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堂吉诃德 - 读《堂吉诃德》有感——两个“疯子”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堂吉诃德和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作为一个文学形象,与近代的哈姆莱特,古代的普罗米修斯一起,矗立在文学的奥林匹司山上。几个世纪以来,无数文人学者在堂吉诃德身上抽取了深刻 的内涵——即作为一个人,对理想的不可思议的执著。但那都是别人的看法,我自己又从中读到了什么呢?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一直在想堂吉诃德所追求的理想本身的合理性*。对于理想的执著固然可贵,但它首先必须是可能的。我身边并不缺乏这样的追求者,他们同堂吉诃德一样,在他人 怀疑和不解的目光中坚守心中的一份信念:一个七旬老人独守屈子庙,并将毕生积蓄拿出来办了个“屈原学堂”,一个战士在杳无人烟的边境线上站岗,孤独地守卫 一个界碑。可是,他们的行为都是有实际效用的,老人守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持和感召,战士守疆,是保卫国家的需要。那么,堂吉诃德的游侠行为产生了什 么意义呢?他和风车战斗,向狮子示威,任何一个人只要不承认他心中的杜尔西内娅小姐,他就义无返顾地扑上去。即使对方人高马大,他也面无怯色*。他是准备好 随时将性*命豁出去,献给伟大的骑士精神。然而他的行为是无效的,不能产生任何实际的结果。一个人如果执拗于一个没有意义的行为,我们管他叫疯子。堂吉诃德 就是一个疯子,他心中装着骑士道,便将现实的一切也看作了想象的骑士世界:长着麻脸的村姑是举世无双的美人杜尔西内娅小姐;风车是舞着爪牙的巨人;客店老 板是高贵的公爵……我们可以称这种幻想为“妄想症”,在现代医学上这是一个精神病患者无疑。可是堂吉诃德又表现出部分的清醒。只要不谈骑士道,他就是一个 完全的正常人,而且是一个教养极好,通晓事理,颇有见地的绅士。可一旦触及他的理想,他就又变成了一个十足的疯子。
  那么塞万提斯为什么要写一个疯子呢?他在其中寄寓了多少自己的理想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塞万提斯是一个大才子,早年曾跟随红衣主教到意大利接受过人文主义教育,凭着出色*的才学,他可以在社会上牟一份好职业,为何在青年时代 又参军呢?我想,他是带着年轻的豪迈和必胜的决心加入战争的,在战争中他负了伤,成了残废,这种狂热在他笔下的堂吉诃德身上得到了放大。塞万提斯被锊为奴 隶后,曾经组织策划了奴隶大逃亡,后来被奴隶主发现,没有成功。他为什么不一个人跑掉了事?想必是骨子里的英雄主义和强烈的正义感仍然炽热,并没有因为战 争的结束和自己的伤残而减少一分。这次逃亡以后,塞万提斯竟没有就此收手,紧接着他又组织了第二次和第三次的逃跑,他真是一个不怕死的人。奴隶主最后竟也 没有杀他,原因不详,于是《堂吉诃德》中译本的译者杨绛推测说大概是奴隶主被塞万提斯的正气所震慑了吧。这样的幸存,塞万提斯自己说:“感谢上帝的保 佑。”
  在这一点上我们看到了堂吉诃德和塞万提斯共通的地方。他们似乎都不以生命为一回事,将性*命完全交给了理想去裁决——失之,我命;得之,我幸。在堂吉诃德身 上,我看到了塞万提斯的影子,这种狂热的追求是塞万提斯一生不能舍弃的根本。虽然堂吉诃德在小说最后说:“骑士小说都是假的,荒谬的。”塞万提斯在晚年却 用十余年的时间写成了《堂吉诃德》,足以证明在经过坎坷穷困的生活后,他心中的火焰没有熄灭,反而燃烧得更旺了。
  在《堂吉诃德》中,我看到了两个疯子,堂吉诃德和他的创造者塞万提斯,他们身上有一种疯子精神,虽然我并不认同堂吉诃德的无效行为,但我仍能感到他们像一把红日的余晖,烛照人间。
或许您还会喜欢:
教父
作者:佚名
章节:45 人气:2
摘要: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在纽约第三刑事法庭坐着等待开庭,等待对曾经严重地伤害了他的女儿并企图侮辱他的女儿的罪犯实行法律制裁。法官面容阴森可怕,卷起黑法衣的袖子,像是要对在法官席前面站着的两个年轻人加以严惩似的。他的表情在威严傲睨中显出了冷酷,但是,在这一切表面现象的下面,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却感觉到法庭是在故弄玄虚,然而他还不理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们的行为同那些最堕落腐化的分子相似,”法官厉声地说。 [点击阅读]
狼的诱惑
作者:佚名
章节:74 人气:2
