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小城风云 - 第30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6号县级公路笔直平坦,星期日晚上车辆极少。基思开亮前灯的远距离光束,将雪佛兰车挂上快挡,速度增加到每小时七十英里。
  安妮问:“一切都没问题了吗?别哄我。”
  基思答道:“我不想惊扰你姐姐。”
  “看来还有点问题。”
  “哦,问题是——克利夫要花多长时间来弄清楚这件事?也许你能回答这个问题。”
  她想了一会儿,然后回答说:“快八点了,我从来没有外出这么晚而不让他知道我的去向。”
  基思没吱声。
  她说:“我想我们的确需要‘快速起跑’。”
  “那就不够味了。”
  她瞅瞅他,见他面带微笑,她也笑了,但是两人都知道这并不好笑,最后,他说:“且不说笑话,你不该担这么大的风险,这件事该我负责。如果我真能把你带到我的农场而不被人发觉,我会那样做的,晚上再让你回家。”
  “不,即使我可以回家,我也不愿回去。我现在和你在一起,我再也不打算回去了,今天晚上你不需要为我承担责任。行吗?”
  “行。”
  汽车继续向东开,离开查塔姆县,进入道森县境内。基思问她:“你那位信赖你的丈夫下一步会干什么?”
  “你是说那个‘把老婆关在南瓜壳里的彼得’?噢,他每隔两分钟就会拨一次我的汽车电话号码——要不然怎么会这么大方,让巴克斯特车行给我的车安装电话。此外,他还要打电话给我的父母、亲戚和朋友,包括牧师和申克太太。跟踪起我来,他是死不要脸的,给人打电话也不会转弯抹角。”
  基思笑笑说:“他们一定都以为你在闲逛呢。”
  “不,他们认为他疯了。”她说,“每次我外出不向他报告,他就用这一招使我难堪,惩罚我,但结果他自己出洋相。”
  “这更好,打这么多电话得花时间……他把泰莉排在第几个?”
  “常常是第二个,在我父母之后。他还要打十来个电话呢。”
  基思点点头。
  安妮笑了。“泰莉终于忍不住了。”她模仿泰莉低沉些的嗓音说,“克利夫,见你的鬼去吧!”她大笑。“这会使他暴跳如雷,半晌都缓不过来。他不喜欢女人顶嘴。”
  “谁喜欢?”
  “你喜欢。而且你还喜欢马上回敬。可你不恶劣——你逗人。”她又说,“你还在惹我笑。”她把手放到他的面颊上,拧了一把。
  他笑了,他们有说有笑。他估计75号州际公路还有大约十英里。
  她捡起玩具熊,放在膝上。“你还记得它吗?”
  他瞥了一眼那只棕白相间的玩具熊。“在州展销会上得的吧?”他猜测着。
  “县展销会。”
  “对了。”
  “在射击馆赢来的。你射得挺棒。你还喜欢射击吗?”
  “不。我想我与它无缘了。”
  “我能想象。”
  她问他:“你带枪了吗?”
  “没有。”
  “干吗不带?”
  “我不想与警察交火。”
  “但如果是碰上他呢?”
  “我们不经过他的小小王国。”
  “如果他要找我们,基思,他会上天入地。”
  “那么,你带枪了吗?”
  她没有立即回答,但过了一会儿说:“昨天早晨我倒是带的。今晚有点突如其来。”
  他想了一会儿,接着问她:“你到时会真的开枪吗?”
  “如果他想拆散我们,我就会。”
  “是啊……我也会。说实话,我本来是想带手枪的,可它不见了。我猜想你丈夫偷偷闯入过我的家。”
  “什么?你是说他到过你家?”
  “不能肯定是他,但他是极少数几个怀疑对象之一。”他又说,“我们不需要枪,我们不会出事。”
  “好吧……”
  他瞧了她一眼,说道:“大约两个月前,我刚回来时,你家里大清早枪走了火。你想告诉我这件事吗?”

