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十字军骑士 - 第五十一章(4)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p{text-indent:2em;}骑士气概的乌尔里西却阴沉地望着他,把手举向天空,嚷道:“我决不能离开这块已经倒下了这么多勇士的战场!决不能!”于是他一面高声叫十字军骑士跟着他走,一面冲进战斗的漩涡。这时候立陶宛人都跑了上来,接着是一片混乱,一片沸腾,天族地转,使人什么也看不清楚。大团长被立陶宛人一支短枪击中了嘴巴,脸上又受了两处伤。他用麻痹了的右手抵挡了一阵斫击,最后被一支镖枪击中了脖子,像一段木头似的倒了下去。一大群穿着兽皮的战士向他猛扑过去,像蚂蚁似的把他完全遮没了。***威 纳·封·戴丁根带着几个军团从战场上逃走了。其余的军团都被波兰军队的铁圈箍住了。战争变为对十字军骑士的屠杀,把他们打得溃不成军,简直是一场前 所未闻的灾难,人类历史上简直没有先例。在天主教的历史上,从罗马战争中,从哥特人同阿提拉的战争中,从查尔斯·马忒尔同阿拉伯人的战争中,双方军队都从 没有打得这么猛烈过。现在交战的一方,绝大多数人都直僵僵地躺在地上,像一捆捆的稻草。那些最后由大团长率领去作战的军团都投降了。克尔姆的士兵们把旗帜 插在地上。有些日耳曼骑士都跳下马来,表示愿意做俘虏,并且跪在浸透了血的地上。外国客人在其中服务的整个圣杰西军团和他们的首领,也这样投降了。***但 是战斗还在继续下去,因为十字军骑士团有许多军团宁愿死而不愿求生和被俘。现在日耳曼人都按照他们自己的军事习惯在作战,他们排成一个大圆圈,就像 一群野猪被一群狼包围时那样自卫。波兰人和立陶宛人构成的包围圈却把他们那个圈不住地压紧,有如一条毒蛇缠住一头野牛的躯体那样。于是武器又斫击起来,连 枷轰轰地响,大镰刀轧轧叫,剑在斫着,枪在刺着,斧头和钩刀劈个不停。日耳曼人像一片森林似的纷纷给斫倒。他们都默默地、阴郁地、庄严而勇猛地死了。他们有些人揭去面甲,互相告别,在死前作了临终的吻别。有些人发疯一般胡乱冲进战斗的热潮。还有一些人做梦似地在战斗。最后,另外一些人用“米萃里考地阿”戳进咽喉自刎了。再有一些人扔掉了项圈,转身对着他们的战友恳求道:“刺吧!”不久,愤怒的波兰人把日耳曼人围成的那个大圈圈击碎成十几个小圈;于是个别的骑士要逃命倒是不困难了。但是一般说来,十字军骑士的这些小圈圈都不顾死活地顽抗着。他们很少有人跪下来求饶,等到最后波兰人那种可怕而猛烈的攻击又把这些小圈圈打散的时候,即使单身匹马的骑士也不愿向战胜者投降。对骑士团和西方骑士界来说,这是遭到大难的一天,但同时也是最光荣的一天。那个了不起的巨人,被农民步兵包围住了的安诺德·封·培顿,他砍死的波兰人的尸体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他站在尸体堆上,好像插在一座小山上的界石柱标,谁要是走近他,只要剑够得到,就会像遭到雷击似地丧了命。***最后,查维夏·却尔尼·苏里姆契克走过来了。但一看却是个没有坐骑的骑士,他不愿意违反骑士惯例从后面攻击他,便也跳下了军马,老远对这十字军骑士喊道:“回过头来,日耳曼人,投降吧,否则,就来同我决斗。”安诺德回转身来,一看那黑色甲胄和盾牌上的“苏里马”,认出了是查维夏,他心里想:“我的死神来到了,我的时辰到了。