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y)(7)
用你喜欢的方式阅读你喜欢的小说
失去的胜利 - 附录(二)
繁体
恢复默认
返回目录【键盘操作】左右光标键:上下章节;回车键:目录;双击鼠标:停止/启动自动滚动;滚动时上下光标键调节滚动速度。
  附录(二)
  极机密(只准由军官传送) 12月9日
  收件人:陆军总参谋长、陆军总部作战处
  情况研判
  (一)敌方情况:敌人在过去10天内已经对本集团军群使用更强大的兵力。这不仅包括11月28日情况研判中所预测的预备兵力。而且还加上了其他的兵力。本集团军群所发现的兵力总计如下:
  步兵师86个
  步兵旅17个
  坦克旅54个
  摩托化旅14个
  骑兵师11个
  总计182个大单位。此外,我们还发现13个独立坦克团、坦克营和反坦克旅等。
  下述为敌军的详细分析:
  (a)在斯大林格勒要塞地区周围:
  伏尔加正面:第62集团军(8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和1个坦克旅在第一线;另有两个步兵旅、两个坦克旅和两个摩托化旅充当预备队。)
  北方正面:第66和第24两个集团军(17个步兵师和1个摩托化旅在第一线;另有4个步兵旅和4个坦克旅充当预备队。)
  西方正面:第65和第21两个集团军(10个步兵师、7个坦克旅和两个摩托化旅、5个坦克团和1个反坦克旅在第一线;另有4个坦克旅充当预备队。)
  南方正面:第57和第64两个集团军(7个步兵师、6个步兵旅、6个坦克旅、6个摩托化旅和两个坦克团在第一线;显然另有两个步兵师、两个步兵旅、5个坦克旅、1个摩托化旅和5个摩托化团充当预备队。)
  在过去10天中,敌人曾经轮流攻击北、西、南三面。他的主力毫无疑问是指向西面,而在南面的兵力则比较薄弱。
  (b)再向南方(即顿河以西的齐尔河),由第5坦克集团军负责掩护对斯大林格勒的攻击(第一线为12个步兵师、5个骑兵师、两个摩化骑兵师、4个坦克旅、1个坦克团和两个摩托化旅;另有两个步兵师、4个坦克旅和1个摩托化旅充当预备队。)紧接着在其北面,面对着何立德集团军的中央和左翼,还另有3个步兵师。
  在顿河东岸向南掩护攻击的兵力为第51集团军(第一线为4个步兵师、4个骑兵师、1个坦克旅和1个摩托化旅;另有1个坦克旅和1个步兵旅充当预备队。)。在这一线后方有更多摩托化兵力在集结中,其原因尚不详。

  (c)最近几天的侦察发现敌军正在斯大林格勒东方下车,并有部队越过顿河向南,经过何立德集团军的东面运动。掩护顿河以东正面的俄军大致是消极不动,可能是因为其后方的摩托化兵力集中尚未完成。敌军也已经渡过齐尔河,向齐尔河桥头阵地和齐尔车站以西进攻。从敌军在何立德集团军正面的从北向南的运动上来判断,这个攻击可能更向西延伸。
  (d)在最近的战斗中,敌军毫无疑问已经损失了相当数量的装甲兵力,不过他却可以用新的坦克团补充缺额。敌军步兵的攻势能力还是很低。其炮兵的效力已有相当的增加,尤其是在斯大林格勒的西面防线上。
  (二)我方情况
  (a)第6集团军:截至目前为止,该集团军已经击退了所有的敌军攻击,不过损失却相当可观。关于其现有战斗能力另有详细报告。下面是12月5日的主要弹药存量,以对“基本配发量”的百分比来表示(注:所谓“基本配发量”者约为3天连续战斗的需要量。)
  50mm加农炮59%
  75mm加农炮39.4%
  100mm加农炮21.6%
  轻步兵炮28%
  重步兵炮25%
  轻榴弹炮34%
  重榴弹炮36%
  80mm迫击炮30.8%
  150mm迫击炮25%
  现有口粮配给已减到200克,面包只能支持到12月14日,午餐到12月20日,晚餐到12月19日。
  尽管空军已作极大的努力,由于天气恶劣,最大的运量仅为12月7日的300吨。在那一天所用的188架飞机中,两架被击落,9架失踪。其他各日中的运量最低为25吨(11月27日),最高为150吨(12月8日)。而每天的最低要求则为400吨。
  (b)第4装甲集团军:第57装甲军的集中并未能于12月3日如期完成,而一直延到了12月10日。其原因为第23装甲师的轮式单位被陷住了。而第48装甲军(第336步兵师、第11装甲师和第3空军野战师)则又必须投入齐尔河方面以恢复那一方面的情况。