  她低下头,眼盯着车底板半天才回答道:“不,我不想。”
  “好吧。”
  “以后再谈……现在不。”
  “行。”
  “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是个小城。”
  “人们常议论巴克斯特家,是不是?”
  “你知道人们在议论。你总是圣徒,他总是撒旦。”
  “那你是我的守护天使。”
  “谢谢,我尽力而为。”他觉得需要多打听点儿,便问她,“打完一通电话,闹得人人不安之后,他又要干什么?会不会动用手下的警力?”
  “他也许会……那是最后一招。可他这样干过,现在他可能正开着警车巡逻,寻找我的车——先到汽车旅馆,似乎我会就近开个旅馆房间与人私通。同时,他想起谁,就跟谁打电话。当他一筹莫展时,会打电话给局里——他不愿意开车到局里,因为他不想当着面对下属诉说什么怕老婆出事等等,人家一听就知道是胡编的。我是说,我真出事的话,医院或者急救中心或者他手下的人会通知他的,他是个大白痴,他的下属心里很清楚。”
  基思说:“你好像对他的惯用伎俩了如指掌。”
  “这么多年了,我看差不多,以前有个老警官,是我的好朋友,他会告诉我克利夫的疯狂劲,克利夫一有机会就把他撵走了,年龄大些的为人不错的也都给撵了,你注意到没有,现在大多数警察是青年人?克利夫亲自一个一个挑的。有一次他对我说,这跟训练狗一样——从小抱来,亲手喂大,让他们怕你,只效忠于你。”她补充说,“他还说娶老婆也是如此。”
  基思不语。
  她接着说:“他还设法使他们变得像他一样凶恶,但我不信他能把人变坏,除非这些人天性就坏,这些伙计大多数都不错——他们喜欢我,可他们不得不听命于上司,扮演一下角色。”
  基思对此并不十分肯定,但既然他不打算驶经斯潘塞县,便不想追根究底。当然,除非别处的警察抓住他们,再转交给斯潘塞城警察局。基思对她说:“他打了一通电话后,最后会打给斯潘塞城警察局,也许还会打给县治安官。”
  “没错。那是他的表兄。”
  “那样的话,全县都在寻找你的白色林肯车了。”
  “是啊。在我有汽车电话之前,他们会叫我把车开到路边,十分客气地让我打电话给还在上班的丈夫,或者让我回家,说他有话要对我讲。”她又说,“很多人不是嘲笑我,而是与我会心一笑。”
  “看来嫁给警长挺有意思。”
  “有时真是这样,上帝宽恕我,我以前喜欢看他出洋相。”她补充道,“我感到难过,那不是我该做的事。”
  “这没什么。”他对她说,“老实对你说——现在关键是他要花多长时间来决定开车到我的住处,然后再决定到我的农场,再打开谷仓门。”
  “我知道。”
  他试着把自己置于克利夫-巴克斯特的地位。他思考着安妮所说的她丈夫通常的寻妻程序,也想到巴克斯特并不真正相信他的妻子和基思-兰德里之间最近有什么关系。然而,最后克利夫-巴克斯特会去兰德里农场,然后呢?如果他到了农场,他会看到房屋黑乎乎的,雪佛兰车不见了。他会以为基思-兰德里把克利夫-巴克斯特的威胁当真,吓得逃走了。对于巴克斯特来说,这是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因为这家伙夜郎自大,或者,巴克斯特会想到别的方面去;基于他的妒忌心和偏执狂,那样想也是有根据的。如果巴克斯特想到去谷仓,那么他所有的问题都能找到答案。那张写着“滚你的蛋”的纸条不会使他的心情变好。基思考虑了所有这些,并推测还有一个小时或不到一点,警方的无线电广播才会开始在周围的县咋呼起来。
  离开泰莉和拉里后半小时,他们来到了75号州际公路的十字路口。这里往南直通代顿或15号国道,顺此路可到哥伦布。往北可直达托莱多,基思琢磨着:如果他往南,到哥伦布,需要大约两个小时;而到代顿,则要将近三个小时。这两个市的机场都比托莱多机场大,在那里更有希望搭上去华盛顿的飞机,甚至可去巴尔的摩或者里士满。此时此刻去哪儿都没关系。但在这种情况下,路上要花很长时间。

  托莱多机场只有半小时左右的路程,可是基思不知道能否搭上往东的班机,或者不管往哪儿的班机。但是必须有从托莱多起飞的飞机。在他看来,当务之急是要尽快离开公路。他对安妮说:“我想我们该到托莱多去,因为路近些。”
  她会意地点点头。
  他又说:“可我不知道有什么班机从那里起飞,飞到哪里,几点开。”
  “什么班机、飞到哪里、几点开,我都不在乎。”
  “那好。”他转弯上了75号州际公路,往北开。这是一条很好的高速公路,每个方向有两条车道,车辆不多。他的车速保持在每小时七十英里。斯潘塞县在他们的前方,但75号州际公路不穿过该县。他试图判定警察搜索通常包括多大范围,于是问她:“你今天六点到我这里之前,最后看到别人或者与人谈话是什么时间?”