因为谁都不能从他手里生还,不过如果我战胜了他,我就可以得到不朽的光荣,说不定也会救得了我的命。”于 是他向他冲了过去,他们就在尸体遍布的地上攻来击去,像是两股大风暴。查维夏的巨大气力一向是无敌的,在战争中,谁要是同他交战,谁的父母就成为不 幸的人了。因此安诺德那只在玛尔堡锻造的盾牌,经不起查维夏的剑一击,就粉碎了,钢头盔也像瓷壶似的给击碎了,那个了不起的安诺德,头也被劈成两半,倒下 去了。***希鲁霍夫的“康姆透”亨利克是波兰人不共戴天的仇敌,他发过誓,要拿两把出鞘的剑放在面前,要把这两把剑浸透 了波兰人的血方才罢休,可现在却偷偷地从 战场上逃跑,像一只狐狸受到了猎人包围。然而波格丹涅茨的兹皮希科突然拦住了他的路,这个“康姆透”看见剑临头上,就喊道:“饶了我吧!”说着,吓得叉着双手。这年轻的骑士听了这话,已经来不及抽回手来停止斫击,只是把剑一转,用剑背朝“康姆透”的汗涔涔的肥嘴打了一下,把他交给侍从,侍从用一根绳子系在这日耳曼人的脖子上,像牵牛似的把他牵去和所有的十字军骑士俘虏看守在一起。***老 玛茨科不停地在血腥的战场上找寻昆诺·里赫顿斯坦。那一天对于波兰人真是万事顺遂,因为命运之神终于把这个人交到了玛茨科手里。玛茨科是在一小撮十 字军骑士中间找到这个人的,原来这批十字军骑士逃出那场可怕的灾祸以后,都藏身在丛林中。那是他们武器上反射出来的阳光把他们暴露在追捕者的眼前的。他们 全都立刻跪下投降。但是玛茨科得知囚犯中间有骑士团的大“康姆透”,就命令把昆诺带到他跟前来。于是玛茨科除下了头盔,问道:“你认识我么,昆诺·里赫顿斯坦?”昆诺蹙紧眉尖,直瞪着玛茨科的脸,过了一会儿,说道:“我在普洛茨克的朝廷上见过你。”“不,”玛茨科口答,“你在那以前就见过我了!你在克拉科夫就见过我,那时候我侄子由于一时轻率,攻击了你,被判处了死刑,我求你留他一命。我曾向天主许过愿,并且凭我骑士的荣誉起誓说,如果我找到了你,我一定要同你决一死战。”“我知道,”里赫顿斯坦回答,一面傲慢地吁着气,不过他的脸色立即变白了。“但是现在我是你的俘虏,如果你对我举起了你的剑,那就会侮辱你自己。”玛茨科把嘴一扭,露出一种不祥的、完全像狼一样的容貌。“昆诺·里赫顿斯坦,”玛茨科说,“我不会举起剑来斫杀一个解除了武装的人,但是我要告诉你,如果你拒绝同我决斗,那末我就叫他们拿根绳子把你像条狗似的吊死。”“我没有别的办法。站起来的大‘慷姆透”喊道。“宁可战死,不作俘虏,”玛茨科又肯定地说。“宁可战死。”一会儿他们就在波兰和日耳曼骑士的面前交起手来了。昆诺年纪较轻,比玛茨科灵活,但是玛茨科的手力和脚力都远远超过他的敌手,所以一眨眼工夫,他就把他摔倒在地上,膝盖压在昆诺的胸口上。这个“康姆透”的眼睛恐怖地向上望着。“饶了我吧!”他哼着说,口中吐出口水和白沫来。“不!”毫不容情的玛茨科回答。他把“米萃里考地阿’在对手的喉咙里连戳两次。昆诺喉咙头咯咯地响了一阵,可怕地咳嗽着。血从他嘴里涌了出来。死亡的痉挛使他全身发抖,接着他的身体就挺直了,那个骑士们的伟大的抚慰者使他永远安息了。***战 斗结束了,追剿和屠杀开始了。拒绝投降的十字军骑士都完了蛋。过去发生过的交战和搏斗多得不可胜数,但是据人们记忆所及,从来没有哪一次有过这样可 怕的伤亡。不仅是十字军骑士团,连整个日耳曼都扑倒在大国王的足下,因为整个日耳曼的著名骑士都组成了条顿“先锋队”,帮助十字军骑士团不断深入侵略斯拉 夫人的土地。