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万灵节之死 - 第十章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安东尼-布朗恩注视着小憧仆拿给他的名片。
  他皱皱眉头,然后耸耸肩,他对小男孩说:
  “好吧,请他进来。”
  瑞斯上校进来的时候,安东尼正站在窗前,明亮的阳光穿过他的双肩斜射进来。
  他看到的是一个高大军人模样,有着古铜色脸孔和铁灰色头发的男士——一个他以前见过的人,但是好几年没再见过了,而且是一个他风闻不少的人。
  瑞斯看到的则是一尊文雅、黝黑,头部造型很美的人像。一个愉快而懒洋洋的声音传过来:
  “瑞斯上校?你是乔治-巴顿的朋友,我知道。他昨天晚上谈起过你。抽支烟吧。”
  “谢谢。”
  安东尼边点烟边说:
  “你是昨天晚上该到而未到的客人——”
  “你错了。那个空座位不是留给我的。”
  安东尼的双眉上扬。
  “真的?巴顿说——”
  瑞斯抢着说:
  “乔治-巴顿可能那样说。他的计划却全然不同。那把座椅,布朗恩先生,是要给一个叫做科罗-卫斯特的女演员在灯光转暗的时候进去坐的。”
  安东尼作了个哨声。
  “我开始明白了。”
  “有人给了她一张罗斯玛丽的照片,好让她模仿她的发型,而且还给了她一件罗斯玛丽在死亡的那天晚上所穿的衣服。”
  “原来这就是乔治的计划?灯光一起——说变就变,一阵惊魂大叫!罗斯玛丽回来了。心虚的那个人惨叫:‘是真的——是真的——我完了。’”他停顿了一下,加一句,“腐朽不堪——像乔治这种老可怜也真是的。”
  “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安东尼露齿而笑。
  “喔,别水仙不开花——装蒜了,先生——狠心的罪犯是不会像个小女孩一样失声惨叫的。要是某人不动声色地毒害了罗斯玛丽-巴顿,而且准备以同样的手法干掉乔治-巴顿,那么那个人一定是虎心豹胆。仅仅一个打扮得像罗斯玛丽一样的女演员是不足以吓得他吐出罪状的。”
  “马克白(注:莎翁名剧),记得吧,一个心硬如铁的罪犯,当他在宴会上看到班寇的鬼魂时,却吓得魂不附作。”
  “啊,不错,但是马克白看到的是真的鬼魂!而不是穿着班寇衣服的蹩脚演员!我承认真正的鬼魂可能会把另一个世界的气氛带到人间。事实上我也愿意承认我相信鬼魂的存在——过去的六个月以来一直都相信——特别是一个鬼魂。”

  “真的——那么是哪一个人的鬼魂?”
  “罗斯玛丽-巴顿的。你可以大笑,随你的便。我没看到她,但是我感觉到她的存在。为了某种原因,可怜的罗斯玛丽无法安息。”
  “我可以想出一个原因。”
  “因为她是被谋杀而死的?”
  “换一种说法,因为她是被‘做掉’的。你觉得怎么样,东尼-莫瑞里先生?”
  一阵沉默。安东尼坐了下来,捺熄烟头,重新点上一支。
  然后他说:
  “你怎么知道的?”
  “你承认你是东尼-莫瑞里?”
  “我不想白费时间否认。你一定打电报到美国去问得一清二楚了。”
  “你承认罗斯玛丽-巴顿发现你的真实身份时,你威胁要是她泄露出去的话,你会‘做掉’她。”
  “我使尽各种手段吓她闭住嘴巴。”东尼欣然承认。瑞斯上校心底泛起一股异样的感觉。这次面谈并不如预期的一样。他注视着他跟前躺在椅子上的人物——一种奇特的熟识感油然升起。
  “要我扼要说一下我知道些什么吗,莫瑞里?”
  “那可有趣。”
  “你在美国被控阴谋破坏艾瑞克森造机工厂,判刑入狱。刑满之后,当局失去了你的踪迹。接着你被发现在伦敦,住在一流饭店里,自称安东尼-布朗恩。你处心积虑地结识杜斯贝瑞爵士,通过他认识了其他主要的军火制造商。你住在杜斯贝瑞爵士家里,借着贵宾的身价看到了很多你应该是永远看不到的东西!真是奇怪得巧合,莫瑞里,一些你去过的重要机具工厂,都在你一离开不久便发生了意外事件。”
  “巧合的事,”安东尼说,“是很不寻常。”
  “最后,在又一次失踪之后、你再度出现在伦敦,这一步结识了艾瑞丝-玛尔,找借口不上她家门,以免她家人知道你们之间有多亲近。而后,你企图勾引她跟你私自结婚。”
  “你知道,”安东尼说,“你发掘出这些事情实在是很不寻常——我不是指军火方面的事——我指的是我对罗斯玛丽的威胁恐吓,以及我对艾瑞丝说的悄悄话。这些似乎应该不属于特务人员的工作范围吧?”