  她想了一下,回答说:“大约五点,我给两个孩子打了电话……只是想听听他们的声音……汤姆不在,我跟温迪通了话。”
  “巴克斯特先生会打电话给女儿吗?”
  “一般不会,可这次他也许会。是的,我想他会,因为他也许以为我开车去看她。我对他说过要去看她,但他不同意。”
  “这样温迪能断定你五点三十分左右在家里。”
  “不错。我就是那个时候在汤姆的电话答录机上留言的。”
  基思瞅了一下仪表盘上的钟,现在是晚上八点三十分。如果巴克斯特的侦查工作干得不错的话,他会估算出:从五点三十分开始,也就是有三个小时他的妻子不知去向,这意味着乘车离开斯潘塞城约半径为一百八十英里的范围,这包括托莱多,当然也包括印第安那州的韦恩堡;后者也有机场,大小与托莱多机场差不多。每过半小时,搜索半径就自动增加,这是假定搜索正在进行,或者即将开始。
  安妮看了他一会儿,然后说:“基思,你不必这样的。”
  “不,我想这样。”
  “要是我不跟你在一起,你就用不着逃跑。让我在下一个紧急停车带下车,我将打电话给斯潘塞城警察局,说……”
  “对他们说什么?说你把车丢在我谷仓内,说你要他们开车来接你回家吗?”
  “我得说什么、他干什么、发生什么事,我都不在乎,我不愿意把你牵扯进……”
  “安妮,我对克利夫-巴克斯特心存积怨已有好多年。我不是为了你才这样做的。”
  “噢……”
  “我只想偷他的老婆,惹恼他。我到华盛顿去,你到罗马去。给我寄张明信片来。行吗?”
  “我想你在说笑话。”
  “我是在说挖苦话,不是说笑话。你也太要面子了。可我感谢你的关心。”他说,“安妮,你把结婚戒指扔了。我们说定决不回头的。事情已经定了,永远不变。”
  “那好吧。”她说,“这件事你干得漂亮,我想你在前线服役时干过这样的事。”
  “我过去每星期诱拐一名已婚妇女。”
  “我是说危险的事。那不危险吗?”
  “如果你做得对就不危险。”他又说,“最近五六年,我主要坐办公室,我变迟钝了。”
  “我变脆弱了。”
  “这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握住她的手,捏了一下。“你是好样的。”
  “跟你在一起,我感到安全。”
  “好。你姐姐看上去挺精神。普伦蒂斯家族的遗传基因好。”

  “我母亲也不见老。你运气不错,兰德里先生。”
  “我知道。”他又说,“我好像觉得你故意让拉里与巴克斯特先生斗过几个回合。”
  “克利夫现在对他退避三舍,而拉里也不再想找麻烦。”她说,“拉里和泰莉是天作之合。普伦蒂斯家的女人也是当贤妻良母的材料。”她仿佛看出他的心思,又补充道,“对了,其中有一个却不知道如何选择郎君。”
  基思明知故问:“你曾经爱过他吗?”