  (c)罗马尼亚部队:战斗仍在进行中。位置在第16摩托化步兵师以北的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现在还能屹立不动。不过却不能希望他们能挡住从北面来的强大攻击,尤其是安东奈斯库元帅已经命令他们应尽量避免被切断。在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方面,除了构成何立德集团军一部分的第1军尚相当完整以外,其他各师残部的战斗力都不过只有1-2个营而已,炮兵已经完全消灭。由于兵器的缺乏,在后方地区中的重组工作也不能产生任何效果。罗马尼亚部队的军官们也一点都不肯卖气力,因为他们认为失败应由德国人负责。目前整个的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正面,都是由各种不同的临时单位所据守。由于缺乏炮兵和反坦克炮,假使敌军大举进攻,尤其是使用装甲兵力,则决不应幻想他们能够支持多久的时间。这些杂牌部队在短期内必须用适当的战斗部队来代替,他们那种内容和战斗效率是不足担负重任的。
  (三)我方的意图:本集团军群的意图,仍如前次报告所述,是尽可能提早用第4装甲集团军发动攻击,以求与第6集团军取得接触。不过就目前而言,地面的松软状况却阻止了第57装甲军的任何前进。第48装甲军中的各师到12月11日,能否完全从齐尔防线上抽出,也仍难确定。所以必需把第17装甲师也投入这个攻击,这个命令已经发出。由于敌人在短期内,可能会向着莫洛索夫斯卡亚的方向延伸在其齐尔河的攻击,所以何立德集团军应合作以解除那一线的压力,或向皮里拉索夫斯基(Perelasovsky)方向攻击,或借调一师德军的兵力。
  (四)一般结论:从敌军用来对付顿河集团军群的兵力重量上看来,似乎很明显可以认清其努力的重点是在这里。只要他能从其他方面调集兵力,则在这个地区中的战斗就会一直发展下去。
  所以,不管第6集团军自己的地位在最近的将来会如何发展,对于顿河集团军群仍有不断增援之必要。在这一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应尽全力加速援军的到达。以现有的速度而言,则我们将总是会落在俄国人的后面。此外,我也认为应倾全力的恢复罗马尼亚集团军的效用,尤其是要恢复其战斗意志与对德国指挥官的信心。

  至于第6集团军在一经重建接触之后,是否应使其脱离包围圈的问题,我认为有下述几个因素应加以详细考虑:
  (a)假使该集团军仍留在要塞地区中,则俄军绝对可能仍将围困着它不放手,并在无益的攻击中逐渐消耗其自己的火力。同时,第6集团军在这个要塞的不利条件下,继续生活和战斗下去,若是现有的兵力比例不变,则不久就又会重失接触了。最多可以假定在今后几个星期之内,无决定性的变化而已。
  (b)相反,我们也应考虑到俄军有采取适当行动的可能性:一方面围困斯大林格勒,另一方面向罗马尼亚第3和第4两个集团军发动强烈的攻击,而以罗斯托夫为其目标。假使是这样,则我们的最主要兵力不是在该要塞地区中丧失了作战的机动性,就是为了维持其联络而被牵制住了,反之,俄军却沿着本集团军群的其余正面,享有完全的行动自由。若在冬季中保持着这样的情况,照我看来是极为不利的。
  (c)所以任何把第6集团军留在斯大林格勒的决定,就必须以把这个会战打到一个完全决定性结束为止的决定为其推论。其必要的条件如下:
  1. 增补第6集团军的兵力以维持其防御能力,可将空军野战师并入其现有的部队之中。
  2. 用德军兵力增援罗马尼亚第3和第4两个集团军的邻近防线,因为专凭罗军的残部和临时单位不足以确保安全。
  3. 等到我方兵力容许之后,就立即发动一个决定性的攻势。
  至于所需要的兵力能否获得和在短期间内开始行动则非我所能判断。
  顿河集团军群总司令 元帅曼施坦因
或许您还会喜欢:
我是猫
作者:佚名
章节:23 人气:0
摘要:夏目漱石,日本近代作家,生于江户的牛迂马场下横町(今东京都新宿区喜久井町)一个小吏家庭,是家中末子。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代表作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 [点击阅读]
我的名字叫红
作者:佚名
章节:58 人气:0
摘要:如今我已是一个死人,成了一具躺在井底的死尸。尽管我已经死了很久,心脏也早已停止了跳动,但除了那个卑鄙的凶手之外没人知道我发生了什么事。而他,那个混蛋,则听了听我是否还有呼吸,摸了摸我的脉搏以确信他是否已把我干掉,之后又朝我的肚子踹了一脚,把我扛到井边,搬起我的身子扔了下去。往下落时,我先前被他用石头砸烂了的脑袋摔裂开来;我的脸、我的额头和脸颊全都挤烂没了;我全身的骨头都散架了,满嘴都是鲜血。 [点击阅读]
我的爸爸是吸血鬼
作者:佚名
章节:81 人气:0
