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校园疑云 - 第二十五章遗产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有位鲁宾逊先生来拜访你,先生。”
  “晤。”赫尔克里-波洛伸手把放在面前书桌上的信拿了起来,看着信陷入了沉思。
  他招呼了一声:“请他进来,乔治。”
  这封信只有短短的几行:
  亲爱的波洛:
  一位鲁宾逊先生可能不久会来拜访你。你可能已经对他有所了解。他是某些社交场合的显赫人物。在我们的现代社会里,是需要这种人的。我相信,如果我能这样说的话,在这个具体问题上,他是站在天使们一边的。要是你有什么怀疑,这封信就算是一种介绍吧;当然,我要强调下面这一点,就是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见你。
  哈哈,再笑一声,呵呵!
  你的永远的伊弗雷姆-派克韦鲁宾逊先生走进房间时,波洛放下了那封信,站了起来。
  他鞠了一躬,和对方握了手,并指着一张椅子请客人坐下。
  鲁宾逊先生坐了下来,拿出一块手帕措着宽大而蜡黄的脸。他说天气比较热。
  “我想你不至于在这样的热天步行到这里来吧?”
  波洛问起这点时面露惊讶之色。由于一种很自然的联想,他的手指头不禁捋了捋胡须。他终于放心了。客人没有疲惫不堪。
  鲁宾逊先生看上去也同样惊讶。
  “没有,的确没有。我是乘了自己的罗尔斯牌轿车来的。
  但是交通经常堵塞。有时候得等半个小时。”
  波洛同情地点点头。
  接下来是沉默——这是在两段谈话之间出现的那种沉默。
  “我很有兴趣地听到——当然人们很自然地听到许多事情——大多数是无稽之谈——你正在过问一所女子学校的事情。”
  “啊。”波洛说,“那件事!”
  他在椅子上把身体向后一靠。
  “芳草地,”鲁宾逊先生若有所思地说,“毕竟是英国的一所第一流学校。”
  “这是一所好学校。”
  “你是说现在,还是过去?”
  “我希望是前者。”
  “我也希望如此。”鲁宾逊先生说,“恐伯会是昙花一现。
  嗯,人们总要尽力而为。取得一些财政支持来度过一段不可避免的衰落时期。招一些经过仔细挑选的新学生。我在欧洲的一些社会圈子里还是不无影响的。”
  “我也对某些方面的人士进行了劝说。看看能否像你所说的那样度过难关。幸好人们很快就会忘掉这些事。”
  “那也不过仅仅是希望而已。但是我们应该承认,在那所学校里发生了一系列事件,很可能会使一些慈爱的妈妈神经紧张——有的爸爸也会如此。女体育教师,女法语教师,还有第三位女教师——都被谋杀了。”
  “正是如此。”
  “我听说,”鲁宾逊先生说,“人们总是会听到许多事情的,那位不幸作案的年轻妇女打从青年时代起就对女教师十分厌恶。她曾在学校里度过了不幸的童年时代。精神病学家对此是会十分重视的。至少,他们会谋求减轻罪责的判决,这是现在他们所用的术语。”
  “那条路子似乎是上策。”波洛说,“我却希望它不成功,请你原谅我这么说。”
  “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一个残忍无比的杀人犯。但是他们将会很看重她杰出的品格,她给许多有名的人物当秘书的工作成绩,她在战争中立下的功劳——十分卓越,我认为——在反间谍方面……”
  他说出最后几个字时带有某种含意——语调里似乎暗示什么问题。

  “我相信她原来很善良,”他说得更加轻快利索了,“这么年轻——但是十分聪明,作用很大——对双方都是如此。
  那是她的本行——她应该守住老本行。但是我能理解这次诱惑力之大——独来独往,夺得无价之宝。”他又轻轻重复了一句:“无价之宝。”
  波洛点头表示同意。
  鲁宾逊先生身体向前倾着:
  “东西在哪里?波洛先生。”
  “我想你知道东西在哪里。”
  “嗯,坦白地说,我知道,银行总是很起作用的机构,对吧?”
  波洛微笑了一下。
  “真的,我们不必说话绕圈子,我的好朋友,有什么必要呢?你到底打算如何处置这些东西?”
  “我在等待。”
  “等什么?”
  “我们可以说——等待建议吗?”
  “是的——一我明白了。”
  “你知道东西不是我的。我打算把东西交还真正的主人。但是。如果我对情况估计不错的话,这并不是容易办到的。”
  “政府的处境很为难。”鲁宾逊先生说,“可以说处于易受攻击的地位。一方面由于石油、钢铁、铀矿、钻和其他种种东西,对外关系是一个十分微妙的问题。天大的好事是女王陛下的政府对此事毫无所知。”
  “但是我不能无限期地把这些珍宝存放在我的银行里。”
  “完全正确。因此我来向你建议把东西交给我。”
  “啊,”波洛惊问,“为什么?”