  “没有。从来没有。”
  “可他爱你。”
  “他是爱我。但这不是一种我想要或需要的爱。这是他想要和需要的那种爱,它只使我感到负有某种义务。它把我束缚得太久了。”她说,“现在温迪上学了,我打算有所作为;有你也行,没你也罢。你信吗?”
  “我信。你在来信中也这样暗示过。”他说,“也许这就是我归来的原因。”
  “不要说也许,基思。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你早就知道。”
  “不错。”
  “这一次我们会成功的,是吗?”
  “是的。”
  “如果我不是怕得厉害的话,我会从座位上跳起来的。”
  “到了飞机座位上你可以尽情地跳。”他把一盘磁带插入汽车上的放音机,说道,“六十年代的东西。歌曲集锦。好吗?”
  “妙极了。”
  放音机响起了“爱匙”合唱组演唱的歌曲《你相信魔力吗?》。安妮说:“一九六五年。我们又回到大学一年级了,对吗?”
  “对。”
  她说:“我的孩子们爱听这类歌曲。”
  又放了一盘“卡西诺”合唱组的歌带《到那时你才能同我告别》,基思说:“那是……可能是六七年。我们当时读三年级。”
  “时间过得真快。”
  他们听着音乐。大约十分钟以后,安妮碰了一下他的手臂,指着前面的路标,“博灵格林。”
  他点点头,他在想,某些地名会在一个人的历史中如此唤起记忆,真是不可思议。他感到心头一阵伤痛,转过头去想对她说些什么,只见眼泪顺着她的面颊流下来。他把手放在她后颈上,轻轻抚摩着。
  她说:“你知道……如果我女儿在大学里有那时我和你在一起一半幸福的话,那么她将享有美好的回忆,一辈子都忘不了。”
  “我确信她会幸福,如果她像你的话。”
  “但愿如此……这个国家变化这样大……我说不准现在与我们童年时相比,是变好了呢,还是变坏了。”
  “我也说不准。但说实话,我已经不在乎了,我准备过清静的生活,希望世人不再打扰我们。”
  “世上的坏事你一定看得太多了,基思。”
  “是啊。老实说,为解决世界上的种种难题,我已经尽了自己的一份力。”
  “是吗?”
  “也许是无意的。”
  “那么给我讲一件你有意做的好事。”
  “唉,我一时说不上来……我也见过一些好事……这个世界并不坏,安妮,我的意思不是要暗示这个世界杯。尽管我看到了那么多坏事,但我也看到了许多很了不起的行为,显示了人们的勇敢、善良、诚实和爱心。”他说,“还有奇迹——比如说再次找到你。”
  “谢谢,很久没听到这样的话了。”她瞅瞅他,说,“基思,我知道你的生活并不是充满魅力和兴奋的,一定还有一些创伤、一些伤心事、一些失望;还有些事你想忘掉,或者需要向人倾诉,你愿意讲多少就讲多少,我愿意听。”
  “谢谢。我也一样。”
  前方一块高高的绿白两色的大指示牌映入眼帘:“托莱多机场——此处出口。”
  安妮说:“快到了。”
  “是啊。”他们只要再遇上一两个奇迹就大功告成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巴黎圣母院
作者:佚名
章节:24 人气:0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l802~1885)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身世】雨果1802年生于法国南部的贝尚松城。 [点击阅读]
巴黎圣母院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78 人气:0
摘要: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雨果几乎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一切重大事变。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是法国有影响的人物。 [点击阅读]
布登勃洛克一家
作者:佚名
章节:98 人气:0
摘要:(上)在!”9世纪30年代中期到40年代中期德国北部的商业城市吕贝克。这一家人的老一代祖父老约翰·布登洛克,年轻的时候正值反对拿破仑的战争,靠为普鲁士军队供应粮食发了财。他建立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此外,他还拥有许多粮栈、轮船和地产,儿子小约翰又获得了尼德兰政府赠予的参议员荣誉头衔,因而他和他的一家在吕贝克享有很高的声望。这一家人最近在孟街买下了一所大邸宅,布置得既富丽又典雅。 [点击阅读]
希区柯克悬念故事集
作者:佚名
章节:127 人气:0
