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 第一章(3)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第一章(3)
  五点我们从书房转移到起居室。深绿色皮椅是父亲的座位,我坐在一张装有暗红色天鹅绒软垫的矮脚椅上,大小正合适。有时候他让我帮忙拆信封,因为他觉得自己不太会拆东西。我们身后有一个壁炉——据我所知,它压根儿没被用过;壁炉上的玻璃防火屏里嵌着蝴蝶标本。看书的时候,我通常喝糙米奶,他喜欢一种名叫“皮卡多”的红色鸡尾酒,但他从不让我尝,理由是“你还太年轻”。那时候在那人眼里,我始终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孩子。
  在此,我想描述一下父亲的模样:高大个子,身高六英尺四,宽肩细腰,手臂肌肉健壮,双足俊美(当我发现大多数人的脚是那么丑的时候,我终于意识到父亲的脚是一件绝美的艺术品);乌黑的眉毛和深绿的眼睛齐整地镶嵌在脸上;皮肤暗白,鼻子挺拔修长,嘴唇纤薄,上唇的曲线如同一弯弓,下唇的唇角处都很丰满。他的头发如黑缎般柔滑光亮,前额处向后弯曲。在我很小的时候,直觉已经告诉我,父亲相貌出众。他的步伐犹如舞者,轻盈优雅;你从来都听不到他的脚步声,但当他走进房间的那一刻,你能感觉到他的存在。我觉得如果让我蒙住双眼,塞住双耳,我依旧能够判断他是否在那儿;他周边的空气具有一种可以被感知的灵光。
  “蜂蜜是怎么做的?”那天下午我问他。
  他张大眼睛答道:“蜂蜜是蜜蜂采来的。”
  他向我讲解了蜜蜂采蜜的过程,从花蜜讲到蜂巢,又从蜂巢讲到采蜜。“不育的母蜂担当工蜂,”他解释道,“公蜂基本没什么用处,它们唯一的作用就是与蜂王交配。公蜂的寿命很短,出生后过不了几个月就死了。”说到“死”这个字的时候,他的嘴形显得很别扭,仿佛在讲一门陌生的语言。随后,他绘声绘色地形容了蜜蜂回到蜂巢时的“舞姿”:他用手比划着,双手来回摇摆,还一边模仿蜜蜂的声音,那声音如此优美,宛若天籁一般。
  讲到养蜂人的时候,他从书架上取下一卷百科全书,翻出一张养蜂人的插图给我看。图上的男子头戴一顶宽沿帽,脸上戴着面罩,手拿一个喷嘴的装置,养蜂人利用这个装置制造的烟把蜜蜂从蜂房里熏出来。
  现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母亲的轮廓——一个带着厚手套,披着长纱的女人;但我没有跟父亲提起她,也没问他关于“薰衣草蜂蜜”的事。他从来不回答有关母亲的问题,通常他会以转换话题的方式来回避。记得有一次,他说,一提到我母亲就会唤醒他心底的伤痛。
  我不知道薰衣草蜂蜜到底是什么滋味。我只吃过丁香蜂蜜——蜂蜜的名称注明在罐子的标签上——它会让人联想起夏天的草地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绿色气息。我觉得薰衣草蜂蜜的味道应该更浓郁,花香中掺杂一点烟草味,色若紫罗兰——宛如拂晓时天空的色彩。
  时间这个概念在我父亲的世界里毫无意义。在我的印象里,他从未瞅过一眼书房里那个古董钟。尽管如此,他对时间的安排非常严谨——也许出于对我的考虑。每晚六点是我吃晚饭的时候,他会坐在旁边陪我。按照惯例,麦克?奇夫人(我懒得写她的全名,反正平时我就是这么称呼她的)每天把预先做好的晚饭放在烤炉里保温:芝士通心面、砂锅豆腐或是素食肉酱。她煮的东西全都外糊里生,淡而无味但有益健康。等我吃完,父亲会帮我洗澡。
或许您还会喜欢:
女人十日谈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十位年轻的女人,为活跃无聊的产房生活,十天内讲述了!”00个亲身经历的故事:初恋、引诱、遗弃、强||奸、复仇、婚外情的荒唐、性*生活的尴尬……在妙趣横生兼带苦涩酸楚的故事背后,则是前苏联社会的fu败、男人灵魂的丑陋、妇女处境的悲惨,以及她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热烈渴望和执着追求……这便是《女人十日谈》向读者展示的画面及其底蕴。 [点击阅读]
死光
作者:佚名
章节:25 人气:2
摘要:中华读书报记者施诺一位当年出版斯蒂芬·金小说的编辑曾预言:“过不了多久,斯蒂芬·金在中国就会像在美国一样普及。”中国出版商认为这位给美国出版商带来巨额利润的畅销书作者也会给中国出版社带来利润,全国有5家出版社先后推出斯蒂芬·金,盗版书商也蜂拥而至,制作粗糙的盗版书在市场迅速露面。然而,令出版商失望的是,斯蒂芬·金并没有给中国出版商带来惊喜。它的销售业绩并不理想,没有出现预想中热卖的高xdx潮。 [点击阅读]
冰与火之歌3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2
