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无影灯 - 第二章02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三部分
  第二章02
  更新时间2009-8-14 14:14:55 字数:5263
  “因为一时弄不清楚,就暂收了他3万日元押金。”
  护士长说这话时,仿佛是她自己做的事似的,“不过,听说那人烂醉如泥,暴跳如雷,在他安静下来之前,一直关在厕所里。”
  “厕所里?”
  律子突然发出一声狂叫。
  “而且是门诊女厕所。”
  “谁是昨晚的值班大夫?”
  “直江大夫。”
  “噢,上帝!”
  律子夫人听说是直江,立即把将要出口的责难吉词收了回去。
  “那么,患者现在哪里?”
  “三楼的三等病房里,今早睡得倒很安静。”
  “病房里没有他的同伙吧?”
  “没有,就他自己。”
  “不要让他的同伙随便进入。”
  “我已经告诉挂号室的饭野了。”
  “缝了不少针吧?”
  “以额头为中心,向外有四处伤。”
  护士长把今早刚刚从伦子看阿薰那里听到的事,原原本本就像她自己也在场一样地回答说。
  “干得漂亮!”
  “不过,院长先生,尽管那人喝得烂醉,而我们竟把一位正在流血的患者关进女厕所里,似乎不大妥当。”
  “后来,厕所没弄坏吗?”
  “血迹已经擦掉了。只是中途患者的同伙对关进厕所而发牢骚。”
  “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听说直江医师好歹给顶了回去。”
  院长不喜欢“治中出乱”,也丝毫不愿自找麻烦,他一心想平安无事地赚钱。
  “后来,那伙人没再来说什么吗?”
  “这个呀,刚才挂号室接到一个奇怪的电话,说是‘你们医院的值班大夫还是那么常喝酒吗?’”
  “值班大夫喝醉酒?”
  “昨天晚上,直江大夫好像是喝了点儿酒。”
  “……”
  “于是,方才我到护士宿舍去问了刚下班的志村和宇野两人。志村说不知道,而宇野则说也许喝了一点点儿。”
  护士宿舍在医院楼后,与医院隔着一条小路。除了护士以外,女办事员和司机也住在那里。
  “我认为志村在包庇直江医师。”
  护士长意味深长地看着院长。
  “那电话只说这么一句话吗?”
  值班时,医生多少喝点儿酒,本不值得大惊小怪。从院长的角度看来,他最怕的是长此以往染上酒瘾。
  “我想对方只是骚扰一下,第一次就说这么一句便挂掉了。”
  “还挂来第二次了吗?”
  “没有,还没挂。”
  护士长尽管没撒谎,但多少有些夸大其辞。
  “还不是因为他的同伙感到患者被塞进厕所里太窝囊了!”
  护士长发现院长生气地默不作声,便向律子夫人征求意见似的说:
  “您说对吧,不管他怎么耍酒疯,这么做确实有点胡来。”
  律子夫人点头称是时,走廊一侧办公室的门无声地开了。大家回过头来,见直江医师已经站在那里了。
  “啊?是您,请坐!”
  事务长首先搭话,指着院长旁边的沙发说.
  “早上好!”
  院长和律子夫人齐声说。直江默不作声地点点头走到里边来了。
  “院长先生,您今天不到门诊室去了?”
  护士长急忙以庄重的语调改变了话题。
  “有人给我介绍患者来了吗?”
  “目前似乎还没有。”

  “我今天一上午都呆在这里,如果有找我的患者,就打个电话来!”
  “明白了。”
  护士长恭恭敬敬地施上一礼走出房间。律子夫人和三树子见她走了便朝邻室的更衣室走去,事务长看起文件来。
  “昨晚值夜班您够辛苦的!”
  从院长的立场上说,医院的医师只是个被雇佣者,但院长对医师的用语都是很谦恭的。一方面因为愿意到私人医院里供职的医师少,即所谓的供不应求,另一方面也因为直江在大学里就是颇有地位的人,院长对他另眼相看。
  “没什么……”
  直江的脸色依然苍白,与其说是昨夜值班的缘故,不如说这是他的一贯脸色。
  “听说有个什么醉汉打架的患者来院医治?”
  “只是把脸划破了。”
  “听说你把他塞进厕所里了?”
  “因为他胡闹。”
  “真是个妙计!”院长微笑着,漫不经心地说。
  “不过,这件事若是他本人以及同伙们醒悟过来,会发火的。”
  “也许会发火。”
  “发了火,就要添些小麻烦吧?”
