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我和我的土匪奶奶 - 第九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也许是头一天路走得多人疲乏了,第二天早上我醒来的时候阳光已经穿过窗户纸照到了我们的炕头上。奶奶躺在炕上睡觉,脑袋用被子蒙得严严实实,我知道她是要多睡一会儿怕我吵醒她,就悄悄地爬起来到外面洗了一把脸。陈铁匠见我起来了,就叫我过去吃饭,吃饭的时候他说要到城外头给奶奶办事去,又详细问了问藏枪的地方,便挑着打铁担子走了。
  过了一阵奶奶也起来了,我听到她在院子里洗脸,就过去问她:“奶奶,今天我们干啥呢?”
  奶奶说:“今天啥也干不成了,等陈铁匠回来了再说。”
  一直到中午时分陈铁匠才回来,他肩了打铁担子,回来以后直接就进了我们的房子,关好门以后才从他的铁匠炉子里掏出我们的枪支,神情紧张地对奶奶说:“今天你们哪也不要去,风声紧得很,城门口保安团又加哨了,我等了一个上午才瞅机会混进来的,不知道咋了,昨天还没有这么紧张嘛。”
  奶奶接过枪扔给我说:“狗娃子,把枪给我擦得亮亮的。”
  陈铁匠见状不敢再多说什么,出去吩咐他媳妇给我们准备午饭去了。奶奶便又躺到了炕上闭目养神,我就把她的枪跟我的枪都拆开来认认真真地擦了一遍。擦好枪我又把梭子里的子弹都卸下来擦拭了一遍,又重新装回梭子,我的枪一次只能塞一颗子弹,所以我也懒得多带子弹,一支枪一颗子弹,这就是我的装备。奶奶见我把枪跟子弹都擦好了,又让我到院子里看看驴喂好了没有,我知道她是怕我闲着难受没事给我找事儿干,就到院子里看那头叫郝五斤的驴。
  “郝五斤”站在院子的角落里打盹儿,面前的瓦罐里有剩下的草料,这驴日的肯定吃饱了。我就拍醒它跟它说话:“郝五斤,逛县城美不美?你这?这一回也开了洋荤了,等回到张家堡子好好给你的伙计们吹一下……”“郝五斤”也不知道能不能听懂我的话,驴脑袋偶尔左右摇晃一下。跟它聊天实在乏味,说是聊天其实跟自言自语差?不多。只有花花能跟它聊,花花奶奶更能跟它聊,花花奶奶耳朵背,跟她说话得扯着嗓子喊,特别累,所以我们都尽量躲开她,不给她跟我们说话的机会。她却特愿意说话,没人跟她说话就找驴说,有时候能跟“郝五斤”聊半天。
  我守着“郝五斤”跟它一样呆愣了一阵子,听到陈铁匠叫我跟奶奶吃饭,就去吃饭。吃饭的时候我才发现奶奶又换了装,她换上了一件洗得发灰了的大襟碎花衣裳,头盘成了一个结,脸也洗过了,没了昨天那种黄蜡蜡的颜色。吃了饭奶奶对陈铁匠说:“我跟狗娃子走呢,你有个准备,没人问便罢,有人问就说我们出城到东头乡里走亲戚去了,然后就直接回家了。”
  陈铁匠惊讶地问:“这阵子你走啥呢?等回去都啥时候了?明天一大早走也不迟嘛。”
  奶奶说:“捉鬼的还怕走夜路?没事,前半夜我们就到了。”
  陈铁匠就送我们出来,奶奶拦住他说:“这阵子人都吃饭,街上人少,你不要出来送,你一送动静大得很,惹人注意呢。”
  我就跟奶奶牵着“郝五斤”来到了街道上。奶奶对我说:“你现在把我叫娘。”我愕然,我这个人嘴硬,让我把除了我娘以外的女人叫娘还不如让我四肢着地爬着走来得方便一些。奶奶看出了我的为难情绪,说:“干脆你装哑巴,啥话都不准说,跟上我走就成了。”我点点头,马上开始装哑巴,牵了驴跟在她的身后。
  奶奶跟我来到一家叫做客来悦的小旅店,让店小二给我们开了个房子,又让他们把“郝五斤”领到后面好好喂上。这个小旅店的院子里排了五幢房子,每幢房子有五间客房,后面还有个院子,茅房、牲口棚等等都聚集在这里。我跟奶奶住的是最靠后院的房子,这里的房子因为离牲口棚和茅房近,所以档次算是最低的,房价比前面的也便宜。房子里是大炕,我跟奶奶包皮了这间房子,我睡在炕尾,奶奶睡在炕头,中间空荡荡地像个打麦场。奶奶躺了一会儿又睡着了,呼噜噜轻轻打着鼾,活像冬天里躲在热炕上睡觉的老猫。鼾声具有催眠作用,我很快被催眠了,也进入了蒙眬状态。似乎刚刚睡着,还没来得及做梦,奶奶却把我给摇醒了:“起来灵醒灵醒吃饭去。”
  我揉揉眼睛,才发现夕阳爬到了房梁上,已经是黄昏时分了。我跳下炕精神有些亢奋,今天晚上应该还可以吃到猪头肉,说不定还可以外加一碗甜胚子,我发现奶奶也特爱喝那玩意儿。
  “这狗日的在哪个老鼠窟窿里藏着呢?”奶奶并没有马上出去吃饭的意思,盘腿坐在炕上若有所思,愁眉苦脸。
  “你说谁藏了?”