  “我可以说出一些极好的理由。这些珍宝——幸好我们不是政府官员,我们可以正确的称呼它们——无疑是已故的阿里-优素福亲王的私人财产。”
  “据我了解情况是如此。”
  “殿下在把东西交给空军中队长鲍勃-罗林森时曾有某些指示。东西要运出拉马特并且转交给我本人。”
  “你有什么证明吗?”
  “当然有。”
  鲁宾逊先生从衣袋里取出一个长信封。再从信封里取出几页文件纸。他把文件摊在波洛面前的书桌上。
  波洛俯首仔细研究起文件来。
  “看起来就像你说的那样。”
  “嗯,那么?”
  “如果我问你一个问题你不介意吧7”“绝不会的。”
  “你个人从这件事中会得到什么呢?”
  鲁宾逊先生不禁露出惊讶的神色。
  “亲爱的朋友。当然我会得到一笔钱。一大笔钱。”
  波洛望着他沉思起来。
  “我们这一行历史悠久。”鲁宾逊先生说,“而且利润丰厚。我们有一大帮人,在全世界有一个组织系统。我不知应如何称呼自己才好,我们是幕后的安排者。为国王们,为总统们,为政客们,事实上,就是为所有那些在舞台上受到强光照射的人们(就像一位诗人形容的那样)作出安排。我们互相紧密配合,并且牢记:保持信用。我们的利润很高,但我们诚实无欺。我们提供的服务代价高昂——但是我们工作卓有成效。”
  “我懂了,”波洛说,“好吧①!我同意你的要求。”
  ①此处原文为法语——译注“我可以保证,这一决定将使人人满意。”鲁宾逊先生的目光落在波洛右边的那封派克韦上校的信上。
  “但是再耽搁你一下。我是普通人。我有好奇心。你们怎样处置这些珠宝呢?”
  鲁宾逊先生那宽大蜡黄的脸露出了一丝微笑。他身体向前倾着:
  “我将会告诉你。”

  于是他告诉了波洛。
  2
  孩子们在街上跑来跑去地玩着游戏。他们的尖声喊叫四处可闻。鲁宾逊先生举动笨拙地走下他的罗尔斯牌大轿车,正好和一个小孩撞个满怀。
  鲁宾逊先生善意地把孩子扶到一旁,接着望了一下门牌号码。
  十五号。对了。他推开大门,走上三级台阶来到前门。
  他注意到,窗户上挂着洁白的窗帘,一个擦得闪亮的铜门环。这是一座很平常的房子,坐落在伦敦一个很偏僻的地区的一条普通大街上,但是照管得很好,显示了自尊的气概。
  门开了。一个大约二十五岁的姑娘,长得可爱,皮肤白哲,但是擦亮得有些俗气。她微笑着欢迎了他。
  “是鲁宾逊先生吧?请进。”
  她把他领进一间小起坐室。室内有电视机,窗帘是詹姆士一世式的,靠墙放着一架小型竖式钢琴。她穿着黑裙子,灰套衫。
  “您想喝点茶吗?我已把茶壶放上去了。”
  “谢谢,不用了。我从不喝茶。而且我只能呆一会儿。我来仅仅是为了带给你我信中提到的东西。”
  “是阿里的吗?”
  “是的。”
  “难道没有——不能有任何希望吗?我的意思是说——
  他真的被害了吗?会不会有什么差错呢?”
  “我想不会有差错。”鲁宾逊先生彬彬有礼地回答。
  “是的——是的,我料想也不会。不管怎样,我从来没有期望……当他回国时,我想我再也见不到他了。我的意思不是说我认为他将会遇害或者将会发生革命。我只是说——
  腮,你要知道——他将不得不继续下去,做他那些事情——
  也就是人家期待他做的事,和他本国的女子结婚——如此等等。”
  鲁宾逊先生拿出一个包,放在桌上。
  “请打开。”
  她用手摸索了一下打开了包封纸,然后打开了最后一层包装纸……
  她呼吸不禁急促起来。
  红的,蓝的,绿的,白的,都灿灿发光,整个阴暗的小房间像被阿拉廷的神灯照耀着一般。
  鲁宾逊先生注视着她。他曾经目睹许多妇女看珠宝。
  她最后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这些是——这些不可能是——真的吧?”