在率领这次日耳曼骑士入侵的七百个“白斗篷”之中,留得一命的只有十五个。四万多人都倒在那个血淋淋的战场上长眠了。中午还在条顿大军头上飘扬着的无数旗子,全都落到了波兰人的血迹斑斑的、胜利的手里。没有一面旗子被抢救出去过。波兰和立陶宛骑士把它们扔在亚该老的足下,他朝天抬起一双虔诚的眼睛,激动地一再说道:“这是天主的意旨!”俘 虏中的一些重要人物都给带到国王跟前来:戈拉的阿勃丹克·斯卡贝克带来了舒舍静的卡齐米埃尔兹公爵;特洛茨诺夫的一个捷克骑士带来了奥列斯尼查的公 爵康拉德;科比特罗夫的普尔席特比尔科(有“德里亚”纹章的)则带着杰西·杰司道夫前来,这个人在战斗中受了伤,如今还不省人事,他率领过组成圣杰西军团 的所有的外国骑士。二十二个国家参加了骑士团对波兰人的这场战争,如今国王的书记们正在登录俘虏的名字,这些俘虏都跪在亚该老面前,恳求怜悯和赎身回家。十字军骑士团的整个大军已经不存在了。波兰人追击的结果,把十字军骑士的庞大辎重队抢过来了,那里面除了幸免死亡的十字军骑士之外,还有无数的马车,马车上装载着打算用来铐波兰人的链条,和准备在胜利后举行庆祝宴会用的葡萄酒。***太 阳正在逐渐坠入西面的地平线。一场大雨压住了满天的尘埃。国王、威托特公爵和玛希科维支的盛特拉姆正要去巡视战场,人们却把战死的十字军骑士首领的 尸体搬到他们面前来了。立陶宛人搬来了大团长的尸体,身上被矛戳穿了好几处,遍身都是灰尘和血块,他们把这具尸体放在国王跟前。国王惋惜地叹息了一下,望 着这仰天躺在地上的巨大尸体,说道:“这个人呀,今天早晨还以为他是世界各国之王呢。……”于是泪水像珍珠似地从他脸上滴下来,静默了一会,他继续说:“不过,他死得英勇。因此我们要表彰他的英勇,为他举行一次隆重的天主教葬仪。”于是国王立即命令把这具尸体拿到湖里仔细洗干净,给它穿上漂亮衣服,在棺材没有做好之前,给它盖上骑士团的白斗篷。这 时候仆从们陆续搬来更多的尸体,俘虏们都把它们一一辨认出来。他们搬来了大“康姆透”昆诺·封·里赫顿斯坦的尸体,他的喉咙被“米萃里考地阿”可怕 地割断了。然后是骑士团的元帅弗里德列克·华仑罗德的尸体;法衣圣器室执事长阿尔培特·斯赫华茨贝伯爵的尸体;大司库托麦斯·茂赫姆的尸体;和被塔契夫的 波瓦拉斫死的温达伯爵的尸体,以及六百多具著名的“康姆透”和法师的尸体。仆从们把尸体一个挨着一个地放在一起,它们都像木头似地躺在那里,脸孔像他们的 斗篷一样白,朝天躺着,圆睁着无光的眼睛,眼睛里的骄傲。愤怒、狂暴和恐怖都熄灭了。所有俘获来的旗子,统统都插在它们的头旁!黄昏的微 风把这些彩旗卷拢又吹开,在这些好像是睡着了似的尸体上面哗啦啦飘动着。远处的地平线上,迎着晚 霞,可以看到立陶宛的士兵们在拖着俘获的大炮,这是十字军骑士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的武器,但是它对胜利的波兰人却没有造成什么损害。最杰出 的骑士们都在山同上聚集在国王的四周;他们由于疲劳,都沉重地喘着气,一面望着那些旗子,望着躺在他们足下的那些尸体,正如疲累的刈稻人望着他 自己刈下来的成捆成捆的稻束一样。这是一次付出了巨大劳力的收割,获得了了不起的收获。现在伟大的、天堂似的、欢乐的黄昏到来了,无限的幸福照耀在胜利者 的脸上,因为大家都知道,随着这个黄昏的到来,所有的苦难和忧患都结束了,不是结束了这一大的苦难和忧患,而是结束了整整一百年来的苦难和忧患。