  “到了那一步,就让他出院。”
  直江满不在乎地说。经直江这么一说,院长认为也确实如此。
  “直江医师要咖啡吗?”
  三树子从隔壁房间走进来问。
  “不,什么也不要。”
  “别这么说,那就喝杯茶吧。”
  “好的。”
  “爸爸您呢?”
  “给我也倒杯茶吧。”
  三树子到开水器的水龙头前沏茶去了。院长更不想在昨晚患者身上过多追问。直江默默地看着正面窗户。窗外洋溢着即要逝去的秋光。律子夫人从更衣室返回办公室,向直江微微点头致意。
  “您找我有什么事?”
  院长点着一支烟,然后问道。
  “是啊,有点儿小事。”
  直江说完,似乎难以开口向四周环视了一下。
  “要不就到院长室去?”
  “好的。”
  两人站起来,夫人和三树子疑惑地望着他们。
  他们在院长室面对面坐下后,直江开口说话了。
  “有个叫石仓由藏的患者,您也许知道吧?”
  “因胃癌从t大学医院转院来的患者吧。”
  佑太郎想起了今早在车中听律子告诉他,说有人传言直江给石仓老人使用了过多的烈性麻醉药。
  “那位患者同您在私人方面有什么……”
  “不,我并不特别了解他。”
  “是吗?那就没有大问题了。”
  “那个患者发生了什么事吗?”
  “他要求我给他做手术,最近三番五次地要求。”
  “手术?”院长惊讶地抬头看着直江。
  “可是,这个人不是因为胃癌转移,手术为时已晚才被t大学医院推出来的吗?”
  “原本是这样,可他本人并不知道内情。他被t大学医院撵出来时是说出院的。因为总未彻底治愈,便索性要求给他做次手术。”
  “他认为做一次手术就能彻底治好吗?”
  “他依然认为他的病是胃溃疡。”
  “他的癌细胞确实扩散到脊椎了。”
  “现在又从后腹膜扩散到腰椎了。”
  “这么说,即使做手术,也不能全部摘除癌喽!”
  “是不可能。”
  “若是切除胃的主病灶,能不能暂时舒服些?”
  “不能!”

  直江斩钉截铁地回答。
  “癌细胞会由于手术刀的刺激更加活跃地繁殖起来,加上做手术要消耗很大体力,反而会加快死亡。”
  “是啊!”
  “这对延长余生毫无意义。”
  院长的专业虽是内科,但对这类常识也是知道的。
  “你打算做一次没有意义的手术吗?”
  “不,我没有说准备做那种手术。”
  的确,直江既没说做手术,也没说不做手术。
  “这么说,你已经拒绝他了?”
  “不,也没拒绝。”
  院长喝了口茶水,然后将杯子放到茶几上。
  “那么,你还想做喽!”
  “患者热切地期待着,我想做一下也无妨。不过,做了这样的大手术,照他那样身体连两个月也活不成。这么一来,那就是明显的因手术而造成了病情恶化,我可不想那样做。”
  院长点了点头。
  “然而,如果不给他做手术,他会越发感到不安的。”
  “不过,这也没有办法。那就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没有做手术的必要。”
  “问题就在这里啊,当大学医院弄清了是胃癌时,好像对他说过:你这是胃溃疡,最好做次手术什么的。可是,后来让老人出院时,又说不做手术也可以。他对这种突然改变的说法总是放心不下。”
  “真是件棘手的事!”
  让癌症患者觉察不出自己是癌症而安安静静地等死也并非易事。从前,院长也曾为这类事动过脑筋,但最近所有的癌症患者都交给外科去医治了,所以,作最终结论便成了外科医生的工作。
  “家属方面是什么意见?”
  “他们完全不抱希望了,说按照患者的要求去做就可以。”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院长摸了摸脸。
  “后来,我从多方面分析,仍然认为做这次手术好。”
  “那么一来,他会因手术而很快死去,对医院很不利。”
  这样做确实会牵扯到院内患者的舆论和医院的声誉。
  “若是有一种既做了手术又同没做手术一样能延长患者生命的方法,您认为如何?”
  “难道有这种方法?”
  “有。”
  “你说怎么办?”
  直江捻灭挟在指间的香烟。
  “光进行剖腹。”
  “光剖腹?”