  瑞斯严厉地凝视着他。
  “你要解释的地方很多,莫瑞里。”

  “一点也不。我承认你说的都正确,那又怎么样?我是坐过牢,我是交了一些有趣的朋友,我是爱上了一个很迷人的女孩而且迫不及待他想娶她。”
  “迫不及待到希望在她的家人有机会发现你的过去之前举行婚礼。艾瑞丝-玛尔是个很有钱的年轻女孩。”
  安东尼同意地点点头。
  “我知道。一扯到钱,家人便都好管闲事起来。而且艾瑞丝,你知道,一点也不知道我黑暗的过去。老实说,我倒宁可她不知道。”
  “恐怕她就要全都知道了。”
  “遗憾,”安东尼说。
  “或许你不了解——”
  安东尼笑着打断他的话。
  “啊!我可以把你的‘不’字删掉。罗斯玛丽知道我的过去,所以我把她杀掉。乔治-巴顿开始怀疑我,所以我也把他杀掉!而现在我又在追求艾瑞丝的金钱!一切推断起来都这么吻合,但是你一点证据都没有。”
  瑞斯全神贯注地凝视他几分钟,然后站了起来。“我所说的一切都是实情,”他说,“但是却错了。”
  安东尼紧盯着他。
  “什么错了?”
  “你错了。”瑞斯慢慢踱着方步。“一切都很吻合,直到我看到你——但是我现在见到了你,行不通了。你不是个恶棍。而且你若不是恶棍,就是我们的一份子。我说对了,不是吗?”
  安东尼沉默地注视着他,脸上渐渐浮起笑容。然后他说:
  “不错,你说对了,真是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避着你的原因。我怕你点破我的身份。我的身份不能让任何人知道,这是很重要的,到昨天为止。如今,谢天谢地,飞船已经升空了!我们已经把国际破坏组织一网打尽。我三年来一直在执行这项任务。经常出席某些会议,鼓动劳工风潮,混进他们内部,成为知名的破坏者之一。后来安排我策动一项重大破坏工作,被捕下狱。为了取得他们的信任,不得不装成跟真的一样。”
  “出狱之后,任务开始有了进展。我渐渐地混进他们的核心——一个总部设在中欧的国际破坏组织。我以他们特派员的身份来到伦敦,下榻克拉瑞奇饭店。我奉命结识杜斯贝瑞爵士。我的掩饰身份是,一个社交花蝴蝶!依我的身份,不得不结识罗斯玛丽-巴顿。突然,令我大感心惧的是,我发现她知道我在美国坐过牢,真名是东尼-莫瑞里。我替她感到害怕!要是他们知道她晓得,会毫不考虑地把她除掉。我尽我所能吓唬她,要她不可泄露出去,但是我不抱太大的希望。罗斯玛丽天生就大而化之。我想最好是我自己躲开。后来我看到艾瑞丝正下楼来,那时我就发誓,在我完成任务之后,我会回来娶她。

  “当我所负责的工作部分完成之后,我再度出现,同时跟艾瑞丝接触,但是我远离她家和她家人,因为我知道他们想要调查我一番,而我不得不多掩饰我的身份一些时候。然而我替她感到担忧。她看起来一副生病、惊恐的样子,而乔治-巴顿似乎行动非常怪异。我催她离家出走跟我结婚。呃,她拒绝了,或许她是对的。后来我被硬邀请着参加这次宴会。我们都就座之后,乔治提起你会来。我有点太匆促地说我碰到了一个熟人,可能不得不早点离席。我是真的看到了一个我在美国认识的家伙——蒙奇-柯尔门——虽然他不记得我了,但是我主要是想避免跟你碰面。我还在执行任务中,不便跟你碰头。
  “你知道接着发生了什么——乔治死了。我跟他的死或罗斯玛丽的死全然无关。我到现在都还不知道是谁杀死他们的。”
  “一点都想不出来?”
  “一定不是那个服务生就是席上五个人当中的一个。我不认为是服务生。不是,我想也不是艾瑞丝,可能是仙蒂拉-法雷地,也可能是史提芬-法雷地,或者可能是他们两个人联合下手。但是依我看来,最有可能的是露丝-莱辛。”
  “你有没有任何理由支持你的看法?”
  “没有。她似乎是最可能的一个,但是,我一点也看不出她是怎么下的手!两次悲剧中,她坐的都是最不可能在死者的香槟酒杯里下毒的位置。我越回想那天晚上发生的事就越觉得乔治根本不可能被毒死,然而他却被毒死了!”安东尼停顿了一下。“而且还有另外一点难倒了我--你有没有调查出是谁写那些匿名信?”
  瑞斯摇摇头。
  “没有。我想我查出,但是错了。”
  “我问你个问题是因为有趣的事是,表示在某个地方,有某个人知道罗斯玛丽是被谋害的,因此,除非你小心——否则那个人会下一个被谋杀掉!”
