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塔木德智慧全书 - 塔木德大全集 第一部分 奥本海默(19)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奥本海默(19)1963年,本·古里安因为一次失败的间谍行动引发的风波而辞职,1970年最终退出政坛。1973年,在以色列刚经历了“十月战争”的急风暴雨后,87岁高龄的本·古里安辞别人世。贝京梅纳赫姆·贝京是以色列著名的政治家,第六任总理。他领导了希伯来人近两千年来的第一次起义,又签署了以色列历史上第一个和平条约,并因此获得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1913年8月16日,贝京出生在波兰的布列斯特城一个犹太人家庭。他的父亲是正统的犹太人,也是一位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当时,排犹运动已经在欧洲逐渐蔓延开来。在父母言传身教的熏陶中,贝京从小就形成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意识以及对宗教的虔诚信仰。1935年,他从华沙大学毕业后,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纳粹分子赶出波兰,遭到苏联人监禁,苏联对德作战后,释放了在押的所有波兰人。出狱后,贝京加入了主要由波兰犯人组成的波兰自由军,并于1942年5月随部队来到了巴勒斯坦。1943年,贝京从波兰自由军退役,加入到犹太复国主义修正派武装力量“伊尔贡”。随着贝京在“伊尔贡”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他最终被推举为首领,该组织也不断发展壮大。“伊尔贡”主张用暴力恐怖手段来对付阿拉伯人和英国统治当局,要以武力建立一个“大以色列”国家。为此,贝京被称为“恐怖分子”。1948年5月以色列宣布建国后,阿拉伯国家军队涌入巴勒斯坦,欲将以色列扼杀在摇篮之中。面对危机,贝京不计个人得失。为了国家的安危,他将“伊尔贡”编入国防军,和国防军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度过了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机。交出军队,就意味着将失去权力。为了保存自己的实力,贝京依然掌控着“伊尔贡”的实际领导权。为了壮大其力量,贝京派人四处购买军火,招募人员。贝京的行动引起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的怀疑,他不允许有任何对年轻政府不利的危险因素存在,于是下令军队将“伊尔贡”装有军火的轮船击沉。但是,贝京并没有做出反击。他说:“我们不能那么做,犹太人已经遭受了外人太多的欺负,不能再同室操戈了,在此危难之时,更应如此!”他在危机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言行显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胸襟和气质。这一事件结束了贝京“伊尔贡”司令官的生涯,他的政治生活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贝京是一个虔诚的犹太教徒,总是认真恪守着自己的民族习惯。他每星期都坚持参加祈祷,背诵祈祷文。每逢重要的节日和面临重大的事件,他都要去被犹太人视为神圣地点的“哭墙”祈祷。贝京严格遵循着犹太人的饮食习惯,即使在国外访问期间也毫不含糊。也正是因此,他以及他的政府得到了以色列国内外许多犹太教徒的支持。贝京的家庭观念也深受犹太宗教思想的影响,他与相濡以沫的妻子阿莉莎的感情十分深厚。他不仅是个好丈夫,同时也是三个儿女的好父亲,以及孙儿孙女们的好祖父。贝京的生活极为俭朴,不讲究吃穿用度,始终过着清教徒般的生活。从1940年代初到1977年他当选总理时为止,他和家人一直住在一套很小的公寓里,家里的陈设也极为简单,这令每一个来访者都感到惊讶和敬佩。有一次,一个南非犹太人代表团到他的家中拜访,见到大名鼎鼎的贝京竟住在如此简朴和狭小的房子里,都觉得不可思议。为此,代表团中的几位富翁便提出为他买一套大一点的房子,但贝京坚决谢绝。最后,经过一再说服,他才同意接受一部百科全书作为礼物。生活中,贝京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除了工作,他的业余时间基本上都用来读书,他喜欢阅读政治学和历史学方面的书籍,读书甚至令他废寝忘食。他还常常在周末晚上带着妻子去电影院看电影,但大多数时候,他都是坐在电影院里思考着重要的问题,注意力并不在银幕上。此外,他还喜欢同朋友一起聊天,许多人都光顾过他家里的“周末沙龙”。在那里,一杯简单的饮料,一块蛋糕,就是贝京招待客人的东西。贝京擅长演讲,他能用波兰语、希伯来语、英语、意第绪语讲演,他的西班牙语和法语也相当不错。他具有出众的演说才能,被公认为天才演说家。他身边的人说,他的任何一次演说的记录,只要稍加修改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同时他还喜爱写作,他的作品有《起义》(1950)、《白夜》(1953)、《在地下》(1978)等。1948年之后的近30年期间,贝京一直是自由运动党的领导人,直到1977年当选为以色列总理。上任伊始,贝京便主动向以色列最大的敌国发出和平信号,并于1978年9月18日,与埃及总理萨达特签署了《戴维营协议》。半年之后,双方又达成了《以埃和平条约》,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戴维营协议》开创了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的先例,是以阿外交关系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影响极为深远。为此,贝京与萨达特获得了该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以色列与埃及化干戈为玉帛,但这并不表明贝京放弃了从前的政治主张。相反,他自始至终是“大以色列计划”的积极鼓吹者,是以色列政府右翼的代表。1982年6月,贝京发动了入侵黎巴嫩的战争,由此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对,致使以色列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最终迫使他不得不退出以色列政坛。1992年3月8日,贝京因心脏病去世。
