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午夜凶铃 - 第二卷 第二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8月20日星期日
  啊!暑假就要结束了,什么好事都没碰到,谁来救救我?救救我这个可怜的人吧!我有一辆400毫升的摩托车,长得相当英俊,认识我很划算哦!
  A·Y·
  写着写着,好像变成征求笔友的自我推销文案了。
  有些在这里共度两人时光的情侣们以嘲讽的文字将回忆写在笔记本上,也有一些人明明白白地把自己想要找个伴的心情反应出来。
  8月30日星期四
  警告!没有胆量的家伙不要看这个,你会后悔的!
  嘿嘿嘿!
  S·I·
  这篇的日期——8月30日正好是那4个人投宿的第二天,“S·I·”应该是岩田秀一的缩写,而且只有他写的内容跟其他人不一样。
  (这是怎么回事?他说不要看这个……
  “这个”到底是什么?)
  浅川暂时合上笔记本,不料却发现笔记本的侧面有一道小细缝。当他将手指伸进细缝里面,笔记本立刻随之打开,岩田秀一写的几行字登时映入眼帘。
  (为什么这一页会自动打开呢?
  或许是那4个人曾把某个东西夹在这本笔记簿里面,由于重量压迫到内页,因此这一页至今仍维持能自动打开的状态,而放在笔记本里的“东西”一定就是岩田秀一写的“不要看这个”中的“这个”。)
  浅川环视四周,找遍电话机下面的每个角落,却连一支铅笔也没发现。
  他重新坐到沙发上,继续往下看。
  接下来的日期是9月1日星期六,上面写的尽是一些平淡无奇的内容。
  (不知道这一天投宿的大学生是否看过“这个”,尔后的记载并没有提起跟“这个”有关的内容。)
  浅川合上笔记簿,点了一根烟,陷入沉思。
  (既然上面写着“没有胆量的家伙不要看这个”,那么,“这个”的内容一定相当恐怖�#�)
  他随意翻开笔记,用手轻轻地压着。
  (还是去问管理员8月30日的客人回去之后,小木屋里面是否留下奇怪的东西。可是,他会记得吗?
  嗯,如果是很奇怪的东西,他应该会记得才对。)
  浅川一站起来,视线突然被眼前的录像机所吸引。
  此时电视画面是一个拿着吸尘器的女演员正追着丈夫跑,大概是某家家电厂的广告。
  (对了,如果被录像带的重量压迫,笔记簿的那一页一定会自动打开。)
  浅川弯腰捻熄香烟,脑中倏地浮现刚才在管理员办公室看到的录像带。
  (或许他们是看到一部恐怖的电影,便想把这种乐趣推荐给别人。

  如果只是这样……那么岩田秀一为什么不用“专有名词”呢?
  譬如:他想告诉大家《13号星期五》这部片子很精彩,大可直接说出片名,根本不必用“这个”来代替啊!
  由此推断,或许他说的“这个”是一种只能用“这个”来形容的东西,根本就没有特定的名词。
  既然目前没有发现其他线索,那么姑且试试这条线也没啥损失。
  更何况我一直呆呆坐在这里东想西想,也不会有任何结论出来。)
  浅川一打定主意,立刻走出玄关,爬上石阶,然后推开管理员的办公室大门。
  柜台里依然看不到管理员的人影,只听到电视机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
  但是在浅川还没出声前,管理员已经从里面探出头来。
  于是他只好支支吾吾地找个理由说:
  “我想来借一些录像带。”
  管理员一听,马上展露愉悦的笑容回道:
  “请便,您喜欢什么就选什么,每一卷收费300元。”
  浅川点点头之后,走到橱柜前面,发现这里尽是一些恐怖录像带。例如:《地狱之家》、《黑色恐怖》,还有《大法师》、《凶兆》……,都是浅川学生时代就看过的影片。
  (应该还有一些我没看过的恐怖电影才对。)
  浅川从这一头看到另一头,始终找不到一部足以引起他兴趣的片子。
  他再度按照顺序在200多卷带子中搜寻,结果看到最底下一个架子的角落里有一卷没有盒子装的录像带,其他带子的护套上都印着剧照或写着片名,惟有这卷录像带连卷标都没有贴。
  “那个是什么?”
  话一出口,浅川才发现自己用了“那个”的代名词。
  没有特定名称的事物,除了用代名词来形容之外,似乎也没有其他称谓。
  管理员表情困惑地皱起眉头,“啊”了一声,然后拿起那卷带子说:
  “这东西没什么内容。”
  (咦?他知道这卷带子的内容吗?)
  “你看过吗?”
  浅川小心翼翼地问道。
  “这个嘛……”
  管理员歪着头思索,看来他也不知道这卷录像带为什么会摆在这里。
  “这卷带子能不能借我看?”
  管理员没有回答浅川的问题,反而用力地拍一下自己的膝盖。
  “啊!我想起来了,这卷带子是客人丢在客房里的,我原先以为是这里的带子,所以就把它带回来了。”
  “这卷带子是不是丢在B4号房里?”