  “从这到这切开一条刀痕,您看怎样?”
  直江用他的长手指在白大褂上从自己的脐部向下划一直线说。
  “老实说,光剖开皮肤表面就够了,但是,既然动了手术,索性连腹膜也剖开,顺便观察一下萨部情况。”
  “唔,有道理!”
  “这么一来,既不会因做手术使身体衰弱,本人也会因做了手术而安心。”
  院长一点头同意,直江又拿起一支香烟。
  “可是,手术时间过短,本人要察觉出来怎么办呢?”
  “麻醉采取全身麻醉,剖腹、缝合之后剩余的时间让他依旧躺在手术台上他也不知道。”
  “这倒也是。”
  这一阵子忙于名誉职务的院长对外科手术方面完全是无知的。
  “只剖开皮肤和腹膜,虽然不必输液,但也要照输不误。”
  “进食怎么办呢?”
  “如同做胃溃疡手术一样,禁食四五日,然后,尽早恢复普通饮食。”
  “很有道理。”
  “对他说手术情况良好,他会相信的。”
  “手术后恢复得这么快,他不会产生疑心吗?”

  “这一点请您放心。对于疼痛的感觉最灵敏的部位只是皮肤和腹膜,胃和其他脏器几乎没有痛神经,只要是表皮被切开了,不管是笑还是起身都同一般手术一样感到疼痛。”
  院长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望着直江的脸说:
  “好吧,何时进行手术呢?”
  “我想是否在后天下午进行。”
  “是星期五呀。”
  “是的。如果患者问到您时,请说是做胃部分切除手术,我们要保持口径一致。”
  “我知道啦。”
  院长应允道,他认为直江的设想很高明,但又有些害怕。
  “还有一件事……”
  直江放下他架着的二郎腿说。
  “大概下周花城纯子要来住院。”
  “花城纯子?”
  院长觉得很耳熟。
  “是的,就是著名歌手花城。”
  “啊,原来是她要住院?”
  花城纯子从去年夏天开始唱流行歌曲而一举成名,顿时成为一名红歌星。今年她才21岁,演唱时总是眯缝着眼睛,颤动着微启的嘴唇,那种神态蕴藏着妩媚的魅力。与她同时出名的那个k歌星,深受小伙子仰慕,而花城纯子则极受中年男性的推崇。
  “她,什么地方不好?”
  “堕胎!”
  “噢?堕胎?”
  “快满三个月了。”
  院长对花城纯子也很倾心。他觉得:她年纪轻轻却有一种妩媚的妖艳,这一点足够挑起中年人的春心来。
  “同谁搞的呢?”
  “不知道。”
  “谁介绍她来的?”
  “我大学时代的一个同学跟她的经纪人相识,从这条线上,托我悄悄地在医院里处置一下。”
  “原来如此。”
  院长叹息着应允道,但仿佛突然想起了什么,说。
  “这么说,您已经给她诊察过了?”
  “是的,昨天”
  “啊,昨天她到这里来啦?”
  “对,她戴着太阳镜,毫不引人注意,好像谁也没有觉察。”
  “花城纯子是她的艺名吧?”
  “真名叫山口明子。”
  “这名字倒很平常。”
  “她希望能住上六楼的特等病房,一天就行。”
  “这当然。”
  特等病房一天的住院费是1.5万日元,若能保住秘密并不算贵。
  “手术由您来做?”
  “是的,因为她的经纪人再三恳求,所以……”
  “真够呛。住院后能让我见上一面吗?”
  院长开始泛起了一股春情。
  “当然可以。”
  “不过,她这么小小年纪也真干得出来!”.
  “是她不走时运。据那位同学说,这种事在文艺界已经司空见惯了,也许因为她一时疏忽所致。”
  “照这么说,前几天s也是这样喽。”
  院长举出了一个最近以来名气稍有低落的电视女演员的名字。她也在这个医院里打过胎。
  “根据她的日程安排,希望在下周三进行。那天,请设法留出一间特等病房来。”
  “我记下了。”
  “不用说,这也要保守秘密。”
  “是是,我懂。”
  “那就拜托啦。”
  “还有……”院长把刚刚站起来的直江叫住,“昨晚住院的那个流氓请你要处理好哟!”
