。对这一关键权力的觊觎和争夺,贯穿了整个欧美近代史。从这一视角去观察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的风云变幻,将会得到一种类似X光透视的效果。原来,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在于利益分配不均,而利益分配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货币发行。 [点击阅读]
货币战争4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0
摘要:2008年9月,席卷世界的金融危机惊醒了人们对永久繁荣的幻梦,全球化浪潮遭遇了近30年来最为严重的逆流。2009年,世界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和宽松的货币政策,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继续维持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似乎在最近三年里出现了显著复苏的迹象。于是,一片“后危机时代”的乐观情绪开始弥漫开来。 [点击阅读]
资本论
作者:佚名
章节:54 人气:0
摘要:我终于把马克思的主要著作的第三卷,理论部分的终结,交给读者了。当1885年第二卷出版的时候,我曾以为,第三卷的困难大概只是技术性的,当然,某些极为重要的章节是例外。实际上情况也是这样;但我当时没有想到,正是全书这些最重要的章节会给我造成这么多的困难,同样也没有想到,还有其他一些障碍会如此严重地拖延本书的付排。 [点击阅读]
超越自卑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0
摘要: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之—"自卑情结”似乎已经驰名于世了。众多学派的心理学家都采用了这个名词,并且按他们自己的方式付诸于实用。然而,我却不敢断定:他们是否确实了解或正确无误地应用这个名词。例如:告诉病人他正蒙受着自卑情结之害,是没有什么用的,这样做只会加深他的自卑感,而不是让他知道怎样克服它们。我们必须找出他在生活风格中表现的特殊气质,我们必须在他缺少勇气之时鼓励他。 [点击阅读]
趣味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107 人气:0
摘要:经济学是让你赚钱的知识经济学让一些人赚到了钱——那些经济学家们,他们就是靠着把简单的社会现象解释成你听不懂的玄妙术语吃饭。但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经济学并非是一门玄奥的学科,它只是对人类社会经济行为的规律性进行总结与分析,并用来指导我们如何赚钱的知识。如果我们没有赚到钱,那多半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经济学。许多不懂经济学而赚到钱的人,他们的行为与选择必然地与经济规律相互印证,这是毫无疑问的。 [点击阅读]
跑步圣经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0
摘要:前言:一本别开生面的书本书的目的首先是要把你引入一个不同寻常的跑步运动的世界,其次是要改变你的生活。如果你还没有跑步,本书将向你展示如何使自己变得健康愉快起来,而达到你从来没有想象过你能达到的程度。不管你的身体如何虚弱、肥胖、衰老、难看,也不管你曾经多少次地尝试过其它运动项目而无济于事,本书都能使你变得象上面所说的那样愉快。 [点击阅读]
过的刚好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过的刚好第一部分第一章男人四十(1)不惑但从今日始,韬光氍毹正当年。忍忍忍,难难难。身处池畔,自浊自清自安然。若不登高看,怎知海天蓝。人到用时仁义少,事无经过不知烦。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三十九岁生日所作,虚岁四十,年届不惑,几句残言,聊以自勉。)我天生对舞台就没有恐惧感我是天津人。天津是相声窝子,我是在天津学艺长大的,后来来到北京发展。 [点击阅读]
这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6 人气:0
摘要:或许我应该先解释一下,我究竟有什么资格写这本书。我既不是医生,也不是心理学家,不过我认为我比他们更有资格。我的吸烟史长达33年,到了后期,我每天多则抽100支烟,少则六七十支。我曾十几次尝试过戒烟,有一次甚至强忍了六个月没有犯禁。但是我并没有摆脱烟瘾,仍然会在旁边有人吸烟时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想尽量多吸入一点烟气。乘火车的时候,我总是购买吸烟车厢的车票。 [点击阅读]
这本书能让你戒烟
作者:佚名
章节:47 人气:0
摘要:序文本书介绍的戒烟法具有如下特征:?即时见效;?无论烟瘾轻重,同样有效;?无痛苦,无戒断症状;?不需要意志力;?不使用冲击疗法;?无需辅助手段或替代品;?不会增加体重;?效果持久稳定。或许你感觉有些紧张,不知道是不是该翻开书页。或许像绝大多数吸烟者一样,只要一想到戒烟,你就会惊惶失措;尽管有一千个戒烟的理由,你却总是迟迟不肯开始。 [点击阅读]
迷航昆仑墟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0
摘要:我住的房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应该算是一处“凶宅”。倒不是说这屋里死过人,或者发生过什么凶杀案,而是这周围的一片地区,时常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怪事,比如人员失踪、车祸事故、目击UFO、没有发射源的“幽灵电台”,更有种种没有办法解释的神秘现象。好像是受到了某种诅咒,噩运始终纠缠着这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发生了一些骇人听闻的事件,在后面我会陆续讲到。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