  “红鼻子嘛,还有谁,昨晚上我到保安团转了半夜,硬是没有摸出红鼻子的下落。”
  我这才知道奶奶昨天夜里是到保安团找红鼻子去了。如果找到了,也许此刻红鼻子已经变成了死尸,也许此刻奶奶自己变成了死尸或者俘虏。奶奶这种做法不符合我们的行事准则,没有接应,没有安排好退路,等于自杀。
  “咋不弄个活口问一下?”我给她出主意。
  “不成,那些?本身就跟惊了弓的雀儿一样,捉个活口人家防得就更紧了。”
  奶奶说的是成语惊弓之鸟,这是她擅长的语言方式,她能把所有的成语变成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比方说杯弓蛇影,她就能说成“把水杯子里的弓影子当成蛇哩”,意思完全对,却变了个说法,这么复杂的成语她都能用大白话说出来,那些比较常用、比较普及的成语她用大白话说得就更溜了。比如:“藕断丝连”,她就说成藕断丝不断,再比如“蛇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她就说成“蛇没头就不会爬,鸟没头就不会飞”,我们后来也都跟着她这么说。至今我无法得知她这种语言能力是怎么锻炼出来的,文盲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根本不懂成语的意思,也根本说不出什么像样的成语来,可是她就能随口用大白话把成语表达的意思准确无误地说出来,我对她这一点挺佩服的。
  “今夜里我再去转一下,要是明早上不回来你就走,不要等我,也不要到陈铁匠家里去了,免得牵连人家。”
  她这是不甘心,她这一次来倒不见得是非要把红鼻子怎么样,也就是摸摸底、踩踩盘子,如果顺手能把红鼻子做了当然更好,如果不顺手也得把红鼻子的下落和活动规律摸清楚,她昨天夜里一无所获,自然是极不甘心,我估计今天晚上她可能要做更冒险的事,所以她才事先关照我一声。我没说话,点点头,我左右不了她,谁也左右不了她,能左右她的只有她自己。
  “狗娃子,你过来,跪到地上。”我有些蒙,我自认为并没有犯什么错误,她罚我跪下干什么?心里疑惑不解,我却还是老老实实地跪到了地上。奶奶说:“你把手放到胸口上起誓。”我这才明白她是让我起誓,并不是我犯了什么过错罚我,我就把手放到了胸口上。

  “我说一句你跟上说一句:我起誓……”
  我就跟着说了一句:“我起誓……”
  奶奶接着说:“我保证按照奶奶吩咐的话去做,不然……”可能她事先没有想好如果我不按照她吩咐的去做应该受到什么处罚,说过“不然”之后就没有往下说,眼球咕噜噜转着想词儿。这种赌咒发誓的事情我见得多了,便不等她想出合适的词来,就学着别人在这种时候常说的那种话替她说了:“要是我不按照奶奶的吩咐做,我就天打五雷轰,死无葬身之地。”
  奶奶叹了一口气说:“唉,我不忍让你发这毒誓,既然你自己说了我也没办法。”然后非常严肃地对我说:“你牢牢给我记住,万一我失手了,你不准管我,直接就回张家堡子去,回去以后不准再跟伙里的人来往,老老实实跟张老爷子一家过活,你的事情我已经给张老爷子安排好了,长大了你就跟花花成亲,想起我了给我在野地里烧上一撮撮纸就成了。”
  这段话刚说的时候她的语气凄厉坚决,到后来便有些幽幽的伤感之情,我的心里也苦苦地难受,眼泪涨得眼眶子酸痛,我却忍了,这是我在伙里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我忽然想到临出发的时候她抽空给我和花花定了亲,原来就是在给我安排万一她失手后的出路。我在心里默默起誓:如果奶奶万一失手了,我一定要替她报仇,就像她对大掌柜一样,不报仇我就不跟花花成亲。心里这样想,嘴上却不说出来,点点头算是答应了她。