  浅川不动声色地追问。
  只见管理员一边笑,一边摇头说:

  “这种事情我怎么会记得呢?况且已经是两个月前的事情了……”
  浅川继续问:
  “你看过这卷带子吗?”
  管理员依旧摇摇头,不过脸上的笑意却消失了。
  “没有。”
  “请把这卷带子借给我吧!”
  “你想录电视节目吗?”
  “嗯,是……”
  管理员瞄了一眼那卷录像带说:
  “板子已经拆掉了……你看,防录板子已经被拆掉了。”
  浅川开始有些心急,不禁在心中骂道:
  “你这老家伙!我说借就借,乖乖交给我不就得了!”
  可是不管浅川先前喝了多少酒,他就是没办法用强硬的态度对待别人。
  “帮个忙嘛!我马上就会还你的。”
  他低头哀求道。
  管理员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不明白这位客人为什么对这卷录像带如此感兴趣。
  (难不成其中有什么精彩的画面,真后悔当初捡到时没有先看。)
  管理员突然很想立刻放映这卷录像带来看,但是客人的要求又不能拒绝,于是他只好把带子递给浅川。
  浅川想掏钱,却被管理员制止道:
  “不,我不能收这卷带子的费用。”
  “真是谢谢你了,我待会儿就拿回来还。”
  说完,浅川举起拿带子的手挥了挥。
  “如果里面的内容很有趣,请你马上告诉我一声。”
  管理员的好奇心霎时被挑了起来,而且这里的带子他全都看过了,再也引不起他的兴趣。
  (为什么我会漏掉那一卷带子呢?明明是打发时间的好东西……不过那卷带子里也可能只是录一些无聊的电视节目罢了……)
  管理员一直认为那卷带子很快就会被送回来,可是……
  2
  浅川检视手上这卷录像带,发现它是一卷120分钟的普通录像带,而且就如管理员所说,上面防录用的板子已经被拆掉了。
  他打开录像机的开关,把录像带推进去,然后盘坐在电视机前面,压下按键后,随即
  传出带子转动的声音。
  浅川揣测这卷录像带中是否隐藏着解开那4个青年男女猝死的关键,只要能发现一点点线索,他就很满足了。
  (应该不会有危险吧!
  只是看个电视,不可能会引发致命的危险才对。)
  这时候,电视里面发出一段噪声,并且画面剧烈晃动着。
  浅川动手调整了一会儿,画质渐渐清晰,接着出现一幅漆黑的画面。
  由于一直没有声音传出,浅川不禁凑上前去确认机器是否出了故障。
  (“警告!没有胆量的家伙不要看这个,你会后悔的……”)

  岩田秀一的话在浅川的脑海里复苏了。
  (我应该不会后悔吧!)
  浅川以前在跑社会新闻时曾经看过许多惨不忍睹的场面,至今都不曾后悔过,这也是他惟一感到自豪的地方。
  漆黑的画面上开始出现针头般大小、闪闪烁烁的光点,接着慢慢膨胀起来,不断地往左右两边飞窜,然后在左边停住。
  不久,闪烁的光点分散开来,像蚯蚓一般地蠕动着,缓缓形成模糊却又充满命令口吻的6个字——“一定要看到完”。
  这6个字消失之后,又浮现“会被亡魂吃掉哦”这些文字。
  “亡魂”是指什么目前不得而知,但是“吃掉”这个字眼看起来倒是相当骇人。
  仔细斟酌之后,前后这两句话之间似乎省略掉“否则”这个转接词。如果加上转接词,那么这两句话是在威胁观看者不可以看到一半时停止播放,否则会遭遇悲惨的下场。
  “被亡魂吃掉哦”这几个字渐渐将漆黑的画面推开,慢慢变成带着斑点的乳白色,看起来像是重迭在画布上的影像。
  这些影像一直蠕动着,仿佛在寻找出口,又像是一股即将迸出的莫名能量、生命跃动,无情地吞噬周围的黑暗。
  浅川并没有要按下停止键的念头,因为这股能量让他觉得很舒服。
  紧接着,黑白画面上猛然跃出一团红色液体,同时传来一声地动声。由于这个地动声听起来十分诡异,不像是从小小的扩音器里发出来的,因此让人产生一种房子正在摇动的错觉。
  鲜红液体爆发开来,四处飞溅,有时还占满整个画面。
  画面从黑色变成白色,接着又转变成红色,始终没有出现自然色彩。这种抽象意识和色彩的鲜明变化,让人产生疲惫感。
  这时候,画面仿佛洞悉观看者的心理一般,鲜红色彩瞬间消退,进而出现一座火山。
  这座火山以晴朗的天空为背景,白色烟雾袅袅上升,摄影机的位置是在山麓一带,底下则覆盖着一片黑褐色的熔岩流。
  顷刻间,画面再度被黑暗所吞噬,蔚蓝的天空顿时变成一片漆黑。数秒钟后,鲜红色液体从画面中央迸散开来,朝下方流动。
  画面呈现出一幅红艳艳的燃烧景象,隐约可以分辨出火山的轮廓,和之前那些模糊的影像比起来,显得具体多了。
  画面进行到这里,一般人都可以看出这是火山爆发的景象,炽热的熔岩流从火山口倾泻而出,往山谷间流。
或许您还会喜欢:
猜火车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4
摘要:欧文·威尔士,苏格兰著名作家,曾凭借《猜火车》一书被称为“药物时代的桂冠诗人”。这本书因为真实描绘苏格兰地区的下层人民生活而成名,其在1996年改编成电影,更是成为经典。一九五八年出生于爱丁堡雷斯市,他是个广受赞誉的苏格兰小说家,《猜火车》是他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作品。 [点击阅读]
恶意
作者:佚名
章节:14 人气:5
摘要:事件之章野野口修的笔记一事情发生在四月十六日、星期二。那天下午三点半我从家里出发,前往日高邦彦的住处。日高家距离我住的地方仅隔一站电车的路程,到达车站改搭巴士,再走上一小段路的时间,大约二十分钟到了。平常就算没什么事,我也常到日高家走走,不过那天却是有特别的事要办。这么说好了,要是错过那天,我就再也见不到他了。 [点击阅读]