  “您只管放心。”
  直江回答一句,轻施一礼走出房间。
或许您还会喜欢:
沉船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谁都不怀疑哈梅西是准能够通过法科考试的。执掌各大学的学术女神,一向都不断从她金色的莲座上,对他撒下无数的花瓣,赐给他各种奖章,并使他屡次获得奖学金。大家以为,考试完毕后,哈梅西一定要马上回家了,但他却似乎并不十分急于收拾他的行囊。他父亲曾写信给他,吩咐他立刻回去。他回信说,等到考试的结果一公布,他马上就动身。安那达先生的儿子卓健拉是哈梅西的同学,和他住在紧隔壁。 [点击阅读]
神秘岛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神秘岛》是凡尔纳著名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的最后一部。在这部中,他把前两部情节的线索都连结了起来。神秘岛》中,船长是一位神秘人物,一直在暗中帮助大家。后来由于神秘岛的火山活动,岩浆堵住了岩洞口,使潜艇无法离开。船长帮助大家逃离后,自己说什么也要坚持与陪伴了自己一生的潜艇和伙伴在一起。最终当然是永远地留在海底了尼摩船长本是印度的达卡王子。 [点击阅读]
福地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海尔曼·布霍尔茨——德国人,罗兹某印染厂厂长卡罗尔·博罗维耶茨基(卡尔)——布霍尔茨印染厂经理莫雷茨·韦尔特(马乌雷齐)——布霍尔茨印染厂股东,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马克斯·巴乌姆——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布霍尔佐娃——布霍尔茨的妻子克诺尔——布霍尔茨的女婿马切克·维索茨基——布霍尔茨印染厂医生尤利乌什·古斯塔夫·哈梅施坦(哈梅尔)——布霍尔茨的私人医生什瓦尔茨——布霍尔茨印染厂公务员列昂·科恩——布霍尔 [点击阅读]
荒岛夺命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一部优秀的通俗小说不仅应明白晓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群众生活,而且应该成为社会文化的窗口,使读者可以从中管窥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美国小说家内尔森-德米勒于一九九七年写出的《荒岛夺命案》正是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以其超凡的叙事才能,将金钱、法律、谋杀、爱情、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等融为一炉,演释出一部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而又发人深思的侦探小说。 [点击阅读]
魔都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以文字构筑的人生舞台──久生十兰曲辰先想一下,1902年的时候,《莫格街谋杀案》现世满一甲子,《血字的研究》刚出版十五年,推理小说正处在我们所谓的“光荣时代”;而即便《科学怪人》与H?G?威尔斯的眾多作品早已出现,但科幻(SF)这一个名词,却还要等到十几年后,才会开张营业,正式成为一个可以标识的文类;尽管爱丽丝当时已经追著兔子跑到了几十年, [点击阅读]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位重要的旅客叙利亚。一个冬天的早晨,五点钟。阿勒颇城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陶鲁斯快车。它由一节炊事车、一节义餐车、一节卧铺车厢和两节普通客车组成。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法国陆军中尉,他身着耀眼的军装,正和一个小个子谈话。这小个子连头带耳都用围巾里着,除了一个鼻尖通红的鼻子和两个往上翘的胡子尖外,什么也看不见。 [点击阅读]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结局(1)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字叫爱迪的人,故事从结尾处爱迪死在阳光下开始。从结尾开始讲一个故事,似乎颇为奇怪。但是,所有的结尾亦是开端。我们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爱迪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小时,像大部分其它时间一样,是在“红宝石码头”——壮观的灰色大海边上的一个游乐场里度过的。 [点击阅读]
八百万种死法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我看到她进来。想看不到也难。她一头金发近乎银色,要是长在小孩头上,就叫亚麻色。头发编成粗辫子盘在顶上,用发针别住。她前额高而平滑,颧骨突出,嘴巴略大。加上西部风格的靴子,她得有六尺高了。主要是双腿长。她穿着紫色名牌牛仔裤,香槟色皮毛短上衣。雨时断时续下了一整天,但她没带伞,头上也没有任何遮挡。水珠在她的发辫上闪烁着,像钻石。她在门口站了会儿,四下张望。这是周三下午,三点半左右。 [点击阅读]
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亨利·米勒(HenryMiller,1891年12月26日-1980年6月7日)男,美国“垮掉派”作家,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最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和业余画家,其阅历相当丰富,从事过多种职业,并潜心研究过禅宗、犹太教苦修派、星相学、浮世绘等稀奇古怪的学问,被公推为美国文坛“前无古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