  奶奶养了我这么多年,对我的脾性了解得一清二楚,我蒙不了她,她叹息了一声,说:“狗娃子,奶奶死了你不按奶奶说的做,奶奶就白养你一场了。”说完之后,就那么呆呆地坐着,眼珠子咕噜噜地转动,这又是她的一个特点,我们一般想事儿的时候眼珠子是固定不动的,除非有意想看什么东西。她想事的时候眼珠子却转个不停,看上去好像她在打什么鬼主意,其实她什么鬼主意也没打。大掌柜挺烦她这种表情,曾经在我面前骂过她:“你奶奶眼珠子咕噜噜一转就是打鬼主意呢。”
  “走,喂肚子去。”奶奶忽然蹿到地下,整整脑后的发髻,“吃饱了就回张家堡子。”
  我知道奶奶打定主意这一回不下手了,八成是怕我也陷在这里,想着先把我扔给张家老爷子,然后再杀回马枪,那样她就没了后顾之忧。我跟了她这么多年,她也蒙不了我,想什么我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我的心情忽悠一下子就轻松了,起码,今天晚上奶奶不会再去冒险,也不会失手了。我跟着她出了门,临出门我把我的独橛子塞到了裤裆里头。这是李大个子教我的,他说把枪跟牛牛放到一搭里,对枪跟牛牛都有好处,枪可以沾人气,用的时候更顺手,牛牛可以沾枪的火气,能跟枪一样硬撅撅地不倒架。至于为什么牛牛跟枪一样硬撅撅地不倒架就好,当时我正要问他,有伙计叫他去赌牌,他就没顾上告诉我,事后我又忘了问,不过我却照他说的实践了。奶奶没有带枪,她的枪带起来不方便。她又把我领到了老孙家猪头,我跟着她又美美吃了一顿猪头肉跟臊子面外加甜胚子。从老孙家猪头出来,奶奶跟我没有直接回旅店,在街道上转了转,既是消食也是观观街景,可能奶奶也想趁机买点零碎。这个小县城的街景也没啥可观的,窄窄的街道上铺着青石板,两边的店铺大都关门了,街道上冷冷清清没有几个行人,过往的行人也大都是城里的熟人,你问我一句:“吃了吗?”我问你一句:“吃了,逛呢?”我跟奶奶这个时候走在街道上,说实话挺碍眼。
  正觉得无聊,却听得街道那头马的嘶鸣声跟人的呵斥声闹成了一团,紧接着就见一匹大黑马驮着一个身穿灰黑色军衣的保安团风驰电掣地朝我们奔了过来,咔哒哒的马蹄声震得街道都颤抖起来。在这匹马的后面,还跟了几个保安团的兵大呼小叫地跑了过来。奶奶一把将我扯到街道边的房檐下面躲避疯跑的马匹和后面追赶的保安团。万万没想到的是,马从我们身边跑过去几步之后,咴律律一声叫唤掉头又跑了回来,马儿放慢了脚步,直接来到了奶奶身边,把脑袋抵到了奶奶怀里亲热地蹭着。
  我呆了,马上骑着的人也呆了,跟上来的保安团士兵也呆了,奶奶反应快,推开马头就要跑,马儿却执拗地转到了她的前面挡住了她的去路,马背上的人突然惊叫起来:“女飞贼,快给我捉了,女飞贼。”
  跟在后面的士兵们这时才明白过来,有的嘁哩咔嚓地拉枪栓,有的张牙舞爪地向奶奶扑了过去。我这时也才明白过来,这匹马正是奶奶跟大掌柜心爱的那匹跟楚霸王的马长相一样的乌骓马,不由暗暗叫苦,这匹马肯定是闻到了或者是听到、看到了奶奶,不懂事的畜生便撒着欢儿跑过来找奶奶亲热,却给奶奶带来了天大的麻烦。我傻了,不知道该怎么样对付眼前的局面。我跟奶奶是出来吃饭的,奶奶身上没有带枪,也不会带她赖以逃跑借力的绳子,即便是她带枪了,带绳子了,这种处境也无法施展,眼看着奶奶被保安团的士兵们团团围住,然后保安团的士兵们便像一群大灰狼一样扑上去把奶奶扭住绑了起来。