摘要:“彩麻,你能去安阳真的好棒,既可以见到芷希和戴寒,又可以和妈妈生活在一起,真的是好羡慕你啊!”“勾构,我以后会经常回来的,你也可以到安阳来看我呀。记得常给我写信,还有打电话。”“喂,各位!车子马上就要出发了。”长途客运站的管理员冲我们叫道。“你快去吧,否则可要被车子落下了。”“嗯,我要走了,勾构。我一到妈妈家就会给你打电话的。 [点击阅读]
癌病船
作者:佚名
章节:27 人气:2
摘要:第一章处女航一父母及幼小的弟弟、妹妹,四个人正围着一个在梳妆的少女淌眼泪。这是一套两间的公寓住房。父母住一间,三个孩子住一间。当然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有一张桌子。孩子们每天在这狭小的房间里埋头苦读。大女儿夕雨子,已经十三岁了。但她却无法继续学习下去。她得了白血病。开始时觉得浑身无力,低烧不退。父母整天忙于自身的工作,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父亲大月雄三,是个出租汽车司机。 [点击阅读]
老人与海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1961年7月2日,蜚声世界文坛的海明威用自己的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整个世界都为此震惊,人们纷纷叹息这位巨人的悲剧。美国人民更是悲悼这位美国重要作家的陨落。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年),美国小说家。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郊外橡树园镇一个医生的家庭。 [点击阅读]
肖申克的救赎
作者:佚名
章节:37 人气:2
摘要:肖申克的救赎献给拉斯和弗洛伦斯·多尔我猜美国每个州立监狱和联邦监狱里,都有像我这样的一号人物,不论什么东西,我都能为你弄到手。无论是高级香烟或大麻(如果你偏好此道的话),或弄瓶白兰地来庆祝儿子或女儿高中毕业,总之差不多任何东西……我的意思是说,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我是有求必应;可是很多情况不一定都合情合理的。我刚满二十岁就来到肖申克监狱。 [点击阅读]
裸冬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刚刚度过了数月新婚生活的红正在收拾饭桌。昨晚丈夫领回来一位同僚,两人喝酒喝到深夜,留下了遍桌杯盘,一片狼藉。蓦地,红抬起头,四个男人蹑手蹑脚地偷偷闯进屋来!红骤然激起杀意,抓起桌上的牙签怒视着来人。她一眼就看出这四个来路不明的家伙不是打家劫舍找错了门,也不是找自己的丈夫寻衅闹事,而是专门冲着她本人来的!未等红顾及责问他们,这四个家伙早已蜂拥扑来。 [点击阅读]
4号解剖室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外面一片漆黑,我恍恍忽忽地不知自己昏迷了多长时间。慢慢地我听到一阵微弱而富有节奏的声音,这是只有轮子才能发出的嘎吱嘎吱声。丧失意识的人在黑暗中是听不到这么细微的声响的。因此我判断自己已经恢复了知觉,而且我从头到脚都能感受到外界的存在。我还闻到了一种气味——不是橡胶就是塑料薄膜。 [点击阅读]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1881年生于维也纳一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剧照(20张)个富裕的犹太工厂主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4年后任《新自由报》编辑。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在法国结识维尔哈伦、罗曼·罗兰、罗丹等人,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发表反战剧本《耶雷米亚》。 [点击阅读]
七钟面之谜
作者:佚名
章节:34 人气:2
摘要:第一章早起那平易近人的年轻人,杰米·狄西加,每次两级阶梯地跑下“烟囱屋”的宽大楼梯,他下楼的速度如此急速,因而撞上了正端着二壶热咖啡穿过大厅的堂堂主仆崔威尔。由于崔威尔的镇定和敏捷,幸而没有造成任何灾难。 [点击阅读]
人豹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神谷芳雄还只是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公司职员。他逍遥自在,只是在父亲担任董事的商事公司的调查科里当个科员,也没有什么固定的工作,所以难怪他忘了不了刚学会的酒的味道和替他端上这酒的美人的勉力,不由得频繁出入那家离京桥不远、坐落在一条小巷里的名叫阿佛洛狄忒的咖啡店。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