摘要:序幕那是萨瓦纳的一个凉爽春夜,我的母亲走在石子路上,木屐像马蹄似的敲得鹅卵石哒哒响。她穿过一片盛开的杜鹃,再穿过铁兰掩映下的小橡树丛,来到一片绿色空地,边上有一个咖啡馆。我父亲在铁桌旁的一张凳子上坐着,桌上摊了两个棋盘,父亲出了一个车,仰头瞥见了我母亲,手不小心碰到了一个兵,棋子倒在桌面,滑下来,滚到一旁的走道上去了。母亲弯下身子,捡起棋子交还给他。 [点击阅读]
战争与和平
作者:佚名
章节:361 人气:0
摘要:“啊,公爵,热那亚和卢加现在是波拿巴家族的领地,不过,我得事先对您说,如果您不对我说我们这里处于战争状态,如果您还敢袒护这个基督的敌人(我确乎相信,他是一个基督的敌人)的种种卑劣行径和他一手造成的灾祸,那么我就不再管您了。您就不再是我的朋友,您就不再是,如您所说的,我的忠实的奴隶。啊,您好,您好。我看我正在吓唬您了,请坐,讲给我听。 [点击阅读]
户隐传说杀人事件
作者:佚名
章节:10 人气:0
摘要:没有想到拉动门栓时竟然发出惊人的响声,令男子吓了一大跳,好在风声掩去了这一声响,没有惊动房间里的人。从太阳落山的时候起就起风了。风儿摇动着树林里粗壮的树枝。整座山峦开始呼啸,呼啸声掠过屋子的屋顶。已经到了11月的月底,天空却刮起了在这季节里不可能出现的南风。据村子里的老人说,现在这个时候刮这样的风,不是一个好兆头。但愿这不是出事的征兆。对男子来说,就是靠着这风声,才使他在拉动门栓时没有被人发现。 [点击阅读]
手机
作者:佚名
章节:35 人气:0
摘要:“脉冲”事件发生于十月一日下午东部标准时间三点零三分。这个名称显然不当,但在事情发生后的十小时内,大多数能够指出这个错误的科学家们要么死亡要么疯癫。无论如何,名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那天下午三点,一位籍籍无名的年轻人正意气风发地在波士顿的波伊斯顿大街上往东走。他名叫克雷顿·里德尔,脸上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步伐也特别矫健。他左手提着一个艺术家的画夹,关上再拉上拉链就成了一个旅行箱。 [点击阅读]
拇指一竖
作者:佚名
章节:17 人气:0
摘要:贝瑞福夫妇对坐在早餐桌前,他们和普通的夫妇没什么不同,这时候,全英格兰至少有好几百对像他们这样上了年纪的夫妻正在吃早餐,这一天,也是个很普通的日子——一星期七天之中,至少有五个这样的日子。天空阴沉沉的,看起来像是会下雨,不过谁也没把握。 [点击阅读]
拉贝日记
作者:佚名
章节:32 人气:0
摘要:胡绳60年前,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惨案,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严重罪行之一,是中国现代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虽然日本当时当权者和以后当权者中的许多人竭力否认有这样的惨案,企图隐瞒事实真相,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断有身经这个惨案的人(包括当时的日本军人)提供了揭露惨案真相的材料。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了《拉贝日记》。 [点击阅读]
挪威的森林
作者:佚名
章节:20 人气:0
摘要:编者语我们为什么选择村上春树?不是因为他连获日本文艺界的奖项: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高居日本畅销书榜首:更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掀起年轻一代的抢购热潮,突破四百万部的销量!那么,为什么?答案是:他和他的作品带给我们思想的特异空间,而轻描淡写的日常生活片断唤起的生活气氛令我们有所共鸣。更重要的是他以六十年代的背景道出九十年代,甚至世世代代的年轻心声。 [点击阅读]
推销员之死
作者:佚名
章节:22 人气:0
摘要:前言阿瑟·米勒,美国剧作家,1915年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人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时装商人,他在哈莱姆上小学,布鲁克林上中学,中学毕业以后工作了两年,后来进入密执根大学,大学期间开始戏剧创作,写了4部剧本,并两次获奖。他第一部在百老汇上演的剧作是《鸿运高照的人》(1944),成名作是1947年创作的《全是我的儿子》,作品获当年度的纽约剧评界奖。 [点击阅读]