国王虽然完全了解日耳曼人这次的失败惨重,还是惊奇地望着他面前这番景象,最后他高声说道:“莫非整个骑士团都躺在这里了么?”副主教米柯拉伊因为懂得圣勃里杰特的神圣的预言,所以这样回答道:“现在,他们给敲掉牙齿、给斫掉右手的时间已经到来了!!!……”亚该老举起手来,画了个十字,开始为那些躺在他身旁的人以及格隆瓦尔德和坦能堡之间的整个战场祝祷。在雨后纯净的空气中,在晚霞的鲜艳光亮中,他们可以清清楚楚看见这片广漠的、冒着水气的血腥战场上撒满了折断的枪、矛和大镰刀;人尸和马尸堆积如山,尸山上还戳起了一只只手、脚和马蹄。在这块悲伤的战场上,积尸望不到边。在那片一望无际的墓地上,可以看见仆从们在走来走去,收集武器,从死者身上剥下甲胄。在玫瑰色的上空,一群乌鸦、渡乌和老鹰已经在活动着、盘旋着,因为看见了食物而高兴得哇哇叫。***不但是那个背信弃义的十字军骑士团现在躺在国王的足下,而且那些迄今为止在不幸的斯拉夫人土地上,像洪水似地泛滥成灾的整个日耳曼威力,也在这个赎罪的日子里,被波兰人打得土崩瓦解。赞美和荣耀属于这一个过去了的伟大的圣日,属于这一次血的献祭!
或许您还会喜欢:
生的定义
作者:佚名
章节:15 人气:2
摘要:我现在正准备在世田谷市民大学讲演的讲演稿。主办单位指定的讲演内容是这样的:希望我把三年前在小樽召开的全北海道残疾儿童福利大会上讲的话继续讲下去。上次大会的讲演记录,业已以“为了和不可能‘亲切’相待的人斗争下去”为题出版发行了。于是我就把该文章重新读了一遍,考虑如何接着往下讲。(该文载《核之大火与“人的”呼声》一书,岩波书店出版。 [点击阅读]
看不见的城市
作者:佚名
章节:18 人气:2
摘要:第一章马可·波罗描述他旅途上经过的城市的时候,忽必烈汗不一定完全相信他的每一句话,但是鞑靼皇帝听取这个威尼斯青年的报告,的确比听别些使者或考察员的报告更专心而且更有兴趣。在帝王的生活中,征服别人的土地而使版图不断扩大,除了带来骄傲之外,跟着又会感觉寂寞而又松弛,因为觉悟到不久便会放弃认识和了解新领土的念头。 [点击阅读]
科学怪人
作者:佚名
章节:29 人气:2
摘要:你那时还觉得我的探险之旅会凶多吉少,但是现在看来开端良好、一帆风顺,你对此一定会深感宽慰吧。我是昨天抵达这里的,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写信给你,让我亲爱的姐姐放心,而且请你对我的探险事业增加成功的信心。我现在位于距离伦敦千里之遥的北方,当我漫步在圣彼得堡的街头,微风带着一丝寒气迎面而来,不觉令我精神一振,一种快意不禁涌上心头。 [点击阅读]
空幻之屋
作者:佚名
章节:30 人气:2
摘要:星期五的早晨,六点十三分,露西.安格卡特尔睁开了她那蓝色的大眼睛,新的一天开始了。同往常一样,她立刻就完全清醒了,并且开始思考从她那活跃得令人难以置信的头脑中冒出来的问题。她感到迫切需要同别人商量,于是想到了自己年轻的表妹米奇.哈德卡斯尔,昨天晚上才来到空幻庄园的年轻人。安格卡特尔夫人迅速地溜下床,往她那依然优雅的肩头披上一件便服后,就来到了米奇的房间。 [点击阅读]
茨威格短篇小说集
作者:佚名
章节:26 人气:2
