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万圣节前夜的谋杀案 - 第十九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利曼夫人。”波洛一边念一边记下了这个名字。
  “对.哈丽雅特.利曼。另外一个证人好像叫詹姆斯.詹金斯.自从去了澳大利亚就再没有消息了.奥尔加.塞米洛夫小姐似乎只听说回了捷克斯洛伐克或者别的地方.她的家乡.看来人都走了。”
  “你觉得利曼夫人可靠吗?”
  “我觉得她不会全是编造的,你问的是这个吧。我想她签了字之后感到十分好奇,于是一有机会她就把它找出来看看。”
  “她能读书写字?”
  “大概是吧.但我认为有时读老太太的手书很困难,歪歪斜斜的挺难辨别.要是说起后来关于附加条款的流言四.起时,她说不定觉得是因为太难认.所以她给认错了。”
  “真有这么一份文件,”波洛说,“但是确实有一份伪造的。”
  “谁告诉你的?”
  “律师们。”
  “也许根本不是伪造的。”
  “律师们对这些事是很仔细的.他们作好了准备,开庭时请专家作证。”
  “哦,那么,”奥列弗夫人说,“看来很容易搞清楚是怎么回事了。”
  “容易?是怎么回事?”
  “啊,第二天,也许几天之后,甚至一周之后,卢埃林-斯迈思夫人要么是和对她忠心耿耿的姑娘发生了口角.要么是同她的侄子雨果或者侄媳罗伊纳完全和好如初了,她就撕掉了遗嘱,要不就是撤掉了附加条款,或者全烧毁了。”
  “后来呢?”

  “后来.我想,卢埃林-斯迈思夫人死了,女孩子抓住机会照原来的词句模仿卢埃林-斯迈思夫人的笔迹重写了-份附加条款,还尽可能模仿两位证人的字体签上他们的名字。兴许她不太熟悉利曼太太的笔迹.健康卡或者别的东西上面也许有利曼太太的签名,她照着写在上面。弄好之后.她心想会有人承认自己是这份遗嘱的见证人,于是就万事大吉了.可是她伪造得不太像,引起了麻烦。”
  “夫人,能允许我用你的电话吗?”
  “我批准你使用朱迪思-巴特勒的电话。”
  “你的朋友哪儿去了?”
  “哦.她做头发去了。米兰达在散步.去吧,穿过落地长窗,就在那间房子里。”
  波洛进了屋.十分钟之后回来了。
  “回来啦?你给谁打电话?”
  “回来啦?你给谁打电话?”
  “律师富勒顿先生.告诉你吧,那份附加条款,伪造的那一份证人不是哈丽雅特.利曼,是一位名叫玛丽.多尔帝的女子,已经过世.从前在卢埃林一斯迈思夫人家帮佣,死了没多久。另外一位见证是詹姆斯.詹金斯,正如你的朋友利曼太太所说的,他去了澳大利亚。”
  “看来有一份是伪造的,”奥列弗夫人说,“同时似乎还有一份是真实的。波洛,你瞧,是不是弄得有点太复杂啦?”
  “太复杂了,简直不可思议。”赫尔克里-波洛说,“可以说.伪造的文件泛滥成灾。”

  “说不定原件还在石矿宅的书房中,在那本《世间奥秘尽在其中》里头呢。”
  “据我所知,卢埃林-斯迈思夫人死后,石场宅连同所有的东西一起卖了,只留了几件家具以及照片。”
  “我们现在所需要的。”奥列弗夫人说.“恰恰是像《世间奥秘尽在其中》这一类的书来指点迷津.这书名不错,对吗?我记得我的祖母就有一本。几乎什么事都能在中间查出答案。一些法律知识呀、菜谱呀、怎样洗去衣服的墨渍呀等等还有怎样自制粉饼而不伤皮肤,数也数不过来。此刻你是不是希望有这样一本书呀?”
  “那还用说。”赫尔克里-波洛说,“它会告诉我治脚疼。”
  “肯定方法多的是。不过你干吗不穿适合在乡间行走的鞋呢?”