摘要:悬念大师希区柯克什么是悬念?希区柯克曾经给悬念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如果你要表现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玩牌,然后突然一声爆炸,那么你便只能拍到一个十分呆板的炸后一惊的场面。另一方面,虽然你是表现这同一场面,但是在打牌开始之前,先表现桌子下面的定时炸弹,那么你就造成了悬念,并牵动观众的心。其实,希区柯克的作品并非只靠悬念吸引人,其内涵要深刻得多。希区柯克对人类的心理世界有着深刻的体悟。 [点击阅读]
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作者:佚名
章节:112 人气:0
摘要:古希腊(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8世纪)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为人类留下了一笔辉煌灿烂的文化财富。古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就是其中最为瑰丽的珍宝。世界有许多民族,每个民族都创作出了它自己的神话和传说,这些神话都有自己民族的特点,但也都有共同的性质。 [点击阅读]
席特哈尔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0
摘要:席特哈尔塔,这个婆罗门的英俊儿子,这只年轻的雄鹰,在房子的背阴处,在河岸边小船旁的阳光下,在婆罗双树林的树荫里,在无花果树的浓荫下,与他的好朋友并且同是婆罗门之子的戈文达一起长大了。在河岸边,在沐浴中,在神圣的洗礼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太阳晒黑了他的浅嫩的肩膀。在芒果树林里,在孩子们游戏时,在母亲哼唱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在他那身为学者的父亲教诲时,在贤人们讲话时,浓荫融入了他的乌黑的眼睛。 [点击阅读]
幕后凶手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任何人在重新体验到跟往日相同的经验,或重温跟昔日同样的心情时,可不会不觉为之愕然的吗?“从前也有过这样的事……”这句话总是常常剧烈地震撼心灵。为什么呢?我眺望火车窗外平坦的艾色克斯的风光,自言自语地问向自己。从前,我曾经有过一次一模一样的旅游,但那是几年前的事呢?对我来说,人生的颠峰时代已经结束了……我正在肤浅的这样想着!想当年,我在那次大战中,只是负伤的的份儿。 [点击阅读]
幽巷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0
摘要:管家上菜的时候,梅菲尔德勋爵殷勤地俯向他右手的座邻朱丽娅·卡林顿夫人。作为完美的主人而知名,梅菲尔德勋爵力求做得和他的名誉相称。虽然没有结过婚,他还是一位有吸引力的男子。朱丽娅·卡林顿夫人四十来岁,高而且黑,态度活泼。她很瘦,但依然美丽。手和脚尤其精致。她的风度是急促不宁的,正像每个靠神经过日子的女人那样。坐在圆桌对面的是她的丈夫空军元帅乔治·卡林顿爵士。 [点击阅读]
幽灵塔
作者:佚名
章节:42 人气:0
摘要:我要讲的这段亲身经历,其离奇恐怖的程度恐怕无人能比。虽不清楚世上到底有没有幽灵,可我的这段经历,却发生在孤寂山村中一栋传说有幽灵出没的老房子里。故事的主人公就像幽灵一样飘忽不定,徘徊哀叹,而且她还像《牡丹灯笼》中的小露①一样,是个年轻美丽的女子。那是发生在大正初年的事情。虽说已经过去20多年了,但每次当我回想起来,都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做了一个恐怖的噩梦。 [点击阅读]
幽谷百合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0
摘要:“那里展现一座山谷,起自蒙巴宗镇,延至卢瓦尔河。两边山峦有腾跃之势,上面古堡错落有致;整个山谷宛如一个翡翠杯,安德尔河在谷底蜿蜒流过。……我注意到在一棵白桃树下,葡萄架中间,有一个白点,那是她的轻纱长裙。可能您已经知道她就是这座幽谷的百合花。为天地而生长,满谷飘溢着她美德的馨香。而她自己却毫无觉察。无限的柔情充满我的心灵,它没有别种滋养,只有那依稀可见的身影。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