  “这些是真的。”
  “那它们一定值——它们一定值……”
  她没法想象。
  鲁宾逊先生点了点头。
  “如果你想卖掉他们,你也许至少能够得到五十万英镑。”
  “不——不.这不可能。”
  突然她用手扔起珠宝,用抖动的双手把东西又重新包好。
  “我很害怕,”她说,“这些东西使我吓了一跳。我怎么处理它们呢?”
  门被猛然推开。一个小男孩冲了进来。
  “妈,我从比利那儿拿来一个挺好的小坦克。他——”
  他突然停住不说了,却盯着鲁宾逊先生。
  这孩子是棕色的皮肤,黑色的眼珠。
  他妈对他说:
  “到厨房里去,艾伦。你的茶已经预备好了,还有牛奶、饼干和一块姜饼。”
  “啊,太好了。”他边嚷边跑出去了。
  “你叫他艾伦吗?”鲁宾逊先生问。
  她脸红了。
  “这个名字最接近阿里的名字了。我不能叫他阿里——
  对于他和四周的人都不容易上口。”
  她继续说下去,她的脸上又笼罩着愁云。
  “我怎么办呢?”
  “首先,你有结婚证书吗?我必须肯定你真的具有你说的身份。”

  她凝视了一下,就走到一个小书桌前,从一个抽屉里取出一个信封,抽出了一份文件给了他。
  “嗯……对了……埃德蒙斯托婚姻登记证。……阿里-优素福,学生……艾丽斯-考尔德,处女。是的,完全无误。”
  “啊,这是合法的,一点不错——就其本身而言。从没有人会弄清楚他究竟是什么人。这里有许多外国的穆斯林留学生,你知道。我们知道这证明并不真正管什么用场。他是一个穆斯林,可以娶几个妻子,而他本人也明白他必须回去并且这么办。我们也谈到这点。接着我怀了艾伦,你知道,于是他说这对他是件好事——于是我们就照法律手续在英国结了婚,那艾伦将会是合法的婚生子。这是他尽力替我办到的。他的确很爱我,你知道。的确如此。”’“是的,”鲁宾逊先生说,“我可以肯定。”
  接下去他很明快地对她说:“好吧,如果你把你的事交给我办,我将设法出售这批珠宝。我会给你一位律师的地址,一位真正可靠的律师。我料想,他会建议你把这笔款子的大部分放入信托基金。此外还有别的事情要办,你孩子的教育问题,你也要安排一种新的生活。你需要社交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你将成为一位很富有的妇女,这一来,各种敲诈勒索者、骗取钱财的骗子还有其他这类人都会蜂拥而来。除了在纯粹物质生活方面,你的生活将不是很轻松的。有钱人的生活不会是轻松的,我可以告诉你——我看到过的有钱人太多了,我不再抱有那种幻想。但是你有坚强的性格。我想你可以闯过去的。你的那个孩子可能比他父亲幸福得多。”
  他停了一下又问:“你同意吗?”
  “是的。把东西拿去吧。”她把包推到他面前,然后又突然说,“那个女学生——就是找到这些东西的那位——我想给她一件——你认为她会喜欢哪一块——什么颜色的?”
  鲁宾逊先生想了一下:“我想还是一块碧玉吧——绿色‘代表神秘。你想得很周到。她将会喜出望外的。”
  他站了起来。
  “我将为我的工作向你收取费用。你要知道,”鲁宾逊先生说,“我们收费是很高的。但是我绝不会欺骗你。”
  她朝他冷静地望了一眼。
  “是的,我相信你不会。并且我也需要一个会办事的人,因为我办不来。”
  “你看起来是一位通情达理的妇女,如果我可以这样说的话。那么,我这就把东西拿去了?你不想保留一一仅仅一块——比方说?”