  “夫人,我想显得体面些。”
  “那,你活该穿这种鞋.疼得呲牙咧嘴的,你忍着吧。”奥列弗夫人回答道.“我还是不明白,刚刚利曼夫人告诉我的是不是全是谎言?”
  “可能性总是存在的。”
  “会不会有谁让她撒谎呢?”
  “也有可能。”
  “会不会有人给她钱叫她撒谎呢?”
  “说下去,”波洛答道,“说下去。有道理。”
  “我设想,”奥列弗夫人说,“卢埃林-斯迈思夫人跟许多别的富有的老太太一样,热衷于立遗嘱。我看她一生中立过不少遗嘱.你知道,有时对这个有利,有时又对那个有利。换来换去.不过德雷克家也很有钱。我猜她常常是给他们留下一笔可观的遗产,至于别的人她会不会留那么多就值得怀疑了,比如像利曼太太和伪造的附加条款上留给奥尔加的那些.我得说我想进一步了解一下那个女孩.看样子,她成功地溜掉啦。”

  “我希望能迅速地对她有进一步的了解。”赫尔克里-波洛说。
  “怎样去了解?”
  “不久我就会得到消息。”
  “我知道你一直在这里打探消息。”
  “不仅仅在这里.我有一位助手在伦敦,他负责给我弄国内外的资料。不久我可能就会得到从黑塞哥维那传来的消息。”
  “你能弄清她是否回国了吗?”
  “这是我要了解的情况之一,但我更有可能弄到的信息与此不同一也许有她在这里逗留时写回去的信件,上面可能提到她在这里交了哪些朋友.跟谁比较熟。”
  “那个小学教师呢?”奥列弗夫人问。“你说的是哪一个?”
  “我指的是被掐死的那一个一伊丽莎白.惠特克跟你说起过吧?”她又补充道,“我不太喜欢伊丽莎白.惠特克.挺烦人的,不过也很聪明。”她迷迷糊糊地又说,“我脑海中出现了一起谋杀案,凶手是她。”
  “掐死了另外一个老师,对吗?”
  “我得穷尽各种可能性才行。”
  “跟往常一样,我要按你的直觉行事.夫人。”
  奥列弗夫人一边沉思,一边又往嘴中送进一枚枣。
或许您还会喜欢:
女妖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庄司武彦是个二十五岁的未婚青年,他父亲是银座有限公司的京丸股份公司的董事长。京丸是战后发迹的美术古董商,他为了扩大经营,组建了京丸股份公司。武彦的父亲是这家公司的股东。武彦去年毕业于大学的文科,至今也没有找工作。他也不愿在父亲的公司做事,但又不是游手好闲之辈,所以整天闷在家里看书。他可以说是个文学青年,但只爱好一般的文学作品,尤其对推理文学有着特殊的兴趣,是文学青年中为数不多的侦探小说迷。 [点击阅读]
如此之爱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风野的妻子并不知道衿子的住处,但是清楚他与她来往。可是妻子从不问衿子的地址和电话。话说回来,即使真被妻子询问,风野也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妻子的不闻不问,风野才得以安心。但是恰恰如此又给风野带来些许担忧。风野作为职业作家出道不久,上门约稿者还不多。万一他不在家,就很可能失去难得的机遇。风野以前曾打算把衿子的电话告诉一两个有交情的编辑,可又觉得这么做有些唐突也就作罢了。 [点击阅读]
少女的港湾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2
摘要:这是在盛大的入学典礼结束后不久的某一天。学生们从四面八方的走廊上涌向钟声响彻的校园里。奔跑着嬉戏作乐的声音;在樱花树下的长凳上阅读某本小书的人;玩着捉迷藏游戏的快活人群;漫无目的地并肩散步的人们。新入校的一年级学生们热热闹闹地从下面的运动场走了上来。看样子是刚上完了体操课,她们全都脱掉了外衣,小脸蛋儿红通通的。高年级学生们俨然一副遴选美丽花朵的眼神,埋伏在树木的浓荫下,或是走廊的转弯处。 [点击阅读]
席特哈尔塔
作者:佚名
章节:12 人气:2