  我躲在房檐下面眼巴巴地看着这一切,脑子里像填满了烂棉絮乱糟糟的丧失了思考能力,惊骇让我完全没有了行动的能力,连腿都迈不开了。可能在保安团的眼睛里我是个吃过晚饭到街上闲逛的小孩,再加上奶奶自始至终没有朝我看上一眼,所以他们根本没有注意到我的存在。骑在马上的那个人怒气冲冲却又兴致勃勃地吼叫:“狗日的女飞贼,胆子长到脑门子上了,老子到处找你找不见,你倒送到门上来了……哈哈哈,好得很,两千块大洋又挣上了。”
  骂声里,保安团的士兵们推搡着奶奶离去,看到奶奶被保安团捉走,控制我的惊骇、紧张被痛苦和愤怒取代,我不能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奶奶让保安团捉去,我不能就这样永远失去待我如儿子一样严厉却又温柔的奶奶,我忍不住喊了起来:“奶奶……”
  我这一声喊自然引起了他们的注意,骑马的保安团回过身来马鞭子指向我:“这还有个尕土匪,一搭子捉了。”说着就从屁股后面掏枪。
  日你妈的老子也有枪,这时候我突然想起了藏在裤裆里的独橛子,顾不得多想,从裤裆里抽出枪甩手就是一枪:“砰”,这支独橛子挺争气,关键时刻竟然没有结巴。奇迹降临了,骑在马上的保安团突然之间像是被使了定身法定住了,天已经昏黑,我却仍然清清楚楚地记得他那双惊愕得瞪得有如牛卵子一样的眼睛,还有那只超级大草莓一样高高耸立在面颊上的紫红色鼻子。随即我看到他捂在胸口上的手掌下面涌出了紫红色的液体,他慢慢歪倒,随即一脑袋栽到了马下。
  那些保安团的兵们也惊呆了,傻乎乎地朝我们望着,其中一个保安团的兵离我最近,犹豫不决该不该冲过来抓我,我顺手对着那个离我最近的兵抬手又是一枪,枪却没有响,我这才反应过来,我拿的是独橛子,再装子弹也来不及了,况且我也再没有子弹了。我把枪当成石头随手朝那个保安团的兵扔了过去,太准了,独橛子正正砸在那个兵的脑门上,那个兵吭都没吭扑地倒了下去。趁这机会,我扑了上去,从那个当官的腰里摸到了他的枪,一只嘎嘎新的二十响驳壳,我拉开枪栓顶上子弹,朝着那群保安团哗啦啦就是一梭子,顿时就有三五个兵噼里扑通地倒在了地上。剩下的保安团做出了让我万万想不到的事,他们根本不抵抗,扔下奶奶一声呼啸刹那间就跑了个一干二净,街道上只剩下了保安团的四五具尸体。奶奶的胳膊还被绑着,她朝我跑了过来,我手忙脚乱地给她解开了捆绑,拉着她就要跑。她拽住我说:“狗娃子,你看看你做下啥事情了,你把红鼻子给做了。”

  我随她来到那个方才还耀武扬威骑在大马上,眼下已经变成尸体的保安团跟前,这就是红鼻子,这家伙的鼻子确实够红,够大,鼻头上满是蜂窝一样的坑洼,红丢丢地活像一颗超级大草莓。
  这时候我哪里还有心思认真观赏这个大名鼎鼎的红鼻子,我满脑子只有两个字:“逃跑”,不赶紧跑一会儿保安团的人来了我们再跑就难了。
  奶奶却不着急,告诉我:“狗娃子,把这?的衣裳脱了。”
  我不知道她要干什么,服从她的命令已经成了我的习惯,于是我搬起红鼻子的尸体往下扒他的衣裳,这家伙真够重,搬动他比搬动一头死驴还累,我挣出了一头汗总算把他的武装带、枪套子卸了下来,又累出了一头汗才把他的衣裳扒了下来。我扒红鼻子衣裳的工夫,奶奶跑到了那几个被我打死的保安团身上翻腾着,我看她提了一把刀回来了,就请示她:“裤子扒不扒?”