或许您还会喜欢:
沉船
作者:佚名
章节:62 人气:2
摘要:谁都不怀疑哈梅西是准能够通过法科考试的。执掌各大学的学术女神,一向都不断从她金色的莲座上,对他撒下无数的花瓣,赐给他各种奖章,并使他屡次获得奖学金。大家以为,考试完毕后,哈梅西一定要马上回家了,但他却似乎并不十分急于收拾他的行囊。他父亲曾写信给他,吩咐他立刻回去。他回信说,等到考试的结果一公布,他马上就动身。安那达先生的儿子卓健拉是哈梅西的同学,和他住在紧隔壁。 [点击阅读]
神秘岛
作者:佚名
章节:66 人气:2
摘要:《神秘岛》是凡尔纳著名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的最后一部。在这部中,他把前两部情节的线索都连结了起来。神秘岛》中,船长是一位神秘人物,一直在暗中帮助大家。后来由于神秘岛的火山活动,岩浆堵住了岩洞口,使潜艇无法离开。船长帮助大家逃离后,自己说什么也要坚持与陪伴了自己一生的潜艇和伙伴在一起。最终当然是永远地留在海底了尼摩船长本是印度的达卡王子。 [点击阅读]
福地
作者:佚名
章节:40 人气:2
摘要:海尔曼·布霍尔茨——德国人,罗兹某印染厂厂长卡罗尔·博罗维耶茨基(卡尔)——布霍尔茨印染厂经理莫雷茨·韦尔特(马乌雷齐)——布霍尔茨印染厂股东,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马克斯·巴乌姆——博罗维耶茨基的好友布霍尔佐娃——布霍尔茨的妻子克诺尔——布霍尔茨的女婿马切克·维索茨基——布霍尔茨印染厂医生尤利乌什·古斯塔夫·哈梅施坦(哈梅尔)——布霍尔茨的私人医生什瓦尔茨——布霍尔茨印染厂公务员列昂·科恩——布霍尔 [点击阅读]
荒岛夺命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一部优秀的通俗小说不仅应明白晓畅,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和群众生活,而且应该成为社会文化的窗口,使读者可以从中管窥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等方方面面的情况。美国小说家内尔森-德米勒于一九九七年写出的《荒岛夺命案》正是这样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以其超凡的叙事才能,将金钱、法律、谋杀、爱情、正义与邪恶的斗争等融为一炉,演释出一部情节曲折、扣人心弦而又发人深思的侦探小说。 [点击阅读]
魔都
作者:佚名
章节:43 人气:2
摘要:以文字构筑的人生舞台──久生十兰曲辰先想一下,1902年的时候,《莫格街谋杀案》现世满一甲子,《血字的研究》刚出版十五年,推理小说正处在我们所谓的“光荣时代”;而即便《科学怪人》与H?G?威尔斯的眾多作品早已出现,但科幻(SF)这一个名词,却还要等到十几年后,才会开张营业,正式成为一个可以标识的文类;尽管爱丽丝当时已经追著兔子跑到了几十年, [点击阅读]
24个比利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序言本书叙述的是一则真实故事──威廉.密里根是美国史上第一位犯下重罪,结果却获判无罪的嫌犯,因为他是一位多重人格分裂者。他不像精神病或一般小说上所记载的其他多重人格病患一样使用杜撰的假名,从被逮捕到被控诉开始,他一直都是争论性的公众人物。他的面孔出现在各报章杂志的头版和封面上,心智检查的结果不仅出现在夜间电视新闻节目,更成了报纸的头条新闻,迅速传遍全世界。 [点击阅读]
东方快车谋杀案
作者:佚名
章节:31 人气:2
摘要:第一章一位重要的旅客叙利亚。一个冬天的早晨,五点钟。阿勒颇城的月台旁,停着一列火车,这列车在铁路指南上,堂而皇之地称为陶鲁斯快车。它由一节炊事车、一节义餐车、一节卧铺车厢和两节普通客车组成。在卧铺车厢门口的踏脚板旁,站着一个年轻的法国陆军中尉,他身着耀眼的军装,正和一个小个子谈话。这小个子连头带耳都用围巾里着,除了一个鼻尖通红的鼻子和两个往上翘的胡子尖外,什么也看不见。 [点击阅读]
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结局(1)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字叫爱迪的人,故事从结尾处爱迪死在阳光下开始。从结尾开始讲一个故事,似乎颇为奇怪。但是,所有的结尾亦是开端。我们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爱迪生命中的最后一个小时,像大部分其它时间一样,是在“红宝石码头”——壮观的灰色大海边上的一个游乐场里度过的。 [点击阅读]
八百万种死法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我看到她进来。想看不到也难。她一头金发近乎银色,要是长在小孩头上,就叫亚麻色。头发编成粗辫子盘在顶上,用发针别住。她前额高而平滑,颧骨突出,嘴巴略大。加上西部风格的靴子,她得有六尺高了。主要是双腿长。她穿着紫色名牌牛仔裤,香槟色皮毛短上衣。雨时断时续下了一整天,但她没带伞,头上也没有任何遮挡。水珠在她的发辫上闪烁着,像钻石。她在门口站了会儿,四下张望。这是周三下午,三点半左右。 [点击阅读]
北回归线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亨利·米勒(HenryMiller,1891年12月26日-1980年6月7日)男,美国“垮掉派”作家,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最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和业余画家,其阅历相当丰富,从事过多种职业,并潜心研究过禅宗、犹太教苦修派、星相学、浮世绘等稀奇古怪的学问,被公推为美国文坛“前无古人,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