  他以好奇的目光注视着她那突然出现的一丝激动的表情,那渴望贪婪的眼光。然而接着那一丝表情就完全消失了。
  “不,不想保留——即使仅仅一块。”艾丽斯脸红了,“啊,我想你会认为我有些傻——连一块红宝石或者碧玉都不想留下——仅仅作为一个纪念品。但是你知道,他和我——他是一个穆斯林,但他还是经常让我读《圣经》的片断。
  我们一道读了那一段——关于一个妇女其价值远远超过许多红宝石的那一段。所以——我不想要任何珠宝。我情愿不要。”
  “一个很不平常的女子。”鲁宾逊先生自言自语,一边走到街上跨进停在那里的罗尔斯牌轿车。
  他又重复对自己说了一遍:
  “一个很不平常的女子。”——
  全文完
或许您还会喜欢:
河边小镇的故事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落水的孩子就像所有的小镇一样,战前位于郊外的这座小镇也曾显得十分宁静。然而,空袭焚毁了它。战争结束后不久,小站的南北出现了黑市,建起了市场,形成了一条热闹而狭窄的通道。这些市场又两三家两三家地被改建成住房的模样。不到一年的时间,这里便成了闹市。不过,这里的道路仍是像以往那样狭窄。在被称做电影院、游戏中心的两座建筑附近建起了十几家“弹子游戏厅”。 [点击阅读]
波洛圣诞探案记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我亲爱的詹姆斯:你一直是我最忠实最宽容的读者之一,正因为这样,当我受到你一点儿批评,我就为此感到极大的不安。你抱怨说我的谋杀事件变得太文雅了,事实上是太贫血了。称渴望一件“血淋淋的暴力谋杀”,一件不容质疑的谋杀案:这就是特别为你而作的故事。我希望它能让你满意。 [点击阅读]
波罗探案集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0
摘要:我正站在波洛房间的窗户旁悠闲地望着下面的大街。“奇怪呀!”我突然脱口而出。“怎么啦,我的朋友?”波洛端坐在他舒适的摇椅里,语调平静地问。“波洛,请推求如下事实!——位年轻女人衣着华贵——头戴时髦的帽子,身穿富丽的裘皮大衣。她正慢慢地走过来。边走边看两旁的房子。二个男子和一个中年女人正盯捎尾随着她,而她一无所知。突然又来了一个男孩在她身后指指点点,打着手势。 [点击阅读]
泰坦尼克号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一艘船。梦幻之旅。巨大、气派、豪华。彩带飘舞、彩旗飞扬。鼓乐喧天、人声鼎沸。画面所具有的色彩只存在于我们的感觉里,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单一的黄颜色,仿佛是过去多少岁月的老照片、经过无数春秋的陈年旧物。我们似乎可以拂去岁月的灰尘,历数春秋的时日,重新去领略那昔日的梦里情怀。《我心永恒》(《MyHeartGoOn》)—一曲女声的歌,似从九天而来,带着一种空蒙、辽阔的豪放之感,在我们耳际回响。 [点击阅读]
活法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0
摘要:作者简介稻盛和夫,1932年生于鹿儿岛,鹿儿岛大学工业部毕业。1959年创立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历任总经理、董事长,1997年起任名誉董事长。此外,1984年创立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在的KDDI公司)并任董事长。2001年起任最高顾问。1984年创立“稻盛集团”,同时设立“京都奖”,每年表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士。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海伯利安的陨落
作者:佚名
章节:76 人气:0
摘要:序章乌黑发亮的太空飞船的了望台上,霸主领事端坐在施坦威钢琴前,弹奏着拉赫马尼诺夫的《升C小调前奏曲》,虽然钢琴已是一件古董,却保存得完好如初。此时,舱下沼泽中,巨大的绿色蜥蜴状生物蠕动着,咆哮着。北方正酝酿着一场雷暴。长满巨大裸子植物的森林在乌青的黑云下现出黑色影像,而层积云就像万米高塔直插入狂暴天穹。闪电在地平线上肆虐。 [点击阅读]
海市蜃楼
作者:佚名
章节:8 人气:0
摘要:“大江山高生野远山险路遥不堪行,未尝踏入天桥立,不见家书载歌来。”这是平安时期的女歌人小式部内侍作的一首和歌,被收录在百人一首中,高宫明美特别喜欢它。当然其中一个原因是歌中描绘了她居住的大江町的名胜,但真正吸引她的是围绕这首和歌发生的一个痛快淋漓的小故事,它讲述了作者如何才华横溢。小式部内侍的父亲是和泉国的国守橘道贞,母亲是集美貌与艳闻于一身,同时尤以和歌闻名于世的女歌人和泉式部。 [点击阅读]
海边的卡夫卡
作者:佚名
章节:51 人气:0
摘要:这部作品于二零零一年春动笔,二零零二年秋在日本刊行。《海边的卡夫卡》这部长篇小说的基本构思浮现出来的时候,我脑袋里的念头最先是写一个以十五岁少年为主人公的故事。至于故事如何发展则完全心中无数(我总是在不预想故事发展的情况下动笔写小说),总之就是要把一个少年设定为主人公。这是之于我这部小说的最根本性的主题。 [点击阅读]
海顿斯坦诗选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海神庙完成了,耸立在玫瑰如绣的花园里,旁边站着建造者,臂膀上,靠着他年轻的妻.她用孩童般的愉悦之声说:“我的杯中溢满了快乐,把我带到纳克萨斯①海滨的人,如今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光辉的神庙,这是他不朽的故土。”她的丈夫严肃地说:“人死后,他的名字会消失,而神庙,却永远如此屹立。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在看到自己的精神为人传颂时,他就永远活着,行动着。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