苏菲的世界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话说我对哲学产生兴趣是在研一时的自然辩证法课堂上。那是位颇为娘娘腔的老教授,本行研究人脑和意识,业余时间教授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史。不像其他政治课老师只晓得照本宣科,这老头有相当牛逼的学术基础,从古希腊哲学的朴素唯物主义,讲到近现代一系列科学危机,一贯而至,娓娓道来,一面精彩轻松的讲解着各种科学定律,一面逐步揭开科学背后的思辨踪影;当然作为一位老右愤, [点击阅读]
午夜凶铃
作者:佚名
章节:36 人气:2
摘要:?19月5日晚上10点49分横滨数栋14层公寓和三溪园住宅区的北端紧紧相邻,这些新建的公寓已经有很多人入住。每一栋公寓有将近100户住家,算是人口相当密集了。但是,公寓里的住户们不相往来,彼此也不认识,只有在夜里窗子透出灯光时,才让人意识到这里有人居住。在南边,工厂的照明灯投射在漆黑的海面上,静静地拉出一道长影。工厂的外墙上交缠着无数管线,令人联想到人体内错综复杂的血管。 [点击阅读]
幻夜
作者:佚名
章节:82 人气:2
摘要:昏暗的工厂里,机床的黑影排成一排。那样子让雅也想到夜晚的墓地。不过,老爸要进入的坟墓并没有如此气派。黑影们看上去就像失去了主人的忠实奴仆。它们也许正和雅也怀着同样的心情,静静地迎接这个夜晚。雅也把盛着酒的茶碗送到嘴边。茶碗的边缘有个小缺口,正好碰在嘴唇上。喝干后,他叹了口气。旁边伸过一个酒瓶,把酒倒入他的空茶碗里。“以后在各方面都会有困难,但不要气馁,加把劲儿吧。“舅舅俊郎说。 [点击阅读]
五十度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67 人气:2
摘要:E L James is a TV executive, wife, and mother of two, based in West London. Since early childhood, she dreamt of writing stories that readers would fall in love with, but put those dreams on hold to focus on her family and her career. She finally plucked up the courage to put pen to paper with her first novel, Fifty Shades of Grey. [点击阅读]
血火大地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2
摘要:第一章绿林恶魔1没有风,天黑以后,气温还未降下来。空气的湿度很大,蚊子叮咬着人粘糊糊的肌肤。在巴西偏僻内地长大的日本姑娘水野直子,已经习惯了蚊子和毒虫,对蚊虫的毒素已产生了免疫力,即使受到它们叮咬也没什么反应。如果对它们神经过敏的话,在这里简直无法生活。一阵巨大的声音把直子惊醒。她从粗糙的木床上坐起时,那声音变成了狂吼和怒号。 [点击阅读]
源氏物语
作者:佚名
章节:63 人气:2
摘要:《源氏物语》是日本的一部古典名著,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文学的高峰。《源氏物语》是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所以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日本是个充满矛盾的国家,在歧视女性*的传统大行其道的同时,世界上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偏又出自一位女性*之手,《源氏物语》全书,仅百万字,涉及三代历时七十余年,书中人物有四百多位。 [点击阅读]
龙纹身的女孩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这事每年都会发生,几乎成了惯例,而今天是他八十二岁生日。当花照例送达时,他拆开包皮装纸,拿起话筒打电话给退休后便搬到达拉纳省锡利扬湖的侦查警司莫瑞尔。他们不只同年,还是同日生,在这种情况下可说是一种讽刺。这位老警官正端着咖啡,坐等电话。“东西到了。”“今年是什么花?”“不知道是哪一种,我得去问人。是白色的。”“没有信吧,我猜。”“只有花。框也和去年一样,自己做的。”“邮戳呢?”“斯德哥尔摩。 [点击阅读]
双城记英文版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it was the age of wisdom, it wa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wa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wa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was the season of Light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