  “不扒,要他的裤子做啥呢。”奶奶说着,做出了一件让我大惊失色的事情,她用捡回来的那把刀挺费劲地切割起红鼻子的脑袋来!我吓坏了,小肚子抽筋,尿胀得只想马上放水。
  “怕啥呢?只当这是猪头。”奶奶割下了红鼻子的脑袋,竟然还把红鼻子的脑袋在地上磕了磕,尽量把他的血控干净,然后就用红鼻子的衣裳把他的脑袋包皮了起来。
  “给,你提上。”
  我哪里敢提,那颗被割下来的脑袋确实像极了猪头,脖颈子血淋淋的,面部却毫无血色,活像刮洗干净的猪皮,奶奶的刀工实在太差,人头下面的脖腔子里掉出了哩哩啦啦的烂肉串子。太恶心了,我忍不住就地呕吐起来,翻江倒海,把肚子里刚刚吃下去的猪头肉、臊子面、甜胚子一股脑地倒了个干干净净,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能吃猪头肉了,甚至听到“猪头肉”这三个字都犯恶心。
  奶奶利索地把红鼻子的枪套交给我,自己提了红鼻子的头,对我说:“啥话不说,先回旅店。”
  我把红鼻子的驳壳枪装进了枪套子,我的独橛子依然塞进了裤裆里,跟在奶奶后面朝我们住的旅店走,那匹黑马打枪的时候跑掉了,这时候不知道又从哪里钻了出来,踢踏踢踏地跟在我们后面。街道上静悄悄的,并没有我们预料的保安团出现,刚才经过的那场生死搏斗恍若梦境,如果不是奶奶提的用保安团军装裹成的包皮袱洇出的血迹和腥臭味儿,我真的会以为刚才我又做了一场噩梦。
  我跟奶奶领着黑马回到了旅店,进了院子直接回到了我们的屋里,奶奶把红鼻子的脑袋扔到了炕头的地上,咕咚一声,人头着地的声音听起来跟一块木头疙瘩扔到地上的声音极为相似,我强逼着自己不去看那包皮着人头的衣裳。奶奶吩咐我:“去,把掌柜的叫来。”
  我就到前面把旅店掌柜叫了来,来到门口掌柜的见到大黑马,好奇地说:“好马好马,买的还是卖的?”
  我说不买也不卖,自己骑呢。
  进到屋里,奶奶绷着脸说:“我们是南边山里下来的。”说着就把枪在掌柜的眼前亮了一亮,掌柜的条件反射一样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女飞贼娘娘,不对,奶奶,好奶奶呢,你要咋都好说,就是不要伤人啊……”
  奶奶掏出一块大洋给他:“这是我们的店钱,不要找了。”
  掌柜的哪里敢要,一个劲推辞:“奶奶住就住了,要啥钱呢,算了……”奶奶眼睛一瞪:“拿上,你当我们是啥?吃白食睡白炕的?”
  掌柜就颤抖着把大洋接了。
  奶奶说:“你站起来好好说话。”
  掌柜的挣了两挣没站起来,奶奶朝我仰仰头,我就过去把掌柜的搀了起来。掌柜的一站起来我就闻到了一股尿臊味儿,他跪的那一块地上湿漉漉的。我有些好笑,这家伙真不经吓,咋也没咋,尿就吓出来了。
  奶奶说:“你别害怕,我们在你这住一晚上明天一大早就走人,今晚上不出事从今往后我们谁也不认得谁,连面都没见过,今晚上出了事情,明年这个时候就是你的头周年。”
  掌柜的只会点头答应,奶奶吩咐他:“你去给我们弄些凉水,再弄些热水,把马拉到棚里跟我的驴拴在一起,好草好料加上,你亲自弄,不要叫伙计知道了。”
  掌柜的唯唯诺诺地去办了。我着急地问奶奶:“我们还要住一晚上?赶紧走吧,等保安团反过劲来我们就难出城了。”
  奶奶说:“保安团这阵子正乱着呢,他们万万想不到我们做了这么大的事情还敢在城里住下。蛇没有头就不能爬了,鸟没有头就不能飞了,红鼻子死了,保安团哪里还顾得上我们,见了我们他们不跑就算有胆子。”