摘要:席特哈尔塔,这个婆罗门的英俊儿子,这只年轻的雄鹰,在房子的背阴处,在河岸边小船旁的阳光下,在婆罗双树林的树荫里,在无花果树的浓荫下,与他的好朋友并且同是婆罗门之子的戈文达一起长大了。在河岸边,在沐浴中,在神圣的洗礼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太阳晒黑了他的浅嫩的肩膀。在芒果树林里,在孩子们游戏时,在母亲哼唱时,在神圣的祭祀时,在他那身为学者的父亲教诲时,在贤人们讲话时,浓荫融入了他的乌黑的眼睛。 [点击阅读]
幽谷百合
作者:佚名
章节:7 人气:2
摘要:“那里展现一座山谷,起自蒙巴宗镇,延至卢瓦尔河。两边山峦有腾跃之势,上面古堡错落有致;整个山谷宛如一个翡翠杯,安德尔河在谷底蜿蜒流过。……我注意到在一棵白桃树下,葡萄架中间,有一个白点,那是她的轻纱长裙。可能您已经知道她就是这座幽谷的百合花。为天地而生长,满谷飘溢着她美德的馨香。而她自己却毫无觉察。无限的柔情充满我的心灵,它没有别种滋养,只有那依稀可见的身影。 [点击阅读]
广岛之恋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一九五七年夏天,八月,广岛。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法国女子在这座城市里。她是来参加拍摄一部关于和平的影片,她在影片中扮演一个角色。故事发生在这个法国女人回国的前夕。她在其中扮演角色的这部影片实际上已近完成。只剩下一组镜头要拍摄。就在她回法国的前夕,这个在影片中始终未提及名字的法国女人——这个无名妇女——将遇到一个日本人(工程师或建筑师),他们之间产生了一段过眼云烟的恋情。 [点击阅读]
异恋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九号。在仙台市的某个天主教会,举行了矢野布美子的葬礼。参加的人不多,是个冷清的葬礼。在安置于正前方的灵枢旁,有一只插着白色蔷薇的花瓶。不知是花束不够多还是瓶子过大,看起来稀稀疏疏冷冰冰的。教会面向着车水马龙的广濑大街。从半夜开始落的雨到早晨还不歇,待葬礼的仪式一开始,又更哗啦啦地下了起来。从教会那扇薄门外不断传来车辆溅起水花的声音。又瘦又高的神父有点半闭着眼念着圣经。 [点击阅读]
弥尔顿的诗歌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十四行诗之十九我仿佛看见了我那圣洁的亡妻,好象从坟墓回来的阿尔雪斯蒂,由约夫的伟大儿子送还她丈夫,从死亡中被抢救出来,苍白而无力。我的阿尔雪斯蒂已经洗净了产褥的污点,按照古法规净化,保持无暇的白璧;因此,我也好象重新得到一度的光明,毫无阻碍地、清楚地看见她在天堂里,全身雪白的衣裳,跟她的心地一样纯洁,她脸上罩着薄纱,但在我幻想的眼里,她身上清晰地放射出爱、善和娇媚,再也没有别的脸, [点击阅读]
归来记系列
作者:佚名
章节:13 人气:2
摘要:“在刑事专家看来,”福尔摩斯先生说,“自从莫里亚蒂教授死了以后,伦敦变成了一座十分乏味的城市。”“我不认为会有很多正派的市民同意你的看法,”我回答说。“对,对,我不应该自私,”他笑着说,一面把他的椅子从餐桌旁挪开,“当然这对社会有好处,除了可怜的专家无事可做以外,谁也没受损失。在那个家伙还活动的时候,你可以在每天的早报上看出大量可能发生的情况。 [点击阅读]
心是孤独的猎手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心是孤独的猎手》曾被评为百部最佳同性恋小说之一,在榜单上名列17,据翻译陈笑黎介绍,这是麦卡勒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一举成名的作品,出版于1940年她23岁之时。故事的背景类似于《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炎热的南方小镇。她说:“小说中两个聋哑男子的同性之爱令人感动,而同性之恋又是若有若无的,时而激烈,时而沉默。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