摘要:战争爆发前十年,我有一回在里维耶拉度假期,住在一所小公寓里。一天,饭桌上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辩论,渐渐转变成忿怒的争吵,几乎闹到结怨动武的地步,这真是万没料到的。世上的人大多数幻想能力十分迟钝,不论什么事情,若不直接牵涉到自己,若不象尖刺般狼狠地扎迸头脑里,他们决不会昂奋激动的,可是,一旦有点什么,哪怕十分微不足道,只要是明摆在眼前,直截了当地触动感觉,便立刻会使他们大动感情,往往超出应有的限度。 [点击阅读]
蝴蝶梦
作者:佚名
章节:39 人气:2
摘要:影片从梦中的女主人公---第一人称的'我'回忆往事开始。夜里,我又梦回曼陀丽。面对这堆被焚的中世纪建筑废墟,我又想起很多过去……那是从法国开始的。做为'陪伴'的我随范霍夫太太来到蒙特卡洛。一天,在海边我看到一个在陡崖边徘徊的男子。我以为他要投海,就叫出了声。他向我投来愤怒的一瞥。我知道我想错了,他可真是一个怪人。很巧,他竟同我们住在同一个饭店里。 [点击阅读]
质数的孤独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爱丽丝·德拉·罗卡讨厌滑雪学校。她讨厌在圣诞假期也要一大早七点半就起床,她讨厌在吃早餐时父亲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同时一条腿在餐桌下面焦躁地抖个不停,仿佛在催促她说:“快吃!”她讨厌那条会扎她大腿的羊毛连裤袜,讨厌那双让她手指不能动弹的滑雪手套,讨厌那顶勒住她的面颊、同时又用铁带扣卡住她下巴的头盔,也讨厌那双特别挤脚、让她走起路来像只大猩猩的滑雪靴。“你到底喝不喝这杯奶?”父亲再一次逼问她。 [点击阅读]
追忆似水年华
作者:佚名
章节:129 人气:2
摘要:《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 [点击阅读]
邦斯舅舅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2
摘要:一谈及巴尔扎克,人们首先会想到他的《高老头》、《欧叶妮·格朗台》、《幻灭》,而《邦斯舅舅》恐怕就要稍逊一筹了。然而,我们却读到了也许会令中国读者意外的评论。安德烈·纪德曾这样写道:“这也许是巴尔扎克众多杰作中我最喜欢的一部;不管怎么说,它是我阅读最勤的一部……我欣喜、迷醉……”他还写道:“不同凡响的《邦斯舅舅》,我先后读了三、四遍,现在我可以离开巴尔扎克了,因为再也没有比这本书更精彩的作品了。 [点击阅读]
阿加莎·克里斯蒂自传
作者:佚名
章节:11 人气:2
摘要:1我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我的童年幸福快乐。我有一个可爱的家庭和宅院,一位聪颖耐心的保姆;父母情意甚笃,是一对恩爱夫妻和称职的家长。回首往事,我感到家庭里充满了欢乐。这要归功于父亲,他为人随和。如今,人们不大看重随和的品性,注重的大多是某个男人是否机敏、勤奋,是否有益于社会,并且说话算数。至于父亲,公正地说,他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这种随和给与他相处的人带来无尽的欢愉。 [点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