  我承认奶奶说得有道理,刚才我就一个人,抡了红鼻子的驳壳枪打倒了几个保安团,剩下的不但不反击,反而一哄而散,证明这帮家伙身上确实比我们少了点东西,他们没胆。我对奶奶已经服从惯了,她说啥是啥,她说要住下我就跟着住下,她说要走我跟着走就是了。掌柜的把凉水端来了,奶奶叫我把衣裳脱了,用凉水擦擦身子,我说水太冰了,奶奶说傻瓜,血只有用凉水才能洗干净,我就用凉水把身上脸上都洗了一遍。我洗完了她也用凉水把手脸擦洗了一番。我要去倒水,她不让,自己端了水泼到了门外,回来后又把热水倒在盆里让我烫脚,这是我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待遇,向来都是我给她端洗脚水,哪里敢劳她大驾给我端洗脚水,我推辞道:“奶奶,你先洗,洗完了我再洗。”
  奶奶说:“让你先洗你就洗,啰嗦啥呢。”
  恭敬不如从命,我只好老实不客气地头一次享受了别人给我端洗脚水的待遇。我洗完了,奶奶让我上炕睡觉,她把水端出去倒了,自己又兑上热水才开始烫脚。紧张过后身心都非常疲惫,躺了一阵我很快就睡着了。半夜里我起来尿尿,看到奶奶又不在,估计她又出去干那些踩盘子、探路的事儿去了,就倒头接着睡。躺到炕上,总觉着房子里有股怪味道,猛然想起,这是红鼻子脑袋的血腥味儿,顿时怕了起来,黑洞洞的房子里扔着一颗死人脑袋,我越想越害怕,爬起来点亮了油灯,昏暗的油灯下那个血糊糊的包皮袱扔在炕头的地上,我不敢睡了,似乎一睡着就有不可知的恐怖来侵扰我,我又不敢不睡就这么眼巴巴地守着这颗死人脑袋,那一夜简直是在上刑。

  一直熬到窗户纸都透白了,奶奶才从外面回来,见我没睡觉围个被子坐在炕角落里,奇怪地问:“你不睡觉坐着干啥?”
  我不好意思说我害怕,就说我睡了一觉醒来睡不着了。奶奶看看我,再看看地上的死人脑袋,骂我说:“没出息的货,活人还怕死人?你又不是没见过死人。”
  死人我是见过,而且见过的不少,饿死的、病死的、打死的,我都见过,可是这个却不同,这个是我亲手打死的,我在伙里混了这么长时间,亲手打死人还是头一次。而且,我亲眼看到了奶奶把他的脑袋从脖子上割下来的全过程,这对我的刺激太强烈了,我实在不敢想象,这个人就是我亲手打死的,我也万万没有想到,打死一个人是那么简单,过后却又这么难过。
  奶奶说:“就凭你这胆子,今后咋给伙里当家呢?没事,经得多了就不怕了。”
  我有些惊讶,问奶奶:“你说我给伙里当家呢?”
  奶奶说:“你不当谁当呢?你忘了我们都喝了鸡血酒,盟了誓?谁灭了红鼻子,给大掌柜报了仇谁就是大掌柜。回去把这?的头放到大掌柜坟前头,给大掌柜烧上三炷香,狗娃子就是咱伙里的新掌柜了。”
  我周岁才刚刚十五,我当大掌柜?我自己都觉得好笑。可是奶奶却一脸严肃,一本正经,我能当大掌柜?我有些蒙,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当大掌柜的事。转念想到如果我当了大掌柜,胡小个子、李大个子、王葫芦、四瓣子那些大人都得听我的,就又有些跃跃欲试。
  奶奶收拾了东西,对我说:“咱们回,原来光想着摸摸这?的底子,没想到人不算天算,这?碰到你的枪口口上了,这就是命,命里注定你就是咱伙里的大掌柜。”
  听奶奶说现在就要回去,我有些吃惊,问她:“大白天我们咋回呢?”