摘要:天灰灰的,冷得怕人,狗闻不到气味。黑色的大母狗嗅嗅熊的踪迹,缩了回去,夹着尾巴躲进狗群里。这群狗凄惨地蜷缩在河岸边,任凭寒风抽打。风钻过层层羊毛和皮衣,齐特也觉得冷,该死的寒气对人对狗都一样,可他却不得不待在原地。想到这里,他的嘴扭成一团,满脸疖子因恼怒而发红。我本该安安全全留在长城,照料那群臭乌鸦,为伊蒙老师傅生火才对。 [点击阅读]
厄兆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从前,但不是很久以前,有一个恶魔来到了缅因州的小镇罗克堡。他在1970年杀死了一个名叫爱尔玛·弗莱彻特的女服务员;在1971年,一个名叫波琳·图塔克尔的女人和一个叫切瑞尔·穆迪的初中生;1974年,一个叫卡洛尔·杜巴戈的可爱的小女孩;1975年,一个名叫艾塔·林戈得的教师;最后,在同一年的早冬,一个叫玛丽·凯特·汉德拉森的小学生。 [点击阅读]
大卫·科波菲尔
作者:佚名
章节:75 人气:2
摘要: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他在母亲及女仆辟果提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辟果提的哥哥家里。辟果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他妹妹的女儿爱弥丽和他弟弟的儿子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 [点击阅读]
傲慢与偏见
作者:佚名
章节:70 人气:2
摘要:简·奥斯汀(Jane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英国著名女性*小说家,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奥斯汀终身未婚,家道小康。由于居住在乡村小镇,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 [点击阅读]
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亨利·米勒(HenryMiller,1891年12月26日-1980年6月7日)男,美国“垮掉派”作家,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最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和业余画家,其阅历相当丰富,从事过多种职业,并潜心研究过禅宗、犹太教苦修派、星相学、浮世绘等稀奇古怪的学问,被公推为美国文坛“前无古人, [点击阅读]
古兰经
作者:佚名
章节:116 人气:2
摘要:《古兰经》概述《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经典,伊斯兰教徒认为它是安拉对先知穆罕默德所启示的真实语言,在穆罕默德死后汇集为书。《古兰经》的阿拉伯文在纯洁和优美上都无与伦比,在风格上是达到纯全的地步。为了在斋月诵读,《古兰经》分为30卷,一月中每天读1卷。但是《古兰经》主要划分单位却是长短不等的114章。《法蒂哈》即开端一章是简短的祈祷词,其他各章大致按长短次序排列;第二章最长;最后两三章最短。 [点击阅读]
基督山伯爵
作者:佚名
章节:130 人气:2
摘要:大仲马(1802-1870),法国十九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杰出的通俗小说家。其祖父是侯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大仲马三岁时父亲病故,二十岁只身闯荡巴黎,曾当过公爵的书记员、国民自卫军指挥官。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他因为拥护共和而流亡。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 [点击阅读]
好兵帅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雅·哈谢克(1883~1923),捷克作家,有“捷克散文之父”之称。哈谢克是一个唐·吉诃德式的人物,单枪匹马向资产阶级社会挑战,同时,他又酗酒及至不能自拔。他一生写了上千篇短篇小说和小品,还写过剧本,大多是讽刺小说。哈谢克生于布拉格一穷苦教员家庭,13岁时父亲病故,上中学时因参加反对奥匈帝国的示威游行,多次遭拘留和逮捕。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