或许您还会喜欢: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作者:佚名
章节:69 人气:2
摘要:第1章为什么再怎么整理都整理不好?1.1.从此摆脱“不会整理”的恶梦每当我介绍自己的工作:“我在开课教人怎么整理东西。”大部分人都会睁大眼睛,惊讶地说:“这样也算工作喔?”接下来就问:“整理东西还需要学喔?”的确,从“厨艺课”到“瑜加课”,甚至偶尔还会看到“打禅课”,学习才艺蔚为风潮,导致现在学习才艺这件事似乎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市面上却几乎没有出现所谓的“整理课”。 [点击阅读]
我不要你死于一事无成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2
摘要:作者简介:法齐娅·库菲是阿富汗第一位女议长,也是著名的妇女儿童权利激进主义分子。目前,她是2014年阿富汗大选的主要候选人之一,曾接受过英国广播公司、《时代》杂志、《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加拿大《环球邮报》等多家世界知名媒体的采访。2009年,库菲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被授予“全球青年领袖”殊荣。 [点击阅读]
每天学点经济学
作者:佚名
章节:84 人气:2
摘要:前言简单设问一下,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直到垂垂老矣,这一生当中,始终都在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最基本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有史以来,人类一直所面对的,那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而为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不懈努力的,便正是“经济学”。这也许是对经济学最平民化的解释。然而,作为一门真正的现代科学,真正了解经济学,并能为己所用者,却为数不多。 [点击阅读]
水晶般透明
作者:佚名
章节:9 人气:2
摘要:在盛夏竟然会有这么好的天气!蓝蓝的天透明而清澈,云彩一大块一大块那么洁白,更幸运的是竟然会有风!好凉爽!好舒服!明哓溪深深吸上一大口气,觉得自己真是幸运,第一天到新学校上课,便遇到如此好天气,看来在这个新地方她一定生活得很开心。她快乐地走向她的新学校——仁德学院。 [点击阅读]
犹太人的赚钱哲学
作者:佚名
章节:28 人气:2
摘要:第5节: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成功需要学习和实践(序一)众所周知,犹太人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商人”。那么,他们的成功秘诀究竟是什么呢?亚伯拉的这部专著《犹太人的赚钱哲学》做出了全面而系统的回答。最直接的答案就是:一、犹太人非常尊重教育和知识;二、犹太人用昨天的磨难换取今天的成功。一言以蔽之:犹太人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点击阅读]
石油战争
作者:佚名
章节:92 人气:2
摘要:当我坐在桌前,铺开笔墨,准备为本书中文版撰写序言的时候,既感到自豪,也感到惶惑。中国读者智慧而敏锐,要在这样一篇短序中将一个纷乱嘈杂的世界简洁明了地呈现出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以一种不同于美国的方式,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是当今中国的历史使命。 [点击阅读]
窗边的小豆豆
作者:佚名
章节:16 人气:2
摘要:在自由冈车站走下大井町线的电车,妈妈拉着小豆豆的手朝检票口走去。小豆豆以前很少乘电车,所以她珍惜的把车票攥在手里,舍不得交出去。她问检票员叔叔:“这张票能留给我吗?”“不行呀!”检票员叔叔说着就从小豆豆手里把车票拿走了。小豆豆指着检票箱里积满了的车票问:“这些全是叔叔的吗?”检票员叔叔一边匆忙地收票一边回答说:“不是我的,是车站的。 [点击阅读]
色眼识人
作者:佚名
章节:73 人气:2
摘要:乐嘉自白许多人既不了解我本人,也不熟悉我所投入工作的使命和意义,他们或者把我捧上天,或者把我批得一文不值。关于我的讲台生涯,我走过一条什么样的路,有一天我会告诉大家。我的这段故事可能会激起人们的好奇,也可能会引起评论者的品头论足。 [点击阅读]
谈笑间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第1章自序前世今生来世唯物主义者不相信前世、今生和来世,我不是,我相信。我的前世也许是个和尚。倒并非因为光头,在我开始光头之前的很多年里,脑中就有个烙印,和尚这个职业很酷,除了不能有男女之情很要命以外,厉害的和尚总是武功高强修行圆满,普济人心慈悲众生,多么令人神往,让我魂牵梦萦。 [点击阅读]
邪恶催眠师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01深秋时分,龙州街头已经有了三分寒意。不过这点寒意并不能阻止都市男女们上街消遣的兴致,尤其是在周末的傍晚。文汇路是老城区的商业中心。和新区的商业中心相比,这里的大楼多半矮旧,不够摩登气派。但老区也有老区的特色,比如说城内很多老字号都在此处聚集,这对本地市民的吸引力巨大。所以每到营业高峰段,文汇路上总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罗飞坐在路边的一个台阶上,看似在无聊发呆,可他的眼神和思绪却没有一刻停歇。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