  奶奶说:“我说过,蛇没有头就不会爬,鸟没有头就不会飞,昨天夜里我到保安团探了一下,那些?都吓堆了,乱营了,放心大胆地走,光明正大地走,我看谁敢挡咱们。”
  我半信半疑地跟着奶奶来到了街上,奶奶让我骑在大黑马上,她骑在“郝五斤”上,人头又用旅店里的单子包皮了一下,就挂在马脖子下头,奶奶还专门叮嘱我:“到了张家堡子,你把人头提上。”
  我推辞这个光荣任务:“还是你提上,我怕呢。”
  奶奶说:“怕啥呢?今后你就得在死人堆堆里打滚,没有胆子可不行。”
  我其实不是怕这颗死人头,大白天我啥也不怕,我是觉得挺恶心的。奶奶让我骑马,我推让着叫她骑马我骑驴,奶奶说:“你现在骑到驴上是给我们伙里丢脸呢,你就是要威风些,啥也不要怕。”
  这么威风的事情就是让我三天不吃饭我也乐意干,况且还有奶奶在一旁给我当保镖,我还有啥可怕的?奶奶给我整理了一下衣裳,把红鼻子的驳壳枪斜挎在我的肩头,又用布带子在我腰上扎了个腰带,我觉得自己立刻变得威风凛凛起来。她则把两支驳壳枪明晃晃地插在腰带上,逍遥自在地侧身坐在驴背上,我们俩就这样大摇大摆地朝城门走去。
  一大早街道上一个人也见不到,可能昨天傍晚的枪声把这个小县城的居民都吓坏了,谁也不敢一大早出门讨冤枉。不过,我敢断定,在那一扇扇紧闭的门板后面,肯定有一双双眼睛惊恐不安地朝我们窥视。奇怪的是保安团的人也都像消失了一样,昨天大街上还到处可见的灰军衣,今天早上竟然一个也没有碰上。马蹄子跟驴蹄子踏着街道上的青石板,清脆的蹄声在清静的街道上回响,让人心里发紧。来到东街的时候,我才算看到了一个人,是陈铁匠,他从门里露出了那颗跟铁砧子一样棱角分明的脑袋,目光呆滞地看着我跟奶奶,好像从来就没有见过我们一样,我们也装作不认识他,从他的面前走了过去。马上就要到城门口了,我更加紧张,手按在了驳壳枪上,远远地我看到了灰色的保安团,大概有三四个人守在城门口。我跟奶奶坐骑的蹄声惊动了他们,他们朝我们望来,那一瞬间我的头皮紧绷了起来,眼睛也变得格外明亮,我看见了他们惊慌失措的表情,看见了他们衣裳领子上的油腻,看见了他们犹豫不决的眼神,看见了他们惊诧的半张着的嘴……
  预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奶奶骑的驴,那头“郝五斤”突然“啊呜啊呜”地叫了起来,这个季节叫驴的发情期早就过了,这头驴犯什么毛病?在这个关头叫了起来。我正在纳闷,它却急不可待地朝路边一个老头奔了过去,奶奶的呵斥根本没作用,勒它的嚼子也没用,它跑到老头跟前,一脑袋扎在那个老头子的怀里亲昵起来。老头先是愣了一愣,忽然认出了这头驴,抱着驴脑袋哭喊起来:“好我的驴啊,好我的驴啊……”我这时候也认了出来,抱驴脑袋的正是那个跟张老爷子比胡子的郝五斤。
  真不顺,这个郝五斤不知道怎么恰恰在这个时候跟我们碰上了,叫“郝五斤”的驴认出了叫郝五斤的人,头天晚上大黑马出现的情况又在他们身上重演了。两个郝五斤重逢团聚悲喜交加,我跟奶奶却傻眼了,城门口的保安团跟我们相距不到五十米,一人一驴却搂抱着难舍难分。我们不能像对红鼻子那样给郝五斤一枪了事,他只是个跟驴重逢的老百姓,尽管是个跟人比胡子的挺无聊的老百姓,我们也不能为了一条驴判他死刑。驴在郝五斤的拥抱中无论如何不跟我们走,奶奶只好从驴背上跳了下来,顾不上说别的,蹦到我的马上,在马屁股上拍了一巴掌,大黑马便朝城门口奔去,我拔出了枪,奶奶也抽出了枪,我们决心要硬冲出去,谁要阻挡我们,就让他先挡我们的枪子。然而,却没有看到保安团的士兵,他们趁我们让郝五斤缠住的时候,不但没有封锁城门捉拿我们,反而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我们就这样大摇大摆地出了城门。
  回去的路上,我最愁的就是怎么给花花交代,花花太喜欢那条驴了,有时候对那条驴比对我还好,如今这条驴让我给弄没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对花花说。
  我请教奶奶:“咋办呢?花花朝我要驴咋办呢?”
  奶奶说:“真是个娃娃,那驴本身就是人家的嘛,就跟这大黑马本身就是咱们的一样,就给花花说,驴进了城就变成马了。”
  奶奶说得有道理,野山药进了城就变成了牡丹花,野山芽进了城就变成了黄花菜,驴进了城为啥不能变成马呢?我估计花花也能接受这个事实,终究她是个连县城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的山里妮子。
  马到底比驴强得多,我跟奶奶都骑在它身上,八十多里路,我们只走了两个时辰就到了。
或许您还会喜欢:
不夜之侯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点击阅读]
今生今世
作者:佚名
章节:52 人气:2
摘要:据胡兰成说,张爱玲在送给他的照片背面写道:“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世事沧桑,多年后我们知道胡兰成其人,读他的书,却是因为张爱玲的缘故。虽然这有违张爱玲的意愿:“利用我的名字推销胡兰成的书,不能不避点嫌疑。”(一九七七年九月八日致夏志清)在张所着《对照记》中,也压根儿不见他的踪影。 [点击阅读]
余华《兄弟》
作者:余华
章节:70 人气:2
摘要:《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点击阅读]
余华《活着》
作者:余华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前言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 [点击阅读]
凉州往事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1风儿一阵紧过一阵,猎猎风声卷起的,不只是峡谷的惊叫,还有一颗少女的心。水英英幸福得要死了,她还从没跟家远哥这么亲近过这么幸福过呢。五糊爷带上拾粮上路的时候,还是一脑子的雾水。两天前他被青石岭牧场主水二爷召去,原以为是说丫头拾草的事,没想,水二爷只字未提拾草,倒是怪惊惊说,我想让拾粮到院里来。让拾粮去院里?这个老东西,总是做些莫名其妙的事。 [点击阅读]
夜幕下的哈尔滨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清明过去,谷雨快到了。可是哈尔滨的夜晚,还是凉风扑面,寒气袭人。已经抽出嫩芽的柳枝在北风中摇曳着。真让人担心,那经过严冬酷寒,朔风吹打,挣扎而出的嫩绿小叶,会再被这塞外风吹刮得枯萎回去。一九三四年哈尔滨的春天,好像也被日本占领者卡住了一样,竟来得这样迟缓。夜越来越深了,热闹的哈尔滨站前,南来北往的人流早已断了线,通往道里、道外、南岗、马家沟的电车也没有几个乘客了。 [点击阅读]
太阳黑子
作者:佚名
章节:56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月光灰蒙蒙地照在黑色海滩上,最明亮的那一阵子,还不如一些夜泳的女孩的身体皎白闪耀。今天的潮水是二十一点,所以,环岛路沿路海滩夜泳的人很多。因为夜色掩护了天空的变脸,等游泳的人们感到海水、天水忽然密集交混,才恓惶地扑爬上岸。海滩上响起一片被雨打烂似的、此起彼伏的呼应声。高高的海岸线上,环岛路蜿蜒。三个男人闯过红胶质的人行道,拉开刚停在黑色车道上一辆的士车门。 [点击阅读]
尘埃落定
作者:佚名
章节:48 人气:2
摘要:那是个下雪的早晨,我躺在床上,听见一群野画眉在窗子外边声声叫唤。母亲正在铜盆中洗手,她把一双白净修长的手浸泡在温暖的牛奶里,嘘嘘地喘着气,好像使双手漂亮是件十分累人的事情。她用手指叩叩铜盆边沿,随着一声响亮,盆中的牛奶上荡起细密的波纹,鼓荡起嗡嗡的回音在屋子里飞翔。然后,她叫了一声桑吉卓玛。侍女桑吉卓玛应声端着另一个铜盆走了进来。那盆牛奶给放到地上。母亲软软地叫道:"来呀,多多。 [点击阅读]
张承志散文集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离开沙沟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但那弹洞累累的清真寺和闻之已久的红军遗迹并没有留住我们,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 [点击阅读]
新结婚时代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2
摘要:作家出版社隆重推出2010年新版《新结婚时代》在《新结婚时代》中,对于谁是婚姻的“杀手”,王海鸰提出了新的质疑。小说中,引发婚姻矛盾的原因不是个性不合、第三者,或者两人缺乏沟通、相互猜疑,而是无法沟通的城乡间的鸿沟。从某种意义来说,《新结婚时代》比《中国式离婚》更沉重。门当户对该不该,许多读者从这本书中的两代人三种个性婚恋中展开了话题。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